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谋私利跨省非法倾倒化工废料30吨,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政府修复花费高达280多万元。安徽省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对该案作出终审裁定,被告人丁行夫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被判刑3年6个月。法院审理查明,宁波人丁行夫伙同他人多次从江苏省某化工厂和安徽省某化工厂拉回化工废料,分别倾倒在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外窑村焦山、魏山和小花园等地并掩埋,对当地土壤、水源等造成重大污染。(3月7日新华网)不法分子非法跨省倾倒化工废料谋取私利让人揪心,而某些化工厂不依法依规安全处理化工废料,把化工废料擅自处理给不法分子,某些地方某些人如此以邻为壑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近日,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环境污染案件,被告人张锡余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年,成为该市近年来首例被判刑的“排污厂长”。同时,此案另一被告人吴小平也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并各处罚金2万元。  相似文献   

3.
山西阳城县环保局原局长因在一起重大水污染事故中负有严重失职责任,构成环境监管失职罪,成为全国第一起环境监管失职犯罪案例。让我们来认识环境监管失职罪。新刑法第408条规定: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的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一、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环境监管失职罪是指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向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  相似文献   

4.
对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不断发生,从而环境监测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应急预案以及多部门相互配合等方面尤为重要,对如何预防和应对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了阐述和探讨,对及时应对污染事故的发生提出了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玉庆 《环境保护》2005,(12):22-25
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处理作出重要部署。为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督管理,防止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12月1日在北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王玉庆副局长代表总局党组在会上作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有效防范和处置环境污染事故”的重要讲话。现将王玉庆副局长的讲话全文刊发于此,请各地认真学习贯彻,并将落实情况向总局和当地政府报告。[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化工园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防范与应急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国不断发生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给环境、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在此以长江三角洲某化学工业园为例,介绍了化工园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类别及危害,提出了化工园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对策,并指出为减少突发性事故危害,化工园区周围社会和园区内各个存在环境风险的企业均须建立应急预案,开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综合演习、模拟污染事故,启动应急预案,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于今年开展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将18家化工、有色、钢铁等环境污染风险较大的企业列为重点。农药生产企业株洲吴华公司于2008年7月31日购买了平安保险公司“污染事故”赔偿险,根据企业生产状况和往年污染事故造成赔偿的情况,投保额为4.08万元。2008年9月28日该企业发生氯化氢气体泄漏事件,污染了附近村民的菜田。  相似文献   

8.
据国家环保总局7月23日提供的消息说,日前,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大连市首起非法处理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犯罪案件。法院宣判被告人孔繁明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犯收购赃物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万元;刘强犯重大环境污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据悉,去年6月12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部门接到举报信称:有人往开发区董家沟镇杨树村宋屯倾倒工业废酸,污染环境。大连市环保局立即组成调查组,赶赴现场调查。调查表明,2000年3月,辽宁省庄河人孔繁明借用一家化工企业的营业…  相似文献   

9.
杨兴 《环境》2001,(2):26-27
新刑法第339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许可,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用作源料,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居住在化工厂附近的人们对空气的客观评价 ,提出数学模型 ,用以作出定量描述 ,进一步阐明了一个新的概念 ,即恶臭引起的环境污染可用能够感觉到气味污染的人口百分数表达。  相似文献   

11.
广西某化工厂环境风险综合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某化工厂的环境风险综合评价作出尝试性的探讨,运用概率统计法对不同生产方案、不同污染源强及不同环境功能区的污染风险进行了综台评价研究,为环境污染突发事故的防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1998年,我公司借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契机,加大安全工作力度,杜绝了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重大设备操作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千人负伤率由1997年的0.27‰下降为0.25‰,先后获得了“全国化工安协安全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湖...  相似文献   

13.
地方传真     
《环境工作通讯》2013,(9):70-71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近日对一起污染环境案件作出一审判决,以污染环境罪,判决被告单位南京荣欣化工有限公司犯污染环境罪,判处罚金人民币500万元;被告人林毓勇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罚金人民币5万元;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特别是水域的污染,更是触目惊心。2005年的松花江污染事件,敲响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警钟;2009年,盐城市标新化工有限公司向河里偷排污水,造成盐城两个水厂的水源地受到污染,致使市区大面积断水,引发了轰动全国的公共事件;2010年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汀江受到了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隐患问题逐渐演变为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污染责任事故频发、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一些高风险、重污染企业在发生突发性事故之后,往往会造成后果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企业和当地政府、环保部门除了启动环境应急预案,迅速、果断地组织抢险救灾之外,所面临的棘手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对污染事故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及间接经济损失及时进行认定,责令事故发生企业进行合理赔偿.  相似文献   

16.
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保监会近期联合发布了《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正式确立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路线图。两部门将于今年对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企业,易发生污染事故的石油化工企业和危险废物处置企业,特别是近年来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和行业开展试点工作。在操作层面,环境污染责任险将按照以下4个步骤实施:一是确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7.
结合松花江水质特大污染事故处理全过程,根据亲身体验,指出本次处理突发性污染事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国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系统,进一步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和处置工作,切实有效地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环境》1997,(5)
第三百三十八条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三百三十九条违反国家规  相似文献   

19.
运用因素分解方法,将影响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的因素分解为经济规模、污染治理资金规模和风险控制技术水平,构建了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的完全分解模型,并对我国1991~201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事故年度间变化均值为-138起.其中,由经济规模、污染治理投资规模和风险控制技术水平所引起的频数变化分别为279起,-74起和-344起.总的看来:该时期经济规模增长对污染事故频数增加起到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规模的增加,该效应对污染事故频数的促进作用减弱;1991~2005年污染治理投资效应有一定的随机性,对污染事故频数的增加基本起到遏制作用;风险控制技术效应对污染事故频数的增加起到遏制作用.环境污染事故频数变化是由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时期各因素对污染事故频数变化所发挥的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20.
水质较好湖泊是国家重要生态资源,水质较好湖泊的保护规划是地方涉湖专项开展的重要决策依据,本文以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水质较好湖泊焦岗湖为例,针对焦岗湖生态现状,对湖泊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因子进行溯源分析得出焦岗湖流域污染源主要为农业源和生活源,并从加强源头污染控制、生态破坏区域恢复重建、河湖水系连通、跨境/界联动联治等方面对水质较好湖泊保护对策措施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