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古树名木的调查及保护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实地调查并结合历史档案记载的方法对香港的古树名木进行了全面的普查,在香港193个地点调查到有古树分布,记录古树名木1 332株,共计141种,隶属于46科95属.其中细叶榕Ficus mtcrocarpa 323株、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157株、荔枝Litchi chinensis 118株、龙眼 Dimocarpus longan 97株,4种古树株数之和超过香港古树名木总数的一半.香港古树主要分布在大埔区、中西区、北区和离岛区,四个区所含株数占古树总株数的60.66%,所含古树种数占香港古树总种数的78.72%.在香港116处风水林中,86处记录有古树分布,古树数量占调查到的古树数量的近50%.根据调查的结果,还对香港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为其保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古树是一个地区历史的见证和自我宣传、自我推介的有效窗口,通过对金洞管理区古树名木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其资源特点、利用价值和面临的生长危机,针对现状从政策规章、后续资源、古树保险、危机因子、人员、技术、资金等方面提出了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油茶在湖南省广泛种植,本文在充分调查沅陵县近年来新造油茶林的基础上,将油茶林经营成果与辰溪县、中方县进行对比,为今后油茶的造林地选择、抚育管护以及资金投入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以提升沅陵县油茶开发效益、促进油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村民对村庄绿化的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揭示村庄绿化的供需关系,以期为美丽宜居的生态乡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运用典型抽样法,在山东潍坊市、临沂市抽取40个代表性村庄,实地调查绿化供给水平,并通过对村民进行随机访问获得有效问卷325份。研究表明:(1)大多数村民倾向于构建休闲游憩性游园和有益于观光旅游的绿化景观,对加强道路绿化、庭院绿化、乡村绿道及游园建设的需求较高。(2)有超过八成的村民对村庄绿化供给水平表示满意;缺乏政府部门的造林绿化资金补贴、缺少绿化规划等技术指导是制约村庄绿化的主要因素。(3)处于不同地形地貌、城镇距离、建设类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村庄以及不同年龄的村民对村庄绿化的认知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加强道路、庭院、水岸绿化,普及农田林网的益处及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性;重点构建休闲游憩型游园与有益于观光旅游的绿化景观;着重解决造林资金短缺及缺乏总体规划的困难,特别是要解决沿海村庄的绿化资金问题,并重点向山地区、工业型村庄提供绿化规划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沅陵县凉水井镇的5年生马尾松和檫木混交林为对象,抽取不同石漠化程度下的马尾松作为实验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减轻,该地区马尾松幼林的树高、胸径和冠幅均会增加,不同石漠化程度地区间的胸径、冠幅和树高差异均很大.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在探索中逐渐发展,地质公园是实现地质遗迹保护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平台.从法律法规、地质公园建设、管理运营及社区发展4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目前,我国地质遗迹保护的法规制度较为滞后,东西部地区遗迹保护工作差距较大,地质公园的管理运营机制有待完...  相似文献   

7.
金鉴明副局长在讲话中回顾了我国自然保护工作的三个阶段:1.开创阶段,1972—1978年;2.较快发展阶段,1979—1983年;3.迅速发展阶段,1984—1989年。总结了我国十年来自然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1.逐步加强了自然保护的法制建设;2.广泛开展了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3.积极组织了自然环境的考察与科研;4.加速进行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5.重点建设了一批珍稀物种迁地保存基地;6.广泛开展了生态农业的试点工作;7.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乡镇环境污染的蔓延;8.积极开展了国际合作和交流。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了当前自然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当前与今后一段时期自然保护工作的具体目标与任务是:1.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2.控制乡镇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3.加强建设项目管理,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同时提出五点对策和措施:1.明确职责,充分发挥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能;2.完善自然保护法规标准体系和监督检查制度;3.加强自然保护管理制度建设,逐步推行自然保护责任制和乡村生态环境考核制;4.抓典型,推动面上的工作;5.加强自然保护的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8.
广西特有植物瑶山苣苔的濒危原因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山苣苔(Dayaoshania cotinifolia W.T.Wang)是苦苣苔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2004-2006年对瑶山苣苔资源现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瑶山苣苔的濒危原因及解濒措施.结果表明,人为原因是导致瑶山苣苔濒危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昆虫对瑶山苣果实的捕食显著减少了种子数量;第三,瑶山苣苔同有的生物学特性限制其种群数量增加.为更好的保护瑶山苣苔,作者建议采用就地保护策略,即建立金秀老山自然保护区独木桥和青年工区两个瑶山苣苔保护点,有效地保护该种群及其分布生境;同时加强瑶山苣苔的科学研究,实施迁地保护.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该省开展自然保护工作的经验。主要有:1.省级设自然保护处,市(地)级设自然保护科,县级设自然保护股,乡级设自然保护工作人员,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管理网络;2.全省建设了自然保护区51个,生态农业试点206个; 3.各级政府根据辖地具体情况,颁布各种管理条例、办法,全省总计60多种; 4.环境保护部门积极协调与其他管理部门的关系,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抓好自然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0.
生态保护和修复是促进受损生态系统尽快得到恢复的主要途径.综述分析了国内外生态保护恢复成效评估研究进展,全球生态保护修复行动持续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分类型对生态系统恢复提出倡议和制订一些国际性公约.我国生态空间保护从抢救性保护向系统性保护转变,从单一类型保护向整体性保护转变;陆地生态系统修复从生态问题修复治理到单一类型生...  相似文献   

