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CaCl2,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和三乙胺TEA(TEA)作为提取剂,用简化的3步连续提取法对铬渣中铬的形态进行分析,研究了活性炭的用量、活性炭的类型、浸提液pH值、吸附温度以及吸附时间对浸提液中的铬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铬渣中的铬主要以可活动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处理3 g铬渣,硝酸改性活性炭用量为0.3 g,在20℃,pH值为4,吸附时间为60 min时活性炭对铬的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红肉火龙果果皮中花青素的存在并探讨其提取工艺,采用超声辅助方法,以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考察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研究表明红肉火龙果果皮中有花青素存在;最佳提取条件:温度49℃、超声功率120 W、萃取时间2 h、乙醇体积分数60%,此条件下,每100 g果皮中花青素的提取量达80 mg。  相似文献   

3.
针对废锂电池负极石墨碳粉末因有机电解质还原沉积所富含的金属锂,选用可生物降解的柠檬酸为浸提液对其进行了分离回收,研究考查了柠檬酸浓度、固液比、时间、温度对锂浸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柠檬酸浓度为0.15 mol/L,固液比为1∶50(g/m L),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0 min的浸提条件下,锂的浸提率高达99.5%。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花生壳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取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制备花生壳活性炭的最佳条件是:活化温度为500℃,活化时间为1h,花生壳与氯化锌溶液的料液比为1∶ 2,氯化锌溶液质量浓度为30%.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花生壳活性炭吸附处理六价铬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吸附温度45℃,吸附时间60min,振荡速率190r/min,活性炭用量为2g/L.对花生壳活性炭的再生以及与市售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对比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江苏省常州市某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原料,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添加剂,研究其对复合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4∶1)水解法提取剩余污泥蛋白质的促进作用,并根据前期试验结果,在确定液固比为5∶1和复合酶加酶量为5.23%的条件下,以剩余污泥蛋白质的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对SDS投加量、反应温度、初始pH值和反应时间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SDS促进复合酶水解法提取剩余污泥蛋白质的最佳提取条件和各因素对SDS促进复合酶水解法提取剩余污泥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显著性大小。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液固比5∶1、复合酶加酶量5.23%、初始pH值7.4、反应温度56.9℃、反应时间2.6h、SDS投加量8.16%;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剩余污泥蛋白质提取率的最大值可达69.12%,比仅使用复合酶的提取率(60.83%)提高了8.29%;各因素对SDS促进复合酶水解法提取剩余污泥蛋白质的影响显著性由强至弱表现为反应温度初始pH值SDS添加量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6.
以采集于茅尾海五个典型区域表层沉积物为例,对比了冷冻干燥,恒温烘干和自然风干等三种预处理干燥方法对海洋沉积物磷形态提取及其生物有效性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时间的风干前处理过程促进了沉积物磷化合物微生物降解转化为无机磷(IP),导致风干样品的IP和总磷(TP)浓度最高。不同预处理干燥方法对沉积物各形态磷的影响程度不同,冻干样品中有机磷(OP)浓度最高,烘干样品中可交换态磷(Ex-P)浓度最高,风干样品中铁结合态磷(Fe-P)浓度最高。由于自生磷灰石磷(Ca-P)和原生碎屑磷(De-P)化学性质稳定,提取浓度随干燥方法的变化趋势不明显。相比其他两种方法,冷冻干燥能较为真实地反映海洋沉积物不同形态磷的组成特征,是比较理想的样品干燥方法。相关性分析表明,除了Ca-P之外,不同预处理干燥方法对沉积物中Ex-P、Fe-P、De-P和OP提取的影响是整体性的,并非是由个别样品的变化所导致。风干样品中生物有效磷(BAP)浓度高于其他两种预处理方法,但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这三种预处理干燥方法对评价茅尾海潮间带表层沉积物潜在的BAP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了柚子皮活性炭吸附剂,并考察了氯化锌活化剂溶液浓度、液料质量比、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柚子皮活性炭吸附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氯化锌溶液质量分数为15%、液料质量比为3.0∶1、活化温度600℃、活化时间60min。所得柚子皮活性炭吸附剂的得率为33.36%,碘吸附值为837mg/g。  相似文献   

