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帆 《环境》2004,(1):52-53
在墨西哥南部恰帕斯洲的丛林深处,有一座不为人知的秘密工厂,一批来自美国和墨西哥的生物学家们在这里“精心照顾”着世界上最厉害的苍蝇——食人蝇。恰帕斯洲首府图斯特拉-古铁雷斯有世界上惟一一座“螺旋蛆加工厂”,所谓“螺旋蛆”,即是苍蝇幼虫的学名。每天,这里都有数百万只食人蝇诞生。它们受到了生命学家和工厂员工的绝佳待遇:人造住宅、美味佳肴,以及有害射线无处不在的“温柔”触摸。有朝一日它们出了厂区大门,一只只都成了没有繁殖能力的“无能蝇”,再也不能危害世人了。恐怖的“血食者”食人蝇的拉丁文学名是“科利迈亚·霍弥尼莱克斯”,意即“可以吞食人的苍蝇”。与平常所见的绿豆蝇不同,它长着凸出的橙色眼睛。这种苍蝇恰如其名,它们以生物的新鲜血肉为食,从不噬食已死的物体。一群食人蝇的幼虫可以在5  相似文献   

2.
季羡林老先生在回忆录《留德十年》里记述了一个发生在德国的关于树的故事:1944年冬,盟军完成了对德国的铁壁合围,法西斯第三帝国覆亡在即。整个德国笼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围里,经济崩溃,物资奇缺,老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更糟糕的是,德国的冬季非常寒冷,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料,许多人根本无法挨过漫长的冬天。人命关天的食品都严重缺乏,哪里还会有燃料呢?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徐仁修     
<正>徐仁修,1946年生于台湾新竹,在芎林乡下度过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童年生活。如果从网络上搜索徐仁修,你会发现他的经历是一部传奇。作为探险家,他曾探访过菲律宾的热带雨林、尼加拉瓜的大河蛮荒、金三角的罂粟边城,在世界各地的丛林、荒地,见过树干般粗的巨蟒、凶猛可怕的美洲虎、多如骤雨的蚂蟥、参入云天的古木以及令人畏惧的食人部落,也经历了痢疾感染、游击队突袭、海盗窝里对峙等惊险遭遇……他的每一段经历都有一个奇妙有趣的探险故事。作为摄影师,他走遍世界,拍下了几十万张照片,家里有专门存  相似文献   

4.
湿地被大量蚕食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资源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的国家之一。但近几十年来,我国湿地面积急剧减少,许多湿地已名存实亡,成了干地。 50年前,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湿地面积有536万公顷,占整个平原面积的80.2%,是我国最大的湿地,在世界上亦属罕见,但现在只剩下难以连片的斑块状湿地113万公顷。短短的50年,湿地锐减了79%!当年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出门能看到树,抬头能望见鸟,下水能摸到鱼,然而,现在这些野趣已成了大人讲给小孩听的遥远故事。 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沼泽面积…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象一位慈祥的母亲,无私地奉献给人类的一切。正如中医经典著作《素问·六节藏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这天地就是自然界。人类生活在大自然母亲的怀抱里,“朝友麋鹿,暮猿与栖”,从吃到穿到用,哪一样不来自于大自然?森林是人类诞生的摇篮,水是人类万物之母,因此,人与自然,鱼水相依。然而人类出于无智或自私吧,对自然界不仅拼命地吮吸、挥霍,还丧心病狂地猎杀珍禽异兽。曾几何时,  相似文献   

6.
1997年底,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家木材公司准备砍倒一颗70多米高的老红木树。当地一位环保积极分子、24岁的姑娘希尔,爬到树上,在家人的支持下,搭了个三夹板小木屋住下。她放弃了物质享受、冒着被暴风刮下树的危险,住了一年。最后,木材公司在电视上保证不砍这棵树后,希尔才在热心环保的民众的欢呼声中,下树回家。无独有偶,去年底,还是在加利福尼亚州,克拉理塔郊区政府为了扩建公路,准备砍掉一棵老橡树。这棵老树已是400多岁高龄,比美国建国的年龄还长,是当地民众心中的“历史足迹”,被称做“昔日的荣誉”。闻讯后,以…  相似文献   

7.
游雪 《沿海环境》2000,(2):28-29
关于“消灭麻雀”的故事,经历过五、六十年代的人,也许都记忆犹新。但是,事过境迁之后,有多少人还愿意回过头来,再看看那个时代的历程呢?翻开零零星星的史料,重新回到那个恍如隔世的故事中去,仔细品味起来,总感觉到离我11)并不遥远……1956年初,总共4O条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颁布实施,其中第27条规定:“除四害。从1956年开始,分别在5年对年或者问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一个重大的决策就这样诞生了。此后几年,麻雀不仅被定性为害乌,还被判处极刑。平同各地在一种空前的热情感召下…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西方历史中,埃及艳后的故事至今仍被人广为传颂,克丽奥佩脱拉七世,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任法老。她为保持国家不被罗马吞并,曾色诱凯撒大帝及其手下安东尼。罗马人对她痛恨不已.因为她差一点让罗马变成埃及的一个行省;埃及人称颂她是勇士,因为她为弱小的埃及赢得了22年的和平。  相似文献   

