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制备了改性SiO2气凝胶,考察了经不同类型、不同配比的改性剂改性的SiO2气凝胶对模拟含Fe3+废水的吸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SiO2气凝胶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三甲基氯硅烷(TMCS)作改性剂,V(TMCS)#x02236;V(正己烷)=1#x02236;5;当改性SiO2气凝胶加入量为75g/L、吸附时间为4h、Fe3+质量浓度为10mg/L时,模拟含Fe3+废水的Fe3+去除率为98.32%,剩余Fe3+质量浓度为0.168mg/L;采用改性SiO2气凝胶动态吸附处理流量为420mL/h、Fe3+质量浓度为100mg/L的模拟含Fe3+废水,吸附后废水中剩余Fe3+质量浓度仅为0.196mg/L。  相似文献   

2.
罗平  田英 《化工环保》2013,33(1):6-9
以天然膨润土为吸附剂,还原吸附处理含Cr(Ⅵ)模拟废水。实验结果表明:以(NH42FeSO4为还原剂吸附效果最佳;在还原剂加入量为理论值的0.8倍、膨润土加入量为6 g/L、吸附时间为30 min、吸附温度为30 ℃、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1 mg/L的条件下,Cr(Ⅵ)去除率可达99.6%,处理后模拟废水中总铬质量浓度低至0.003 mg/L。天然膨润土对Cr(Ⅵ)的还原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3.
肖慧  董永星 《化工环保》2018,38(5):566-568
为解决采矿行业微生物浸矿酸性废水中和处理沉渣多、固液分离困难的问题,采用柠檬酸钠和环氧氯丙烷改性处理的壳聚糖在pH=2.2条件下吸附模拟废水中的Cu2+和Fe3+,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壳聚糖改性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处理100 mL壳聚糖质量分数为2%的壳聚糖-冰醋酸溶液,柠檬酸钠缓冲溶液加入量200 mL,环氧氯丙烷加入量300 mL,反应时间6 h。改性壳聚糖对Fe3+的最大吸附容量为6.703 7 mg/g,对Cu2+的最大吸附容量为4.378 7 mg/g,Fe3+和Cu2+在改性壳聚糖上的吸附是单分子层形式。  相似文献   

4.
核桃壳吸附剂对水中Pb2+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制核桃壳吸附剂,利用静态吸附法,处理模拟含Pb2+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当初始Pb2+的质量浓度20.00 mg/L、初始废水pH=5.5、吸附剂加入量12 g/L、吸附剂粒径1.60~2.50 mm、吸附时间120 min时,核桃壳吸附剂对Pb2+的去除率为91.7%;吸附剂对Pb2+的吸附行为满足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满足Langmuir等温方程,饱和吸附量达到3.903 mg/g;吸附饱和的吸附剂可用浓度 0.1 mol/L的硝酸解吸,经解吸后的吸附剂可重复利用3次。  相似文献   

5.
对矿山含铜酸性废水硫化沉淀的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并提出了控制硫化氢气体产生量的措施。实验结果表明:在矿山含铜酸性废水硫化沉铜过程中,硫氢化钠被Fe3+还原成单质硫的反应最容易发生,其次为硫氢化钠与Cu2+生成CuS沉淀的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的趋势很弱,而生成FeS的趋势最弱;当反应终点电位控制在200 mV时,铜基本上沉淀完全,铁沉淀率很小;硫氢化钠的过剩量较小,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硫化氢气体的产生量;随着溶液酸度增加,硫化氢气体的产生量逐渐增加。硫化沉淀反应体系的硫酸质量浓度宜控制在小于4 g/L。  相似文献   

