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真菌对微囊藻毒素的降解作用,以白腐菌S.commune为降解菌,微囊藻毒素-LR(MC-LR)为降解目标进行生物降解,考察了白腐菌预培养方式及降解过程中的培养方式、充氧方式、温度、初始pH以及MC-LR初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腐菌可有效降解MC-LR,经液体预培养白腐菌对MC-LR的降解效果好于固体预培养,白腐菌静置培养过程中每天充入纯氧1min有助于MC-LR的降解,白腐菌降解MC-LR的最佳初始pH为4.5,适宜温度为30~35℃.白腐菌对MC-LR的降解能力随MC-LR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最佳条件下,当MC-LR初始质量浓度为1 mg/L时,其完全降解需要2d;当MC-LR初始质量浓度为15 mg/L时,其完全降解需要7d.高浓度MC-LR(30 mg/L以上)会对白腐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MC-LR降解中间产物的具体结构尚不清楚,有待未来深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对经白腐菌处理的木质纤维素水提物能否促进白腐菌对孔雀绿的降解及其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不同木质纤维素组分对白腐菌降解孔雀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白腐菌处理不同时间的木质纤维素水提物均能促进白腐菌对孔雀绿的降解,该类物质的加入能缩短白腐菌生长周期及漆酶分泌周期;限氮培养基更有利于白腐菌对孔雀绿的脱色,半纤维素的加入对白腐菌降解孔雀绿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共基质对白腐菌降解喹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吲哚、苯酚和氨氮作为喹啉降解的共基质.通过白腐菌BP对共基质的降解,研究了白腐菌BP对不同共基质降解体系中喹啉的降解过程及其反应动力学,同时研究了共基质物质对白腐菌BP漆酶活力、生物量增长速率和降解体系pH的影响.结果显示,白腐菌BP对不同共基质降解体系中的喹啉均具有较高的降解率,共基质物质苯酚、吲哚和氨氮对喹啉的降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共基质降解体系使白腐菌BP漆酶系统启动更加迅速,漆酶活力峰值提前出现;共基质降解体系能促进白腐菌BP的生长,缩短白腐菌BP的生长周期;秸秆滤出液培养基中,pH为6.00~8.00时,白腐菌BP对喹啉均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比较研究了刚果红脱色、滤纸崩解等几种纤维素分解菌筛选方法,并从腐木、腐竹、腐叶等样品中筛选获得4株高效纤维意降解菌,其中细菌1株(嗜纤维菌属),真菌3株(木霉菌属)。该细菌可在4d内将滤纸平板完全降解为枯质。通过改变酶解条件,确定Z—2为进一步优化对象,并进行了相应的单因子优化实验,初步确定其量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温度30℃,初始pH4.5,不含尿素,GLC和纤维意含量分别为0.4%和0.6%。  相似文献   

5.
白腐菌在固体培养基下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稻草秆粉介质中白腐菌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分别为200、80 mg/L左右的吲哚可被白腐菌去除99%以上,质量浓度为74 mg/L吡啶的去除率为61.5%;白腐菌在稻草秆粉培养体系中对吲哚和吡啶的降解,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其中反应速率常数K(高浓度吲哚)>K(低浓度吲哚)>K(吡啶);高低浓度吲哚和吡啶3个降解体系的漆酶活力在第6天达到最大;漆酶在吲哚和吡啶降解过程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但酶活的变化与吲哚和吡啶的相对去除率不呈线性相关,稻草秆粉培养基中的介质和培养环境在降解过程中可能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选择云贵高原湖区程海、泸沽湖、杞麓湖沉积物样品,用1 mol/L KCl溶液提取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氮(DON),研究了DON和氨基酸(AA)的含量变化,探讨了沉积物样品的DON分子量分级特征。结果表明:云贵高原湖区沉积物DON为9.63~103.61 mg/kg,均值为39.80 mg/kg;AA为4.02~25.78 mg/kg,均值为10.88 mg/kg;DON和AA均低于东部平原湖区。污染严重的杞麓湖DON和AA含量较高,主要来自流域内依湖而建的村落生活污水的输入;程海和泸沽湖沉积物中DON和AA污染相对较轻。沉积物DON和AA含量与沉积物其他形态氮、溶解性有机碳(DOC)等污染指标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DON分子量分级结果显示:该湖区沉积物DON以分子量1、30 ku为主,其中杞麓湖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沉积物中分子量1 ku的DON占主要部分,而程海和泸沽湖污染较轻,沉积物中分子量30 ku的占比更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坑定位试验,测定了稻田不同深度土壤溶液中溶解性有机氮(DON)、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含量,并将原位提取的土壤溶液加入到人工土壤中,开展土壤溶液中DON、DOC的微生物降解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DON、DOC的含量分布及其微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1)两种施肥处理0~10cm土壤溶液中TN、DON显著低于其他两层土壤;土壤溶液中DON占TN的比例均在62.9%~79.8%,为氮素组成的主要形式。(2)有机无机混合肥处理中DOC占TC的比例随土壤深度加大而逐渐增加,比例为21.1%~25.1%,而无机肥处理中DOC占TC比例则是逐渐下降,比例为18.9%~20.0%。(3)稻田土壤溶液中DON和DOC具有较好的微生物降解特性。降解28d后,DON占初始DON的30.1%~34.9%,而DOC占初始DOC的24.3%~28.2%。  相似文献   

