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珊瑚礁沙洲是珊瑚岛形成的前一地貌类型,大多无植被生长,易受气候条件和水文动力条件的影响,位置不稳定,形态多变。本研究利用2005-2020年多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析了西沙群岛珊瑚礁沙洲的大小、形状变化以及平面位置移动过程,评估了珊瑚礁沙洲稳定性,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1)北沙洲、中沙洲、盘石屿和筐仔北岛相对稳定,而西新沙洲、三峙仔、全富岛和银屿仔尚不稳定;(2)珊瑚礁沙洲稳定性是沙洲沉积物供应、海洋动力环境条件和珊瑚礁地形地貌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相同的季风浪和台风浪作用下,各个沙洲由于在礁坪中所处位置和岸滩沉积物类型等不同,在不同的水动力作用下,形成了8个沙洲不同的演变过程和稳定状态;(3)建议在相对稳定的北沙洲、中沙洲、盘石屿和筐仔北岛上人工种植抗风、抗盐碱的植被(如木麻黄),促使其更快地由珊瑚礁沙洲发育成为珊瑚岛。西沙群岛珊瑚礁沙洲监测与评估结果可为南海珊瑚礁沙洲发育研究和西沙群岛岛礁建设与保护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微塑料(MPs)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为了解海湾沙滩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揭示微塑料沉积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在厦门湾选择了5个典型沙滩,根据潮汐变化,同时在高潮线、中潮线和低潮线分层采集了0~10、10~20和20~30 cm的沉积物柱状样品,研究了沙滩沉积物中微塑料水平与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厦门湾沙滩45个沉积物样品中均检出微塑料,微塑料丰度范围为39~260 n ·kg-1,平均丰度为(114±26) n ·kg-1;微塑料形状主要为纤维状、碎片状、颗粒状和泡沫状,其中纤维状占比最大;主要成分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赛璐芬(cellophane)和聚乙烯(PE);微塑料的颜色包括透明、蓝色、黄色、黑色和白色等.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微塑料的平均丰度因沙滩位置、潮间带位置和采样深度的不同呈一定的规律,并且波浪、潮汐、岸线形状、风、游客数量和海漂垃圾清洁等自然和人为多种因素均影响沙滩微塑料的丰度和分布.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沙滩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特征及来源,为微塑料的陆海传输提供依据,对海漂垃圾及岸滩垃圾收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东沙是江苏岸外沙洲中面积最大、高程最高的一个沙滩,但尚未开发利用。本文据实地调查、海图卫片、文献资料,分析了东沙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能源的开发潜力,并就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长江口沙洲表层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利用磷的连续分级提取方法,研究了长江口沙洲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并探讨了沉积物中磷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沙洲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为437.6~1103.7μg·g-1,其中79.5%以无机磷的形式存在,而无机磷中以碎屑态磷灰石磷为主;有机磷约占总磷的20.5%.磷的生物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潜在的生物有效性磷主要包括弱吸附态磷、铁结合态磷和有机磷等3种赋存形态,而长江口沙洲沉积物中潜在的生物有效性磷含量较少,约为60.5~510.9μg·g-1,平均仅占沉积物总磷的28.86%.  相似文献   

