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混凝-纳滤集成工艺深度处理脱墨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凝-纳滤工艺对脱墨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100mg/L时,废水中污染物的综合去除性能最佳,其中浊度去除率达91%,色度去除率达74%。采用4种相同材质、不同切割分子量的纳滤膜进一步深度处理后,出水达到《再生水质标准(SL368—2006)》中锅炉用水控制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空气喷射处理饱和土壤和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气喷射(air sparging)被认为是修复由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饱和土壤和地下水的一种有效新技术。介绍了空气喷射技术的现场应用与研究现状,讨论了空气喷射技术的原理和各种影响因素,说明了其对于饱和土壤中有氧生物降解的促进作用,分析了空气喷射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李海云  梁籍  郭逍宇 《环境工程学报》2017,11(12):6309-6320
运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来研究潮白河流域再生水补水河段地下水水质的时空变异情况。对地下水进行剖面分析(剖面A为平行于水流场方向,剖面B垂直于水流场方向)。地下水研究结果表明除NO3-、NH4+和Mn2+外,其余指标均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剖面A的季节判别中由于淋溶作用筛选出pH和TDS,正确率为77.5%,说明研究区在近岸区。同时,剖面B的季节变异由于远离河岸的土壤蓄水层中氧化还原作用使得Fe3+、Mn2+、Na+、NO2-、CODMn和TP被判别出,正确率为74.4%。此外,由于非冻土期土壤蓄水层中频繁的淋溶作用和活跃的生化反应识别出CODMn、HCO3-、NO2-、pH、SO42-、Cl-、Na+和Ba2+表征了非冻土期剖面A的空间变异,而判别正确率为100%的F-、Na+和HCO3-则表征了冻土期剖面A的空间变异。冻土期剖面B的TDS和TP以及非冻土期剖面B的TN和K+的判别正确率均为100%。再生水对近岸带的影响较远岸带显著。该分析结论可归因于再生水的污染、土壤蓄水层矿物盐岩溶解污染、工农业废水排放的点源污染和降水及流域水土流失所造成的非点源污染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批吸附实验法比较了再生水灌溉区汪洋沟流域两种土壤和底泥对头孢噻肟的吸附及其动力学特性,并探讨了土壤与底泥不同pH、阳离子强度及可溶性腐殖酸对头孢噻肟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汪洋沟段清水灌溉土壤、污水灌溉土壤及底泥均对头孢噻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头孢噻肟的吸附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清水灌溉土壤>污水灌溉土壤>底泥。土壤与底泥对头孢噻肟的吸附行为通过等温吸附模型模拟,其中Freundlich方程拟合效果最好。在pH 4.0~9.0的范围内,土壤与底泥对头孢噻肟的吸附系数随着pH的增大而减少;随着土壤溶液中阳离子浓度的增加,头孢噻肟的吸附量呈非线性减少趋势;添加可溶性腐殖酸后的土壤对头孢噻肟的吸附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天津市空港经济区塘湿地组合处理系统对区内污水处理厂MBR出水(再生水)的净化过程,探讨再生水总磷(TP)及活性磷(SRP)的净化效果。研究表明:MBR出水SRP含量较高,SRP/TP高达84%。在3个水力负荷100、150及200 m3/d下,系统对磷均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TP浓度由1.64 mg/L降至0.36 mg/L,SRP浓度由1.30 mg/L降至0.28 mg/L。同时,系统SRP/TP由进水的84%降至出水的54.5%,SRP去除效果显著。再生水中SRP含量较高的问题通过塘湿地组合处理系统得到了良好的解决,从而有效降低再生水回用景观水体所带来的藻华风险。  相似文献   