6.
为分离回收废锂电池中的铝,在含铁及含铁锰的两种碱浸液中构建了金属(Me)-OH--CO32-,Me-OH--NH3,Me-OH--NH3-CO32-三种配合-沉淀体系,分析了三种体系在不同pH条件下的铝去除率和Al(OH)3沉淀中的铁及铁锰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含铁碱浸液在pH为8.0~10.0的适宜条件下,Me-OH--CO32-、Me-OH--NH3和Me-OH--NH3-CO32-体系的铝去除率分别高达99.4%、99.7%和99.6%,Al(OH)3沉淀中含少量铁,Me-OH--NH3-CO32-体系生成的Al(OH)3沉淀比Me-OH--NH3 体系的Al(OH)3沉淀更易分离;含铁锰碱浸液Me-OH--CO32-、Me-OH--NH3和Me-OH--NH3-CO32-体系的铝去除率分别高达99.4%,99.7%和99.9%,Al(OH)3沉淀中几乎不含锰,含有少量铁。  相似文献   

7.
颗粒状污泥活性炭流化床吸附处理含铜矿山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祥云  朱泮民 《化工环保》2013,33(4):312-315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解制备了颗粒状污泥活性炭吸附剂。在自制的流化床吸附装置上研究了该吸附剂对含铜矿山废水的吸附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废水pH6、吸附剂加入量15g/L、废水循环流量6.0L/min、吸附时间120min的最佳吸附条件下,废水中Cu2+去除率达98.2%。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促进、Fe2+活化的K2S2O8/NaHSO3联合体系(US-Fe2+-K2S2O8/NaHSO3体系)降解罗丹明B(RhB)。考察了RhB模拟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不同处理方法的协同效应,推测了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5 ℃、初始pH 5.18、超声功率250 W、K2S2O8溶液(4.91 mmol/L)加入量1.2 mL、NaHSO3溶液(4.91 mmol/L)加入量1.2 mL、n(K2S2O8)∶n(Fe2+)=10、反应时间7 min的条件下,RhB模拟废水(50 mL)的脱色率达到89.45%;超声与Fe2+-K2S2O8/NaHSO3体系对RhB的降解产生了协同效应,降解反应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增强因子可达13.6。自由基猝灭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是攻击RhB 分子的活性自由基,硫酸根自由基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世迎  马楠  王静  王雷雷 《化工环保》2013,33(6):481-485
采用Fe0催化过二硫酸钠(PS)降解水中苯胺(AN)。在Fe0-PS体系中,Fe0在酸性条件下被氧化生成Fe2+,Fe2+可以催化PS产生强氧化性的SO4#x02022;-,发生类Fenton试剂氧化反应,从而降解AN。实验结果表明,在PS加入量为6.0mmol/L、Fe0加入量为35.7mmol/L、反应时间为120min的条件下,AN降解率可达81.4%,TOC去除率达52.6%,一级反应速率常数为0.03819min-1。  相似文献   