5.
利用模型方法预测了不同年份平均高潮位数据和平均低潮位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分析了未来沙洲潮间带湿地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在渤海沿山东水域,未来的沙洲潮间带湿地将形成于莱州湾的西部和南部。(2)莱州湾西部、南部沙洲潮间带湿地形成之后,将经历由条带状沙洲潮间带湿地到不对称环状沙洲潮间带湿地的演变过程。(3)未来在莱州湾西部、南部沙洲潮间带湿地的形成,将有助于东营、潍坊获得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盐田、养殖池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沙洲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生物硅(BSi)8 h连续提取法,分析了长江口南支沙洲表层沉积物中BSi的分布特征,并探讨了BSi分布与沉积物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沙洲沉积物中BSi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47%~1.02%,平均含量为0.75%.高潮滩沉积物中BSi含量的变化范围在0.47%~0.91%之间,中潮滩在0.48%~1.02%之间,低潮滩则是0.47%~0.96%.沉积物理化性质与BSi之间的相关分析揭示,沉积物中BSi含量与粘土和粉砂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沉积物中BSi的赋存对沉积物机械组分具有明显的依赖性;沉积物中的BSi与有机碳、氮(OC、ON)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在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中易于BSi的累积;OC/BSi和ON/BSi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28~2.59和0.05~0.21,都低于Redfield比值,说明沙洲沉积物中BSi的溶解速率要远低于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此外,还发现沉积物中BSi与叶绿素之间存在弱的正相关关系,反映了硅质藻类等初级生产者对沉积物中BSi累积也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沙滩是开发滨海旅游业和休闲渔业的重要依托,沙滩质量评价是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沙滩的重要依据。根据深圳大鹏半岛沙滩资源环境特点,参考国内外沙滩质量评价研究,构建一套适用于大鹏半岛沙滩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涵盖自然、社会和人文三类要素,包括反映沙滩特征和功能的一级指标2项5大类9个亚类共33个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将沙滩质量得分划分为优(≥80)、良(70~80)、及格(60~70)、中(50~60)、差(<50)等5个等级。对大鹏半岛53个沙滩质量的评价结果表明,沙滩资源环境质量、沙滩旅游服务质量平均得分分别为68.62、46.88,沙滩资源环境质量评价等级为及格,沙滩旅游服务质量评价等级为差;沙滩综合质量评价为优的沙滩3个、良的沙滩11个、及格的沙滩15个、中的沙滩20个、差的沙滩4个,平均得分63.04,沙滩综合质量评价等级为及格。根据沙滩质量评价情况提出沙滩开发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沙土对可溶性油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吴俊文  郑西来  李玲玲  孙娟 《环境科学》2006,27(10):2019-2023
在对滨海沙滩(胶州湾)沙土-水系统石油污染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代表性的沙滩进行取样,系统测定不同沙土对可溶性油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并分析了含沙量、粒径、温度、pH和盐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沙土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分别符合对数型和直线型理想吸附,沙土对可溶性油的吸附平衡时间约为6~10h;沙土对海水中可溶性油的吸附量随含沙量增大、温度升高、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盐度增加、沙土粒度变细其吸附量越大.另外,通过试验还发现,当水相中可溶性油低于一定浓度时,不但不产生吸附,反而使沙土中的残留油分解吸出来.  相似文献   

9.
随着环境监测的日趋发展.工业炉窑的烟尘监测,已列入了议事日程。在这项属于固定污染源监测工作之一的实践中,我们有几点体会: 一、对于热工态下的烟尘测试.采样位置选择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所测试的结果是否有代表性。所谓采样位置,即是在烟道上,开孔设置采样口的地方。通常采样口的位置,应避开烟道的转弯部分和断面形状急剧变化部分。尽量选择在烟道垂直段开采样口,使采样口位于烟道气流的平流段上。本着上述原则,其具体确定采样口位置的方法是:当烟囱较高时,一般按照经验式,以烟囱直径的4—7倍距离,确定采样口位置。当烟囱较低时,若按经验式,4—7倍烟囱直径距离开采样口,出现接近烟囱口或  相似文献   

10.
无人值守台站电源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无人值守台站电源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监测系统基于嵌入式平台,实时监测台站电源的运行状态,上报故障原因及故障位置,减少维护抢修时间,提高台站电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文中给出了整个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并重点讨论了监测节点嵌入式平台和GPRS通信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3-2012年水质监测资料,采用秩相关系数法对郁江、黔江和浔江广西桂平段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黔江和浔江水质呈明显好转趋势;郁江水质呈好转趋势,但不明显。提出了继续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汪永晨 《环境》2005,(12):86-87
她注定是一名行者.她用镜头和笔记录下了视野中的中国生态环境,她倾听大自然的每一次呼吸,她体味着那些被生态所累的无奈:风沙喧嚣,鸟啼虫鸣,江河呜咽,地球变迁……她叫汪永晨--她用专业化的目光,审视着自然与生态最细微的变化.她在记录中行走,她在行走中记录.  相似文献   

