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杨军 《环境保护》1997,(5):21-23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加标测定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转换概念,即将BOD5值抽象地转换成“相当于分解了的还原性物质的量”,进行计算。亦即通过向环境水质样品中加入适量葡萄糖一谷氨酸钠标准溶液,测出其“加标耗氧率”,使其能够反映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底泥耗氧速率的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立坤  徐祖信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5):294-297,301
在对实验室法和现场法测定底泥耗氧速度(SOD)的步骤和操作参数综述中,对于实验室测定法。从底泥采样,测定容器,实验底泥厚度,上覆水,测定培养条件,溶解氧测定方法,溶解氧测定时间和测定间隔,空白样的测定以及SOD的计算等方面作了介绍;对于现场测定法,从测定容器,测定水力条件,溶解氧测定方法,空白水样的测定,溶解氧测定时间和测定间隔,SOD的计算方法等方面作了介绍,最后在原理,技术和费用上对以上2种方法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3.
依据华罗庚先生的优选法来确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BOD5测定时的稀释倍数。本方法简单易懂,不需要更多的计算因子,在耗氧率为40-70%内分析结果具有真实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室试验测定,得出了上海市新港河道水体和底泥的耗氧特性曲线,分析了水体和底泥耗氧的阶段历时、阶段耗氧特性及动力学过程。在缺乏河道水质模型的情况下,利用耗氧特性曲线可以估算各个阶段的耗氧量和河道的总耗氧量,为河道充氧设备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通过计算,上海新港河道的总耗氧量约为75.7kg/d。上海宏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充氧曝气、投加微生物、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对河道进行了治理,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可以使新港河道的水质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将驯化后的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分别放在盐度为20、15、10、5、0(表示为S20、S1 5、S1 0、S5、S0)的条件下饲养20 d,测定鲻鱼幼鱼在不同盐度下,不同时间段(0 d、5 d、10 d、15 d、20 d)其耗氧率、排氨率及O/N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实验第5 d,鲻鱼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盐度降低而减小,盐度0实验组最低。在实验第5 d~10 d,S0、S5、S10实验组排氨率变化显著(P0.05),而耗氧率则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实验的第10d各盐度组之间的耗氧率已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而排氨率则在实验的第20 d才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相同盐度下鲻鱼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逐渐下降,鲻鱼幼鱼体重的变化可能是其主要影响因子。对鲻鱼幼鱼O/N分析表明,各盐度组的O/N比值维持在0~10的范围,表明此盐度范围蛋白质是鲻鱼幼鱼的主要能源物质。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研究样品稀释度对BOD5测定的影响。观察到样品稀释度对BOD5测定值和培养液耗氧率均有显著影响,选取合适的样品稀释度是提高BOD5分析准确度的关键。实验结果表明,最合适的样品稀释度所对应的培养液耗氧率为39%~63%。探讨了BOD5分析数据处理及结果表述方法,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室内模拟测定了方斑东风螺幼螺在禁食120 d中耗氧与氨氮排泄的连续变化.结果显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幼螺耗氧率呈指数式下降;排氨率先较快下降后有一定程度回升,实验结束时分别下降为对照的37.02%,75.32%.饥饿60 d前,氧氮比(O/N)较高(35.34~46.56),60~90 d有所下降(25.92~28...  相似文献   

8.
用碘量法一次测定BOD5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是一个重要水质指标,普遍采用“标准方法”进行测定。当被测水样中含有无机或有机还原性物质时,则于测定过程中发生溶解氧对这些物质的化学氧化作用,产生化学氧化耗氧。这部分化学耗氧迭加在五日培养过程中的生物化学耗  相似文献   

9.
通常评定污泥性状的指标(包括污泥体积、指数、污泥浓度等),既花费时间,又不能及时了解污泥的内在性状。为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武汉葛店化工厂参加农药废水生化处理试验的过程中,根据有关测定活性污泥呼吸速率的报导,设计和制作了一个测定活性污泥耗氧速率的装置。实际运  相似文献   

10.
污水二级生物处理系统中氰化钾的允许浓度,国外报导的数据差异较大。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进水中的物质、浓度、排放的标准以及运转工艺、管理等方面的不同。虽然用小模型试验能直接获得污水处理的结果,但其装置笨重,而且试验的时间也较长。鉴于氰化钾能抑制活性污泥微生物群体的呼吸代谢,从而降低了其对污水生物降解的能力。因此通过对活性污泥耗氧速率(即污泥呼吸率)的测定来间接评价氰化钾对生物处理的影响程度,是一种装置简单轻便,获得结果快速的方  相似文献   

