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风景区环境影响评价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抚顺来得户旅游度假区环境影响评价为例,提出了一个适用钢景区开发建设的可行性方案,并指出当前风景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本文以“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利用、谁补偿”和“开发利用和保护增值并重”的自然保护方针为基础,论述了风暴我开发建设的可行性,同时,提出了今后风景区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说明了在按照自然保护方针、自然优先原则和严格的管理前提下,风景区开发建设,是可行的,风景  相似文献   

2.
在诸多风景名胜区重大工程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开发活动是否会对特定区域造成影响,已成为城乡规划视觉景观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从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两方面,探讨风景区重大建设项目视觉景观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方法和体系,其中静态评价包括视觉可见性、视觉敏感度和景观相融度3个维度,动态评价包括视觉可见率和游线可视范围2个维度。以武汉东湖风景区四季花城项目视觉景观环境影响评价为例,通过静态与动态两方面的视觉景观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分析得出待建项目对风景区景观及视觉所带来的影响强度,以便通过对拟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优化来降低对风景区景观及视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热带雨林的空气负离子水平及空气质量,对海南五指山水满河热带雨林的空气负离子进行监测,并利用安倍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和石强森林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分别对其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五指山水满河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水平表现为夏半年高冬半年低,五指山保护区界碑处负离子含量最高,热带雨林风景区内次之,九曲桥和休息亭处负离子含量低。安倍空气质量评价标准的q值和CI值以及石强森林空气质量评价标准的p值的评价结果均体现为除九曲桥和休息亭外雨林内各测点的空气均为最清洁状态;FCI值则将各监测点的极显著差异直观地反映出来,夏半年雨林内空气质量为Ⅰ-Ⅵ级,冬半年为Ⅱ-Ⅵ级。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的声学环境进行调查,评价和分析,探讨一种可行的噪声控制方案,以改善高等院校现有的声学环境。  相似文献   

5.
目前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日益增多,旅游开发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RS-GIS应用于生态环境评价,不仅可以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对空间数据分析具有高效、快捷、准确的功能,为生态环境影响定量化评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文章就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湖北某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雷兆祖 《环境保护》1993,(1):32-35,27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实际监测工作,谈一些体会,重点从理论上阐明管道中气流流动状态的一般规律和布置测孔位置、测点的理论根据,进而说明烟尘、烟气监测工作中测点位置的具体计算,以便全面掌握布置测孔和测点的规律,使得测量数据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的RBF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模型随着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系统评价内容的不同而变化 ,精度较难控制 .为解决单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指标评价结果的不相容问题 ,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各层次的分辨力和评价模型的精度 ,本文给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综合评价的MATLAB环境下的径向基函数 (RBF)神经网络的结构、设计、仿真函数和图形结果的输出方法 .作为示例 ,对西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 ,MATLAB环境下的RBF神经网络评价方法简便有效 ,即具有较强的分类功能 ,又具有较好的排序功能 ,评价结果可靠、适用性强 ,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资源问题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水环境监测是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而进行的一项基础工作,保证水环境的质量是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保证人民生活水平和身心健康的一件大事.文章从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定义内容入手,分析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意义,探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武荣国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176-178
利用楚雄市1997年、2002年道路交通噪声的例行监测资料进行了多元对数线性回归分析,用建立的对数线性模型对1996~2002年各类车流量平均值预测等效声级,并与实际值比较,结果表明全城测点在作重大调整后,必须重新建立模型.运用2002年监测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以期找到几类测点特性,为声环境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五大连池风景区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移民工程,规划在五大连池风景区西南部新建一座旅游名镇,在概要介绍新镇总体规划(2010-2025年)内容和目标基础上,针对规划中环境制约因素及替代方案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为例,采用分功能区监测布点的方法对校园各功能区人群密集地点的噪声污染等级进行监测和分析,以探明大学校园内各功能区人员密集时噪声所能达到的最大声级,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人流密集状态下,校园内的各测点噪声等级均在60dB以上,处于噪声超限状态.故虽然校园内各测点全天的等效声级不超限或基本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的要求,但实质上校园声环境却时常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交通的日渐发达,交通噪声危害也日趋突出。笔者十多年来对产生城市交通噪声的主要因素──机动车型、行车速度、车流量、喇叭频率、道路状况、声学环境做了一系列监测、试验、评价和预测等工作,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能够较准确的建立噪声环境预测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开展水库生态风景区建设,要充分利用库区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结合水库风景的特点,按供需平衡关系,改变资源利用形式,按边沿景现再造模式,多层次、可持续地开发与保护水库资源,促进水利风景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风景旅游区保护的研究 (八十六)九寨沟、黄龙寺风景区环境现状及开发前景的研究研究内容: 1.九察沟、黄龙寺生态环境现状; 2.环境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九寨沟、黄龙寺开发前景; 4.九寨沟、黄龙寺的环境规划。  相似文献   

15.
噪声污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被称为城市环境问题的四大公害之一,是21世纪环境污染控制的主要对象。文章对中国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研究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淄川区环境噪声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并从城市环境噪声功能区的角度出发,对淄川区区域环境噪声进行监测与评价,分析了淄川区环境噪声污染的原因、现状及特征,对噪声水平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降噪措施,以期为改善淄川声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建议在以后的环境噪声监测工作中,在全面布设测点并长期噪声监测的基础上,开展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这对经济和城市规模都在快速发展的淄川区而言,都更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无动力采样技术在城市空气优化布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空气监测的最终目的是为环境管理提供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准确性、精密性、完整性的监测数据。而这其中代表性又是最为重要的,失去了代表性的数据,其它都没有意义。如何才能以最少的测点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环境空气监测优化布点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优化布点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选择最佳监测方法。长时间、高密度的网格实测自然为最佳。但是,现行的空气污染物测定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遗留土壤污染评价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房地产项目都是在工业企业原址上进行开发建设,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探讨了此类房地产开发项目环评中对用地遗留土壤污染问题分析评价的基本程序、方法和内容,包括原有污染调查、土壤监测分析、评价因子和评价方法及评价标准的选用、污染土壤处置和修复方案等。  相似文献   

18.
旅游经济是软性经济,是一种把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作为资源,通过和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得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发展旅游事业的物质基础.一、自然风景区的基本特征1.该地区要有一定的山、水、土壤、植被条件;要和社会经济发展有某种联系;位于社会经济活动中心或位于当地交通工具能够相适应的地区.2.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依赖于文化积累和文化认同.因为风景区的建设(包括布局),都是在一定社会文化指导下完成的.3.有一定的文物和古迹文物和古迹是各个社会时期文化特征的实体、遗物,它的形成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自然风景区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文物和古迹是风景区中文化因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二、社会经济活动对风景、文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通过城市大气监测的多年实践,对当地大气污染状况已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如何布设较少的测点以获得大量可靠的监测数据是制定大气环境监测方案的重要问题。为验证同一监测系统中某些监测点是否给出基本相同的数据资料,可对不同监测点所得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当二测点在同一监测项目的数值上存在较高的相关时,可考虑去除其中某一测点,从而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使  相似文献   

20.
固定源废气监测工作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监测工况、测点位置、采样过程、结果计算等几方面出发,结合实际经验,对大气固定污染源的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