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新疆滴灌棉花施用钾肥,灰漠土平均增产9 1%,草甸土平均增产6 6%。在适宜的氮磷肥条件下,灰漠土滴灌棉花最佳施钾量为94 5kg/hm2;草甸土滴灌棉花最佳施钾量为64 5kg/hm2。每公顷钾肥用量增加1kg,灰漠土棉株体内全钾含量提高0 006029%;草甸土棉株提高0 004457%。钾肥施用方法以基施配合滴施最佳。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衡水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料和棉花生产的调查资料,用平行分析法分析了当地棉麦一体化中棉花的生态气候适应性,并从综合效益方面探讨了棉麦一体化种植制度的前景,然后提出在该地区进一步推广棉麦一体化的种植建议。本文的一些结论对农业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棉花地地膜残留及其对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种植地膜棉可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已被人们所公认。但种植地膜棉地膜在土壤中的残留和污染,也引起人们所关注。为了了解喀什地区地膜在土壤中的残留和污染情况,我们在岳普湖县岳普湖镇对地膜棉地膜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棉花地膜污染严重,当我们提出灌头水前揭膜措施时,不少乡镇领导耽心头水前揭膜会影响地温和土壤含水量,怕影响棉花产量。为此,我们在岳普湖县进行了棉花头水前揭膜与不揭膜对土壤温度、含水量和棉花产量影响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研究结果简要初析如下,供领导指挥生产参考和同行探讨。l棉花地地膜残留调…  相似文献   

4.
森林采伐剩余物以及林地上种类繁多的草类、灌丛和藤本植物等,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但我国目前剩余物资源利用率极低,仅为20%~30%。为了提高剩余物的利用率,可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将剩余物加工制成许多产品。目前采伐剩余物的主要利用途径有:①制造纤维板。利用各种碎木材或草本纤维经过处理制成质地坚硬、构造均匀、耐磨耐用的纤维板。纤维板在制造家具、建筑和车船装修等方面可广泛代替一般板材。②制造纸浆和人造纤维。植物纤维经化学加工后,可制成人造纤维代替棉、麻、蚕丝等纺织工业原料,也可做为制造高级纸张的原料(纸浆)。③提取栲胶。在林区,许多树种和植物的皮、叶、果壳、种子和根都含有鞣质(单宁),经过处理即能提取栲胶。栲胶在制革工业、医药工业以及制造墨水、显影剂、高级绝  相似文献   

5.
本制造方法包括:①将党参、绞股蓝和无花果叶混合、粉碎成粉剂,然后放入水中浸泡;②熬制,然后与氢氧化钠和萘乙酸混合粉充分反应;③待反应完毕后,再与硼砂混合均匀,最后进行烘干制成。(CN1224578A)防治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农药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在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资源废弃物再利用模式是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使用资源,将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都作为资源利用起来,最终实现"零排放"。将农业废弃物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和再加工,是构建循环农业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循环型农业区别于传统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采用振荡淋洗方法,研究草酸、柠檬酸、盐酸、氯化钙和EDTA溶液对某电镀厂附近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探讨了淋洗剂浓度、淋洗时间和土液比对淋洗效果的影响,重点研究了柠檬酸淋洗前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0.8mol/L的柠檬酸在土水比为1:10,淋洗5h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最佳淋洗效果,Cu、Ni、Pb、Cr、Cd和Mn的去除率分别是41.81%、33%、19.96%、28.32%、41.4%和58.48%。  相似文献   

8.
《中国环保产业》2012,(10):70-70
中天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位于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多年致力于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治理及工程建设、危险废弃物焚烧设备及相关设备制造、危险废弃物处置工程建设、固废收集与危险废弃物  相似文献   

9.
产品的可回收性与再制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再制造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21世纪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它可以更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制造中能源与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保护环境。文章介绍了再制造的概念,并对产品的可回收性,再制造工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产生的废旧塑料垃圾越来越多。废旧塑料若处理不当不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而且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在废旧塑料中,塑料包装废弃物占绝大多数。文章针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问题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在社会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如回收再生法、焚烧供热法、热解转化法等,并对这些处理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8月份是棉花生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这时也是红铃虫等蕾铃害虫发生、防治的关键时期。据实验证明:二代红铃虫对棉花危害最严重、损失最大,主要危害伏桃和伏前桃。因此在防治策略上提倡“不治一代,狠治二代,挑治三代”,保护当家棉为主攻对象,以发挥药剂防治的最大经济效益。根据用期距法推算,预计二代红铃虫产卵盛期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愈来愈细,生产日益专业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许多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对本企业来说,大体上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副产物,二是废物。这两部分物质,如果不加以利用,排放到大气、水体、土壤中去就会造成环境污染。但就社会而言,不管什么企业的废弃物,都是有用的,一般说,本企业的废弃物,就是它企业的原材料。我们把这部份物质称为环境资源。因此,积极地保护环境,就是要充分利用废弃物质,使之发挥出  相似文献   

