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对淮北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淮北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了2级标准以上,能够达到淮北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划要求。  相似文献   

2.
灰色聚类法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灰色聚类法对淮北市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淮北市地下水质量达到了Ⅲ类水质标准以上,能够达到当地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评价方法较精确,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应用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综合评价水环境质量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陈武  李凡修  梅平 《环境工程》2002,20(3):64-65
应用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的基本原理 ,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水环境质量的数学模型 ,并将评价结果与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 ,表明用理想点法综合评价水环境质量简单、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将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与熵值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运用熵权来确定权重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应用一种新思路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地下水环境质量的优劣评价问题,且使评价过程大大简化,评价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将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与熵值法相结合,建立了基于运用熵权来确定权重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应用一种新思路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地下水环境质量的优劣评价问题,且使评价过程大大简化,评价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6.
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多目标决策-理想区间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进行了分析 ,由于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是区间概念而非点的概念 ,因而传统的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把评价标准处理成理想点存在一定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 ,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决策 理想区间法(MODIIM)。介绍了MODIIM的原理 ,给出了它的构成方法 ,并把它应用到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与多目标决策 理想点法相比 ,MODIIM具有更大的适用性。MODIIM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环境质量综合评价问题中  相似文献   

7.
理想点法与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多目标决策中的理想点法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之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简便,实用,分辨率高,评价结果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8.
以宝天高速公路为背景,讨论了公路建设对水体环境的主要影响,并利用改进的密切值法对公路沿线地表水进行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通过评价表明:沿线地表水质量良好,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Ⅰ级标准;评价结果真实地反映了天宝高速公路沿线水体水质的基本情况,说明采用密切值法对水体进行评价是可行的;该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便实用,能较好地反映区域内各水体水环境质量的相对优劣,可为制定环境规划、进行环境决策、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珊珊  张江山 《环境科技》2006,19(Z1):42-43
介绍多目标决策-理想点法,并将其改进运用于评价湖泊的营养化,该方法与属性识别理论方法,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比较,评价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对滨州市境内小清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滨州市境内小清河流域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在评价滨州市境内小清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地下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我国生态示范区的建设情况以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方法及应用,指出了现有生态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不足,立足于土壤、水、气、生物等系统环境,提出了江苏省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12.
随着选矿项目的急剧增加,选矿项目的污染已成为公众关心的问题,受到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根据选矿项目尾矿沙产生量较大的实际情况,文中着重介绍了在环评中重点评价尾矿库选址、尾矿库容计算和尾矿坝的设计施工。为环境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逐年增加,对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为控制和治理养殖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通过对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编制依据、评价标准的介绍,并以阜康市某规模化肉牛养殖项目为例,对其运营期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为环保部门和企业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规模化养殖项目污染的预防治理提供实践经验,最大限度降低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推动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依据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了生态宜居城市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了探讨分析。构建了包头市生态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包头市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泰州市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环评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规划实施中对环境资源的消耗。根据当地环境资源的支撑能力,明确提出了调整能源结构等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及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通过采取一系列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力求把区域经济建设等发展规模,控制在生态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灌区上游水源区生态价值评估方法及实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灌区上游水源区所产生的巨大生态效益对灌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对灌区上游水源区生态价值要素的识别,构建了包含4个层次、18项评估指标的灌区上游水源区生态价值评估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区域生态价值的整体构成。并以淠史杭灌区的上游水源区为例,用影子工程法、市场价值法等定量的方法,分别从物质产品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两方面评估了其生态价值。结果表明:淠史杭灌区上游水源区的生态价值总量为425.17亿元,充分体现了上游水源区对下游乃至全社会做出的巨大生态服务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灌区工程作为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未来其建设步伐将不断向前迈进,而作为预防、治理生态破坏的基础,灌区工程开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现实意义及作用将日益显著。本文介绍了大中型灌区工程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及灌区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特点和重点,并对灌区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河流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物元分析理论导出了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新模型,将水质标准、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通过对评价级别和实测数据归一化后,得到模型的经典域、节域、权系数及关联度,建立了水质评价的物元模型,并以某河流水环境质量为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BOD5、CODCr NH3-N、石油类、粪大肠茵群五项指标为待评物元,取I至V类水质标准对应的取值范围构造经典域物元矩阵,按照污染贡献率法确定各特征(评价因子)的权重,应用建立的水质评价物元模型计算出关联度0.14,得出该河流水环境质量属于Ⅱ级。实例研究表明,运用物元模型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土地开发强度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土地,有助于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压力,而低丘缓坡开发势必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重大影响。在分析低丘缓坡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方式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低丘缓坡开发生态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为低丘缓坡开发试点工作的生态保护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城市化发展带动了社区建设的蒸蒸日上,同时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的快速消耗及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社区的建设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渗透到人类社区建设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城市型生态社区内涵的分析,探讨了城市型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在该原则指导下结合苏州市区域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与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该基础上以指标体系中的生态建筑子系统为例对其做出详细的指标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