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水生植物组合后根际微生物及水净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多集中于用单一生态型的水生植物或通过水生植物配置进行,而把多种不同生态型的水生植物镶嵌组合使用还少见报道,水生植物与微生物的关系也有类似情况。实验选择了三种不同生态型的水生植物镶嵌组合(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挺水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漂浮植物;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沉水植物)后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净化研究,结果表明:(1)水生植物镶嵌组合后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TN和TP去除效果明显,并且能够长期维持此净化效果;(2)植物根际细菌与TN的变化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而真菌、放细菌与TN的去除关系不大;(3)TP的去除与微生物的相关性不高,TP的去除主要是水生植物的作用;(4)被净化水体中的细菌数量一直维持一个低水平状态,说明水质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2.
采用滇池入湖河道污水,对香蒲、水芹菜、大、水葱和草等5种水生植物进行了净化河道污水的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香蒲、大、水芹菜对污水中CODMn、BOD5、TP和TN均有较好的净化去除作用,去除率可达37%~52%。其中水芹菜对增加河道水中的DO含量也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静态试验,探讨空心菜、金鱼藻、水葱、芦苇、美人蕉、菖蒲6种水生植物深度净化石化废水二级处理尾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5 d静态净化,所选植物对水中营养物质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水葱对CODCr去除率最高,金鱼藻对TN的去除效果最好,而空心菜装置中剩余TP最少;综合对比,空心菜对环境适应性强,综合净水效果明显;水生植物昼间根系泌氧现象明显,但夜间存在竞争水中溶解氧现象.  相似文献   

4.
人工湿地植物根区土壤酶活性与污水净化效果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通过对人工湿地植物根区磷酸酶和脲酶活性的测定发现,其脲酶的活性与总氮的去除率有较明显的相关关系,而其磷酸酶的活性与总磷(TP)的去除率相关性不显著,同时其磷酸酶和脲酶的活性与BOD5及COD的去除率都不呈显著相关,研究结果为利用酶活性强度作为评价净化效果的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利用水生植物监测和净化污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我国利用水生植物监测和净化重金属废水、化工废水、生活污水、放射性核素废水以及抑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各种生态因子对水生植物净化效率的影响。为建立低投资、高效率、易管理的植物净化处理设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高等水生植物净化污水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生物工程技术。章列举了几个成功的实例,探讨了高等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机制以及影响因素,最后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中硫化物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水生高等植物净化污水中硫化物(S~=)的探讨,表明对不同水生植物的去除能力进行方差比较,可以看出水生高等植物芦苇、水葱、水花生和水葫芦的去除率都比浮萍的去除率高,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生植物改善北京动物园水环境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北京动物园的水体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为了净化水环境,本课题采用了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生态工程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水生植物不仅能净化北京动物园水体,而且还有利于营造水上园林景观和水禽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从单一水生植物的净化作用上看,水葫芦的净化效果最好,次之为睡莲和野生荷花。人工种植的荷上对较差;多种水生植物的组合更有利于植物在净化作用上的优势互补,从而能始终保持较好的净化效果。此外,试验还发现香蒲的适生水深为0.3-0.4m。  相似文献   

9.
在人工模拟稻田水的条件下,文章利用芦苇、睡莲、菖蒲三种水生植物吸附稻田退水中的营养物质一氮和磷。本实验的稻田水主要是人工模拟的稻田水,同时配置了不同的营养物质浓度。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水生植物对稻田排水中的营养物质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其中,芦苇对稻田退水中TN、TP的吸附效果较好,去除率分为:79%、96%。本实验采用的植物混种法对于去除水体中营养物质也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特别是芦苇和菖蒲组合对水中TP的去除率高达97%。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工基质浸没床(VSB)是建造用来生长水生植物用以净化水中某些微量元素的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它可以用来净化处理来自居民区的生活污水.典型的人工基质浸没床是由填充有孔的介质(某种土质和石子),以沟槽的形式进行排列,组成此种浸没床,用来在其上部生长芦苇属,灯心属等植物,或其它种类的天然的生长出来的植物.要处理的废水以横向的形式流径此床,其水平面保持在介质表面下2至4cm处.天然的或人工建造的浸没床或沼池是一种有效的且操作简单的废水处理方法,它可以提高净化效率.介质中的土质物质应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但其液体的传导率差,而且土质物的微孔很小易于被生物体所堵塞,因此容易引起废水在浸湿区域的表面上部流过,使废  相似文献   

11.
北方地区人工湿地系统去除氨氮、总磷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减少排向水体的氨氮和总磷是促进水环境质量好转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根据湿地植物的生长期特点,分不同时段进行了氨氮和总磷净化效果对比。试验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87.1%,对总磷的去除率可达到91.8%,说明了在北方地区利用人工湿地系统去除市政污水中的氨氮和总磷等污染物的可行性,处理方法符合目前水环境生态保护趋势要求。  相似文献   