8.
利用粉煤灰-壳聚糖复合物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了粉煤灰-壳聚糖复合物(CWF)的投加量、pH值、温度、搅拌时间等因素对生活污水的除浊率、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和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WF的处理效果整体上优于单独使用壳聚糖或粉煤灰,用CWF处理生活废水的最佳pH值范围在7.0~8.0之间,CWF(1∶6)的最佳用量为2g/L,CWF(1∶15)为1g/L,最佳处理温度分别为35℃和25℃,最佳搅拌时间分别为10min和20min。在上述条件下,用CWF处理污水的效果最好,可使污水的除浊率和COD去除率提高到98%以上。此外,实验表明,以上三种絮凝剂对生活污水的氨氮去除作用不大,最高的氨氮去除率只有32.38%  相似文献   

9.
利用餐厨垃圾湿热处理脱出液制备液态菌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餐厨垃圾湿热处理脱出液为发酵培养基,选用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作为实验菌种制作固氮液态菌肥。测定了圆褐固氮菌的主要生理特性,将其接种于餐厨湿热处理脱出液中进行培养,确定最佳发酵时间,并分别测定发酵的最佳初始p H值、接种量、培养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脱出液与水的混合比例。结果表明:圆褐固氮菌在餐厨湿热处理脱出液中最佳发酵时间为36 h,发酵最佳初始p H值、接种量、培养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脱出液与水的混合比例依次为7.5、1%、30℃、150 r/min、50 m L(250 m L锥形瓶)、1∶1。圆褐固氮菌在餐厨垃圾湿热处理脱出液中进行培养后,可达到液态菌肥的活菌数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从干剩余污泥中提取蛋白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市松江区某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提取干污泥中的蛋白质,考查了固液比、水解温度、水解时间、pH对蛋白质提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解的最佳条件为:水解液的pH为1.25;水解温度为118℃;固液比为1∶3.5;水解时间为5.5h。在此基础上,从安全性和营养性两方面考虑,对提取液中重金属和氨基酸...  相似文献   

11.
以虾壳和松树皮作为吸附剂,进行了吸附溶液中Cr~(3+)的静态试验。探讨了溶液pH、吸附接触时间、吸附剂用量以及温度等因素对2种吸附剂去除溶液中Cr~(3+)效果的影响,对等温吸附曲线作了线性拟合,同时探讨了2种吸附剂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5.0、吸附温度为30℃、吸附剂用量为2.0 g/L、吸附时间为120 min时,虾壳对溶液中Cr~(3+)的吸附率达到97.35%;松树皮在最佳条件下对溶液中Cr~(3+)的吸附率亦可达到80.48%;虾壳吸附三价铬溶液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拟合效果较好,而松树皮吸附三价铬溶液能更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并通过红外光谱对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废弃混凝土间接碳酸化封存CO2的重要一步是将Ca2+从混凝土中提取出来。论文对废弃混凝土中Ca2+的提取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提取溶剂、混凝土粒径、温度和固液比等对Ca2+提取过程的影响。对不同的提取溶剂进行了比较,发现HNO3作为溶剂时Ca2+提取率最高,其次为CH3COOH、HCOOH和H2SO4。减小混凝土粒径可有效提高Ca2+提取率。对粒径小于0.15 mm的混凝土,Ca2+提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最佳固液比为40 g/L。粒径大于0.25 mm时,最佳固液比为20 g/L,温度的影响明显减弱。将Ca2+提取实验结果与XRD、SEM表征结合,发现废弃混凝土提取过程中SiO2惰性层的出现是限制Ca2+提取率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从汽车制造厂采集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出WN04菌对Pb2 有很好的吸附效果,通过条件实验得出WN04在pH值为5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效果最佳,其吸附率为97.1%。又通过正交实验得出WN04吸附Pb2 的最佳条件为菌悬液2mL,温度20℃,糖量0.4g,放置时间为0.5d。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缘管浒苔(Ulva linza)新鲜组织、干粉末、培养水过滤液和抽提液对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生长的克生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缘管浒苔新鲜组织和干粉末对利玛原甲藻均有强烈的克生作用。利玛原甲藻以半连续培养法在缘管浒苔培养水过滤液中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以一次性培养法在缘管浒苔培养水过滤液中的生长未受到明显抑制;而煮沸的培养水过滤液对利玛原甲藻的生长无抑制作用。这表明,克生效应的产生需要克生物质的连续分泌,且克生物质在高温中易被分解。抽提液的克生作用表现为:甲醇抽提液大于水溶性抽提液大于氯仿抽提液,这表明缘管浒苔组织内的生长抑制活性物质具有相对较高的极性。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制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经对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性质和组成测试 ,研究了以城市污水厂污泥为基本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采用传统活性炭制备工艺的污泥活性炭制备技术 .选取活化剂浓度、固液比、活化温度及活化时间等因素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结合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扫描电镜表征分析 ,对制备的污泥活性炭进行性能评价 ,并初步探讨了污泥活性炭作为水处理吸附剂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 :在最佳工艺条件 4 0 %氯化锌溶液为活化剂、活化时间 2 0min、活化温度 6 0 0℃、固液比为 1∶2~ 1∶3的条件下 ,制备的污泥活性炭碘吸附值为 5 14~ 5 4 2mg/ g ,大孔、中孔、微孔容积分别为 0 39~ 0 5 3mL/g、0 10~ 0 15mL/ g、0 15~ 0 2 3mL/ g ,比表面积为 193~ 2 5 6m2 / g .将污泥活性炭处理COD为 2 4 0 0mg/L、色度 2 5 0的制药废水 ,COD去除率 >87%、色度去除率 >80 % .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浓盐酸、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依次对赤泥进行处理、改性,制备出1种去除率高、吸附量大、吸附效果好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通过SEM、XRD、BET、元素分析、FTIR、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探究溶液p H、吸附剂投加量以及吸附温度等条件对水溶液中Pb2+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浓盐酸酸浸和有机改性后,拜耳法赤泥比表面积显著增大且氨基成功嫁接到赤泥表面。硅烷化赤泥对铅的吸附时间在80 min达到平衡,其最佳吸附p H为6,最佳吸附剂投加量为2 g/L,对应的饱和吸附量为361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热力学数据说明该吸附是吸热、自发的过程。同时经XPS光谱分析证实,吸附机理主要是硅烷化赤泥表面嫁接氨基,氨基上的氮原子存在孤对电子,可通过与Pb2+的螯合作用而有效去除Pb2+。  相似文献   

