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日本行政区划体制的形成与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区制是国家政杈建设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行政区划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的发展出现矛盾。如何利用行政区划的手段来解决现实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及国内学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跨行政区划环境问题的整体性决定了跨行政区划环境公益诉讼更强调增强司法协作意愿,更需要整合各区域内的资源,加强合作、综合治理;跨行政区划环境问题的交互性决定了跨行政区划环境公益诉讼更强调建立跨行政区划的司法协作体系,更需要加强立法层面的协调保障与司法层面的统一协作。基于此,该研究采取法规范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方法,对跨行政区划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规范进行分析,对检察机关跨行政区划环境公益诉讼改革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出:由特定检察机关集中管辖跨行政区划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将“虚拟治理成本法”量化公益损害制度化的北京模式;省内、省际跨行政区划环境公益诉讼案件采取上级协调协同治理与同级省际之间协商并举的青海模式。这些改革实践提供了现代化的检察机关跨行政区划环境公益诉讼的地方智慧,为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提供了成熟制度参考。与此同时,因法律规范供给不足,跨行政区划检察机关设立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明、层级设置不清的困难;跨行政区划检察机关管辖权仍具属地性,与人民法院的管辖冲突不可避免;检察机关在跨行政区划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调查取证权缺乏强制力、行使调查取证权的相关保障不足、调查取证存有环境困境;跨行政区划环境公益...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四大新趋向,即①从行政区经济到都市圈经济。行政区经济与都市圈经济在运行环境、运行机制、运行目标、运行方式、调控手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都市圈经济发展模式更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要;②从隔江单侧发展到跨江双侧协同发展。如上海、苏南和杭州,都在大力推进跨江发展战略;③从外向型经济或民营经济到两者融合的区域特色经济。经济国际化和民营化相互结合、外地资本和本地资本相互渗透已成为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④从权力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如上海的“服务高地”、苏南的理性执政、浙江的“无为而治”等。  相似文献   

4.
川东古代盐业开发对行政区划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盐的利用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以前在探讨早期人类活动以地关系时,主要关注温和的气候,宽阔的冲积平原或阶地、弃足的食物来源因素,极少考虑盐的重要性,这是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经济的学的空白点。 和根据三峡库区的考古成果,结合对古盐井的考察研究后,认为:川东长江流域地区是井亍开发最早的区域,盐的利用与早期聚落的起源密切相关。手工业、商业从农业分离以后,越界 和为商品利润极高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市场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垃圾处置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依赖行政手段.而非经济关系,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政箫因为无法和现实吻合,常常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分析我国的生活垃圾处置市场现状,寻求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政策.增加政策对解决我国垃圾处置市场问题的适应性应该成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在对我国垃圾处置市场的经济特征和垃圾处置的外部性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选择合适的环境经济手段是解决我国垃圾处置市场存在问题的关键之一。通过对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进行数学推导、分析。认为建立市场.选择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包括产权明晰.完善垃圾收费制度和补贴制度.同时建立严格的环境标准和直接管制是解决我国垃圾处置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推进垃圾处置市场建立的主要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中央先后决定在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选建十五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上海,从1986年开始,先后建立了闵行、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1986年8月)和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1988年6月)。经过几年建设,外资外商纷至沓来,开发区建设已见端倪,在经济上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也摸索出了一些高效管理的经验,这对于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将大有裨益。但由于开发区建立时间较短,受传统体制的束缚较大,行政区划与行政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开发区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在总结开发区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实际,对开发区行政区划与管理体制问题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从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在安徽召开的中部地区城市规划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新变化规律,中部地区将重点规划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四大城市群。  相似文献   

8.
核心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将C.K Prahalad和G.Hamel的核心竞争能力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领域,并以珠江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和竞争状况为例,阐述核心竞争力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意叉。文章认为如果区域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识别和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区域,才可能具备持续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动态过程中不断地为区域提供竞争能力,区域经济的发展才能保持其可持续性。文章最后提出了构建和培育区域核心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交叉路口,水环境日趋恶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跨行政区水污染问题为资源环境有效配置、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上下游地方政府及人民之间矛盾解决及社会稳定等问题提出了严峻挑战。以江苏浙江边界水污染治理为例,结合国外跨行政区水资源管理经验,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管理机制。研究发现,当前中国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间的矛盾。解决跨行政区水污染治理较为可行的方案是:保持以条块结合的政府层级结构基础上的管理体制,通过机构、机制、法规等综合性改革来协调当前管理体制中流域及区域中不同部门、不同层级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首都圈内城市职能的分工与整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群是一国经济的重心区和增长极,其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形成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首都圈曾经具有全国最优越的发展条件,处于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带。但是其发展相对滞缓。主要原因是首都圈没有形成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首都圈内各城市职能的现状进行量化分析,认为首都圈内各个城市的职能并没有发挥出自身的基础和优势。城市各个部门发展都相对平庸.城市之间竞争大于合作。因此,只有实现首都圈内各城市职能的整合,才能提高首都圈整体的竞争力。首都圈内各城市实现职能整合面临的主要问题有:①京津两市在首都圈中的龙头作用不明显;②首都圈内部行政区划分割导致的矛盾日益尖锐;③首都圈内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严重。城市间分工不明确;④首都圈的空间结构急需调整。据此提出促进首都圈内各城市职能整合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运用产业专业化指数、竞合关系模型与产业分工指数测度了2001~2015年间江苏省制造业产业专业化、竞合关系与分工状态及其演进特征,同时运用随机效应函数分析了制造业区域分工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江苏省制造业专业化演进呈现出苏南地区主导产业数量减少,苏北地区主导产业数量增加的特征,整体竞合网络结构较为稳定,但是局部竞合网络结构变化较大,江苏省制造业区域分工整体上呈现出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产业专业化与区域间的合作促进了区域产业分工,但是当区域间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差异时不利于制造业的区域分工,同时距离过近的区域间容易形成区域产业竞争关系,也不利于区域分工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沪苏边缘区是沪苏经济联系较为密切的区域.