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不久前,欧洲一些国家发生了奶粉遭受二恶英污染的事件。经传媒报道后,鲜为人知的二恶英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国内一些传媒借机报道,城市垃圾焚烧会产生二恶英,引起人们对城市垃圾焚烧产生恐惧。垃圾焚烧一定会产生二恶英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看看二  相似文献   

2.
刘惠  孔丝纺  刘阳生  曾辉 《环境工程》2013,(Z1):487-492,506
概述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中二恶英的污染概况、形成机制和排放标准;从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控制和焚烧后烟气中二恶英的控制两方面综述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污染的控制技术;并展望了未来二恶英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孔丝纺  刘惠  曾辉  刘阳生 《环境工程》2012,(Z2):249-254,279
垃圾焚烧是二恶英产生的主要来源。介绍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类污染物质的产生条件和形成机制,分析和探讨了二恶英类物质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未来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污染物控制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绿色简讯     
●焚烧垃圾有新规据国家环保总局目前公布的消息,我国焚烧生产垃圾、烟尘无序排放的状况将得到控制,国家最新颁布了新的生活垃圾焚烧控制标准。该标准规定,今后任何有危险的废弃物都不能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厂进行处理;进入垃圾焚烧厂的生活垃圾必须先放置在垃圾厂的储存仓库里,焚烧垃圾时所用的助燃风应先从储存仓库内抽取,以尽量减少废气对环境的污染。按照规定,垃圾储存仓库里必须设置有污水收集设施,以避免地下水和土壤受到污染。新标准对垃圾焚烧时产生的二恶英类污染物排放标准作出了更严格的规定。同时要求,如果垃圾焚烧炉周围…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活垃圾焚烧二恶英污染现状及减排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垃圾焚烧的二恶英污染问题在我国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分析我国生活垃圾焚烧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和我国部分焚烧厂二恶英排放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生活垃圾焚烧二恶英污染防治和减排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垃圾焚烧的主要污染物毒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焚烧处理具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特点,目益成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有效手段,但是其无害化程度是有限的,如果控制不当,就会产生大量二次污染物.文章介绍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关于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标准以及这些二次污染物对人类的危害,提醒在垃圾焚烧过程要注意避免二次污染的形成,在重视二恶英排放污染的同时,不可忽视对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控制.  相似文献   

7.
中美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置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和处置是当前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了解中国和美国垃圾焚烧处置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两国垃圾产量、处置技术结构、焚烧技术的应用、焚烧过程二恶英排放进行了调查和比较研究。按照美国经济水平预测,中国垃圾产量将达5亿t,需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建设,尤其是垃圾分类和综合利用。在中国,垃圾焚烧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推广,需更严格地控制二恶英排放,达到0.1 ng-TEQ/m3的限值。垃圾焚烧能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碳减排效果,中国垃圾焚烧碳减排量约为102万t。  相似文献   

8.
垃圾焚烧技术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但由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不均匀性,在垃圾焚烧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不同的、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会产生对人体和环境有危害的物质即焚烧气体污染物。尤其是剧毒二噁英,使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本文着重对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的排放及控制方法做了深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与减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恶英(包括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简称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简称PCDFs)是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强毒害作用的一类有机污染物,因此,二恶英的生成与减量化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各种减量化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垃圾焚烧过程中的烟气污染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平  程建光  陈俊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5):116-118,133
在焚烧法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同时,焚烧过程中形成的二次污染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垃圾焚烧污染物存在形式及数量与焚烧条件和净化系统密切相关.介绍了垃圾焚烧中酸性气体、重金属、二恶英等烟气污染物的形成与危害,并阐述了对各类污染物生成和排放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外来入侵种组成及控制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查和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辽宁省外来入侵种组成,并简要评价了辽宁省外来入侵种控制体系现状。  相似文献   

12.
鸟粪石分析与表征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Ralnan)、热分析(TGA)及化学分析法等技术用于分析和表征鸟粪石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表明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能定性判断所得沉淀中是否含有鸟粪石,而难以定量分析鸟粪石含量。通过元素分析以及由此而建立的鸟粪石含量计算方法可以定量确定沉淀中鸟粪石的含量。热分析能提供热性能信息从而为所得沉淀的干燥处理过程提供有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晚期,登山家与散文家Leslie Stephen爵士形容阿尔卑斯山是欧洲人的"运动场".他的描述在那个时代来说是有先见之明的,现在阿尔卑斯是欧洲大陆最受欢迎的休闲场所之一.然而,Stephen的先见之明只能放在历史的背景下才能显现出来,因为一百年前他这样的评论可能遭到嘲笑.直到18世纪晚期,阿尔卑斯还让旅行者恐惧,让科学家感到神秘,还是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大陆中心一块未被探知的蛮荒之地.但仅仅过了相当短的时间,阿尔卑斯山就被绘进地图,被人们开发利用.从本质上说,它之所以成为了"运动场",与人们想象力方面的转变是分不开的.始于16世纪,并在1800~1914年剧烈膨胀的想象力改变了阿尔卑斯山在人们心目中的面貌,在大众意识中,阿尔卑斯山从一种恐惧与迷信的地域王国成为一个美丽、消遣娱乐、值得遐想的王国.受科学、音乐、文学与美学领域新观念的驱动,我们不仅对阿尔卑斯山,而且对世界各地山地区的认识都有了改变.  相似文献   

14.
硒元素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文章从硒的存在状态和分布特点,以及硒的生物效应与生命健康的关系等方面,对硒与人类生命活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达到对硒元素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能源与资源研究所(TERI)正式成立于1974年,旨在解决和处理未来人类可能面对的各种紧急的环境问题。TERI的总部坐落于因复杂而闻名的印度环境中心德里,它拥有一个7层建筑,总建筑面积达5500平方米,并拥有一流的实验室设施,为生物技术、微生物、室内空气污染、水质和  相似文献   

16.
The tubercle bacillus and tuberculo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环境责任保险可以帮助企业分散由于环境问题而形成的风险,但是,鉴于环境污染事故损害大,涉及面广的特点,保险公司也要考虑其承受能力以及自身的运营与发展,因此它会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这就要求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针对企业环境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损害程度,保险公司要在费率,保费等方面制定不同的承保方案,确保自己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18.
风电场开发的环境效益及环境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风电开发的环境影响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1、风电场建设对环境的有利影响;2、风电场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根据建设过程,分为建设期和运行期2个阶段对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3、风电场开发建设对环境影响评估的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新疆核试验场周围地区9个调查区17种主要食品中~(90)Sr、~(137)Cs含量分别为1.1~72.3,0.3~40.7×10~(-2)B_q·Kg~(-1);3个对照区分别为1.6~68.4,0.6~27.4×10~(-2)B_q·K_g~(-1)。两地区同类食品中~(90)Sr、~(137)Cs平均含量基本一致。调查区~(90)Sr、~(137)Cs所致成年居民有效剂量当量值分别为2μSV(集体剂量当量为30.0人· SV);0.3μSV(4.5人· SV)。对照区分别为2.2μSV(集体剂量当量为20.9人·SV);0.4μSV(3.0人·SV)。可见我国核试验产生的~(90)Sr、~(137)Cs对核试验场周围地区食品没有造成明显的局部污染,所致居民剂量当量负担仅为我国天然外照射所致年有效剂量当量(952μSV)的0.2%和0.03%。对该地区的广大居民健康不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工增雨是指出了由于自然气象条件出现增雨之外,利用目前的气象情况和条件,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使得出现更多增雨的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人工增雨的必要性,讨论了目前人工增雨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作业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最后为我国人工增雨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