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冬虫夏草分布与生态环境关系及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作者于2005年5~6月赴冬虫夏草集中分布区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进行考察和研究,全面系统的阐明了冬虫夏草分布于生态条件的关系,冬虫夏草分布与植被的关系以及冬虫夏草的分布格局以及提出了冬虫夏草资源持续利用的建议等,为科学、适当、有序利用冬虫夏草资源和保护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周围 《环境教育》2007,(11):21-22
世间万物息息相关,一个物种的灭亡会引发不可预料的多米诺效应,就像电影《蝴蝶效应》一样,谁都无法断定某个生物种群的灭绝,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以,人类必须要有效保护并合理利用生物物种资源。这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对生物物种资源的过度开发、外来物种的引进、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生物物种资源丧失和流失情况严重。为此,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生物物种资源保护部际联席会议16个成员单位共同编制了《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进一步加强生物物种资源保护,扭转生物物种资源管理面临的被动局面,并在保护的基础上,推进生物物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陈艾 《环境教育》2006,(12):64-65
《大长今》中,有这样一段场景:韩尚宫给皇上呈上八卦汤,皇上询问此为何汤?韩尚宫回答说:“这是八卦汤,以冬虫夏草为主料熬制而成。八卦汤不只是美味,听说最近皇上龙体不适,经常精气不足、咳嗽气短,冬虫夏草不仅可以化痰,还有滋补气血的药效。所以,才特地呈上来的。”那么,献给皇上的“龙汤”主料冬虫夏草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镇沅2011年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镇沅的自然环境条件对于农业野生植物的生存有先天优势,所调查物种中的绝大多数皆曾经大量存在并广泛生长,但现在存量极少已近于灭绝,濒危情况严峻,抢救和保护濒危野生植物已刻不容缓。调查搞清了造成农业野生植物濒危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的方法、措施和意见。调查发现,农业野生植物中的绝大多数物种具有药用和保健功能,广泛被医药行业利用;镇沅利用开发农业野生植物资源发展生物医药的条件得天独厚,打造“云药之乡”,镇沅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5.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药食兼用的真菌 ,在我国与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传统补品 ,驰名中外。据《中药大辞典》记载 ,冬虫草具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之功效。冬虫夏草是虫草菌寄生在虫草蝙蝠幼虫体上的虫菌复合体 ,产地极为特殊 ,自然生长在海拔 3 5 0 0~ 470 0m的高寒草甸地带 ,产区日平均气温为 0℃~ 2 3℃ ,地表以下 2 0cm土层深处温度为 0℃~ 7.5℃ ,空气相对湿度 5 0 %~ 70 % ,土壤湿度 40 %~ 60 %。蝙蝠蛾幼虫生活在 5~ 2 5cm的土层中 ,以珠芽蓼的块根为主要食物。我国冬虫夏草的自然产地有青海、四川、云南、甘肃…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凸现出来的一项新课题.在生态环境危机和区域矛盾日益加剧的社会背景下,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已成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有利于缩小区际间的差距,促进环境建设,同时也符合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从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转型动力不足、社会问题突出、地方财政困难等方面阐述了构建资源型城市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着重从法律保障、补偿标准、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体制机制等方面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补偿面临的障碍因素,并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生态补偿运行机制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细鳞鱼作为名贵的鲑科陆封型冷水性鱼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年来我国冷水鱼资源急剧下降,有些种类濒临灭绝。本项研究进行了冷水鱼在鸭绿江上游支流生存繁息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和监测,为冷水鱼生存环境提供背景值,同时也为冷水鱼类的人工增养殖和保存冷水鱼物种提供环境方面的科学依据。根据测定结果分析,冷水鱼资源退化的直接原因不是冷水水域水质的恶化,而是人类活动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态危机的挑战与思考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文明发达的标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广泛发动广大人民,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大搞环境建设,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抑制生态退化趋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仍然严峻,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为此,要采取必要对策,以遏制生态破坏的趋势。一、生态破坏形势严峻1、水土流失面广量…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500~5000米的高原草甸区,生长着一种奇特而又神秘的生物——冬虫夏草,又叫虫草、冬虫草。全世界目前已报道发现由虫草属真菌C ordyceps寄生于昆虫、蜘蛛和其他生物长出子实体的虫草种类达400多种;我国已记录68种。在国内外一些人和学者的概念中,把凡是由虫草属真菌寄生并能产生子实体的菌物结合体都通称为冬虫夏草。然而,中国传统的中医药学和我国绝大部分学者所指的冬虫夏草,是特指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寒草甸中的一种学术名为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真菌,又名中华虫草菌)子座或冬虫夏草菌(真菌)其他种别,寄…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疆省道320线改建工程设计文件,介绍了工程的基本情况和新疆布尔根河河狸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工程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和河狸生存及生殖繁衍等方面的影响,提出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工程建设、科学研究等措施来达到最大限度保护河狸及其生存环境、减缓工程负面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资源补偿的难点:补偿标准如何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大规模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在保证国家资源需求的同时实现资源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着的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我们首先必须从制度上解决好各方在资源开发上的利益分配问题,尤其要充分考虑到资源地区的合理述求,加快推进资源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开发一方资源、发展一方经济、保护一方环境、富裕一方百姓"的多赢目标,才能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有利于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海南省生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海南省建设生态省的社会意义海南建设生态省的核心是指海南省如何发展经济,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人类居住水平、食物水平、工作条件、业余活动场所等)和精神生活条件等及其与保护恢复环境资源协调起来,人类得以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既不为一时的或局部的发展而牺牲我们未来生存和发展,或牺牲全局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资源,也不为单纯保护生态环境而放弃发展。而是要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以保持和利用海南环境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为前提,把环境保护、资源合…  相似文献   