6.
采用混凝-纳滤工艺对脱墨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当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100 mg/L时,废水中污染物的综合去除性能最佳,其中浊度去除率达91%,色度去除率达74%。采用4种相同材质、不同切割分子量的纳滤膜进一步深度处理后,出水达到《再生水质标准(SL368-2006)》中锅炉用水控制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地下水数学模型,回答了土壤渗滤工程运行控制中的两个难点问题:(1)工程运行水力负荷.当工程地块周边存在河流时,河流水位低时,有助于增加水力负荷,反之则降低水力负荷;实际土壤运行面积的增加和独立运行单元之间的间距增加也能够增加工程运行水力负荷.(2)地下水水质监测井的优化布设.模拟工程运行后地下水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在地下水水质最不利的位置和其他特别关注的位置布置监测井,从而能够以具有典型代表性且数目较少的监测井达到准确评估工程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纳滤处理含Cr(Ⅵ)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纳滤对含Cr(Ⅵ)废水进行试验研究,讨论了初始浓度、pH、浓差极化、共存离子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F90膜对含Cr(Ⅵ)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去除率超过了98%,出水Cr(Ⅵ)浓度低于0.5mg/L,可以达标排放或回用于镀件漂洗。  相似文献   

9.
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化学与生物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化学与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化学与生物相结合修复的具体方法、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好氧,缺氧,厌氧三种状态下土壤含水层处理工艺对北京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BOD5去除率大于905,COD,DOC,UV-254去除率12%-25%之间,厌氧状态下,通过共代谢作用,可去除约55%的AOX;好氧状态下,出水NH3-N浓度低于0.5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1.
为解析再生水补水对城市内河水质的影响,以合肥市塘西河为例,采用一维水动力水质模型,结合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研究再生水补水位置、水质和补水量对塘西河水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再生水补水改变了河流水动力特征、污染物负荷及其扩散降解过程,影响河流水质空间分布,且对补给点附近的河流水质影响最为显著;通过模糊模式识别分析发现,补给点越靠近上游对河流水质的改善作用越大,提高补水水质或增大补水水量均可进一步改善河流水质。  相似文献   

12.
再生水经深度处理后资源化回用是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微量有机污染物的持久性与累积性,所以其在再生水及地下水中也有检出,且在极低浓度下能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人工复合土层利用物理、化学吸附、生物降解等作用实现污染物的去除,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去除能力与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密切相关。目前对复合土层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渗滤介质、系统复氧方式、微生物特性、堵塞问题、运行方式,但主要集中在对常规污染物的去除,对水体中微量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研究缺乏。提高复合土层系统对再生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去除的稳定性及持久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A novel process, enhanced direct injection-well recharge system (EnDir), can overcome the technical difficulties during the application of conventional surface spreading and has been developed to recharge groundwater with reclaimed water. In this study, removal and transforma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in the system were investigated in laboratory-scale experiments.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and trihalomethane formation potential values could be reduced from 6.54 +/- 1.30 mg/L and 267.9 +/- 24.3 microg/L to 1.59 +/- 0.64 mg/L and 104.5 +/- 10.2 microg/L, respectively, as a result of DOM biodegradation in the aerobic short-term vadose soil treatment. Fluorescence spectra showed that aromatic protein-like substances and soluble microbial byproducts could be removed, to a great extent, in the soil system. Despite different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DOM in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fractions, the residual DOM was composed mainly of fulvic acid-like and humic acid-like substances, with molecular weights of 500 Da to 1 kDa.  相似文献   

14.
不同工艺再生水补给对景观湖水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娜  杨建  常江  甘一萍  吕刚 《环境工程学报》2012,6(4):1276-1280
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过程中,为了比较不同再生水工艺对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以“二级出水+BAF+O3+GFH”和“二级出水+O3”作为再生水处理工艺,以岸滤(bank filtration,BF)作为水质维持工艺,进行再生水景观水体水质保障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出水+O3”出水流量较大,水力流动快,每天运行24 h,平均出水流量25.5 m3/d,氮磷含量偏高;“二级出水+BAF+O3+GFH”出水的氮磷指标控制在较低水平,GFH出水流量8~14 m3/d,水力流动较缓,湖中出现蓝藻。2套系统中BF对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30.5%和20.8%。“二级出水+O3+BF”系统中人工湖进水TN平均浓度24.309 mg/L,TP平均浓度0.583 mg/L,N/P=41,适宜水网藻生长,对湖中N(主要是NH+4-N)、P有较强的去除能力;“二级出水+BAF+O3+GFH+BF”系统中人工湖进水TP<0.05 mg/L,适宜蓝藻生长。  相似文献   

