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土壤中元素含量变化,对植物生长和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因此,研究土壤中元素的自然背景值,不仅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而且对区域性环境质量评价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土壤中元素含量与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成土过程等因素有关。元素分布类型除呈正态分希和对数正态分布外,还有偏态分布。目前,统计元素背景值常采用的方法是“算术平均值±标准差”。这种方法对统计正态分布数值很适用。但是,对统计对数正态分布数值,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痕量元素在土壤中的纵向分布和迁移及其环境背景值的处理. 文中讨论了关于:1)不同层次土壤中25种元素的含量;2)我国某些地区若干元素背景值;3)若干微量元素分布频率图;4)京、津、唐某些土壤类型中的元素含量;5)25种元素在不同母质土壤中的比值;6)京、津、唐地区不同地域土壤含量比较;7)其平均值及95%的置信域.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元素背景值的测定,是环境科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确定一个地区或某种土壤类型背景值的正常范围,并为判断土壤污染与否和发展区域性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元素的迁移,富集和转化规律以及环境对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介绍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及其特点,重金属对环境危害和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最后论述了土壤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资源枯竭区不同地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及风险,以河北峰峰矿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13个土壤表层(0~20 cm)样品中Cd、Pb、Cu、Zn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均高于河北省土壤元素背景值,4种地貌类型中土壤Cd、Pb均值分别为0.39、98.23 mg/kg,分别为背景值的4.15、4.57倍;Cd、Cu形成了局部污染;研究区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8.95和153.71,为重污染和中等生态风险;东部倾斜平原区中南部的Cd、北部的Pb为本区域土壤重金属形成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研究铬在土壤中的自然背景及其分布,对于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确定环境容量,制定环境标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不同土类有关铬的背景值的  相似文献   

7.
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异常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某金矿区下游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异常区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异常元素的空间分布和相态组成.通过对土壤、水、农产品、大气沉降物等的采样分析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异常是由于矿山开采,废水排放,下游引水灌溉造成的.对异常元素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土壤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样分析了内蒙古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Cu、Zn、Pb、Cr、Cd、Hg和As的含量、分布特征和富集状况,分别以现代工业化前正常颗粒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最高背景值和河套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背景值为参照,采用瑞典科学家Lars 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7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生态危害系数以及各采样点的生态危害指数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As和Pb的空间变异性较大;以2种背景值为参比得出的重金属污染水平顺序相近,Hg和As为对乌梁素海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主要重金属元素;同时表明,以河套地区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为参照更能直观地反映出乌梁素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9.
锑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优势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分析了冷水江锑矿区4个采样点土壤和优势植物中重金属含量,以及矿区生长的5种优势植物对Sb、As、Cd、Pb、Cu和Zn的的吸收与富集能力及其富集特性。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超出湖南省土壤背景值和全国土壤背景值,土壤受Sb污染最严重,其次是Cd、As的污染。5种优势植物淡竹叶、苎麻、芒草、狗尾草和白背叶体内Sb、As的含量都超过正常范围,具有修复矿区土壤Sb、As污染的潜力。其中苎麻对Sb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均大于1,满足Sb超富集植物的基本特征,可作为生态恢复的先锋植物;芒草对Cd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都大于1,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性,作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植物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典型重金属污染地区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冶市典型重金属污染地区,选择罗家桥街办作为污染区、茗山乡作为对照区,通过采集土壤和蔬菜样品,分析5种重金属(Cu、Zn、As、Cd、Pb)的含量,评价重金属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风险,评价参数根据当地居民调查得到。结果表明,污染区土壤样品的5种重金属的平均值均高于背景值,对照区土壤样品的5种重金属的平均值与背景值差异不显著或低于背景值。污染区蔬菜样品的5种重金属的平均值也基本都高于对照区。因此,污染区土壤已经受到了重金属的污染,对照区土壤几乎未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污染区人群面临着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而对照区健康风险较小。从年龄层看,对非致癌风险抵抗力最弱的是儿童,而对致癌风险抵抗力最弱的是成人。污染区最主要的风险元素是Cd和As。  相似文献   

11.
随着土壤背景值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土壤环境背景图的研制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土壤环境背景图的表示方法,一般采用分级统计图.至于统计分级方法,普遍采用等差分级或多原则分级;每级间背景值范围有互相重叠的,也有相互不重叠的。本文试图根据北京地区主要农业土壤和粮食作物中有毒物质背景值研究工作的体会,重  相似文献   

