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荀久玉 《青海环境》2015,25(2):65-67
文章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AAS和AFS法对辽宁省污灌区土壤中铜、铬、镉和汞4种重金属的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铜、铬、镉和汞的全部高于背景值。铜和铬的各形态分布趋势为:残渣态有机态铁锰氧化态碳酸盐态可交换态,镉的各形态分布趋势为:可交换态残渣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汞的各形态分布趋势为:残渣态有机态铁锰氧化态碳酸盐态可交换态,但可交换态、碳酸盐态和铁锰氧化态的Hg含量很低,所占比例可忽略为0。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当空气中氨含量在16.5—26.8%(按体积)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氨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引起中毒,氨浓度在0.1mg/1时可感到刺激作用,浓度在0.7mg/1时,可危及生命。对眼、喉、上呼吸道作用快、刺激性强,可引起充血和分泌物增多,引起肺水肿,高浓度的氨接触粘膜和皮肤时,可吸收水分碱化脂肪,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浓氨水溅入眼睛内可引起晶体混浊,严重者可引起失明。  相似文献   

3.
微塑料作为环境介质中的新型污染物,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土壤是环境中微塑料的重要蓄积库,结合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土壤中微塑料的研究,针对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生态效应、分析方法及污染防治进行综述,以便更全面的了解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的现状及其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塑料包装废弃物、农用地膜破碎、大气沉降是土壤中微塑料的主要来源。微塑料可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作为其他污染物的载体危害生态环境健康,并会随着食物链逐渐富集,从而影响人类健康。土壤中的微塑料可通过筛分干燥后采用密度分离法、加压流体萃取法、石油提取法等进行分离,并通过消解去除土壤中的有机质。土壤中微塑料的识别与表征可采用目检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扫描电镜法等。此外,根据土壤微塑料的生态效应提出污染治理措施与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方法是用秸杆制成箔放置于作物行中,起到抗旱、增产的作用。可采用玉米秆、玉米苞、麦秆、高梁秆、谷秆、棉秆、豆秆等;秸秆成箔的方式分为编织、粘合等。本方法原料来源广,可防旱保墒,控制杂草生长,还可做到秸秆还田,避免烧秸秆造成的灾害和污染秸秆箔覆盖农田保墒法  相似文献   

5.
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总氮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松涛 《四川环境》2010,29(5):46-48
本文介绍了测定总氮过程中,不同消解方法、碱性过硫酸钾的稳定时间、悬浮物粒径对总氮测定的影响。实验表明:碱性过硫酸钾避光在冰箱中至少可保存一个月,悬浮物粒径对总氮的测定无影响,消解总氮时,可在压力锅加热到120℃开始计时,恒温消解30分钟,自然冷却。  相似文献   

6.
(HJ 631-2011 2012-03-01实施)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土壤中可交换酸度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中可交换酸度的氯化钡提取---滴定法。本标准适用于酸性土壤中可交换酸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撰写科技论文知识讲座(10)科技文章中表格的应用现代科技期刊中表格的应用是比较多的,适量的表格可以精简文字,也可活跃版面。表格和插图一起成为现代科技文献中不可缺少的表述手段。1.表格的分类表格按其外形可分为无线表、系统表和卡线表;接其排列方式可分为横...  相似文献   

8.
S-诱抗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COD Cr浓度高、含难降解大分子物质、冲击负荷高、可生化性差,采用预处理-两级UASB-接触氧化法组合工艺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程实践表明,废水中COD Cr、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99.9%、99.6%,出水可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城市污泥是城镇污水处理后的"二次污染物"。一方面,污泥中含有重金属、寄生虫卵及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处理处置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污泥同时又是可循环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属于有价值的可再  相似文献   

10.
环保知识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如土、水、气、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资源、风景资源、科研资源等;按其属性可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按其能被人利用的时间长短,又分为有限资源和无限资源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自然界中对人无用的物质也可以变成有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学校将环境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强有力分支,通过接近三十年的环境教育实践,形成了一套可操作、可持续、可发展的环境教育新格局。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一直以环境为本,开展环境教育近三十年,是首批市级、省级、国家级绿色学校和国际生态学校,目前也是山东省环保教育基地、环保科技创新教育基地、中瑞环境小硕士试  相似文献   

