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富昌  戴素芬 《化工环保》1994,14(6):362-365
利用灰关联分析法对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进行优势分析,判别出主要污染因子,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动态建模方法,建立空气质量指数的灰色预测模型,预断评价未来10年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模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某市化学工业三废排放量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慕金波  候克复 《化工环保》1992,12(5):300-303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动态建模方法,建立了某市化学工业三废排放量的灰色预测模型,并用其预测了该市未来几年化学工业的三废排放量,从而为制定污染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传统的物质流分析(MFA)方法用于城市生活垃圾代谢分析的适用性及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流程,对传统的MFA框架进行了改进,构建了适合城市生活垃圾代谢分析的框架,并对新框架的3个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城市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系统物质代谢分析框架能够清楚地描述生活垃圾进入经济系统后的具体流向和流量,为描述城市生活垃圾的代谢情况提供了定性及定量化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重任.解决好广大师生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产生的各类废弃物的处理处置问题,以及大学校园的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问题,是办好现代大学的重要工作.就高校面临的环境问题、高校环境管理的特殊性和高校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农药和化学品的风险评估工作中,环境动力学模型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采用Stella软件、Matlab M文件和Matlab Simulink 组件3种建模方式分别构建了微宇宙、湖泊和海湾系统的多介质环境动力学模型,并对3种方式的建模难度、计算耗时及模型直观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tella模型最直观,但提供的计算方法有限,更适用于微分方程数量不多且计算周期短的模型;M文件模型建模速度最快,但在直观性和计算速度上没有优势,不建议在环境动力学模型中使用;Simulink模型兼具直观性和计算速度快的优点,无论微分方程数量多少,在需要进行长周期计算的模型中都最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专利资讯     
废泡沫铝重熔循环利用的方法;城市固体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再生综合利用处理系统;利用废旧丁基橡胶内胎制取新内胎原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国内外近期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的处理模式和存在的缺点,指出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对垃圾的预处理,提出了基于垃圾预处理的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系统,介绍了废塑料制作建筑板材的工艺和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垃圾围城现象越来越普遍,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少污染处理城市垃圾被提上日程。提出包含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在内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子系统,通过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揭示了各个子系统以及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活垃圾的生物工程堆肥化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时代,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3种处理方法的比较得出,以堆肥方式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合理处置,是达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规模化处理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活垃圾的精细分类是高效高值化垃圾处理的基础和前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关键在于阻遏垃圾混合和如何充分利用湿垃圾。城市生活垃圾三元二级分类体系,即首先将垃圾分为3种类型:干垃圾、湿垃圾和特种垃圾;然后再分别进行二次单一化精细分类。源头分类阻遏了垃圾进入混合状态;对有机垃圾则通过物理破碎、微生物混合发酵预处理、环境昆虫过腹转化的"三位一体处理技术系统"实现资源化利用。城市生活垃圾三元二级分类体系是一个简化垃圾分类体系,改变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难以快捷界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长株潭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目前,长株潭城市生活垃圾每天约有4500~4900t,主要通过填埋来处理,这种方法有利有弊,而且弊大于利,主要是垃圾资源未得到利用,污染比较严重,存在安全隐患。长沙安基环保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全体科研人员经过8年的艰苦探索,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源化处理垃圾的方法。此法能使垃圾全量资源化,实现“零排放”的目标。阐述了资源化法的产生过程和内涵,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规模构想,重点探讨了长株潭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政策。  相似文献   

12.
德国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从德国垃圾处理的发展过程、法律法规框架、管理体系、管理措施及实施成果等方面介绍了德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现状,从而为解决我国现有的城市垃圾管理问题提供管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快速发展的中国,正遭遇城镇化进程中的废弃物处置难题,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正发展为一座座"特大型废弃物生产工厂"。针对城市废弃物产生量大、污染重、群众关注度高的现实问题,亟需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问题精准施策,通过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创新思路,发动全社会力量,系统解决城市废弃物问题。  相似文献   

14.
灰色摆动序列的GM(1,1)拟合建模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跃霖 《化工环保》1998,18(5):299-302
建立了灰色摆动序列GM(1,1)动态指数变换拟合建模方法,对某地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法合理有效,切实可行,并有良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对处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广州来说,随着城市人口、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尤其随着餐饮行业的蓬勃发展,日产餐厨废弃物近1万t,如不妥善合理处理,将对城市环境和城市管理造成极大压力。无论是焚烧、填埋、还是生化处理模式,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后产品的出路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广州供销社系统在产业链后端延伸方面具有我国任何社会组织无法比拟的优势,是解决餐厨废弃物资源化产品深加工出路的重要力量。除了发挥供销社网络优势外,仍需要政府在政策、土地、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共同推进,才能实现餐厨废弃物"由餐桌中来,加工调制后再到农田中去,生产出来的有机食品再回到餐桌"的真正循环。  相似文献   

16.
记者从住建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年多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由点到面、逐步启动,并将在2018年年底前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全面部署。住建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党政军机关等公共机构中,截至目前,134家中央单位、27家驻京部队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134家中央单位全部通过验收,并建立11个示范单位。全国46个重点城市均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系统建设。其中,41个城市正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14个城市已经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或规章。  相似文献   

17.
城市森林资源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森林资源紧缺的现状,提出合理利用城市森林资源.一方面要在不破坏其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合理、有序地利用城市森林资源,另一方面要通过及时补栽等科学的管理方法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首先,以“城市矿山”理论为基础,从“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合理利用城市森林资源的观点,并作了可行性分析;其次,通过测算武汉市7所大学的森林蓄积量,揭示了我国城市森林资源的巨大潜力;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利用的具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8.
生活垃圾分类是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文明素养的有效平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具有深远意义。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市场产业化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以问题为导向,建立统筹谋划,靶向失策,系统改革的工作思路,对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市场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都市垃圾自动分类全资源回收处理系统是2000年世界最新的环保专利技术,此系统发明者香港籍谢明明先生经过多年努力,在充分了解生活垃圾复杂性的基础上,摸索生活垃圾存在的规律,成功研制了此套系统,不但可将生活垃圾自动分类,还可将垃圾资源全部回收。本系统的优势是建造成本低、运行费用成本低,并可设置在城市周边或填埋场,而且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此系统发明将会是生活垃圾处理领域一次质的飞跃。设备投资比进口焚化炉低80%,日处理500吨设备约5000万人民币,包括焚烧设备、有机肥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用地范围只占焚化炉的10%,不但延长填埋场的寿命,并可防止填埋场的污水浸透,污染地下水源。 (张强)  相似文献   

20.
国外动态     
美国环保局正在对一种油萃取分离系统进行验证,这种系统用于分离废物中的固体、油(及油基污染物)和水。这种 Carver-Greenfield 工艺是由 Dehydro 工艺公司开发出来的,已经实现工业应用,用于处理城市污泥、纸浆污泥、脂肪提炼与加工废物及制药污泥。泼工艺使用一种拂点为200℃左右的食用级载体油,以萃取油溶性污染物。在流化槽中,石头和金属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然后,载体油与污泥混合,进入蒸发系统,去除水分。油使混合物流体化,并保持低粘度,以保证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