12.
西江流域作为广西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有色金属矿产区,为保障土地安全利用,有必要全面了解其土壤镍含量特征和风险水平。分别采集自然土壤、旱地土壤、水田土壤和矿区土壤样品283、1 286、721、130件,以自然土壤为背景样品,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西江流域土壤镍的背景值为25.60mg/kg,基线值为156.00mg/kg。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镍含量表现为矿区土壤(42.50mg/kg)水田土壤(28.70mg/kg)旱地土壤(22.70mg/kg),在P0.05水平下,矿区土壤显著高于背景值,而旱地土壤、水田土壤与背景值差异不显著。中部和西南部地区镍含量较高,尤其是西南部的都安瑶族自治县和大化瑶族自治县,很多区域都超过了60mg/kg。以基线值作为标准或根据地积累指数进行评价,由于考虑了背景值,西江流域土壤镍污染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13.
云浮硫铁矿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云浮硫铁矿矿区及其周边土壤中Cu、Zn、Pb、Cd、Cr和Ni等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6种重金属的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都超出当地土壤元素背景值;结构性因素对Cd、Cu、Zn的空间变异起着较显著的主导作用,而随机性因素对其空间变异的影响是较弱以及不显著的;Pb和Cr表现为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随机效应与结构效应相近;土壤中Cd、Cr、Cu与矿石加工企业以及矿渣的堆放密切相关,Zn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施肥,Ni的含量除了受企业的影响外,农业施肥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Pb含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矿石的开采造成。  相似文献   

14.
在粮食背景值研究中,引用了协作组提供的“C号大米粉”样品作为参比物质,用其相应元素背景值的均值和极差作出“X-R”控制图,用相应元素加标回收率的均值和标准差作出准确度控制图。在分析实际样品时,同时分析参比物质,并以参比物的两个控制图来判定样品分析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了元素背景值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中国东部玄武岩地区14个土壤剖面,70个土壤样品的数据分析,总结了该地区土壤元素含量值的区域差异。与世界土壤相比,该地区土壤中大部分元素含量偏高。元素相互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且大部分达到极显著水平。 本文指出在玄武岩上的各类土壤中,由于由此向南风化及成土过程的加强,许多微量元素含量伴随氧化铁富集而增加的规律。还讨论了土壤元素含量的高低及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有关:1)痕量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2)痕量元素地球化学表征;及3)我国某些地区若干痕量元素的背景值。  相似文献   

17.
新乡市区公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乡市区6个有代表性的公园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该市区6个公园表层土壤中Pb、Cr、Cd和Zn的平均值分别为63.22、91.35,0.57、115.63 mg/kg.以河南省土壤背景值为标准,采用内梅罗指数法综合评价土壤污染程度.结果表明,6个公园土壤中Cr、Zn为轻度污染,Pb为中度污染,Cd为重度污染.燃烧含Pb燃料油、印刷纸品和塑料及大气污染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五十年代日本水俣病发现之后,引起人们重视汞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引起慢性中毒的研究。在我国近年来,个别地区也有发现汞慢性中毒的现象。研究土壤中汞的背景值,对于探讨汞的区域环境地球化学特征,评价汞的污染水平,污染趋势的预测预报等等,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本文是探讨北京地区农业土壤中汞的背景值及其区域差异,它是叫北京主要农业土壤和粮食作物中有毒物质背景值研究”成果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土壤-植物系统中磷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对植物吸收重金属元素的影响作用属于植物营养和重金属污染生态研究的前沿.污染土壤中施入磷是否能够降低重金属离子的生物有效性,除了与重金属离子本身特性有关外,还与含磷化合物的性质及土壤环境条件有关.在分析中,就土壤中磷与重金属离子间交互作用机制、土壤中影响磷降低重金属离子生物有效性的环境因子及磷与重金属交互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雷州半岛采集了106个土壤表层样品,分析了其中8种重金属元素(Cu、Pb、Zn、Cr、Ni、Cd、Hg和As)的全量.结果表明,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污染由高到低排序为Ni>Cr>Hg>Cu>Zn>Cd>As>Pb,Zn、Cd、As和Pb质量浓度均没有超标,Hg和Cu质量浓度超标率亦不高,但Ni和Cr平均质量浓度达49.81、87.13 mg/kg,高于国内外其他对照区域,超标率分别为25.47%和24.53%;重金属元素在雷州半岛各土壤利用类型中分布规律不明显,按4种主要土壤利用类型受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小排序为甘蔗地>果园土>水田>菜地;雷州半岛土壤综合污染指数总平均为0.970,土壤总体上尚清洁,重金属污染处于警戒水平;雷州半岛各区域中,徐闻、雷州两地土壤重金属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徐闻、雷州两地成土母质主要为玄武岩,造成土壤Cr、Ni及其他重金属背景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