15.
以T市J再生水厂出厂水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膜反应器模拟再生水配水管网系统.通过微生物的培养和加氯消毒发现,培养40 d后出水和生物膜异养菌达到平衡,出水达5.63 log(CFU/mL),膜片达5.13 log(CFU/cm2).加氯消毒后出水和膜片上异养菌随着出水自由氯和总氯的增加而降低,通过比较可知控制出水自由氯0...  相似文献   

16.
纳滤膜技术在地下水除砷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砷污染突发事件的频发严重威胁着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安全,加之饮用水控制标准的提高,就对饮用水除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纳滤(NF)膜分离技术为饮用水除砷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概述了地下水中砷的存在形态、化学性质以及我国高砷地下水地区分布,然后分析了NF膜特点、除砷机理与性能,系统地阐述了各种因素包括膜操作因素(操作压力、膜回收率、膜排布方式等)和原水水质因素(pH、水温、共存离子、共存有机物及砷浓度与砷价态等),对NF膜除砷性能的影响。此外,对NF除砷的关键问题,如原水预处理、膜浓水处理、膜污染及其清洗等,也作了探讨。最后,总结了目前NF除砷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探索性提出了NF膜技术在除砷应用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对嘉兴市3类印染企业中水回用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废水排放量大的化纤印染企业开展了典型调查.结果表明:嘉兴市印染企业共354家,小型企业占65.3%,微型企业占16.1%.化纤印染企业占57.6%,其原料和助剂用量最大,废水排放量最高.不同染色工艺中,溢流染色工艺COD产污系数最大,31家化纤印染、22家棉印染...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固相萃取(SPE)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方法对2个再生水厂的进水和不同深度处理工艺出水中的有毒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讨论了这2种不同再生水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厌氧/缺氧/好氧(A2/O)+连续微滤技术(CMF)+加氯消毒处理工艺和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MB...  相似文献   

19.
参照美国国家环保局(USEPA)推荐的饮用水卤乙酸类消毒副产物测定方法(Method 552.3),通过优化该方法的预处理条件和改变检测方法,提出了酸化萃取-衍生化-中和萃取-GC-MS测定再生水中卤乙酸含量的分析方法,并分析了北方某市再生水中4种卤乙酸类消毒副产物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我国再生水水质,能够有效地消除再生水中共存污染物的干扰;其相对标准偏差(n=7)小于10%,方法的精密度较好;检出限与USEPA方法基本一致;样品加标回收率满足USEPA 6251B标准方法中(100±30)%要求;再生水中的卤乙酸比自来水高出几十倍,对环境和人类存在一定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粉状活性炭(PAC)和活性焦(AC)吸附对超滤膜(UF)去除再生水中有机物的效能及其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PAC和AC吸附预处理可有效改善超滤膜出水水质,投量为40 mg/L时,PAC和AC单独吸附对DOC去除率分别为40.2%和32.6%,超滤出水DOC去除率则由直接膜滤时的21.4%提高至47.2%。UF对大于10 kDa的大分子有机物有较好的截留能力,PAC较AC对中小分子有机物的吸附效果更好。三维荧光(3D-EEM)分析显示,原水中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腐殖质类有机物所占比重较大;直接UF对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去除能力较好,投加PAC和AC促进了紫外腐殖酸和类腐殖酸类有机物去除,紫外腐殖酸EEM峰值分别下降51.7%和48.8%,类腐殖酸EEM峰值下降63.0%和59.9%。投加PAC和AC并经0.45 μm膜预过滤可提高超滤膜通量,其在过滤周期内的下降率由直接膜滤时的27.6%分别降至23.5%和24.4%。AC较PAC更为经济,AC-UF可替代PAC-UF作为经济可行的再生水深度净化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