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简要介绍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及国内外研发现状,通过对不同容量机组锅炉采用循环流化床工艺和其它工艺烟气脱硫方案的分析计算,给出并讨论了各种方案的总投资、年运行费、单位运行费及均化脱硫成本等的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及其环境经济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和国内外研发的现状,并与目前得到广泛应用和继续发展的其它3种烟气脱硫工艺进行比较,得出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净化工艺具有投资相对较低、脱硫效率较高、运行可靠、操作维护方便等优点。再通过实例,从投资、技术、运行成本等方面论述其环境经济的可行性,得出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技术符合江阴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能满足中、小型锅炉脱硫要求,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3.
粗媒体颗粒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了粗媒体颗粒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在流化床内加入惰性粗媒体颗粒,改善脱硫剂与烟气的接触。延长脱硫剂在床内的停留时间,促进脱硫反应进行,提高脱硫效率和脱硫剂利用率。以工业用石灰石为脱硫剂,实验研究了粗媒体颗粒的加入量及其他操作条件对此过程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粗媒体颗粒粒径减小及床内加入量增加,烟气脱硫效率提高;随着Ca/S增大、饱和接近度降低、空速及脱硫剂颗粒粒径减小,脱硫效率提高。当粗媒体颗粒的静止床高为122mm,饱和接近度为15~18℃、空速为2850h^-1、钙硫比为1.0—1.1、脱硫剂粒径为64μm时,脱硫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将活性炭法烟气脱硫脱硝工艺和循环流化床技术相结合,在自行设计的试验台上进行烟气同时脱硫脱硝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给料量及烟气流量对脱硫脱硝效果的影响较小;在烟气排放温度范围(100~200℃)内,升高温度对脱硝有促进作用,对脱硫有抑制作用;水蒸气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大于脱硝,其最佳工作区域为10%~12%(质量分数);SO2浓度的增加会降低脱硫脱硝效果,而NO浓度的增加对脱硫有促进作用,对脱硝影响不大;当NH3∶NO摩尔比达到1∶1时,可得到最佳脱硝效果,此时工艺的脱硫率>70%,脱硝率>40%。  相似文献   

5.
胡将军 《污染防治技术》1997,10(3):155-156,161
介绍了丰相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根据工业中试结果分析了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三相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占地少、脱硫效率较高,是值得推广的脱硫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中的压降是保证反应器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了解反应器内的气固流动状况以及压降分布并对其加以调节是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通过分析循环流化床内气固两相的流动状态,基于一维轴向流动模型,研究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系统内的压降轴向分布特性.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压降受烟气流速和循环流量影响下的变化趋势与实验结论一致,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可以用于循环流化床内脱硫传质研究,以及为反应器的设计与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应用标准k-ε模型、DPM模型和物质输运与化学反应模型模拟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的两相流动及化学反应,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符合较好。提出了一种旁通式烟气循环流化床,并进一步研究了钙硫比和脱硫剂粒径对旁通脱硫塔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剂颗粒粒径从15μm增大到300μm时,旁通式脱硫塔的脱硫效率略有降低但变化不大;当钙硫摩尔比从0.8增大到1.3时,脱硫效率随之有明显的增加,当钙硫比大于1.3时,脱硫效率随钙硫比的增大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8.
开发了粗媒体颗粒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在流化床内加入惰性粗媒体颗粒,改善脱硫剂与烟气的接触,延长脱硫剂在床内的停留时间,促进脱硫反应进行,提高脱硫效率和脱硫剂利用率.以工业用石灰石为脱硫剂,实验研究了粗媒体颗粒的加入量及其他操作条件对此过程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粗媒体颗粒粒径减小及床内加入量增加,烟气脱硫效率提高;随着Ca/S增大、饱和接近度降低、空速及脱硫剂颗粒粒径减小,脱硫效率提高.当粗媒体颗粒的静止床高为122 mm,饱和接近度为15~18℃、空速为2850 h-1、钙硫比为1.0~1.1、脱硫剂粒径为64μm时,脱硫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流化床烟气脱硫吸收塔塔顶和塔底结构的改进,开发出一种新的内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该工艺以60~80目细砂作为主要床料,在流化气速为2~5m/s情况下,实现了绝大部分固体颗粒在脱硫塔内的内循环,从而强化了热质传递,避免了粘壁现象。考察了各种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绝热饱和温度差是影响脱硫效率的显著因素,颗粒浓度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在Ca/S为1.2和颗粒浓度为10kg/m^3条件下,系统能连续稳定运行,脱硫效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半干半湿法脱硫灰循环利用中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干半湿法脱硫产生的脱硫灰中混有大量有效钙和粉煤灰,本文对其进行了循环利用机理分析及试验研究,证实脱硫灰循环大大提高了钙的利用率,降低了钙硫比,但循环倍率增加到2倍以上时,脱硫效率增速变缓。脱硫灰的循环利用对降低脱硫运行费用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