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给水厂排泥水及污泥的处置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给水厂排泥水产生于水处理过程中的沉淀或澄清以及滤地反冲洗步骤,总量约占给水厂净水量的4%-7%。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的给水厂将排泥水直接排入附近水体、排水城市污水厂或将排泥水处理成污泥后作土地利用、填埋。本文对上述几种处置方式的特点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介绍,提出将排泥水单独处理后作土地利用较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通过批次试验对给水厂铝污泥吸附单磷酸腺苷的动力学、热力学和吸附等温模型进行研究,分析了初始磷浓度、温度和粒径对单磷酸腺苷(AMP)吸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酸性和中性pH 条件有利于铝污泥对AMP 的吸附,粒径越小,吸附量越大,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考虑,粒径1.0~2.0 mm 的污泥最适合实际应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很...  相似文献   

3.
给水厂浓缩污泥的稳态流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给水厂浓缩污泥,采用旋转流变仪研究了其稳态流变特性,分别探讨了污泥的典型流变图、污泥浓度和温度对浓缩污泥极限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具有触变及剪切变稀的性质,其极限粘度(η∞)与污泥浓度(TSS)的关系符合指数关系,可用方程η∞=24.43-494.62e-0.14TSS描述.极限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服从于阿伦尼乌斯公式,相应的反应活化能为14.91J·mol-1.此外,宾汉模型可以描述污泥的流变性质,屈服应力随污泥浓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屋顶绿化(roof greening)作为"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之一,是景观好、效果佳的城市雨水管控措施。使用给水厂铝污泥配制屋顶绿化基质,可缓解污泥填埋的用地压力,取得污泥资源化和减量化效果,进而阐明此类生物滞留设施应用中的主要关键问题:1)铝污泥是否存在铝和重金属的浸出; 2)铝污泥是否能直接用作种植基质; 3)铝污泥应如何处理并搭配其他基材制成轻型改良基质; 4)以铝污泥改良基质制成的屋顶绿化设施对雨水的滞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在土壤pH约为7的景观应用上,铝污泥中铝和重金属的浸出量极少,对环境构成威胁甚微;铝污泥初期含水率为80%,性状不稳定,不宜直接作为屋顶绿化设施的种植基质使用,需干燥至60%以下;为满足屋顶绿化规范要求,还应搭配其他轻质、保水、保肥的基材(如椰糠、泥炭、腐殖土等)使用;在铝污泥(40%,体积分数,下同)、椰糠(35%)、珍珠岩(25%)的改良基质中栽种地被植物,植物生根率为100%,覆盖率长期维持75%以上,生长状况良好;在中雨标准(20 mm/h)和暴雨标准(45 mm/h)的降雨模拟中,设施雨水持蓄率分别达到89. 5%和37. 1%,对各类污染物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更弥补了传统生物滞留设施对磷去除效果较差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给水厂是城市市政供水的主要来源,然而在其给水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部分生产废水,由于原水的污染物以及净水过程中投加的化学药剂,导致该部分生产废水的部分水质指标的数值是原水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些生产废水若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受纳水体的严重污染,而且还会浪费大量水资源,如何高效处理并回用给水厂产生的生产废水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生产废水主要回用技术,以期为后期的给水厂生产废水回用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颗粒污泥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颗粒污泥是微生物自凝聚形成的小球。一般将其分为厌氧颗粒污泥和好氧颗粒污泥分别进行研究。文章将颗粒污泥作为一种特殊的处理工艺,对其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并详细介绍了颗粒污泥的特点,特种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在COD去除、脱氮、降解毒性物质和重金属吸附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曝气技术在污染水体治理中应用广泛,但传统曝气技术存在能耗高、治理效果不佳等缺点,微纳米曝气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效曝气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与修复领域逐步得到推广。文章通过对比微纳米曝气与传统鼓风曝气对黑臭水体、污染河道水体的治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能耗条件下,微纳米曝气在污染水体DO提升,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的降解方面,相对于传统鼓风曝气均表现一定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管式压滤机的样机已在本地一家水厂建成。这套设备可处理日产30000吨自来水水厂产生的高分子电解质/膨润土型污泥,得到易于处置的滤饼。操作过程中,污泥靠压力输送进入一列自撑式多孔纤维滤管;污泥中水分渗过管壁滤出,污泥固体则截留在滤管内壁,形成薄薄的滤饼。薄层滤饼形成后,用轧辊排泥装置将它从管壁上剥落,并输送到管外的多孔输送带上沥干,然后送往泥饼贮存箱。全套工艺实现自动控制,自1987年元月开机以来一直很成功。  相似文献   