12.
氧化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胜辉 《环境技术》2005,24(3):33-34
由于垃圾渗滤液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难降解的有机物,影响了生物处理效果。采用Fenton氧化法、湿式催化氧化法和电解氧化法预处理,可减少渗滤液的污染负荷,提高可生化性,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汞在常温下是有光泽的液态金属,在自然界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矿产中主要以硫化物“辰砂”(HgS)形式存在。自然环境中除矿区附近外,汞含量都是很少的,例如大气中含量为0.02μg/m~3,土壤中含量在0.1mg/Kg 以下,河水汞含量在0.0001mg/L 以下;生物体中也都含有微量的汞。过多的含量大都是人为的污染。汞及其化合物都有毒。无机态的毒性较轻,有机态的特别是甲基汞毒性很强。水、食物中的汞可经口进入人体;大气中的汞可由呼吸道进入人体;汞还可经接触进入人体。大量汞摄入人体可引起急性中毒;微量汞长期进入人体,经蓄积到达一定程度时,才出现中毒症状。由于汞对神经有毒害,所以汞中毒晚期会出现运动失调、神经紊乱乃至死亡等严重后  相似文献   

14.
电解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具有无污染、在常温常压下可进行的特点,可单独使用,也可在流程中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而且操作简单。通过对电解法处理采油废水的室内研究,筛选出适合采油废水处理的电极材料,并对影响电解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使用析氯阳极(铱/Ti)、电流密度5 mA/cm~2、电解时间150 min、极板间距10mm、pH约为8时,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采取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荒漠与农牧区交错带土壤中Cu,Pb的化学形态分布。结果表明,荒漠与农牧区交错带土壤中Cu、Pb主要以残渣晶格态为主,可交换态比例较低。Cu(荒漠土壤样品除外)的各形态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残渣态>有机物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荒漠土壤样品中重金属Cu各形态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重金属Pb各形态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有机物结合态。重金属Pb的活性态较高,高于重金属Cu的活性态。  相似文献   

16.
《绿叶》2003,(Z1)
在日本,为更好地保护环境,包装材料被不断地更新换代。尽管近年日本经济普遍不景气,但绿色包装产品的市场依然比较活跃。KaneboGohsen 有限公司从美国进口原料生产可生物降解的树脂。这种可生物降解的树脂熔点高,产品形式多样,分为多丝、单丝、类人造短纤维等,其生产原料是从玉米淀粉中提取的聚乳酸。由于其初始强度性能良好,广泛用作工业原材料。聚乳酸可替代泡沫聚苯乙烯用于制造泡沫垫圈、泡沫缓冲材料,具有良好的缓冲和隔热性能。这种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HNO3-HCl为提取剂、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同时测定土壤中重金属As、Pb、Cr、Cu、Zn、Cd、Ni共7种元素的可给态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土壤中重金属可给态经HNO3-HCl提取后完全分解,采用内标法可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该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0.9%~106.3%,精密度〈3%,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是一种快速、高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含油污泥处理已成为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含油污泥中含杂原子的分子大都集中在胶质、沥青质组分中,氢键引起胶质和沥青质的聚集,在沥青质中虽然像OH和NH这样的氢键基团浓度很低,但对沥青质的影响却很大;Ni、V会导致原油中有机物分子间及分子内以多种方式缔合,形成各个层次的超分子结构。研究表明:维生素C可诱导含有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等的生物复合肥"协同"磷酸二氢铵、硝酸钾、硝酸铵形成原油降解剂,能将土壤中近85%的原油分解,使被污染土壤达到环境可接受的条件,为含油污泥的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研究开发了变压器认证标准GB19212.1(IEC 61558-1)中发热试验项目的自动测试平台,详细叙述了试验操作过程、自动测试平台的软硬件结构,继电器控制模块组成与硬件设计,以及虚拟仪器软件实现流程。该平台可显著减少检测人员的在线工作时间,并行测试可提高设备使用率,同时相比之前的手动测试,可明显降低人工测量部分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20.
将小球藻包埋固定在海藻酸钙凝胶珠中,对人工污水进行深度净化,研究Cd,Cu对污水中氨氮和正磷酸盐的净化效率以及净化过程中藻类叶绿素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去污过程中藻细胞富集Cd,Cu的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Cd可促进藻细胞的生长与繁殖,低浓度Cu作为微量元素,可提高光合活性,使脱氮、除磷效率提高;高浓度Cd,Cu会对藻细胞有灭活作用,光合活性减弱,NH_4~+-N和正磷酸盐净化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