17.
在单酶水解法提取剩余活性污泥中蛋白质研究的基础上,选取3种提取率较高的酶构成3组复合酶,对3组复合酶在各自最优条件下水解提取剩余活性污泥中的蛋白质。实验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水解效果最好,用这种复合酶结合超声波预处理以及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水解条件是:超声波声能密度为1.2 W/m L,超声时间为70 min,酶配比(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为1∶12,p H为7.0,温度为55℃,加酶量为5%,反应时间为4 h,液固比为4∶1。最优工作条件下,污泥蛋白质提取率为77.16%。  相似文献   

18.
铝箔酸洗废液制备PAC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采用酸溶一步法由铝箔酸洗废液制备液体聚合氯化铝(PAC)。研究表明:最佳固液比(铝酸钙粉∶铝箔酸洗废液)为0.278(g/mL),所得的PAC碱化度达到70.31%。在将所制得的PAC用于含油废水处理研究时发现:当废水含油124.12mg/L、pH6~8、温度20~40℃时,PAC最佳投加量为0.6mL/L,含油废水絮凝效果最佳,油份去除率达到69.46%。  相似文献   

19.
铜镍电镀退镀废液资源化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硝酸型铜镍退镀废液,确定了蒸馏法回收硝酸、溶剂萃取法分离提取铜、沉淀分离法回收镍的工艺路线.探讨了采用P507煤油体系萃取分离硝酸介质中的铜和镍及用硫酸反萃铜的条件及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硝酸回收率可达97.8%;当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浓度Cu 15~20mg/mL,Ni 5~10 mg/mL,料液pH为1~2,萃取剂体积分数35%,皂化度60%,相比为1∶1,振荡时间2min,温度20℃~25℃,铜的一级萃取率达90%以上,铜镍分离系数为75,经过三级逆流萃取废液中的铜镍已达到完全分离;以NaOH作沉淀剂,溶液的pH为10~11,镍的回收率可达99.9%.经上述处理后,使排放液达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选用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herium)作为实验菌种,以餐厨垃圾湿热处理脱出液为发酵培养基制作解磷液态菌肥。将巨大芽孢杆菌接种于餐厨垃圾湿热处理脱出液中进行培养并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考察初始p H值、接种量、培养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和脱出液与水的混合比例对活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巨大芽孢杆菌在餐厨垃圾湿热处理脱出液中最佳发酵时间为36 h,发酵最佳初始p H值、接种量、培养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和脱出液与水的混合比例分别为7.5、2%、30℃、210 r/min、50 m L(250 m L锥形瓶)和1∶1。巨大芽孢杆菌在餐厨垃圾湿热处理脱出液中进行培养后可达到农业部规定的液态菌肥的活菌数(2×108cfu/m L)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