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施工企业车辆伤害事故的特点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辆伤害事故位居水电工程施工行业高概率事故之榜首,揭示该行业车辆伤害事故的特点与事故特征,旨在引起人们的重视,为制定防止车辆伤害事故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者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林区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电能在林区的广泛利用,牵动了林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林区电气设备的不断老化和人们普遍缺乏安全用电知识的实际情况,致使电气事故时有发生,在众多触电事故中,220V是发生事故最多的电压,林区电气设备事故的预防应引起相当重视。电气事故可分为电流伤害事故、电磁场伤害事故、雷电事故、静电事故和其它电路故障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电流伤害事故是人体触及带电导体,电流通过人体而导致的触电伤亡事故;电磁场伤害事故是指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吸收辐射能…  相似文献   

3.
无伤害事故由于没有造成伤害。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事实上,事故的后果是具有随机性的 ,因此,在安全管理中,应重视对无伤害事故的管理,做好无伤害事故的收集、调查、分析、统计、处理和研究,从中找出事故规律,以采取防范措施,达到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无伤害事故由于没有造成伤害,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事实上,事故的后果是具有随机性的,因此,在安全管理中,应重视对无伤害事故的管理,做好无伤害事故的收集、调查、分析、统计、处理和研究,从中找出事故规律,以采取防范措施,达到预防伤害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生产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国际上有两大理论模型。一是海因里希法则,由美国工程师海因里希在1941年提出。这个法则指出,在机械事故中,每一件伤亡性事故背后,都有29起轻微伤害事故,300起未遂事件或隐患。因此也被称之为"1∶29∶300法则"。另一个是墨菲定律。由美国工程师墨菲提出,它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的伤害。这两大理论模型一经提出,就引起广泛重视,并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南。海因里希法则告诫人们要重视隐患的排查治理,重视对轻微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举一反三;而墨菲定律则告诫人们,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坚持警钟长鸣,注意排除各种致祸因素,而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工作场所一起起重伤害事故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并提供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行业企业的重视,切实加强此类作业的职业安全监管,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7.
一、规范无伤害事故管理的重要意义1.无伤害事故管理是指具备伤亡事故机理,仅仅因为侥幸而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长期以来,大量无伤害事故中所包含的极有价值的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由于人们对无伤害事故缺乏系统的收集与管理,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调查处理,也因为无伤害事故往往没有造成实际上的伤害后果,从而易被人们忽视。2.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它与无伤害事故的致因、产生机理是一致的,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导致的。通过对各类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在重大伤亡事故发生之前,往往已…  相似文献   

8.
我国海洋油气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职业伤害事故在海洋油气开采特别是海上钻井过程中频繁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作业进度和工程质量,而且造成人员伤亡,预防职业伤害事故至关重要。首先对亚太海域钻井职业伤害事故按照工种、作业类型、事故发生位置、人员受伤部位、工龄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分析事故的原因,总结事故发生规律,找到预防海上钻井职业伤害事故的重点监督工种、重点保护部位并提出重视新人的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监督,做好警示标志,减少事故高发位置人员的数量等预防对策,并为进一步改善海上钻井安全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起重伤害事故,是指由起重设备或起重作业所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起重作业过程,是一个由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吊物及其他有关因素(如环境影响等)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系统。这个系统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无论哪一部分受到阻碍,出现了与人的意志相反的情况,就会构成事故。本文将就起重伤害事故发生后,怎样进行分析与处理的问题作出阐述。 一、起重伤害事故的现场处理及报告程序 发生了起重伤害事故,应首先进行现场处理。事故单位必须尽一切可能抢救受伤人员和国家财产,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要认真保护事故现场,一切可能与事故有…  相似文献   

10.
刘荣堂 《安全》1996,17(1):29-31
机械事故的安全防护刘荣堂(贵州省兴义造纸厂)这里所指的机械事故,是机械设备直接造成人体碰撞、夹击、剪切、卷入、刺入、挤压等伤害事故。一般来讲,机械事故是工厂企业中常见的事故。为了能引起大家对机械重伤事故的重视,笔者对贵州省某造纸厂15年来的机械重伤事...  相似文献   

