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小梅 《环境》2005,(Z1):187
化学耗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化学耗氧量反映了水体中受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是评价水体受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终合性指标,也是对地表水、污水治理后水质质量的一项重要测定参数.本人应用HH型化学耗氧量测定仪测定水体的COD多年,实际使用说明,该仪器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试剂用量少等特点,适合工业废水中环境监测的水质分析,可在环境监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化学耗氧量(COD)是工业废水和天然水体的有机污染参数之一。因为有机物质中的碳和氢能被化学试剂氧化,耗氧量有时可作为含碳有机物存在量的指示。在COD测定中,最广泛采用的化学氧化体系是H_2SO_4介质中的K_2Cr_2O_7。该法由于操作简单,氧化有效,再现性好和适用范围广,因此得到了广泛  相似文献   

3.
辽河水质中CODMn与TOC的相关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锰酸盐指数(CODMn)常被作为水体受有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也常被用来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同样都是作为水体中有机物污染指标,TOC与CODMn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但不同的水体有不同的相关关系,同一水体在不同时期,相关关系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化学需氧量(CODcr)和石油类都是中国实施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也是环境监测的常测项目.CODcr是反映水体中受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矿物油和动、植物油统称为油类,是废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对CODcr的贡献较大.探索水体中CODcr值与油类物质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对CODcr值准确性的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改进含油废水的取样方法,有利于提高CODcr测定值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化学耗氧量(Chemica oxygen Demand)简称COD,是污水水体中易被强化学氧化的有机物所消耗氧的数量,是用来衡量水体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相对含量的一项重要综合指标。也是对于工业污水和河流的研究以及对炼油污水处理厂等进行监测控制的一个重要参数。长期以来,国内外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即所谓的重铬酸钾氧化法的和高锰酸钾氧化法,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两种方法。重铬酸钾法的化学氧化力强,常于用 COD 值较高的污水水体的测定,但此法操  相似文献   

6.
综合调水前后苏州河下游水体耗氧特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曦  张明旭等 《上海环境科学》2001,20(5):215-217,230
对综合调水前后的苏州河(北新泾下游)水体耗氧特性进行了定性与定量比较。结果表明,综合调水工程全面实施后,苏州河下游水体的还原性物质耗氧阶段消失,单位水体耗氧量大幅度下降,但难降解有机物阶段的耗氧量仍较高。耗氧动力学模拟计算表明,CBOD耗氧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K)在综合调水前后变化不大,而硝化耗氧Logistic动力学速率常数(Kn-log)则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节能恒温加热法测定化学需氧量丁敏(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昆明650034)1概述化学需氧量是指水体中易被强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在规定条件下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它是表征水体中能被化学氧化剂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综合指标。化学需氧量的经典分析方法是测定在强酸...  相似文献   

8.
在日前召开的“苏州河河道曝气复氧工程方案研究”课题鉴定会上,通过该课题的实验室试验以及计算、分析和论证,对苏州河充氧的作用、效果和曝气工程的可行性得出了以下结论: 苏州河下游水体接纳了过多的污染物,远远超出其自净能力,致使水体的耗氧量大幅超出河道的复氧量,为严重缺氧水体。消除苏州河下游水体黑臭和改善水质的根本措施是削减华漕以下支流对苏州河的污染负荷量。苏州河下游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和水体中存在大量的还原性物质。这些还原性物质在有氧的情况下将被迅速氧化去除,从而消除水体黑臭。实验室试验证明,人工充氧对消除水体黑臭有良好效果,并能削减污染负荷。 目前苏州河下游表层底泥处于厌氧状态并影响上复  相似文献   

9.
绪言河流、湖泊、港湾等水环境的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依然是来源于家庭下水、粪便、工厂排水等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在水环境中由于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而被净化,其消耗的氧即生物化学耗氧量(BOD)被作为有机物的综合污染指际。即使河流污染程度相当高,依然以 BOD 做为重要的指标。本文除整理 BOD 的基本问题外,特别还以如下的项目整理了 BOD 最近的研究动  相似文献   

10.
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一般采用生化耗氧量(BOD)和化学耗氧量(COD)两个综合指标,但此两指标的测定,费时费药。近几年来总有机碳分析器的研制工作,在国内迅速发展,许多厂矿和研究部门都已拥有该仪器,它可以直接测定水中总有机碳的含量,操作简便速度快,而且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本课题通过对鞍钢化工总厂回收车间生化处理工段的出水中TOC与BOD_5、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接纳石油化工废水的水体周围地下潜水的监测,发现纳污水体周围地下水污染因素与地表纳污水体中较高含量污染物一致,即都主要为有机污染,纳污水体中污染物浓度高,则潜水中该污染物浓度相应较高.说明纳污水体所接纳的含高浓度的石油类、化学耗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有机污染废水对周围地下水产生了比较明显的污染作用.污染范围是以泡子为中心,向四周呈椭圆形扩散形成污染晕,随着距离纳污水体距离的增加,污染物浓度呈下降趋势,在泡子溢流口和进水口处污染晕向外延伸.  相似文献   

