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的性质,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法的原理、特点,综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温度、压力、流体流速、改性剂、络合剂等因素对萃取过程的影响,介绍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的优点及其在萃取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非固体介质中的污染物、环境样品中的金属离子等方面的应用,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处于临界温度及临界压力以上条件的流体叫作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Fluid)。它是一种处于气态与液态之间的流体状态,其密度接近于液体,而粘度却接近于气体,扩散系数比液体大近100倍,由于这些性质,在物质的分离提取技术应用上,超临界流体比传统的液体溶剂具有更高的传输性能,因而具有更高效的萃取分离能力,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已开发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有很高的效果,目前,开发环保技术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大气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大气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采样方法和气/固相分配模型,综述了索氏提取、超声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固相微萃取等样品预处理方法,以及直接进样热解析和其他仪器分析方法,对大气中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监测研究进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的环境残留农药检测的方法与进展,包括样品的预处理、净化、定性及定量检测方法.同时着重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超声波萃取样等品预处理领域中的前沿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萃取技术在环境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萃取技术包括传统技术以及新近发展起来的如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膜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等技术在环境样品预处理方面的运用进行综述,分析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痕量有机氯化合物分析中的样品预处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些年来,痕量有机氯化合物分析中,各种样品预处理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文章介绍了一些样品预处理方法的原理和最新进展,阐述了索氏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固相萃取等几种富集方法的原理,特点,性能及应用,论述了吸附柱层析法,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样品净化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GC/MS测定土壤中的多环芳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本文开发了一种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土壤中多环芳烃、不须经过纯化步骤,直接可用于GC/MS分析的简便、高效的方法。本实验中超临界革取的流体是二氧化碳,改善剂是5%的二氯甲烷/甲醇,萃取温度为120℃、压力为34MPa。GC/MS分析时除了采用外标外,还加入了6种同位素PAHs内标以校正各段PAHs的响应因子。采用本方法成功地测定了我国未开垦森林土壤中的PAHs。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GS/MS在水域中的油污染、农药和难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面的应用及进展.对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复杂环境中PAH、PCB的新技术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预处理和测定分析方法,主要介绍了索氏提取、超声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和协同萃取等萃取方法。检测方法具体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恒能量同步荧光法(CESF)、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等多环芳烃测定方法。重点分析比较了提取和纯化过程,为今后研究土壤中多环芳烃提供了一定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与回收化学物质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从活性炭或土壤等吸附捕集材料中萃取回收三氯乙烯(TCE)、四氯乙烯(PCE)、邻氯苯酚(OCP)、邻硝基苯酚(ONP)等一些难分散有机氯化学污染物质和西玛津(CAT)等农药时,经历了吸附过程和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的化学物质,经紫外、红外光谱分析,确认没有发生质变的化学变化,而且回收物质具有相当高的纯度,有循环利用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绿色化学的内涵及研究方向,阐述了超临界流体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重点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超临界流体CO2在催化氢化、聚合反应、酶催化反应和金属有机反应等有机合成中应用的新成果.它在绿色化学反应方面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土壤中15种酞酸酯的加压流体萃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就萃取条件探讨了溶剂、温度、时间和循环次数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就净化条件探讨了净化柱和洗脱溶剂对萃取效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确定萃取条件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在萃取温度120℃、压强1 500 psi时,预热5 min,静态提取5 min,循环萃取2次,用体积为60%萃取池体积的萃取溶剂冲洗萃取池,之后用氮气吹扫萃取池90 s;净化条件为萃取溶液过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正己烷∶丙酮(体积比为5∶1)洗脱。15种酞酸酯类化合物加标回收率为67.1%~124%,方法检出限为0.017~0.048 mg/kg。  相似文献   

14.
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处理水中的难分解有害化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氧化碳在31.1℃,75.2Kg/cm^2以上时成为超临界流体,有优异的传输性能等许多独特性质。本文研究了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含有机氯化合物,一些农药及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等难分解有害物的水处理方法,找到了处理过程重要参数的作用及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甘草废渣的开发利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以生产75%甘草酸后排出的甘草废渣为原料,用溶剂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生产甘草浸膏及提取抗菌抗氧化剂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微波亚临界水萃取模拟土样中的2,3-二氯联苯和3,3′-二氯联苯,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与亚临界水萃取方法相比,该法缩短了萃取时间,分析物的萃取回收率有所提高。对微波亚临界水的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为时间20min、温度区段为210℃~225℃。方法对长江镇江段内江的底泥中的多氯联苯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与索氏提取-GC分析结果吻合,且不受底泥中腐殖质等有机物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加压流体萃取〖CD*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ASE GC/MS)测定土壤中9种半挥发性有机物,分别考察萃取条件、氮吹浓缩、硅酸镁小柱净化和浓缩定容等前处理条件对半挥发性有机物测定的影响。通过优化试验条件,使方法在100 μg/L~1 0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为0.01 mg/kg~0.04 mg/kg。土壤样品加标回收率为72.4%~954%,4次测定结果的RSD为2.1%~6.0%。将该方法应用于测定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周边土壤,除苯并(a)芘外其余8种半挥发性有机物均为未检出。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加压流体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2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方法。以丙酮/正己烷(V∶V=1∶1)为萃取溶剂,在120℃和10. 3 MPa条件下静态萃取7 min,循环3次,石墨化炭黑串接氨丙基键合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HP-5MS UI色谱柱分离,优化了提取和分析过程的重要条件。方法检出限为0. 001~0. 012 mg/kg,土壤中低、高浓度的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68. 3%~123%和75. 3%~115%,沉积物中低、高浓度的加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67. 1%~120%和78. 6%~110%,单一目标物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20%(n=6)。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消耗溶剂少、效率高、检出限低、精密度和准确度好,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水中15种酞酸酯的液液萃取/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就液液萃取探讨了萃取溶剂、萃取溶剂用量和水样pH值的影响,就固相萃取探讨了固相萃取柱、水样pH值和洗脱溶剂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确定液液萃取条件为调节pH至7,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萃取5 min;固相萃取条件为水样调节pH至7,经C18柱萃取后,以正己烷/丙酮混合溶剂(V∶V=5∶1)洗脱。测定15种酞酸酯类化合物的实际水样,液液萃取加标回收率为68%~128%,固相萃取加标回收率为65%~135%;液液萃取方法检出限为0.36~0.47μg/L,固相萃取方法检出限为0.20~0.39μg/L。  相似文献   

20.
应用磁性分散固相萃取技术对环境水体中有机磷化合物进行萃取测定,并对萃取剂的用量、萃取时间、解吸溶剂、盐度等实验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有机磷的回收率为80.1%~93.1%,相对标准偏差为4.6%~5.9%,检出限为0.000 2~0.000 4 mg/L。与传统的液液萃取及固相萃取相比,该磁性分散固相萃取方法操作更为简单、迅速,有机溶剂消耗量很少,方法环保。能很好的满足环境水体中有机磷化合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