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11—2013年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环境工程》2015,33(1):141-145
在2013年10—12月期间,选取了广州市58条道路和20栋噪声敏感建筑物进行噪声监测,与2011—2012年监测数据相比较,综合分析了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的现状和变化规律。分析表明:广州市昼夜道路交通噪声以71 d B和70 d B为中心上下波动。对于2013年监测数据,噪声敏感建筑物昼夜噪声均值为65.1 d B和64.6 d B,夜间最大突发噪声均值为80.7 d B。此外还计算了每条道路的昼夜噪声频率重心,结果显示,广州市道路昼夜交通噪声频率重心分布基本相同,以1 000~2 000 Hz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2.
杨炜俊  蔡铭  王海波 《环境工程》2018,36(1):142-146
对2016年广州市核心区范围内100个道路监测点和18个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点采集到的交通噪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道路监测点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70.3 dB,夜间平均等效声级为70.2 dB,道路监测点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点在夜间的交通噪声污染较为严重。0—Ⅱ类噪声敏感建筑物前测点主要受交通噪声的影响,而建筑物本身对交通噪声的遮挡作用使后测点的声环境质量明显高于前测点。道路监测点频谱特性分析表明,道路交通噪声的声能量主要集中在1 000~1 250 Hz频段范围内,可针对该特性对道路交通噪声进行控制和防治。  相似文献   

3.
2015年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粮  杨炜俊  蔡铭 《环境工程》2016,34(11):131-135
在广州市内选取了100条道路及18栋噪声敏感建筑物,于2015年11月进行昼夜噪声监测实验,综合分析了2015年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现状。分析结果显示:道路昼夜等效声级分别为70.83,70.10 d B,噪声敏感建筑物昼夜等效声级分别为63.47,61.09 d B。昼间快速路、主干路及各类噪声敏感建筑物周边环境的噪声污染较严重,夜间仅12.5%的次干路周边等效声级在标准限值以内。  相似文献   

4.
蔡铭  高慧敏  吕梓燊 《环境工程》2016,34(4):132-137
监测广州市61条道路、21栋建筑物的噪声,分析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现状和近4年的变化规律。2014年昼、夜交通噪声均值分别为71.5,70.5 d B,各类道路昼、夜噪声均值大小顺序均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通过标准差分析得到昼夜噪声污染级顺序与此相反。分析了近4年道路昼夜等效声级均值维持在71,70 d B附近的原因。2014年建筑物昼夜等效声级均值分别为65.6,64 d B,夜间最大声级均值为78.9 d B。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园环境噪声的影响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监测广西大学校园功能区环境噪声及周边市政道路交通噪声,并进行对比分析.监测结果表明,广西大学校园环境已受噪声污染,校园外部环境噪声大于内部,周边市政道路交通噪声及校内交通噪声是校园的主要噪声源.提出了校园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对策.树木、花草、建筑物等具有减噪作用应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6.
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中道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彦涛  马民涛  柳至和  任杰 《交通环保》2004,25(4):11-13,23
介绍了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结构及其功能,详细阐述了采用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公式、FHWA模型与GIS集成的方法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该方法可实现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及任一噪声预测点噪声值的计算,并能以等声级形式表示道路噪声分布情况。其作为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项重要应用功能,为道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工具。对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信号交叉口是城市中分布广泛的交通噪声黑点,交通噪声污染严重。因此,有必要对信号交叉口处交通噪声建立理论模型进行预测。在信号交叉口由于受到信号灯的控制,通过交叉口的交通流有2种形式:一种是不停车通过交叉口,另一种则是需要停车等待再通过交叉口。而这2种通过形式的车流都经历了不同运动状态的阶段,该文对于通过交叉口不同形式的车流按车型分为大,中,小3种车流。对每种车型的车流分别进行不同运动状态产生的噪声进行研究,综合得出整个交叉口交通噪声的预测模型。最后,以广州市某信号控制交叉口为例,将运用该模型计算的结果和实测数据以及已有的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并且较现有的理论模型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8.
澳门半岛交通噪声模拟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噪声是澳门半岛最主要的环境噪声源。本研究在国际上通用的交通噪声预测模型STAMSON的基础上 ,根据澳门半岛封闭型道路的特征 ,建立了封闭型道路交通噪声计算机预测模式 ,经过实测数据的验证 ,模型预测结果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精度要求。利用建立的交通噪声预报模式 ,计算了澳门半岛不同类型道路的交通噪声水平 ,定量评价了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状况。最后 ,根据澳门半岛交通密度高的特点 ,提出了新的环境噪声标准建议 ,并给出了逐步改善环境交通噪声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蔡铭  罗鹏  王海波  马侠霖 《环境工程》2014,32(2):128-130
对广州市59条不同类型道路和16栋不同功能区噪声敏感建筑物设置监测点进行噪声监测,综合评估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情况。经过分析可知,白天道路噪声均值为72.0 dB,晚上均值为71.0 dB,其中快速路和主干路噪声值较高,次干路和支路较低。对于16栋噪声敏感建筑物,其昼夜环境噪声均值分别为68.4 dB和67.4 dB,夜间最大突发噪声均值也高达82.3 dB。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市近年来噪声监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特征,指出城市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进一步降低广州市城市噪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城道路交通噪声的分析和预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子明  林董 《环境科学》1991,12(2):38-41
本文报道了以路面坡度为主要特点的山城道路交通噪声的分析和等效声级预测方法.根据山城路面结构,两侧建筑物分布特点,对机动车辆在坡道上行驶状态和噪声辐射进行了大量测量和研究,得到不同车种噪声与坡度、车速的线性关系式.研究证明上下坡侧声级值有差异,道路两侧建筑物阶梯式分布噪声污染特点.给出了坡道路面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及其在车流量较少条件下的预测方法,并与实测值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各种源强计算模式对低速城市道路噪声预测的适用性,本文选取了安徽省合肥市运营稳定的1条低速城市道路进行实测.将实测的噪声结果与分别采用3种平均车速计算公式(包括设计车速、JTJ 005-96规范车速、JTG B03-2006规范车速)、3种源强计算模式(包括JTJ 005-96规范源强模式、JTG B03-2006规范源强模式、卓春晖报道的源强模式)预测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道路设计车速、卓春晖报道的源强模式预测的结果与实测值最为相符.  相似文献   