12.
大沽河-胶州湾段溶解有机物类腐殖质荧光特征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季乃云  赵卫红  王江涛  苗辉 《环境科学》2006,27(6):1073-1077
利用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spectroscopy,EEMS)技术研究了溶解有机物类腐殖质荧光特征从大沽河到胶州湾的变化及其与盐度、pH、叶绿素a、溶解有机碳、化学需氧量和碳水化合物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沽河溶解有机物类腐殖质荧光强度较大,胶州湾溶解有机物类腐殖质荧光强度较小,大沽河是胶州湾类腐殖质荧光物质的重要来源.类腐殖质荧光强度与叶绿素a含量的相关性较差,说明浮游植物并不是大沽河类腐殖质荧光物质的主要来源.类腐殖质荧光强度与溶解有机碳、化学需氧量和碳水化合物的相关性较好,说明类腐殖质荧光物质是水体溶解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情况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水体中有机物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滇池外海中TOC与CODcr的相关关系张宇(昆明市环境监测站昆明650032)总有机碳(TOC)是用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由于TOC的测定采用燃烧法,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因此常被用来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化学需氧量(CODcr...  相似文献   

14.
水体被污染是极其复杂的,对其组成很难分别测定出各种成分的定量数据。一般是利用水体中有机物量相当的耗氧量和有机物成分之一的碳的数量,来表示有机污染物的数量作为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基本数据。因此BOD_5、COD的数值被认为是传统的评价指标;近几年TOC、TOD继而出现,作为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新指标,兼用以间接监测BOD_5、COD的水质指标,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尤其TOC测定更为广泛应用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锰酸盐指数常被作为水体受还原性有机(和无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在水质监测中广泛使用,本文将水样的混浊度和悬浮物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探索,得出取样方法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准确度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三峡库区支流御临河为研究对象,测量了5个水动力条件(平均流速为0.00,0.03,0.07,0.12,0.20m/s)下沉积物-水界面(SWI)氧通量的变化及水动力条件对SWI氧通量产生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平均流速的升高,SWI氧通量增加,由0.00m/s时的1.197mmol/(m2·h)增加为0.20m/s时的43.981mmol/(m2·h),溶解氧穿透深度增加,氧进入沉积物更深处并被微生物和还原性物质所利用,沉积物耗氧量上升;当平均流速较低时,沉积物耗氧量以生物耗氧量为主,在0.00m/s与0.03m/s时生物耗氧量为氧通量的85.3%与57.7%;当水体平均流速较高,化学耗氧量与其他耗氧量中的化学过程耗氧量在氧通量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化学耗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都是评价水体有机污染的重要指标。由于TOC的测试已经仪器化,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所以在用COD和TOC作为评价水质的共同指标的同时,考虑逐步过渡到以简便、快速的TOC测定代替费工耗料的COD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为此,国内外对各种有机物COD和TOC的转化率以及各种不同水体两者的相关性均作了不少的研究,并对制订各自所研究的水体的TOC排放标准,提出了建议。我们对化工局所属三十家有机污染排放大户的总排口废水,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上海树脂厂、天原化工厂、上海焦化厂和染化二厂等的排放废水的COD和  相似文献   

18.
化学需氧量(COD)是水体中易被强氧化剂重铬酸钾氧化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重铬酸钾的量,结果折算成氧的量(以mg/L计),是表征水体污染程度的关键性综合指标之一,准确测定出COD值,可使我们对水体环境质量作出正确判定。COD测定用纯水,是不含在测定条件下可氧化物质的纯水。本就其水的制备、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在于调查寒冷季节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天然有机物化学组分分级,探讨各分级组分与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间之关系。采集污水厂二级出水,以三种不同树脂把污水厂出水中有机物分离成六类不同组分,其中A水厂含量最高的物质为亲水酸性物质(33%)而B水厂的疏水性中性物质含量最多约占总有机物的64%。从总体来看两水厂的疏水性物质含量大于亲水性物质含量,疏水性物质的三卤甲烷生成势也较大,是水体中消毒副产物的主要前驱物质。疏水性有机物质较多,代表受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得知该城市污水主要受民生污染较多。  相似文献   

20.
要确切回答一个水体被有机物污染到何种程度,最好的方法是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做全分析。但是这不仅十分困难,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也没有必要。为了实用方便起见,通常我们用水样的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和紫外吸收(UV)作为水体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特别是BOD、COD和TOC已成为水(特别是污水)分析中不可缺少的测定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