12.
固定化小球藻净化污水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褐藻酸钙凝胶包埋固定普通小球藻,对人工配制的污水进行静态模拟净化实验,研究了普通小球藻在固定和悬浮状态下,对污水中氨氮、正磷酸盐及重金属汞的净化效率。结果表明,固定化小球藻的净化效率比悬浮态要高得多,固定化小球藻对汞毒性的抗性亦较悬浮态强,在对悬浮藻有致死作用的汞浓度条件下仍具较高净化效率,同时分析了不同浓度的汞对其净化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米草、芦苇群落对COD、N、P和NH4-N等污染物有着明显的净化作用,这对潮间带水质稳定起着积极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同一淹水深度下,随着群落盖度的增加,芦苇与大米草对有机物、N,P的净化能力也随之增强;而随着淹水深度的增加,大米草对COD的去除率在淹水深度为30 cm时效果最佳;而芦苇群落对COD去除率随淹水深度的增加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光照能够促进湿地植物群落对污染物的净化,但受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与淹水深度的影响很大.在群落盖度大于60%、淹水深度为30 cm与当前水质条件下,大米草、芦苇二者联合净化作用在一个潮周期内对有机物、N、P和NH4-N分别可达33.6、24.9、20.8和27.6%以上.  相似文献   

14.
采用曝气和投加营养物 -葡萄糖相结合的水体强化净化技术 ,研究了其对某具体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 ,结果表明 ,在曝气和向水体投加葡萄糖时 ,水样的 COD、NH3- N和 TP浓度均明显下降 ,但其相应的去除率并不随葡萄糖投加量的加大而增大 ;在曝气条件下 ,当体系中葡萄糖投加量为 2 .0 mg/ L· d时 ,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 ,投加 7d后水样中 COD、NH3- N和 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 2 2 .4%、5 6.0 %和 3 7.0 %。  相似文献   

15.
硅藻土复合材料净化室内空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硅藻土复合材料对室内空气中三种主要污染物甲醛、氨和苯进行了净化研究,比较了普通硅藻土和硅藻土复合材料对三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测试了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平衡吸附量,及其在空气流速、净化时间和吸附剂量条件下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净化性能优于普通硅藻土,对甲醛、氨和苯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32μg/g、95μg/g和87μg/g,最佳去除率分别为67%、91%和53%,吸附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对硅藻土复合材料的净化效率影响不大,而空气流速和净化时间存在最佳值。  相似文献   

16.
生物滤塔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杏 《环境科技》2009,22(1):43-45
生物滤塔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厂中应用广泛。文章通过对实际案例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了几个主要因素变化对除臭效率的影响。在温度为22℃,温度〉95%,pH值为6.6左右且进气流量及浓度稳定的情况下,生物滤塔的除臭效率可达96%以上,平均净化效率达85%以上,净化后的气体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开展芦苇与香蒲两种大型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效果的动态研究,可以发现这两种植物均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TN与TP,去除率均在70%以上,其中芦苇的总体效果最好,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6.53%和78.17%;香蒲的去除率分别为72.05%和89.98%.经过试验期的净化作用,使原本处于劣V类水的水体质量提高到Ⅲ类水以上.证明这两种植物可以作为小型景观水体的净水植物.  相似文献   

18.
对新型除磷剂应用于滇池富营养化水体的污染治理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小试及现场扩大试验表明:新型除磷剂能有效去除滇池水体中的磷,对磷酸盐的去除率可达94.7%,对总磷的去除率可达85%,同时对水体中的其他污染物也具有一定的去处效果。经新型除磷剂处理后的富营养化水体的透明度有明显上升,水体中的藻类降低明显。同时,新型除磷剂的底泥覆盖作用有效地防止了底泥中的污染物重新释放到水体中造成二次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洋  林武  王小江 《环境工程》2017,35(5):16-19
采用人工湿地与臭氧联合处理技术,深度净化以污水厂尾水为再生水的补水水源,及对景观湖水进行循环净化,保证景观湖水质和水量。介绍了系统的工艺设计,并对运行后的水质进行检测分析。人工湿地系统以净化后污水厂尾水作为景观湖补水,水力负荷为0.268 m~3/(m~2·d)时,COD和BOD_5去除率可达60%以上,氨氮和TN去除率达80%以上,TP去除率达70%。人工湿地用于湖水循环净化,水力负荷为1.07 m~3/(m~2·d)时,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总去除率为40%~50%。为防止湖水富营养化,阶段性启动臭氧系统进行湖水脱色、除臭处理,当臭氧投加量为3 mg/L时,对色度去除率可达80%,对氨氮去除率可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城市自来水光催化氧化深度净化效果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4  
在玻璃纤维网上制得TiO2催化膜.用相应的固定膜光催化氧化装置进行了城市自来水的深度净化研究.GC/MS分析表明,在水中输入能量87W/L的低光照强度下,经1h的处理,自来水中有机物总量去除率在60%以上.19种优先污染物有5种消失,另21种有害物质中10种浓度降至仪器检测限以下.与此同时,水中各种有机物的浓度均显著下降.中间产物中基本不含有害的物质.光催化氧化对城市自来水中有机污染物有令人满意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