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倡导和弘扬安全又化,提高全民安全又化素质是一项战略性大举措;探讨倡导安全文化的意义及其发展方向;指出安全文化知识应全民必修;研讨安全文化的传播和继承;认为安全文化是高雅易懂的大众文化;提出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全文贯通了劳动部李伯勇部长倡导安全文化的主导思想以及对安全文化建设的关心、指导。  相似文献   

2.
李伯勇指出安全文化是安全事业发展的基础本刊讯(记者开胜)劳动部部长李伯勇4月9日晚给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安全文化高层研讨会发去贺电,称赞这次会议是涉及劳动安全领域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的安全文化工作已经上升到一个新水平。电文说,安全文化是我国安全事业...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最近,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在与地方劳动部门的同志谈话中强调,抓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路是要立法,要立安全生产法。 李伯勇指出,现在劳动部门的责任非常重大。按照邹家华副总理所讲的,劳动部代表国务院综合管理全国安全生产,那么,各地劳动部门就要代表同级政府综合管理地方的安全生产,包括立法监察和处理事故等等,责任相当重。各地劳动部门要尽快把这件事抓起来,而且要适应新形势,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 他说,我们劳动部门对劳动保护、矿山安全等比较熟悉,但是对铁路、交通、建筑行业等其它方面不太熟悉。因此,要赶快配备好力量,同时要加强…  相似文献   

4.
《现代职业安全》2012,(6):83-84
<正>主持人语:安全第一,谁第一谁抓。安全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这是对企业一把手抓安全的认识。那么,对于企业来说,为什么提出一把手抓安全?一把手抓不抓安全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会有什么影响?是什么原因造成一把手不愿抓安全?一把手应如何认识安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京东方公司获得了"北京市安全文化建设模范企业"称号。其特色的NSSC设备安全认证体系和SPS运行体系,是如何保障员工安全的?为此,记者走访了京东方公司的技安环保部。"我们的安全管理,就是保护三样东西,人不能受伤、财产不能损失、环境不被破坏。企业安全生产,是对社会负责任,也是企业的一项社会价值所在。"说话的是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公司")技安环保部部长郭涛。京东方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目前中国大陆唯一掌握TFL-LCD  相似文献   

6.
(1)1993年4月至5月,中国安全科学编辑部与警钟长鸣报编辑部两方负责人在北京、成都两地面商合作创办《安全文化》月末版事宜.决心携手传播“安全文化”,开拓安全文化建设新领域.推动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繁荣劳动保护事业.保护大众的安全与健康.(2)1993年下半年劳动部李伯勇部长曾多次对一些专家、学者和劳动部的领导说,你们要关心学习“安全文化”、“要在研究综合管理体系的同时,学习借鉴安全文化”.它是转变安全生产工作观念和方法的大事.要请些专家、能人研究一下.借鉴核安全文化的经验,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把我们的安全工作提高到安全文化的高度来认识.  相似文献   

7.
我们公司不是就安全抓安全,而是从努力提高企业素质入手,严格要求,综合治理。主要做法是: 一、在企业整顿中提高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8.
抓安全生产和国家召开两会有关系吗?答案是有关系。请看新闻:2月5日上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京召开视频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通报、分析2006年1月及春节期间全国的安全生产情况,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对下一步特别是“两会”前的工作做出部署。抓安全生产应该也有其工作规律,而这个规律又应该是与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相联系,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我们就在此之前狠抓措施的检查落实,防患于未然,既减少事故的发生,即使真的发生事故也制定好应急措施,减少事故的损失。比如,天气特别…  相似文献   

9.
(1)1993年4月至5月,《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编辑部与《警钟长鸣报》编辑部的两方负责人在北京、成都两地面商,合作创办《安全文化》月末版事宜。决定携手传播“安全文化”,开拓安全文化建设新领域,推动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繁荣劳动保护事业,保护大众的安全与健康。(2)1993年下半年,劳动部李伯勇部长曾多次对一些专家、学者和劳动部的领导说,你们要关心、学习“安全文化”,在研究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体系的同时,要学习借鉴安全文化。它是转变安全生产工作观念和方法的大事,要请些专家、能人研究一下,借鉴核安全文化的经验,推动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本刊记者走访了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部部长江涛同志,请他谈谈工会群众劳动保护工作方针。 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会的劳动保护工作方针是什么? 答: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的指示和工会组织的性质,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方针可以概括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防治结合” 十六个字。劳动保护直接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把广大职工都动员起来参加这项工作,工会组织负有重要责任。 我们这几年就是抓这十六字方针的贯彻执行。 问:您能对这十六个字方针作些具体解释吗? 答:我先谈谈安全第一,这是根据我们党和国家历来指示,把…  相似文献   

