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有机污染物和有机化工废水的生物毒性与生物降解性方面的某些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并讨论了测定和评价生物毒性的方法,提出了一些有关生物降解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以盆栽实验为基础,研究了植物(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微生物(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组合体系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总石油烃含量为4 420.18 mg/kg、脱氢酶活性为230.52 μg/(g·d)、苯酚毒性当量浓度(TEQphenol)为1 633.21 mg/L的初始条件下,强化组总石油烃降解率最高为53.08%,是对照组的1.60倍;土壤的脱氢酶活性达到637.73 μg/(g·d),是对照组的10.64倍;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大幅降低, TEQphenol最终降低至171.08 mg/L。说明该组合体系对石油污染土壤具有很好的修复作用,且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毒物质的降解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毒性的发光菌法测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向土壤中人为投加重金属污染物,制备了重金属含量不同的一系列污染土壤,对土壤重金属浸提条件进行了探究,并应用明亮发光杆菌T3(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3)对单一Cu、Cd和Pb污染及Cu-Cd和Cu-Pb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的最佳浸提剂为0.1 mol/L HCl溶液,最佳浸提时间为2.0 h。在单一重金属污染条件下:Cu表现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双重生物效应,而Cd和Pb则表现出浓度与生物毒性的正相关性;3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毒性强弱顺序为Cd>Pb>Cu。在复合重金属污染条件下,由于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美国LawrenceBerkeley国家实验室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污染物生物处理系统,可用于处理被污染的土壤和水。常规的生物电处理方法是依靠化学药物的加入产生电子供体或受体,以刺激降解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该实验室的方法则是在一个单室的生物反应器中,采用电流电解被污染的液体,同时在阴极产生氢气、在阳极产生氧气。这些气体随后可刺激微生物的活性,使多种污染物经生物降解或生物转化作用形成良性的终端产品。由于不需有机电子供体,降低了操作成本。  相似文献   

5.
生物柴油对柴油机排放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生物柴油作为柴油机燃料时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研究结果,以及使用生物柴油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介绍了对生物柴油常规污染物和非常规污染物的重要研究成果,还介绍了目前关于生物柴油排放污染物的细胞毒性、致突变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白腐真菌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唐婉莹  黄俊  周申范 《化工环保》1999,19(5):269-272
介绍了对污染物有独特降解作用的白腐真菌,阐述了其降解污染物的机理和优势。利用该菌对几种难以用一般生物方法处理的工业废水进行了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真菌对多种污染物有良好的降解性能,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是制约生物处理出水达标和回用的主要污染物,处理工艺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可能造成其特性差异。阐述了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定义和产生机制,对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组成、分子质量分布、亲水/疏水性、螯合性和毒性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影响其产生、特性和去除的因素。由于膜的截留作用使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在膜生物反应器中积累,容易引起膜污染。可以通过优化操作条件,减少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产生,提高出水水质,有效地抑制膜污染。  相似文献   

