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庄大亮 《福建环境》1995,12(2):45-45
自然环境中的电磁波主要指射频和微波,在自然环境中强度很弱,大约为10μnw/cm~2。它来源于太阳、星系和地球本身。近30年来,随着广播通讯系统及电子工业和其应用的发展,人为形成的电磁波覆盖着整个地球,其功率则呈指数地增长。 环境电磁波的主要辐射源包括各波段的广播天线、电视天线、微波中继、雷达天线等。可从几个不同波段分析。从我国1982年的情况来看,中波广播的辐射总功率为25000千瓦,短波为8000千瓦。超短波主要  相似文献   

2.
环境电磁工程学的研究表明,在现代化大城市中,电视和无线电广播发射系统是最严重的人为电磁波辐射污染源。各种开放式的高功率射频与微波应用设备,是次一等的人为电磁波辐射污染源,这类设备主要包括雷达站、微波通信机、微波治疗机和射频溅射仪等。其电磁波辐射主要危害近旁的操作人员,但其泄漏辐  相似文献   

3.
电烟雾     
一、问题的提出电子工业问世以来,工业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它产生的电磁能造成了对环境的危害。工业生产,医疗卫生,科学研究上使用的高频,微波设备;星罗棋布的广播发射机和天线;日益增多的电视发射塔;电子计算机相互之间的联络系统;通讯卫星发出的电波乃至现代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微波炉灶无不向周围地区发射着不同频率,不同能量的电磁波。电磁波若不加防范也同样会产生“公害”。电磁波能使电视机、  相似文献   

4.
新建上海电视塔环境影响预评价评审会于1988年4月18日在上海电视台召开并通过评审。为克服上海广播电视落后状态,经市府、国家计委批准,将在浦东陆家嘴附近新建上海广播电视塔,塔高450米。为了保证收视质量,需有足够的发射强度。这样,在发射台近处有可能场强很强,影响人体健康。电磁辐射作为一种新的污染源,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上海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对该塔建成后电磁波对环境的影  相似文献   

5.
移动通信基站发射天线产生的电磁波对环境造成电磁辐射污染,通过对沈阳移动通信公司部分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的测试,摸清了污染特点及规律,为今后环境管理规范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污染研究 (七十二)环境电磁波辐射水平调查和评价研究内容: 1.对位于市区或市内大功率广播电视、通讯雷达等发射天线周围,测定其场强,了解场强分布规律与辐射水平,探索不同功率、不同频率、不同辐射特性的电磁波对环境污染的有关影响因素,从而得出合理配置、发展和使用辐射源的规范性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今通信、雷达、导航、电视、广播等电子设备越来越多,我们长期生活在充满各种电磁波的空间之中,电磁辐射已成为一种新的污染源。目前电磁污染扰民问题已比较突出,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已把电磁波污染列为必须控制的一种公害。  相似文献   

8.
以某中波发射塔为例,采用楼宇散射场数值计算软件仿真模拟中波途经建筑时的空间畸变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以分析其对电磁辐射环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中波途径建筑物时会因为电磁波的反射、折射等原因发生畸变,电磁辐射强度远高于周围空间,正对发射塔的楼面电磁场强度高于背面,场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楼顶处场强突然变大,达到峰值,再往上场强迅速减小,且棱角处的场强高于其他部位;畸变场强与建筑物的高度有关,建筑物高度越高,畸变场强值越大;畸变场强与距发射塔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畸变场强值越小,而且随距离增加,畸变场强变化趋势减缓;畸变场强与建筑物形状有关,越不规则的建筑,畸变场强值越大,棱角处的畸变场强值大于平滑处;实测场强分布与模拟仿真结果吻合。最后结合理论计算结果分析了中波电场畸变场强对电磁辐射环境的影响,同时从环保角度提出在中波台周边进行建筑规划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测试了电脑显示器和手机工作时电磁辐射强度的大小,总结了它们发射电磁波强度大小的规律,并与国家标准进行了比较,针对电磁波的危害提出了一些防护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包头市环境电磁辐射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头市是华北地区火力发电的重要基地,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以及广播。电视,电控制,高额冶炼、高频加热等技术迅速发展,使环境中电磁能与日聚增。本文以调查监测的结果为依据,从不同角度对磁辐射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以唤起人们对电磁波污染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各式各样的家电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些设施和电器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编织了一张张无形的电磁波网.人们置身其中,深受其害,却浑然不觉.有关研究表明,现代人受到的电磁波损害是祖辈们的1.5亿倍.因此,很有必要提醒大家对电磁波污染及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多点认识,并以正确的态度加以防范. 什么是电磁污染 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汛的现象,叫电磁辐射.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  相似文献   