8.
污染土壤中苯并(a)芘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B(a)P污染土壤为处理对象 ,进行了土壤微生物群体及单一菌对B(a)P的降解试验 ,结果表明 ,鲜土中的微生物降解力 >风干土的微生物降解力。土壤微生物群体比单一微生物降解B(a)P效果好。真菌的降解能力强于细菌。 2 2 0 9号镰刀菌降解B(a)P的速率最快 ,为高效降解菌  相似文献   

9.
在小麦雪腐病、纹枯病混合发生的情况下,使用扑草净麦田除草显着抑制纹枯病的发生,而对雪腐病有促进作用,且播后芽前施药较二叶一心施药发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选择东部平原湖区11个湖泊进行水质和表层沉积物调查,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各湖泊营养状态进行评价,研究了沉积物溶解性有机氮(DON)和游离氨基酸(FAA)的含量分布及DON分子质量分级特征,并探讨了不同湖泊沉积物有机质来源。结果表明:除固城湖和骆马湖处于中营养水平外,东部平原湖区其他湖泊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沉积物DON浓度差异较大,在9.98~182.00 mg·kg-1之间波动,均值为57.25 mg·kg-1,太湖、滆湖、阳澄湖沉积物DON含量较高,均在140 mg·kg-1以上,其他湖泊沉积物DON含量均在50 mg·kg-1以下。区域内氨基酸(FAA)分布比较均匀,FAA浓度在3.58~13.28 mg·kg-1之间,平均值是8.14 mg·kg-1。沉积物DON和FAA含量与沉积物其他形态氮、溶解性有机碳(DOC)等污染指标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东部平原湖区沉积物分子质量分级结果表明:该湖区沉积物DON、DOC和SUV254基本都分布在1 k Da和30 k Da 2个范围内。东部平原湖区C/N比的值介于2.31~89.02之间,除滆湖外其他湖泊沉积物C/N值均大于10,说明该地区湖泊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自外源。  相似文献   

11.
采用DAX-8树脂和732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将山口湖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氮(DON)分成亲水组分和疏水组分,在室内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其对羊角月牙藻的可利用性。结果表明:通过DAX-8树脂后,N4和N14沉积物DON回收率分别为98.96%和104.34%。原水和亲水DON组分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会吸附类蛋白物质,降低藻类生物量。培养过程中,N4原水和亲水组分DON消耗量分别为0.34 mg·L~(-1)和0.36 mg·L~(-1),低于N14原水和亲水组分DON消耗量0.94mg·L~(-1)和0.82 mg·L~(-1),表明N14亲水组分藻类可利用较N4亲水组分多。由于阳离子交换树脂对N4原水和亲水组中DON去除率较高,其藻类的生物量低于N14原水组和亲水组。N4疏水性组分DON的利用量和藻细胞生物量分别为0.80mg·L~(-1)和15×104个·m L~(-1),高于N14组,这是因为N4接收了长水河农场生活污水和周围农田径流中易降解DON。利用PARAFAC模型对培养过程中三维荧光光谱数据解析出1种类蛋白物质和2种类腐殖质物质。培养初期,类蛋白物质先被藻类所利用导致其含量降低,而随着藻类生长进入对数期,释放到水体中类蛋白物质导致其相对荧光强度的增加。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类腐殖质物质相对荧光强度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死亡藻类的释放。  相似文献   