13.
掌叶大黄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掌叶大黄叶中的药用成分做了定性分析,运用凯氏定氮法和液相色谱仪对粗蛋白和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掌叶大黄叶中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含有除色氨酸以外的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粗蛋白含量在叶及叶柄中分别为干重的0 5712%和1 896%。在此基础上,对掌叶大黄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人类的生活垃圾越来越多 ,成了各国必须面对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是各国科学家想方设法攻克的课题。近日从日本传来消息说 ,日本一家名为“日本食粮”的公司最近研究出了利用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制造乙醇的方法。用它生产的乙醇价格仅为现有同类产品的一半 ,而且效率还比较高。据报道 ,这家公司采用了日本森林综合研究所开发的臭氧处理法来分解旧报纸、纸制容器、废木材等垃圾以及树皮、稻草等农业废弃物 ,并用一种特殊的酶把其中的纤维素转换成为葡萄糖 ,进而再使用酵母发酵、成熟、蒸馏 ,…  相似文献   

15.
多秆棉立体化栽培法巧妙地避开了传统植棉法风光条件不足的劣势 ,首创 1 3m~ 2 6 7m等行距、0 33m株距 ,每公顷仅栽 1 2万株~ 2 2 5万株 ,留木枝去果枝 ,是宽行间套增产增收的高光效开心株型棉花的植棉技术。该技术的关键是主茎早摘心 ,适度控制了棉花前期的生殖生长 ,  相似文献   

16.
造纸企业本是高污染、典型的大进大出产业,其制浆造纸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的量非常惊人,以前山鹰为了处理这些废弃物,每年都要花上数百万元处理费用。废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近几年来,山鹰公  相似文献   

17.
当今,在工业社会中,人类在不断地产生大量废弃物——垃圾。人类处理垃圾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般为焚烧、再利用和掩埋。从保护环境出发,废弃物的再利用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然而,要达到废弃物的再利用必须开发新的、经济可行的现代技术。在欧洲经济共同体的部分国家中,尤其是德国和丹麦已建立了较好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如采用直接焚烧废弃物的方法,既耗资巨大,又不可避免地导致有  相似文献   

18.
在硫酸烷化和精制磷酸等化工生产过程中,分别产生大量废硫酸和磷石膏废弃物,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试验证明,这两种化工废弃物是盐碱地土壤的有效改良剂。存实验室条件下,磷石膏和废硫酸(2%溶液)对含盐量2。39%(其中对植物有毒害作用的盐分占2.09%)的土壤,分别按20t/ha 和15t/ha的用量都能把土壤淡化到毒性阈以下,即分别使含盐量下降到0.476%和0.287%。在大田条件下,用2%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保产业》2014,(10):63-63
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6000万元。公司以“科技、环境、资源”为核心理念,致力打造一条集环保装备研发制造,“电子废弃物”“产业废弃物”“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色金属与稀贵金属加工于一体的“城市矿产”资源开发绿色循环产业链。  相似文献   

20.
用CdCl2将盆栽土壤Cd浓度处理为1mg/kg、5mg/kg、10mg/kg、20mg,/kg、30mg/kg种植棉花,研究棉花对镉的吸收及镉在棉花体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当土壤镉浓度小于30mg/kg时,镉在棉花体内的分布呈现不同的规律。当土壤镉浓度小于5mg/kg时,镉主要分布在棉花的地上部;当土壤镉浓度大于20mg/kg时,镉主要分布在棉花的叶片、根、茎中,其中叶片的镉含量最高,棉絮镉含量最低。不同镉污染水平下,棉花的镉富集系数均小于1。当土壤镉污染浓度为5mg/kg时,棉花叶片的镉富集系数为0.76。在同一镉污染水平下,棉花叶片的镉转运系数最高。当土壤镉含量小于20mg/kg时,棉花茎、叶、棉絮的转运系数平均为4.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