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烟气治理主要问题包括烟尘有超标排放现象、脱硫系统因煤质大幅波动带来的运行不稳定问题、部分存在"石膏雨"现象、低负荷条件下的脱硝系统运行问题、系统运行管理存在问题等。针对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提出了烟尘控制、SO2控制及NOx控制技术的集成,其中湿式电除尘是技术集成的核心。同时,针对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的实行条件和保障,从重点区域规划范围内电厂环保措施、燃煤电厂环保电价政策、电厂运行管理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未安装脱硫设施的小型煤粉锅炉(20t/h以下)导致SO2排放浓度超标现象,从脱硫效果、工程费用、运行费用等方面对湿式脱硫与干式灰钙法脱硫两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采用灰钙法脱硫更为可行。  相似文献   

3.
研究基于电力企业多数采用的湿法脱硫和半干法脱硫两种脱硫工艺,确定了电力脱硫设备工况自动监控系统的监控参数,建立了电厂脱硫设施运行状况判定标准,并通过某电厂30万千瓦机组脱硫设施运行过程及末端排放数据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电厂烟气脱硫设施运行工况实时监控系统作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电力行业脱硫监控方面的具体应用,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保障,为各电厂污染物减排、排污收费、脱硫电价的考核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4.
某火力发电厂FGD系统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FGD系统中设置有旁路挡板,在正常运行时,其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低于400 mg/m3,达到国家排放要求。FGD系统运行中异常主要表现在原烟气SO2浓度超标,增压风机、GGH、吸收塔除雾器等设备易发生故障,导致脱硫效率下降,不能够达标排放,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应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5.
以某电厂机组脱硫增效改造项目为例,系统介绍了"单塔双区"湿法高效脱硫技术的应用。该技术的核心在于仅采用一个吸收塔,不另设塔外反应罐,通过专有分区隔离技术、射流搅拌技术及其他特色强化技术,实现在一个塔内的浆池区具有2个p H区,分别满足SO2吸收和氧化。通过采用该技术,某电厂脱硫增效改造项目取得圆满成功。投运后,测试显示,脱硫系统脱硫效率达到99.7%以上,最高瞬时脱硫效率超过99.76%,烟气出口SO2实测浓度13.2mg/Nm3,达到并优于新环保标准要求,每年可向大气减排SO237 434.2 t,减排效果明显,同时运行稳定、节能经济。  相似文献   