12.
电视发射塔周围高层建筑电磁波辐射强度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发射塔周围的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电视发射塔附近几幢高层建筑不同楼层室内外电磁波强度的测量和分析得出结论:随着测量高度的提高,电磁波场强度明显增大,这是因为电磁波在其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衰减,越靠近地面衰减得就越厉害.另外因为超短波的传播主要靠直接传播,所以随着楼层的升高,发射天线与测量点的相对高度减小,电磁波在空间衰减也变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城市中心区域电磁辐射污染的调查,辐射源 ISM(工业、科研、医疗)射频设备和广播发射天线区的近场测量,探讨了电磁辐射的衰减规律:电磁漏泄强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弱场对空间环境的污染干扰。  相似文献   

14.
大气波导传播模型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介绍了波导传播条件以及目前用于计算波导传播特性的2种模型——抛物方程模型和射线追踪技术。利用抛物方程模型计算了波导环境下,电磁波在不同的发射频率、不同位置处的传播损耗,利用射线追踪技术模拟了射线在波导中的传播轨迹和时延特性。结合不同的计算结果,综合分析了大气波导传播特性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景  姚卫华  董峰  于晓慧 《环境工程》2015,33(3):141-144
通过对包头市城区历年的电磁环境监测,以及电视和中波发射塔周围电磁辐射情况,了解其环境质量状况和主要污染源。历年环境监测综合场强为0.30~0.47 V/m,年平均值为0.41 V/m。而广播和电视发射塔因距离而异,它们综合场强均值分别为1.26~3.43 V/m、1.44~5.34 V/m。虽然这些监测值都在标准限值之内,但可以看出广播和电视发射塔对电磁辐射综合场强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电视、广播电磁环境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毅 《环境工程》1994,12(3):55-59
从环境电磁辐射电平看,城市中影响最大的发生源是电视、广播发射塔。本文调查与分析了国内外部分大城市电视及广播发射塔附近电磁环境特征。本着既保护环境又促进广播发展的原则,提出了相应措施:(1)规划防护;(2)距离防护;(3)限高防护;(4)屏蔽防护;(5)限制功率防护。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前言环境污染不仅是排放废水、废渣、废气三废的污染,而且存在着环境的电磁污染。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如何防止电磁污染,是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的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工业、交通、广播电视以及家庭中使用的各种家用电器,在启动和工作时都会发射出各种电磁波,使我们周围空间的电磁环境电平不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脉冲激光发射模块的电磁兼容性。方法 基于腔体的电磁屏蔽机理,使用HFSS软件,建立脉冲激光发射模块腔体模型,以电磁敏感度、电磁干扰2个方面对腔体电磁屏蔽效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 设计的双层屏蔽腔体在电磁波辐照频率为1~100 kHz时,屏蔽效能达到28 dB;电磁波辐照频率为0.2~18 GHz时,屏蔽效能达到47 dB。结论 当电磁波辐照频率在1~100 kHz时,腔体的屏蔽效能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大。辐射源外部激励时,双层屏蔽腔体使用外层铁内层铜屏蔽效能较高。电磁波辐照频率在0.2~18 GHz时,腔体的屏蔽效能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且发生了谐振效应。当腔体厚度相等时,双层屏蔽的屏蔽效能高于单层屏蔽。使用电缆连接器代替孔洞进行信号传输时,腔体屏蔽效能增加。  相似文献   

19.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当前生活在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高频与微波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已深入到家庭生活之中,如高频冶炼、广播、电视、微波通信、地面卫星接收站、导航、气象、环境监测、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及家用微波灶等,由这些设备所发出的电磁波污染着环境,特别是当前这些设备的功率日益加大,频率逐渐增高,电磁辐射已经构成了威胁人们健康  相似文献   

20.
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今年的这一天,我国许多省市,通过广播、报刊和报告会等,举行了纪念活动。北京、天津、上海等市的市长、副市长还亲自到会作报告和参加活动。国家环保局等单位进行了以环境为主题的征文、美术、摄影、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