10.
在自制电化学反应器中,以甲基橙模拟染料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研究了影响阴阳极同时作用电化学法处理染料废水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实验得出各因素对废水脱色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电流密度> Fe3+浓度>Cl-浓度。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废水脱色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电流密度和Fe3+浓度>电流密度和Cl-浓度>Fe3+浓度和Cl-浓度。优化结果表明:Fe3+浓度为1.02 mmol/L、Cl-浓度为10.96 mmol/L、电流密度为11.52 mA/cm2时,最佳脱色率为94.67%。阴阳极同时作用电化学法对甲基橙去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_3(BTC)_2(BTC为均苯三甲酸根),并对其进行了XRD表征。考察了刚果红初始质量浓度、溶液pH及Na~+浓度等工艺参数对Cu_3(BTC)_2吸附刚果红效果的影响,对其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刚果红初始质量浓度增大,吸附量增大,脱色率逐渐降低;酸性条件下的吸附性能好于碱性条件;Na~+对吸附具有抑制作用,Na~+的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Cu_3(BTC)_2对刚果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模型。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镀生产过程产生的难降解、高浓度的有机废水,采用Fe~(2+)活化过硫酸钠产生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对其进行预处理。重点探讨了S_2O_8~(2-)投加量、n(Fe~(2+))∶n(S_2O_8~(2-))、废水pH等因素对有机物去除及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在S_2O_8~(2-)投加量为4.0 g/L、n(Fe~(2+))∶n(S_2O_8~(2-))为1.00、废水pH为7.0的条件下,废水的处理效果最佳,反应20 min后COD去除率可达70%,BOD_5/COD从原水的0.21升至0.40,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幅提高,能够满足深度生化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苯酚在新型臭氧氧化体系O_3-Ca(OH)_2体系中的降解与矿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苯酚及TOC的去除率都随着Ca(OH)_2用量(小于2 g/L)、进气臭氧质量浓度(小于75 mg/L)、进气流量(小于3.0 L/min)的增大以及初始苯酚质量浓度的减小而增加,但受反应压力和液相温度的影响较小;当Ca(OH)_2用量大于3 g/L时,苯酚和TOC的去除率在30 min和55 min时分别达到了100%左右;Ca~(2+)的存在实现了羟基自由基清除剂CO_3~(2-)的实时分离去除,从而强化了臭氧氧化过程中苯酚的降解与矿化。这表明,O_3-Ca(OH)_2体系是一种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高效臭氧氧化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张兆云  刘超  吕晓英 《化工环保》2017,36(5):557-561
采用乙醇胺、乳酸及乙醇合成了乙醇胺乳酸盐,并将其与水复配制得含水量为15%的乙醇胺乳酸盐离子液体脱硫剂(ELIL脱硫剂),探讨了中试脱硫试验过程中脱硫剂的SO_2吸收性能及重复使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长达72 h的吸收过程中,该脱硫剂的硫容(以SO_2计)与吸收时间呈一次函数关系;在硫容达到3.0%左右时,ELIL脱硫剂的黏度达到最大值;以w(SO_2)为0.69%的模拟烟道气连续中试运转72 h,尾气中的SO_2质量浓度远小于50 mg/cm~3,达到GB 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使用5次后,ELIL脱硫剂的饱和硫容基本稳定在4.6%,重复使用性良好;随着重复使用次数的增加,SO_4~(2-)积累量逐次增加,可通过加入Ca(OH)_2除去SO_4~(2-),提高ELIL脱硫剂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传统沉淀法和并流加料沉淀法处理含铜锌废水,考察了废水进样速率、废水pH、搅拌速率对重金属离子残留质量浓度的影响。采用FTIR、XRD和SEM表征了所得污泥的物相和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并流加料沉淀法所得滤液中Zn~(2+)、Cu~(2+)和Al3+的质量浓度远低于传统沉淀法;在废水进样速率1.0 mL/min、废水pH 9、搅拌速率500 r/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滤液中Cu~(2+)和Zn~(2+)基本没有残留,Al3+质量浓度仅为0.2 mg/L,达到工业排放标准;所得污泥结晶度良好,为类水滑石Cu_3Zn_3Al_2(OH)_(16)CO_3·4H_2O(PDF#37-0629)结构。  相似文献   

16.
刘晓琛  赵琪  陈泉源  唐聪  卢钧  姚远 《化工环保》2019,39(3):255-261
分别以天然含铁矿物黄铜矿、磁铁矿、磁黄铁矿为催化剂,构建了UV-异相类Fenton体系处理实际印染废水生化出水,确定了最优反应条件,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以黄铜矿、磁铁矿、磁黄铁矿为催化剂的3种异相UV-类Fenton体系对废水的COD去除率分别可达58.83%、57.41%和60.57%,UV254去除率均大于94%;3种天然矿物在重复使用5次后对废水COD的去除率仍保持在50%以上,光催化活性稳定;该体系产生·OH的途径主要有催化剂表面的Fe(Ⅱ)催化H_2O_2分解、H_2O_2光解、溶出的Fe~(2+)催化H_2O_2分解3种,以前两种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