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环境样品中微量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V(Ⅳ)对Cr_2O_7~(2-)-I~--淀粉氧化还原反应体系的诱导作用,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测定微量钒的动力学新方法,并建立了测定最佳条件:[Cr_2O_7~(2-)]=8.4×10~(-5)mol·L~(-1),[I~-]=2.1×10~(-3)mol·L~(-1),pH=2.1,585nm。在此条件下,钒(Ⅳ)含量在0—6.6μg·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检测限为0.02μgV(IV)·ml~(-1)。除Fe~(3+),Fe~(2+),Sn~(2+),Ti~(3+)外,其它共存离子不影响测定。用本方法测定了几种环境样品中的微量钒,结果满意,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5.1—98.3%。 相似文献
2.
化学修饰电极在环境微量及痕量有机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验研究及国内外文献,从伏安及电位溶出分析,流动注射/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化学修饰电极生物传感器及化学修饰电极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联用等方面,重点综述了化学修饰电极在环境微量及痕量有机物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由于有毒有机物在环境中含量极低,且受到共存基质的干扰,前处理成为整个有毒有机物分析工作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常用的前处理技术(如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顶空法、吹扫捕集、索氏提取、超声提取、加压溶剂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并对一些方法进行了归纳对比。在此基础上,对环境中有毒有机物前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6.
环境样品有机物分析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对环境样品进行预处理以进行分析检测必不可少,尤其针对环境中痕量存在的污染物,需经过预处理,浓缩被测痕量组分,以便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降低最小检测极限,并且可以使样品变得容易保存和运输。文章详细介绍了环境样品中有机物分析的预处理方法,将方法分为传统预处理方法和较新预处理方法,传统预处理方法包括: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真空升华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较新预处理方法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固相微量萃取技术和吹扫捕集法。分别就传统和较新预处理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归纳总结和对比,并以多环芳烃的提取为例列举了各方法的应用步骤,从而为其他环境样品其他有机物分析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摘要:文中采用GC-MS仪器测定方法对海水中六种不同形态有机锡化舍物进行分析。在确定的GC-MS测定方法基础上得到SPE条件优化:选择NH。DDC鳌合剂,用5%的甲醇为携带剂,流速15ml/min,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00bar,萃取时间为15min. 相似文献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