13.
采用Noise system模型软件预测城市道路工程对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通过预测,拟建道路沿线路中心线两侧200 m范围内随距离增大受交通噪声影响呈明显衰减趋势.从路段达标距离分析,相对于昼间噪声达标距离,夜间噪声达标距离均大于昼间的达标距离,说明拟建道路夜间交通噪声影响大于昼间;沿线敏感点近期、中期、远期昼间、夜间噪声预测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2类、4a类标准;通过对首排在建小区均为3层以上建筑物不同垂直高度的影响进行预测,对居民区不会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根据深圳特区拟建隔声屏障道路的筛选原则,全面考虑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程度?受污染的人口数?道路特点及立地条件,采用逐步筛选方法,得到深圳特区拟建隔声屏障的路段?调查发现:临街建筑物受交通噪声污染最严重的高度一般在12~15m?交通噪声污染的主要频率在500~2000Hz之间,频率分布与路型和车型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理论-统计模型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在分析影响道路交通噪声各因素的基础上 ,根据道路交通噪声预测的理论公式 ,结合实测数据 ,建立了适合中国城市交通、路况和环境标准的理论 -统计模型 .该模型对机动车参考噪声、车流量、车速、路面坡度、地面植被等因素对噪声的影响作了有效的预测 ,使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计算更简单、结果更准确 .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杭州市中心城区主干道体育场路、凤起路和庆春路的交通噪声监测表明,96%的监测点监测值超过昼间70dB限值要求,其中等效声级Leq在70.0dB~75.0dB的路段长度占监测道路总长度的89.8%:三条交通干线交通噪声的平均等效声级值-↑Leq在71.6dB~73.2dB,按交通噪声污染分级,体育场路和凤起路属于中度交通噪声污染水平,庆春路属于轻度交通噪声污染水平。解决交通噪声污染最可行的措施为对道路进行拓宽,采用疏水沥青低噪声路面,优化车道,调整交通信号,加快车辆行驶速度以及加强交通管理等。  相似文献   

17.
高架道路交通噪声动态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高架道路噪声的分布规律,结合微观交通仿真、车辆噪声排放和传播原理,对高架道路交通噪声进行动态模拟.该方法能得到逐秒变化的实时声压级.能反映交通噪声随时间的动态变化,且方便应用多项指标评估.研究表明:等效声级和累计声级的误差达到±2 dB;高架道路两端的防撞护栏在离道路边缘32m的垂直面上的声压衰减影响到10m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路面结构降噪物理特性,利用废旧橡胶沥青SMA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降噪材料,探索其隔声性能的现场监测方法。选取南京绕城公路一段作为监测路段,对采用普通沥青路面和采用SMA材料的结构降噪路面进行比对监测,结果显示采用SMA材料的结构降噪路面声级值降低1~1.8dB。分析认为交通噪声主要声源为驱动噪声,而驱动噪声中主要噪声部分为排气噪声,所以对于路面行驶噪声的降噪对于交通噪声整体声级的改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9.
基于FHWA的兰州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美国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预测模型(FHWA)和国内学者在该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选择兰州市主、次干道共计52条、142个监测点的建模采样数据,并应用统计学原理分析了影响道路交通噪声的各个因子与道路交通噪声的相关性,最终得出了符合兰州市道路交通特征的噪声污染统计预测模型.随后通过兰州市15个监测点的预测与实测对比验证后发现二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此模型可应用在兰州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预测评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