6.
干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的应用及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大部分燃煤电厂都将面临加强控制SO2和NOX排放的问题,因此开发经济高效的脱硫脱硝新技术、新设备已迫在眉睫.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干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详细介绍了各种技术的反应机理、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燃用发生炉煤气的炉窑为例,对窑前煤气脱硫和窑后烟气脱硫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窑前煤气脱硫在脱硫效率、运行成本、脱硫站整体规划及对环境的影响等诸多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而且可以将窑炉烟气含硫量控制得更低,有利于SO2减排,同时通过煤气脱硫可以控制炉内燃烧气氛中的SO2含量,有利于延长窑炉及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为揭示脱硫塔内SO2的浓度和脱硫效率变化,利用双膜理论为基础,以SO2为研究对象,针对SO2在脱硫塔内的传质理论,建立SO2的吸收模型,利用Matlab分析脱硫塔内SO2的浓度变化和脱硫效率随高度的变化,通过模型可以看出脱硫效率随高度的增加呈缓慢的增长,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9.
借鉴RAINS模型的分析方法和结构思想,建立了预测SO2排放-控制成本的框架模型.利用RAINS-ASIA模型并结合预测SO2排放-控制成本的方法对北京市1990、1995、2000、2005、2010、2015、2020、2025和2030年不同设计情景下的SO2排放量和控制成本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1)北京市SO2的面源排放量大于点源排放量;2)北京市SO2点源已得到很大程度消减,面源消减量较点源消减量还存在很大潜力,因此,北京市应将面源作为SO2污染的重点消减目标,并进一步提出消减排放量的控制方案;3)对于电厂和集中供热部门来说,当前控制战略的减排效果比湿法烟气脱硫控制的减排效果差,同时其减排成本和湿法烟气脱硫控制战略相差很少,因此,对于点源的控制应该优先实施湿法烟气脱硫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0.
火电厂无GGH湿法脱硫机组烟囱降雨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火电厂无GGH湿法脱硫机组运行中出现的烟囱降雨现象,分析影响"湿烟囱"降雨的因素,找出该电厂无GGH湿法脱硫机组烟囱降雨的主要原因。从湿法脱硫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通过分析认为,完善除雾器设备,保证电除尘高效运行,可以使烟囱降雨现象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应用于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原料来源广泛、工艺适应范围广、环保性能好、脱硫过程不耗水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简要介绍了我国SO2的污染现状及目前各种脱硫技术,采用干法脱硫工艺,着重对影响脱硫效率的反应温度、烟气中O2体积分数、SO2体积分数和活性炭粒径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的降低有利于提高脱除SO2的效率;2)烟气中O2体积分数越高,活性炭脱硫效果越好,活性炭脱硫能力与烟气中O2体积分数成正比;3)烟气中SO2体积分数越低,活性炭脱硫效果越好,活性炭脱硫能力随SO2体积分数增加而降低;4)活性炭粒径对活性炭的脱硫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实验室小试装置上进行了湿法氧化镁脱硫试验,研究了影响脱硫浆液中SO2-3氧化的条件如浆液pH值、曝气强度、浆液温度以及SO2-4质量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氧化镁脱硫效率可达95%以上;在保证脱硫效果的情况下,SO2-3的氧化效率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逐渐降低;曝气强度是影响SO2-3氧化的主要因素,随着曝气强度的不同,氧化率从77.6%上升到93.5%,而浆液温度以及浆液pH值对SO2-3的氧化效率虽有影响但影响程度较轻;脱硫浆液中SO2-4质量浓度的增加对脱硫效率并无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燃煤电厂现有设备,根据不同形态汞的特殊物化性质,分别介绍了湿法脱硫系统和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对元素态汞的氧化、湿法脱硫系统固定氧化态汞等技术的研究现状。文章分析了WFGD中氧气、SCR催化剂组分等因素对氧化Hg~0的影响,阐述了不同添加剂对于抑制脱硫浆液中Hg~(2+)再还原的效果。最后根据燃煤电厂烟气脱汞技术的发展需要,提出发展设备分工式脱除非颗粒态汞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对烧结烟气NID脱硫工艺入口SO2质量浓度大于2 000 mg/m3的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入口SO2质量浓度为2 800 mg/m3条件下,随反应温度升高脱硫效率先升高,在120℃时脱硫效率达到91%,而后趋于平稳;随Ca/S提高,脱硫效率也提高,Ca/S为1.6时,脱硫效率达到91%;H2O/Ca O增大,脱硫效率先上升,在1.8时脱硫效率达到最高91%,而后下降;循环倍率对脱硫效率提升效果显著,在循环倍率150时脱硫效率达到了93.4%。实验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表明,较低的烟气入口浓度更利于SO2脱除,高浓度和低浓度SO2工况下的最优操作参数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东部沿海某"超低排放"燃煤电厂配套的海水脱硫装置为研究对象,实测其对SO2、烟尘、PM2.5、SO3、汞及其化合物的捕集性能,同时分析其三个月各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及控制参数,对污染物达标性与装置稳定性进行全面系统地综合评估,提出技术改进的措施、运行优化对策以及监督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某电厂湿法脱硫系统在连续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均流构件结垢堵塞的问题,导致机组无法正常运行。根据取样分析结果和运行数据,此次均流构件结垢的主要成分为Ca SO4晶体。主要原因是脱硫浆液p H值较低(4.1~5.4),增大了Ca SO4析出的趋势,且浆液中Cl-质量浓度较高,甚至超过20 g/L的限值,加快了Ca SO4的结垢速率。在脱硫系统运行过程中,应首先按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相关措施,保证浆液p H值在合理的区间之内,同时重点对浆液中Cl-加以控制,及时排放脱硫废水以降低Cl-浓度。  相似文献   

17.
<正>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等取得了较大的改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的要求,化石燃料使用日益加剧,再加上电厂、锅炉等大量使用,使得SO2,NOX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等废气大量排放,对大气产生严重污染,这些不仅会造成空气质量的下降,同时还会破坏生态系统。因此,不同国家都纷纷采取措施控制SO2和NOX等废弃的排放。目前,对于脱硫脱硝技术比较常熟的有:石灰石/石灰法、选择催化还原等脱硫,但是,这些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8月5日,国家环保部官网发布了2015年上半年环境监管执法工作综述。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共检查企业62万余家次,责令停产15839家,关停取缔9325家,全国实施"按日计罚"的案件292件,罚金数额超过2.36亿元。此外,环保部还对减排存在突出问题的5个城市实行环评限批,对37家企业实行挂牌督办,对脱硫设施运行不正常的火电企业扣减脱硫电价款5.1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制的煤大样量吸附实验装置测定了常温常压条件下煤对每种烟道气体成分 的饱和吸附量,并根据电厂烟气流量与工作面配风量的计算对井下注入烟气的安全性进 行了分析。实验数据结果显示,煤是一种多孔性物质,将电厂烟气注入井下采空区,每 吨煤可封存烟气中CO2约1.2 m3, N2约0.26 m3,其中烟气中SO2和NO2可全部被煤样封 存,揭示了利用烟气替代传统N2及CO2预防煤炭自燃的可行性;根据对电厂烟气流量及 回采工作面配风量的计算发现,在假定注入采空区的烟气与煤、岩没有任何吸附的情况 下,按照规定流量注入烟气未造成工作面回风巷中CO2、SO2气体浓度超标,NO2则超出 规定允许最高浓度,因此应对注入井下的烟气进行进一步脱硝处理。  相似文献   

20.
喷淋塔的流体力学特性与脱硫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喷淋塔内脱硫过程中的流体力学数学模型,描述了湿式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法的脱硫效率与入口烟气SO2浓度、喷淋浆液中SO2浓度、烟气量、循环浆液量、钙硫摩尔比以及脱硫塔结构(截面积、吸收区高度等)的定量关系,重点分析了喷淋塔内液气比、烟气流速、吸收液的流量、喷嘴雾化性能、浆液pH值和烟气温度等参数,并阐述了这些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