9.
莱州市环保局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开展“搞优质服务、树优良作风、创优美环境的文明机关,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推动了环保工作的全面开展,树立了环保机关的良好形象。1998年12月,莱州市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荣誉称号,被山东省、烟台市政府分别授予“环境保护先进集体”、“实施改善环境质量系统工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树+树≠森林     
在横断山脉东部,海拔1000米到3800米的山地里,有一大片云南松构建的林海一无论你从飞机上放眼望去,还是从林间公路驶过,都会发出由衷赞美--多么壮丽的绿色海洋啊!这就是人工绿化最成功的范例。 但是,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却告诉我们:树+树并不等于森林。这种以单一树种组成的树林存在很多生态隐患。 几乎所有听到这一观点的人都难以接受。 近些年来,人们从严重的环境灾害中认识到植被退化和荒漠化的危害,全国上下都在大力植树造林,一片片松树林、一条条防风林带耸立于长城内外,改变了荒山秃岭,中国因此被善为“世界最伟大…  相似文献   

11.
乌鸦的对手     
狐狸用奉承的办法骗取了乌鸦口中的肉,令乌鸦十分恼火。故事并没有结束。乌鸦上当以后,十分憎恨狐狸用不正当的手段,骗取了自己的口中餐。它发誓,一定要汲取教训,以后不要再被狐狸骗了。  相似文献   

12.
梁杰桃 《环境》2009,(2):40-41
很多年以前看过一出韩剧,女主角哭着对男主角说下辈子想做一棵树,一直种在那里,这样就可以不再和他分开。当时被她的那番话感动得眼泪直流,于是就立下志向下辈子也要做一棵树,一棵参天大树。这么多年过去以后,每每想起女主角的那句话心里还是会隐隐地感动,只是我的志向已经有所改变,下辈子的事太过遥远,而我,现在想种棵属于自己的一树。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2月31日,汕头没有通过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环保模范城复检,被亮“黄牌”警告。这是国家开展环保模范城创建工作8年来,近50个环保模范城市中,第一个被“黄牌”警告的城市。汕头,中国最早设立的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却一下被推到了环保风暴的风口浪尖。时至2009年,汕头环保整改已四年,整改情况如何?各项指标能否达标?本刊记者深入汕头调查采访,为您讲述汕头环保模范城保卫战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还我一片兰天──许昌市水泥厂治理粉尘污染纪实周光敏这里讲述的是一个真实地故事。它发生在河南省许昌市。1958年,在这个中国历史上被称之谓“大跃进”的年代,在中原大地的汉魏故都西南郊,在当年“曹孟德”挖凿的“运粮河畔”,一改昔日的荒凉田野,一座年产3....  相似文献   

15.
李剑 《沿海环境》2002,(7):26-26
前不久读到一则关于城市里的树的新闻。由于曼哈顿拥挤,泊车不方便,一家快餐店老板就用自行车送货,并把自行车用铁链锁在门口的树上。有位爱树的人给纽约公园管理局写信,指控快餐店虐待树木,信中附有照片为证。不久这位快餐店老板便收到一张公园管理局的罚款通知书,罚款1000美元,罪名是“虐待树木”。管理局局长告诉快餐店老板说,若想免去罚金,就必须向那棵树公开道歉,并且拥抱它。这一行动要让媒体报道,并保证以后再不将车锁在树上,而且经常为树浇水。读完这则新闻,我心想:这可真是一棵幸福的树啊,居然有幸得到人类对它的道…  相似文献   

16.
单力 《环境》2005,(5):64-66
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站前街的流花侨苑花园,是藏在闹市中的花园式社区。没到侨苑花园社区时,早从当地环保局的人那里听过一个名叫肖明的老人,还有老人的故事。而这位老人的故事,基本和流花侨苑花园联系在一起,老人的故事也基本发生在侨苑花园之内。二十多年了,老人的故事与侨苑花园的传闻相互交织,这愈加增加了我前往探访的渴望。  相似文献   

17.
李梅 《沿海环境》2000,(6):28-29
青藏高原上的那棱格勒峡谷,在探险界非常有名。它的名气缘于它的神秘。当地人说峡谷中有一种食人怪兽,因为但凡进入谷中者,大都一去不复返。而每逢大雨过后,人们还常常看见谷中大批野生动物抛尸荒野,且尸体旁伴有焦土。种种异常现象,使人们谈之色变,称之为“死亡地带”。为了探个究竞,几位探险爱好者与笔者一道,深入峡谷,拂开峡谷的神秘面纱。 鹫雕惨遭毒手 那棱格勒峡谷地处青藏高原上的昆仑山区。它东起青海布伦台,西至沙山,全长105公里,宽约33公里,海拔 3200米-4000米。谷地南有昆仑主脊直插云霄,北有祁连…  相似文献   

18.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2):59-59
朱丽亚20岁左右跟着父亲周游美国,到了加州发现美国的红木林被过度砍伐,成片成片地把几千年的、几十个人才能合抱的红木树,一棵一棵地砍倒。为什么呢?因为一棵大的红木树可以卖  相似文献   

19.
瑞典威廉明娜市的去利镇,规定居民住宅的门牌必须挂吊在居民住宅前自植的树上,叫做“树门牌”。采取树门牌的规定,是一种别开生面的鼓励居民植树的做法。该镇当局规定,所有居民的房舍门牌,一定得挂在门前的自植树上,否则将被取消房舍的牌号标志。凡是房舍门前没有可挂门牌的树者,就由当局跳号,不给门牌号;而邮电局对无门牌号居民户则不予投递信件。因此,当地每家居民的宅前都种上了树。对于孤寡老人,则由当地公众代为植树。  相似文献   

20.
第一章 引言     
1.1背景 每一件产品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故事.只有很少的消费者意识到这样一个故事。而且还常常被戏剧性的曲解,但这更引发了人们对此开展调查的兴趣。这些真相详细描述了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及与此相关的环境影响。各国的决策者已经作出了努力并向一般公众揭示这些原由。而最综合性的计划就是欧盟的综合产品政策(IPP)。IPP是面向产品的环境政策的一个实例。该政策试图减少社会通过最终产品施加给环境的压力。这一方法的创新性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