13.
千河下游水体-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风险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高煜  王国兰  金梓函  张军  耿雅妮 《环境科学》2021,42(11):5333-5345
为了研究千河下游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风险程度及其影响因素,采集千河下游表层沉积物19份及水样20份,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8种重金属(As、Cd、Cr、Cu、Mn、Ni、Pb和Zn)含量,分析了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和健康风险,对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污染特征进行探析,以DEM、气温和降水等11种因子为自变量,结合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影响因素进行空间分异探究.结果表明,千河下游8种水体重金属浓度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体标准,其中Pb元素变异系数为3.11,浓度高值区主要集中于东岭冶炼公司和凤翔火车站周围.水体成人致癌物Rc均值为7.72E-06,呈较轻风险程度,儿童致癌物Rc均值为1.17E-04,呈强风险程度,成人与儿童非致癌物风险均为可承受风险程度,儿童R的高值主要集中在凤翔火车站周边,呈较强风险程度;千河下游沉积物重金属除As和Mn外,其余6种元素均超过陕西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元素含量均值为1.12 mg ·kg-1,是陕西省土壤背景值的12倍,Cd、Zn和Pb污染较严重,主要分布在长青村、南湾村地区、牛家滩村、高庄和东岭冶炼公司周围;研究区沉积物重金属PLIzone为1.71,属于轻度污染;DEM、温度和降水是沉积物重金属PLI空间格局的主要自然影响因素,其交互作用均为非线性增强,对沉积物重金属空间污染扩散起到一定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理解草原内陆河流域的水文循环过程及不同水体转化机制,以锡林河流域大气降水、河水和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对其氢氧稳定同位素进行了测试及多尺度时空特征分析,探究流域不同水体间的定量转化关系.结果表明:①锡林河流域具有明显的内陆性半干旱气候特征,大气降水是流域河水和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地下水和河水同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非平衡蒸发;②河水同位素组成在季节上表现出春秋贫化、夏季富集的特征,在空间上表现为自上游到下游逐渐升高的趋势;浅层和深层地下水δ18O在生长季的波动变化基本一致,二者的主要差异发生在生长季末期,即前者趋于稳定而后者呈上升趋势,反映出深层地下水对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具有滞后响应,在空间上二者均由东南向西北逐渐贫化;③基于端元混合模型的估算结果可知,夏季大气降水和浅层地下水对河水的平均补给比例分别为52.69%和47.31%,说明对于内陆河流域,即使在多雨季节,浅层地下水也是河水的重要补给来源,研究旨在为半干旱典型草原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调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开展耕地适宜性评价是编制农业发展规划、优化耕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工作。文章以西藏一江两河流域18 个县的耕地资源为评价对象,将模糊证据权模型引入到耕地适宜性评价中,通过该方法筛选出地形地貌、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状况等4 个方面的9 个因子作为证据图层,并计算因子图层的模糊证据权重,最后综合各因子图层的证据权重参数得出后验概率并修正形成耕地适宜性分布图。结果表明:①80.83%的适宜样本点处于修正后验概率分级图的中等适宜级别及以上,即已知信息体现出较高的吻合性,表明模糊证据权模型能够科学、有效地评价耕地资源的适宜性;②集知识驱动与数据驱动一体化的模糊证据权模型既能够充分发挥先验知识、客观规律的作用,也可以通过隶属度函数增加知识干预,有效利用专家的丰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知识驱动方法中因子筛选和权重确定主观性强或纯粹数据驱动方法的不足;③研究区21.32×104hm2的耕地资源中,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一般适宜和不适宜的耕地资源分别占32.03%、31.94%、27.19%和8.84%,对应其空间分布情况,可以优化耕地资源规模与布局,指导高原耕地区农业生产实践,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6.
海河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郝利霞  孙然好  陈利顶 《环境科学》2014,35(10):3692-3701
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日益强烈,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受到严重威胁.本研究以海河流域2010年73个采样点的水质、营养盐和底栖动物指标为例,采用指标体系法,从化学完整性和生物完整性两方面评价了流域内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较差,有72.6%的样点处于"极差"健康状态,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地区集聚效应;河流水质与人类活动强度密切相关;海河流域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流域内底栖动物多样性低,清洁物种较少.氨氮、总氮、总磷等营养盐指标是影响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因子,应从控制上述指标入手,遏制海河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恶化.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多因子的综合评价法优于单因子评价法.  相似文献   