12.
开放体系下稻草-白腐菌对染料的吸附脱色与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放体系下,研究了稻草-白腐菌对孔雀绿和结晶紫的吸附脱色与降解.结果表明,稻草能有效地对孔雀绿和结晶紫进行吸附脱色,其中稻草用量、粒径和pH对稻草吸附染料有一定的影响,在合适条件下稻草对孔雀绿和结晶紫的最大吸附量分别可达到31.89、52.98mg/g;在吸附孔雀绿和结晶紫的稻草中接入白腐菌,发现开放体系下白腐菌能对两种染料进行降解,6d后,孔雀绿和结晶紫的脱色率分别达到93.67%和80.OO%;再生后的稻草基质对孔雀绿和结晶紫也有较好的吸附,最大再生率分别达到74.45%和43.34%.降解过程中白腐菌分泌酶的酶活力与染料及稻草基质降解没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以桂林市雁山镇污水处理厂取回的活性污泥作为降解模拟餐饮油烟的洗涤液,采用富集驯化的方法,从中筛选出一株能高效降解油烟污染物的真菌ZJ01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投加两种优势菌(黑曲霉和白腐菌)协同强化洗涤液生物降解油烟污染物以双曲线速度模型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ZJ01为枝孢霉(Cladosporium halotolerans),空白、投加黑曲霉、投加白腐菌洗涤液降解油烟污染物的动力学模型分别是u=0.0109c228.12+c、u=0.0249c491.71+c、u=0.0124c247.79+c。真菌类饱和常数大小关系为投加黑曲霉投加白腐菌空白,最佳投加真菌菌株为黑曲霉。  相似文献   

14.
白腐菌是一种可有效处理染料废水的丝状真菌 ,它可通过其分泌的特殊的降解酶系或其他机制将各种人工合成的染料彻底降解为CO2 和H2 O ,同时 ,对脱色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就白腐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染料的降解酶系、机理和白腐菌发酵的主要影响因子、白腐菌处理染料废水的有关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白腐菌对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腐菌 (Whiterotfungi)是目前所发现的对芳香族化合物有很强降解能力的一类微生物。本文探讨了降解芳香族化合物的白腐菌种及其代谢化合物的主要类型 ,分析了对不同化合物的不同代谢途径 ,同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污染土壤中苯并(a)芘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以B(a)P污染土壤为处理对象,进行了土壤微生物群体及单一菌对B(a)P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鲜土中的微生物降解力>风干土的微生物降解力。土壤微生物群体比单一微生物降解B(a)P效果好。真菌的降解能力强于细菌。2209号镰刀菌降解B(a)P的速率最快,为高效降解菌。  相似文献   

17.
白腐菌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白腐菌是一种可有效处理染料废水的丝状真菌,它可通过其分泌的特殊的降解酶系或其他机制将各种人工合成的染料彻底降解为CO2和H2O,同时,对脱色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就白腐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染料的降解酶系,机理和白腐菌发酵的主要影响因子,白腐菌处理染料废水的有关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从汞污染土壤中分离纯化一株抗汞真菌菌株GX-4,经过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比对,GX-4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同源性达到99%。采用GX-4吸附去除含汞废水中的Hg~(2+),考察反应时间、Hg~(2+)初始浓度、pH和GX-4菌悬液投加量对Hg~(2+)去除率的影响,观察GX-4吸附Hg~(2+)前后的微观形态变化。结果表明,30~60min为GX-4对Hg~(2+)的快速吸附阶段,在处理Hg~(2+)初始质量浓度低于0.50mg/L的含汞废水时,出水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限值要求;GX-4菌悬液的最佳投加量为1.0~2.0g,最佳pH为5。对吸附Hg~(2+)后的GX-4菌株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该菌能够有效吸附Hg~(2+),并将吸附在细胞壁上的Hg~(2+)转化为稳定的沉淀物。  相似文献   

19.
白腐菌降解木素酶系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浆行业目标是脱除木质素,留下纤维素.白腐菌对木素的选择降解性能是造纸工业兴起研究领域如生物制浆,生物漂白及污染处理的理论基础.本文对有关白腐菌降解木素的酶系及作用机制作了概述,目的在于绘出一幅整体的木素降解酶系相互依存的图景,以便人们扩大视野,全面深入研究木素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20.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白腐菌侧耳属菌株(Pleurotus oatreatus)降解六氯苯(HCB)的条件.结果表明,对HCB降解率影响显著性较大的是摇床转速和pH.在摇床转速125 r/min、pH为7.0、培养温度为28℃、HCB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接种量为5%(体积分数)、培养时间为2 d的优化条件下,HCB降解率和降解速率分别为92.73%和2.318 mg/(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