8.
发光细菌法测定有机工业废水综合毒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应用发光细菌法对啤酒、酿造、印染、化纤、造纸废水进行了生物毒性测定;根据水质毒性分级标准对水样毒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废水的生物毒性与其TOC值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正确反映废水的实际毒性大小。发光细菌法用于工业废水毒性评价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和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焦化废水的污染物特征及处理技术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万辉  韦朝海 《化工环保》2015,35(3):272-278
重点分析了焦化废水中存在的特征性有机污染物,强调水质分析是焦化废水工艺选择的基础。针对焦化生产工艺过程的复杂性,探讨了蒸氨、焦油分离、粗苯回收及脱硫过程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和分布,提出焦化废水污染物源头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较了焦化废水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各阶段的污染控制技术,强调技术创新与政策性引导有助于实现本行业污染控制和厂区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10.
生物刺激与生物强化联合修复柴油污染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闯  张全 《化工环保》2015,35(2):142-146
从柴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分离出一株高效降解柴油的菌株CY-1,考察了自然衰减修复、生物刺激修复、生物强化修复以及生物刺激-生物强化联合修复等4种修复方法对土壤中柴油的降解能力及降解过程中几种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菌为假单胞菌属;采用生物刺激-生物强化联合修复初始柴油质量分数为2.70%的柴油污染土壤,经过31 d的降解,柴油质量分数降至1.09%,柴油去除率达59.6%;经生物刺激-生物强化联合修复,土壤脱氢酶活性和荧光素二乙酸酯水解酶活性最高;通过生物刺激处理可使土壤脲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1.
多环芳烃是一种强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是多环芳烃积累富集的主要场所.多环芳烃污染会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针对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问题,本文介绍了溶剂萃取、化学氧化、热处理、生物修复和联合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每种修复技术自身的特点、优势和局限性.指出,绿色可持续的生物修复技术以及多种土壤修复技术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徐西蒙  陈远翔 《化工环保》2012,40(5):467-473
重金属离子与有机污染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共同存在于水体环境中,形成复合污染。本文在简述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的来源和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现有的协同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原理、效果、优势以及缺陷,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协同处理技术提供参考,对水体污染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甲醛作为室内空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甲醛可以引起多种人体疾病,因此对于研究其检测和治理方法有着重大意义。主要围绕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检测和治理方法作了简要探讨,简要介绍了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技术以及分光光度法在甲醛检测中的应用,并阐述了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对预防和治理室内甲醛污染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各类吸附剂、催化氧化技术及生物防治措施等,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中通过对某碳铵厂污染现状的调查、测算和分析,进行了污染物和污染源的环境评价,对流失物进行了经济损益分析,提出污染控制方案,以期控制碳铵生产中的污染系统。  相似文献   

15.
百菌清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百菌清具有在土壤中药效稳定、不易分解、代谢周期长、长期大量施加导致土壤严重污染等特点和问题,简要介绍了百菌清的毒性作用机制。总结了降解土壤中百菌清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的原理及优缺点。重点阐述了生物修复百菌清污染土壤的主要降解菌株及其效果、降解途径以及降解产物及其毒性,分析了土壤性质、微生物种类、温度、土壤含水率等因素对百菌清降解效果的影响。指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为降解中间产物的毒性分析及其进一步的降解与转化问题,而复合菌制剂或多酶复合体系可实现百菌清的彻底降解和无害化。  相似文献   

16.
微塑料(MPS)作为一类新兴污染物广泛分布于全球环境介质中,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介绍了微塑料的来源、分类,以及其在我国河流、湖泊、海洋、土壤、大气等环境介质中的赋存现状和分布特征研究进展。此外,微塑料因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难降解、具有生物富集效应及可能缓慢释放有毒单体化合物等性质而具有潜在的环境危害,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进入生物体内并累积在组织器官中,产生毒性反应,对生命体健康造成威胁,其潜在环境效应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对象之一。梳理了微塑料对动植物和微生物产生的潜在生态毒性效应和环境危害,提出加强微塑料污染的应对措施和建议,旨在提高人们对环境微塑料污染危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微塑料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由于其数量大、组成复杂、不易降解、比表面积高和表面官能团丰富,可与环境中其他污染物相互作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等造成较大的危害风险。总结了微塑料的环境污染及生物危害,分析了微塑料的生物毒理机制,提出了解决微塑料污染问题的技术策略。为微塑料的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生物表面活性剂强化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类型、理化性质、生物表面活性剂提高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的机理及其在污染场地生物修复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生物表面活性剂不仅具有乳化、增溶、降低表/界面张力等功能,而且低毒、对环境友好、易于生物降解,因而在环境污染的生物治理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系统分析了煤化工行业的产排污情况,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排放标准。结果表明:国内仅焦化等部分工序有行业排放标准,其余工序目前执行水或大气的综合排放标准,其污染物项目不能全面反映煤化工行业的污染特征,急需制定煤化工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外相关标准情况与国内类似,无直接借鉴意义。建议:合理界定煤化工排放标准的适用范围,与其他排放标准协调配套,控制整个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针对大气污染物,明确各排放口的特征污染物,结合综合指标和高毒性物质指标进行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控制;针对水污染物,引入综合毒性指标以有效控制废水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20.
硒的环境污染特征及其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硒的化学性质、毒性与人类健康、污染来源和分布4个方面,综述了硒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总结了含硒废水的膜处理技术、共沉淀法、吸附法、化学还原法、生物还原法和人工湿地法的机理、影响因素和优缺点,为后续硒污染特征研究及污染控制技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