13.
野马的故事     
本期“生态热线”刊登的《野马的故事》,讲述发生在马年的关于马的事情。人们为了挽救普氏野马——这种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进行了种种不懈的努力,人类的行为真的能使这一物种在地球上继续生存繁衍吗?这是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需要用事实来回答检验的一个大大的问号。破坏、毁灭很容易,恢复、保护却很难。但愿有更多的人认识这一点,但愿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没有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湖地区是我国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现有种子植物52科,174属,445种,其中裸子植物仅有3属6种。植被分布类型主要有温性草原、小半灌木荒漠、高寒灌丛、高寒草甸4大类。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以脊椎动物而言,已经记录到243种,代表了青藏高原湖盆类群的动物学全貌。其中,鱼类1目,2科,3属,8种;两栖类1目,2科,2属,2种;爬行类2目,3科,3属,3种;哺乳类6目,12科,31属,41种;鸟类14目,33科,102属,189种。根据对青海湖地区的调查,分析了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提出了重点物种的保护、控制放牧强度、明确生态功能区划、形成生态旅游趋势以及立法保护及环保宣传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药用石斛的资源危机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生态环境被破坏、过度采挖、科研滞后等因素是导致石斛资源危机的根源.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资源保护立法和宣传,加强引种驯化和栽培技术等基础研究,建立科学的采收方法,建立物种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及临控等措施对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郭梅堂  刘永和  孙林宗 《青海环境》2001,11(2):79-81,85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北山林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仅是实现北山林区天然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且是一件有利于黄河中下游人民生活的大事。通过对林区资源、资源管理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如何实现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绿色视野》2011,(1):37-40
臭氧层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然而,随着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大量使用,使得臭氧层遭到破坏,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2010年6月1日,我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定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活动的行政法规,  相似文献   

18.
生物物种是否丰富.生态系统类型是否齐全.遗传物质的野生亲缘种类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正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中国既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更是生物多样性遭受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国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  相似文献   

19.
今天,有害外来生物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我国繁衍扩散,由此造成的灾害日益频繁、“外来物种”一词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李绍凯 《环境教育》2006,(11):30-31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两个方面,缺少任何一个,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