11.
宋健主任在讲话中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和环境保护形势。针对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论述了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中心的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宋健提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最有效的途径,同时指出,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措施是;1.要走向法制轨道;2.要科学管理;3.要广泛开辟经费渠道。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参与性访谈对苍南县214名调查对象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研究了公众对耕地保护及其多功能价值的认知与参与意愿,并根据受访者所从事行业将其分为非农和农业两组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效性,以及农业收益高低是影响农户耕地保护和投资的主要因素.公众耕地保护意识较强,超过85%的受访者认为保护耕地很重要.但公众对于耕地保护的支付意愿不高,这点在农业受访者中表现尤为突出.公众对于耕地多功能性的认知存在较大的不足和误区,尤其是对耕地的生态功能方面的认识.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公众的文化程度、年龄和所从事的行业是影响他们对耕地保护及其多功能性认知与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藏羚羊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如何保护拯救它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在分析藏羚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栖息地圈养的保护措施,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客观环境.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法制的发展,我国的自然资源立法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虽然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制建设有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和完善自然资源保护的立法.  相似文献   

15.
相思湖湿地公园是南宁市打造"中国水城"品牌的重要建设项目,既保护了湿地资源,也发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就已完成景观绿化亮化提升工程的相思湖湿地公园展开相关调查,对其生态多样性进行分析及按照相关标准计算湿地景观特征指数,评价了其现状并提出保护对策.相思湖湿地公园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从水域、林地、草地、沼泽、滩涂五种景观类型的数据可以看出:水域面积占到了52.74%,说明湿地功能显著;破碎度最大的是草地跟林地,分别达到了1.29和0.81,说明南宁市生态恢复工程和绿色提升工程效果明显.相思湖湿地公园是保护和利用当地湿地资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探索实现最严格的空间管控和最有效的生态系统保护为目标,以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科学划定空间布局,明确功能分区管控目标、管控措施,探索生态保护新路径和新模式.通过阐述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重要意义,研究总结了4个...  相似文献   

17.
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是保留自然本底、保护濒危生物物种、筑牢国家生态屏障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宣城自然保护地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管理水平不高,土地、林权归属不清,生态补偿不足且分配难,跨界保护地区域性差异造成百姓收入不均和心里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为进一步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工作,通过对清凉峰和青龙湾区域自...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资源保护问题,论述了动物园、植物园及博物馆等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作的研部.作者并对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 H.T.Chang)为中国特有的山茶科单型属猪血木属的珍稀濒危植物,现仅分布于广东省阳春县八甲镇地区,且仅残存一个居群,居群内个体数量仅100余株,该物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物种濒危原因分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环节,文章从猪血木的地理分布、生活史特性、种群分布现状及生态环境因素影响等方面分析了该物种的濒危现状,猪血木种群地理分布的局限性限制了其空间拓展;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生境要求特殊和种群现状不利于其更新和发展,人为干扰对猪血木影响严重。其濒危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生境破碎化和过度砍伐所导致的个体数量下降,文章认为现存种群和生境的保护是濒危物种保护的最有效手段,针对猪血木的濒危现状和原因,提出了就地保护,促进自然种群的繁衍更新,建立猪血木繁育基地进行迁地保护和回归引种的保护策略,以期为猪血木的保护和种群恢复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也为中国珍稀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云南野生稻包括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疣粒野生稻(O.meyeriana Baill)和药用野生稻(O.officinalis Wall),是属于全国仅存的几处宝贵基因资源库之一。野生稻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及其相应的基因,在栽培稻育种和生物技术利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文章在对云南野生稻居群长期调查或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野生稻居群濒危的现状,认为热区经济开发、游牧、木材消耗、采集草药、外来种入侵和环境污染等农村经济活动是致濒的主要因素。阐明了选择合理的保护方法、加大普法和执法力度、完善保护体制与运行机制、调整种植结构是当前云南野生稻居群保护管理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四项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