17.
西藏拉萨河流域河水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掌握拉萨河流域水化学的时空变化特征、来源以及主要控制因子,于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拉萨河拉萨水文站断面定点采集水样,并对其主要的化学离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HCO_3~-是主要的阴离子,占离子总量的68.73%,SO_4~(2-)含量其次,Ca~(2+)是主要的阳离子,占离子总量的67.75%,其次为Mg~(2+),拉萨河流域四季的pH值介于8.31~8.90,平均值为8.59,整体偏碱性,其中夏季的pH平均值最高,主要是因为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以及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EC值介于155.0~257.0μS·cm-1之间,平均值为210.5μS·cm-1,TDS均值为181.35 mg·L-1,高于世界河流平均值.这是因为高原构造抬升活动频繁,造成岩石机械风化加强,从而加速岩石溶解.拉萨河流域的主要离子浓度大小表现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的变化规律.离子来源分析表明,HCO_3~-、Ca~(2+)和Mg~(2+)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的风化,Cl-、SO_4~(2-)、NO_3~-离子主要来源于大气和岩石风化.此外,由于降雨和冰川融水的稀释作用,河流中的主要离子浓度与河流径流量呈现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Persistent organochlorine compounds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GC-ECD in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from two selected rivers in Tianjin, Haihe River and Dagu Drainage River. A total of 16 surface sediment sites were selected along the both rivers. The frequency of detection of T-HCH and T-DDT in sediment samples both was up to 100%, which illustrated that the contamination of HCH and DDT was widespread in Haihe and Dagu Drainage River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various pesticides in sediments from Haihe River were in the range of 3.30-75.96 ng/g dw for T-HCH and 1.57-211.57 ng/g dw for T-DDT. Compared with Haihe River, Dagu Drainage River was contaminated by HCHs and DDTs along the all locations and the values of T-HCH and T-DDT residues in sediments ranged from 2.30 to 124.61 ng/g dw and from 11.28 to 237.30 ng/g dw, respectively, The possible pollution sources were analyzed through monitoring results of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 residues in sediments from the two rivers. The investigation also indicated that HCH was still used as pesticide in Tianjin partial area.  相似文献   

19.
北江和珠江广州河段水体的三卤甲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惠舟  韦朝海 《环境科学》2015,36(4):1277-1284
通过调查北江和珠江广州河段水体的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rihalomethane formation potential,THMFP),评价其作为水源水的风险.为此,于2013年和2014年不同时段分别采集北江和广州河段不同地点的表层水样品254个.254个样品经过0.45μm滤膜过滤后,采用UFC(uniform formation condition)法对水样进行加氯消毒实验,使用气相色谱(GC-ECD)法分析THMFP,基于美国环保署(USEPA,1997)的风险模型计算THMFP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使用致癌风险潜能灵敏性方法寻找致癌风险因子.结果发现,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THMs)的生成潜能顺序为:三氯甲烷(chloroform,CF)一溴二氯甲烷(bromodichloromethane,BDCM)一氯二溴甲烷(dibromochloromethane,DBCM)三溴甲烷(bromoform,BF),其中三氯甲烷生成总量在101.92~2 590.85μg·L-1范围内,约占THMs总量的96.17%.以饮用途径计算THMs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所有采样点THMs非致癌风险范围在2.03×10-7~1.00×10-5之间,均不大于1.0×10-5(USEPA推荐风险阈值),而致癌风险平均值分别为2.91×10-4(男性)和3.30×10-4(女性),所有采样点THMs的致癌风险均高于USEPA推荐的风险阈值(1.0×10-6).两江流域不同的是,北江流域的BDCM致癌风险范围为2.50×10-5~6.37×10-4,其风险值约为CF的2倍,BDCM是北江THMs致癌风险的主要来源,而珠江广州河段的CF是致癌风险的主要来源,其风险范围处于2.26×10-5~7.22×10-4之间.经致癌风险潜能灵敏性分析发现CF是致癌风险主要因子,以北江和珠江广州河段为饮用水源是不安全的,需要考虑预处理.  相似文献   

20.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开展长江经济带环境经济核算可反映地区经济活动的环境代价,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实践和举措.该文结合人力资本法、市场价值法、防护费用法和影子成本法等方法核算了长江经济带环境退化成本,并基于虚拟治理成本方法和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结果测算了该地区实现环境质量达标所需要的治理投入资金缺口.结果表明:2004—2017年长江经济带环境退化成本呈上升趋势,平均环境退化指数约为2.35%,人均退化成本约为822元,单位面积(1 km2)退化成本约2.30×105元,2017年地区总成本达8.56×1011元,其中大气环境退化成本约占60%;14年间地区国民经济也保持快速增长,整体而言,该地区还处于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成本同步上升阶段,尚未达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需要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环境治理.2017年长江经济带大气和水污染治理实际成本仅为4.49×1011元,要实现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的全面达标,到2035年还需投入环境治理资金共计约2.25×1012元(为折现价格),治理缺口较大,而且地区环境退化成本(外部成本)仍远大于实现环境质量全面达标的治理成本(内部成本).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对长江大保护的投入,加大国家环保专项资金以及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的支持力度,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充分保障实现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和生态改善的资金投入;综合运用税费、补贴、交易和价格等手段使环境成本内部化,倒逼产业转型,促进地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环境高质量保护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