11.
SOD是影响水中溶解氧的重要因素。本文论述了底泥的特征,建立了沱江底泥耗氧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再悬浮SOD模型.并讨论了影响底泥耗氧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发现底泥耗氧率模式为R=a exp(b/D)(a=3499.3,6=-0.192)。  相似文献   

12.
综合调水前后苏州河下游水体耗氧特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曦  张明旭等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5):215-217,230
对综合调水前后的苏州河(北新泾下游)水体耗氧特性进行了定性与定量比较。结果表明,综合调水工程全面实施后,苏州河下游水体的还原性物质耗氧阶段消失,单位水体耗氧量大幅度下降,但难降解有机物阶段的耗氧量仍较高。耗氧动力学模拟计算表明,CBOD耗氧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K)在综合调水前后变化不大,而硝化耗氧Logistic动力学速率常数(Kn-log)则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广西近岸海域水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1990-1998年广西近岸海域的水质监测,对该区水体的质量作出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广西近岸海域水质状况良好,但部分河口、海湾等区域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质是耗氧有机物和无机氮。  相似文献   

14.
CODcr快速测定法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ODCr测定标准方法的基础上,将反应介质改为1:1硫酸和磷酸混合液,取肖回流冷凝装置,加热过程完全敞开,同时减少取样量,可以在数分钟内使常见的绝大部分有机物被氧化90%以上,测定一个样品的时间由原来的标准方法2.5个小时,减少到只需15-20分钟,不仅节水、节电、省去回流装置,还使设备、试剂和操作大大简化,又能尽快取得结果。本法与标准方法对照,测定结果和氧化率基本相同,准确度与精密度也基本一致。在对安宁市的几家造纸厂的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检测中,证明对于CODCr的控制分析,快速法亦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从黄浦江11个河段采集样品,测定其物化性质和耗氧速率,分析 SOD 沿河变化趋势。研究了底泥的起动和冲刷,建立了底泥起动关系式。在循环连续实验系统中进行了模拟 SOD 过程的试验。阐明了沉积物的耗氧能力与其性质的密切关系。实验表明,水流的紊动引起底泥起动、冲刷而再悬浮,对沉积物的耗氧作用和释放作用有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4种多环芳烃(菲、三甲基菲、蒽和二甲基蒽)对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ndius)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及氧氮比(O∶N)的影响。结果显示:(1)海胆耗氧率在10、20、50、100和150μg/L菲、三甲基菲、蒽和二甲基蒽的作用下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这4种多环芳烃在实验浓度条件下对海胆的呼吸耗氧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P0.05);(2)海胆的排氨率随着四种多环芳烃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3)海胆的O∶N比随着4种多环芳烃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并在一定浓度(10~50μg/L)条件下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降解含油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来源的活性污泥和培养的菌液降解耗氧速率,基于微生物耗氧速率评估对十二烷,苯,正庚烷及环已烷的生物降解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监测耗氧速率是评估生物降解含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验室试验测定,得出了上海市新港河道水体和底泥的耗氧特性曲线,分析了水体和底泥耗氧的阶段历时、阶段耗氧特性及动力学过程.在缺乏河道水质模型的情况下,利用耗氧特性曲线可以估算各个阶段的耗氧量和河道的总耗氧量,为河道充氧设备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通过计算,上海新港河道的总耗氧量约为75.7kg/d.上海宏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充氧曝气、投加微生物、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对河道进行了治理,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可以使新港河道的水质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陈花  张明旭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2):29-32,22
在Monod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适用于描述工业废水的生化耗氧过程Logistic动力学模型,比较了Logistic动力学模型和一级动力学模型的区别。测定了废水的BOD5/CODcr,在此基础上对可生化废水的生化耗氧曲线进行分析,利用Logistic动力学模型对生化耗氧过程进行动力学研究,并比较各种不同稀释倍数时的kLog和S0。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稀释比的增大,耗氧过程的动力学参数kLog和计量系数S0增大,且S0和废水的BOD5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来源的活性污泥和培养的菌液降解耗氧速率。基于微生物耗氧速率评估了对十二烷、苯、正庚烷及环已烷的生物降解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监测耗氧速率是评估生物降解含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