11.
记者:请您结合经验谈谈,在新时代应急管理的大背景下,该如何理解和定位安全文化?王秉: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安全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元文化,自古有之。但安全文化概念的正式提出要追溯至1986年,国际核安全咨询组首次提出安全文化术语,并于1991年首次提出安全文化的定义。  相似文献   

12.
丰友中 《安全》1994,(3):41-41
为什么有的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不重视,在一定时期内没有发生事故?为什么有的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比较重视,做了大量工作,反而发生了事故?本文试就解答这两个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1.不可否认,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上述现象,难道安全生产工作越抓越糟,放任不管反而还不会出事故吗?否!  相似文献   

13.
正重宣传2016年5月中旬,上杭县召开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对全县安全生产工作及安全生产月活动进行了部署。会议树立"抓宣教也是抓落实""抓宣教也是抓治本""传播力也是领导力"三个理念。发出安全生产最强音,激发和凝聚安全发展正能量,进一步开创安全宣教工作新局面。该县紧扣"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主题,借助丰富的载体,利用安全生产微信群,县电视台等宣传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冯瑾 《劳动保护》2006,(8):54-56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腹地,是一个典型的集山区、农业、贫困为一体的少数民族地区。楚雄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自2003年8月成立以来,结合彝州工业落后、贫困面宽、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低、企业安全基础薄弱的实际,着力在抓基础、打基础、强基础上下功夫。在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翻番,GDP稳步增长和机动车增加近1倍的情况下,实现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2006年6月20日,记者来到楚雄州安监局,采访了局长李明祥。在采访过程中,李明祥局长始终面带平和的微笑,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干安全工作要感动两个“上帝”“我州2002年生产安全事…  相似文献   

15.
劳动部李伯勇部长布置1994年安全工作本报讯李伯勇部长于1993年年底在全国劳动工作会议上,对1994年的安全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指出安全管理要继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工作体制,加强对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重特大事故仍时有发生,部分地区和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从发生事故原因分析看,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安全生产工作不抓肯定不能落实,这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但抓了就真能落实吗?那也未必!要使抓与落实之间搭起一座联系的桥梁,应做好以下五点。1职责要明确抓安全生产工作,首要是职责要明确。但明确了职责并不一定能把工作抓好,关键是能否按职责落实责任,并认真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有的人抓安全生产工作,不知道职责是什么,不知哪些该抓,哪些不该抓,糊里糊涂随大流;有的抓了不是自己职责范围的事,管了自…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2009年5月17日,湖南株洲发生了一起正在施工的高架桥坍塌的事故。这起事故的特别之处在于,当桥梁坍塌时,桥下仍在通行车辆。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正在施工的桥梁没有封闭现场?是不重视安全吗?当然不是。据株洲市的汇报材料称,株洲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并明  相似文献   

18.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搞好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秋》有云:“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无信,何以为言?”诚实守信的基本表现就是内诚于心,外化于人,言必行,行必果,不能言而无信。抓安全也应如此。最近,笔者到部分工矿企业调查研究时发现,部分企业和基层单位在抓安全上,不讲诚信、不守诺言,与诚信背道而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开了安全会议不认真贯彻落实;签了安全“合同”(安全目标责任书)不履行;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不整改、不解决;出了工…  相似文献   

19.
抓安全生产和国家召开两会有关系吗?答案是有关系.请看新闻:2月5日上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京召开视频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通报、分析2006年1月及春节期间全国的安全生产情况,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对下一步特别是"两会"前的工作做出部署.  相似文献   

20.
“文化”一词是过去与现在各种论著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名词之一,要求学术界都按照同一个定义来使用它当然是做不到,也不必要。但从跨世纪的文化理论建设讲,对文化的含义应有一个比较合理且较为统一的理解,否则一切具体化的文化建设将无从谈起。正循着这种思路,本文从追溯中外安全文化起源入手,重点研讨了本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崛起的安全文化的发展,集中论述了跨世纪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使安全文化的学问:内涵与外延;使安全文化的学者群即研究机构与学人较为清晰地给描述出来。无疑为发展21世纪中国安全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