11.
个体防护装备在受限空间作业中的选择配备与使用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受限空间伤害事故频发,已引起各相关部门的重视。个体防护装备的合理正确选用在避免受限空间伤害事故的发生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典型案例,仅从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和管理角度分析事故的致因,并根据受限空间内所存在的各种危害类别及形式探讨个体防护装备的选配以及合理的使用与管理,以期能够有效地防止或减少受限空间内作业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如何提高木工机械安全装置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木材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木工机械装备率的提高,由木工机械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也有所增加。据统计,因锯齿、刨刃等刀具引起的伤害事故,约占木材机械加工事故总数的2/3。事故分析表明,除因操作者技能低或操作失误等人为原因外,相当一部分木工机械事故与设备本身缺少安全装置或防护失效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事故树分析方法在建筑物火灾人员伤亡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笔者在分析建筑物火灾发生并引起人员伤亡的基础之上,通过系统安全工程的事故树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事故发生的全面过程,建立了建筑物火灾引起人员伤亡的事故树图,从最小割集、最小径集、结构重要度三方面,阐述了导致建筑物火灾引起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从各因素的主次性方面着重对事故底部事件进行排序分级以及比较分析,找出了事故预防的关键途径。实例分析表明,事故树分析方法能对导致建筑物火灾引起人员伤害事故的各种因素及逻辑关系做出全面的阐述,并为建筑物火灾的预防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提供了切实可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对55万余起工伤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严重伤害事故、轻微伤害事故和非伤害事故发生的比例关系是1:29:300。其中,发生频次最高的非伤害事故,也被称为未遂事故。大量的未遂事故是构成作业现场危险的真实写照.也是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诱因之一.许多事故就是在这一起起未遂事故的容忍和忽视中发生的。因此,要杜绝安全事故,必须避免未遂事故的发生,必须高度重视对未遂事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事故的安全信息缺失传播机制,从而为预防伤害事故发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基于信息认知和模型构建的视角探讨建立伤害事故安全信息认知模型。首先,基于安全信息通用认知模型,介绍了伤害事故下的安全信息的概念;采用安全信息传播和行为认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构造伤害事故安全信息认知模型,并阐述了模型的内涵,提出了伤害事故发生的5层失真和4次延迟的事故机理;探讨了伤害事故安全信息认知模型的价值和事故预防策略,揭示了事故发生的5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伤害事故安全信息认知模型可清晰阐明伤害事故的发生机理,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起重视挤压伤害事故是指人受到挤压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挤压伤害事故经常发生在运行起重机或旋转起重机与周围固定物之间。如桥式起重机的端梁与周围建筑物的立柱、墙之间发生的挤压伤害事故。门式起重机的支腿与场地堆放物或其它临时设施之间发生的挤压伤害事故。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旋转时,其尾部与建筑物、堆放物或其它设施之间发生的事故均为挤压伤害事故。因此,很有必要对其原因进行一下分析,以便采取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挤压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挤压伤害事故的原因1.起重机与建筑物或其它设施的安全间距不符…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某企业对去年以来的32起各类人身伤害事故进行了分析,有30起事故是操作者的违章和失误引起的,在对30名直接责任者进行调查后发现,有28人在当天感到心情不愉快或情绪波动,分散了注意力。很多事故调查结果表明,80%的生产安全事故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8.
张永建 《安全》1994,(3):42-42
近年来,各单位都有了比较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工作也逐步得到加强,但仍不时有职工在生产施工中受到各种不同程度的伤害。不仅给职工本人造成巨大的痛苦,也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除了事故本身具有的偶发性,随机性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就是职工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已成了诱发伤害事故影响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大隐  相似文献   

19.
苏健航  陈伯辉 《安全》2020,(4):44-48
为研究机械伤害事故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更好地对机械系统进行安全管理,实现机械设备安全运行和生产,以某企业清理沥青修整机作业时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为例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机械伤害事故的特点并结合《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构建了机械伤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角模糊数和网络分析法计算导致事故的各个因素和子因素的权重。结果表明,危险操作倾向、机器安全防护、身心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为机械伤害事故风险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海因里希对约7.5万起工业伤害事故统计分析得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了88%的事故;美国杜邦公司的统计结果表明,96%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美国安全理事会的统计结果得出90%的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结论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统计结果是94%的事故与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