9.
河道水体生态净化剂及修复技术是目前河道治理中研究和应用的热点。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污染河道水体生态净化技术特点、应用及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近自然河岸带、生态滤坝、生态浮岛、生物膜净化和水生植物修复等河道原位水体生态净化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指出了河道水体生态净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技术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4,自引:1,他引:74  
朱斌  陈飞星  陈增奇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9):564-567,576
综述了近几年来利用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包括水生植物的净化机理和净化效果,并对目前常用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水生植物研究频度进行了统计。此外,还着重强调了水生植物在净化应用中需关注的问题,展望了这种净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植物水体净化效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检索近20年来人工湿地植物在净化水质方面代表性文献,筛选出50种常见人工湿地植物,包括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及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湿生植物、旱生植物,对该50种常见植物的净化效能进行分析比较;指出湿地植物在净化水体时可能受物种、环境因子、种类配置模式三方面的影响;提出未来人工湿地植物选择应用方面发展方向为:应进一步扩大其种类的选择范围,加强探究维持其生长代谢的机理,加强与微生物的耦合作用完成水体污染物净化的效能研究,根据不同人工湿地和水体污染物类型进行配置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13.
对典型给水厂铝污泥的元素组成及含量、比表面积和孔径结构、结构基团等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利用静态试验对其吸附水溶液中氨氮和磷酸盐的性能进行考察,确定了其吸附等温线、吸附速率模型及参数。分析表明:铝污泥中铝、铁、硅等元素含量较多,污泥本身以无定形的非晶体物质为主,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发达的孔隙结构,孔径处于介孔范围,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铝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铝羟基络合物(Al—OH)和Si—O—Si键。铝污泥对磷和氨氮的吸附等温线可分别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式描述,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铝污泥对氨氮的吸附存在快速吸附后并解吸至稳定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给水厂污泥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作为从水溶液中去除重金属的潜在吸附剂。通过试验分析了给水厂污泥(WTR)作为吸附剂去除溶液中Hg(Ⅱ)时,pH值、Hg(Ⅱ)初始浓度、污泥粒径以及温度对Hg(Ⅱ)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模型,并探究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溶液pH值对给水厂污泥吸附Hg(Ⅱ)具有较大影响,当pH=8.0时吸附效果最佳。采用粒径较小的污泥有利于对Hg(Ⅱ)的吸附,污泥对Hg(Ⅱ)的吸附量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给水厂污泥对Hg(Ⅱ)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平衡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25℃条件下pH为7.0时污泥的饱和吸附量达到69.13 mg/g。升温有利于给水厂污泥对Hg(Ⅱ)的吸附。通过分析吸附前后污泥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的变化发现,颗粒内扩散是给水厂污泥吸附Hg(Ⅱ)的限速步骤。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许多城镇水体出现黑臭现象,加强对城镇黑臭水体的治理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介绍了黑臭水体的定义、形成过程、特点及我国黑臭水体治理的现状;概述了黑臭水体治理常用方法,提出生物技术的优点与重要性;阐述了组合生物净化技术治理黑臭水体的技术思路,即通过人工曝气+投加菌剂+投加促生剂+投加填料+栽种水生植物进行净化;综述了组合生物净化技术不同环节的净化原理、主要技术措施及研究进展;总结了组合生物净化技术综合应用与效果,并对组合生物净化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利用组合生物技术净化黑臭水体提供多样化视角及合理的治理框架。  相似文献   

16.
浅析水生植物在异龙湖水体净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异龙湖历年的水质变化及湖泊水生植被情况的综合分析,提出利用生态工程治理异龙湖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治理方向。在水污染外源得到控制后,湖泊健康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关键在于优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提高对水质净化作用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详述了等离子体在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在材料表面处理方面可实现材料的表面粗糙化、表面清洁、表面化学基团引入和表面亲水性调变等,在催化材料制备方面可用于催化剂的还原、氧化、掺杂、刻蚀以及特殊化合物的合成等。还分析了等离子体技术在材料制备领域具备诸多优势,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等离子体处理具有时效性、处理量小、等离子体发生作用机制不清晰、工程放大困难等。因此,需要从等离子体反应机理及工程技术两个层面进行更深入研究,以期该技术在材料领域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等离子体在能源环境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在环境方面等离子体技术可实现无机及有机气态污染物脱除、废水处理以及固废的无害化,在能源领域可通过过程强化反应进行化学物质的分解及合成,如硫化氢分解制氢、合成过氧化氢、合成乙二醇、甲醇及烃类等.分别论述了等离子体技术在不同领域的特性优势,分析了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最后提出,由于等离子体技术的交叉学科属性,使得该技术未来应用不仅需要多学科协作,还需解决特定应用领域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设计、等离子体物理特性调控以及等离子体效应优化等诸多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9.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受物理、化学、生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进水有机负荷的高低、水力剪切力的大小、沉降时间的长短及“营养匮乏期”都会影响到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好氧颗粒污泥好氧-缺氧-厌氧的特殊空间结构使其能在同一反应器中实现同步脱氮除磷,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含氮磷污水、含重金属有毒废水及工业废水等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序批式反应器( SBR )具有工艺简单、运行费用低,耐冲击负荷、适应性强等独特的优点,因此在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研究方面具有较理想的效果,是目前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磷回收是废弃物资源化的重要选择之一,各类水处理技术、资源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磷回收技术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磷回收技术在多个国家取得突破性研究进展,为磷资源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