以江苏省的南通和苏州两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沪苏边缘区经济合作进展的时空关系进行了总结,时间上表现为三个阶段的历史演进,空间上表现为合作的地区性差异.接着,分析了沪苏边缘区经济合作地区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距离、思想观念和投资环境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沪苏边缘区的合作绩效进行了评价,认为沪苏边缘区合作绩效明显,合作的方向是经济一体化.基于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和APEC三个典型的区域合作组织模式的成功经验的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沪苏边缘区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梳理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与合作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认为长江经济带区际产业发展的互补特征鲜明,下游地区服务业发展较为完善,中上游地区特色产业突出;但也存在市场化程度发育偏低、要素流动不畅、行政区经济严重制约、中心城市产业高度偏低、区域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还根据未来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的基本思路,提出应发挥下游优势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辐射结盟作用、加强产业园区的创新示范作用等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即规划布局的优化调整问题,以海南博鳌亚洲论坛特别规划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该地区的功能定位及其生态环境特征,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和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工具对该地区生态适宜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根据生态适宜性与敏感性评价结果,进行案例区主体功能区划分。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主体功能区划与案例规划布局,从建设用地地块层面提出具体的规划布局优化调整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规划的141个建设用地地块中,约四成位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建议控制项目规模或者取消项目。通过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规划布局优化调整方法及其案例研究,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角度指导该地区规划布局,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regional division of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China's wind power resourc-es, including the index of energy, the index of wind energy endow-ments and other indices.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layered clustering analysis of these indices,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ual fun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age of the wind power, this paper divide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age of the wind power into four stages taking province as the basic yardstick: optimization growth stage, the rapid growth stage,the slow growth stage and the initial growth stage. In addition,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basic strategy that should be adopted in each development stage of wind pow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城市群内部城市的质量及城市间的协调关系,通过构建经济发展质量、社会生活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运用动态因子分析方法对长江中游城市群38个城市2004~2011年城市质量进行了评价,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城市群内城市之间城市质量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城市群内城市质量的评价来看,城市群内城市质量差距进一步扩大,产生严重的两级分化;从城市群内城市间的协调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城市质量的空间影响作用不大,各省份城市发展并没有突破行政壁垒,跨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合作未有实质性进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目前的发展质量并不高,并提出了加快中小城市建设,推动经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建设等提高城市群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区际生态环境关系是随着区域生态环境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区域之间逐步形成的一种与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紧密相关而又相互区别的新型关系。对区际生态环境关系这一环境科学论题进行了理论阐述,初步探讨了区际生态环境关系的内涵、特征、主要内容和分类,以及区域环境合作与冲突等基本问题,着重提出了区际环境冲突的形式、成因与解决机制,试图从区域间环境的矛盾冲突这个新的视角去认识区域环境问题,探索解决区域环境问题和区际环境矛盾的新途径。以江苏省为例,初步探讨了江苏省与周边省、市的环境矛盾冲突以及建立省际环境合作的机制与对策,认为江苏省位于长江和淮河等流域下游,周边环境状况并不乐观,同时又是资源、能源的输入和消耗大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省际生态环境利益冲突将会进一步显现,因此应加强与其他省市的资源、环境合作,以解决日益严峻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A series of water disputes and conflicts have gradually emerged between China and some neighboring countries after 2000, influencing China’s neighborhood relations. China increasingly realizes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the water resource governance in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but under complicated geopolitical context, China’s water resource governance must serve several important main functions in its regional cooperation. Overall, water resource governance is the demands of crisis management and conflict prevention, and also is a kind of positive factor that promotes sub-regional coop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China should take more proac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water resource governance, expand the areas and stakeholders of the water resource governance, and thus promote the formulation of water resource governance strategy.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一体化的测度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区域一体化,既能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也能够向西部传递发展势能,缩小西部与中东部的差距。参照了世界银行从密度、距离与分割3个维度对区域一体化的界定,构建了区域一体化评价体系;采用2000~2010年数据,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内部区域一体化进行测度与比较分析。研究显示:(1)长株潭城市圈区域一体化水平最高,武汉城市圈次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最低,但三大城市群一体化水平都呈现逐渐增长趋势;(2)三大城市群在市场一体化、行政一体化及社会一体化变化水平差异明显但总体差距逐渐缩小;(3)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推动下一体化水平稳步提升,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水平进程最快,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后发优势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发展联动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