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哈尔滨站径流、输沙的多时间尺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沙多时间尺度变化的复杂结构分析可为短期及中长期水沙预测提供科学依据。选用松花江哈尔滨控制站1955-2005年年均面降雨量、年均径流和输沙量数据,采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分析哈尔滨站主要水文要素的周期及其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哈尔滨站降雨、径流和输沙量序列主周期基本一致且均存在多时间尺度特征。三要素的第一主周期为24.0~26.0 a,第二主周期为17.0~18.0 a,第三主周期为6.0~7.0 a。在7 a时间尺度上,20世纪50-60年代,降雨、径流和输沙量序列的曲线变化基本同步。20世纪70年代,由于大规模人口迁入以及为解决粮食问题的水土资源开发导致了三条曲线发生紊乱,20世纪80年代后黑土地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使得三条曲线重新趋于一致。在17 a和26 a时间尺度上,受引水工程、兴建水库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条曲线间的变化出现不同步现象。水沙丰枯变化及奇异点判断与时间尺度有密切关系,离开时间尺度的变化趋势是毫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广西林地资源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多时间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对1980-2012年广西林地资源的波动特征和演变规律进行多时间尺度研究,并探讨在不同时间尺度下林地资源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广西林地资源变化具有3~6 a、8~14 a和23~25 a的特征时间尺度以及3 a、11 a和24 a3个主要周期,并以24 a的周期最为显著。(2)在3 a的特征时间尺度下,广西林地资源变化主要受到地区生产总值、总人口、林产品产量的正向影响;在11 a的特征时间尺度下,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受到林产品产量的正向影响以及总人口的负向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受到林产品产量和总人口的正向影响;在24 a的特征时间尺度下,主要受到地区生产总值和林产品产量的负向影响。(3)未来林地资源存在减少的潜在趋势下,广西应加大林地利用监管力度来稳定现有林地资源面积,通过退耕还林、宜林闲置地整治等措施适度增加林地数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3.
黄河上中游天然径流多时间尺度变化及动因分析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5  
运用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黄河上中游天然径流序列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河川径流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并对径流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对于认识黄河径流的变化规律、开发利用管理黄河水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业气候资源多时间尺度分析——以郑州市小麦玉米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波分析的时域局部变化特征可展现气候序列的精细结构,能够揭示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序列所隐含的不同变化规律,是进行时域分析的有力工具。论文以郑州市小麦、玉米生育期间的光热水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为例,用Morlet小波变换法对其进行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演变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小麦、玉米生育期间的光热水气候要素具有不同的年际及年代际时间尺度周期变化规律和转换特征;小波变换能很好地揭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所包含的周期分量;其气候变化特征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相比,有其一致性,也有其局地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水文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于促进水利工程建设、防汛抗旱、灾后重建、交通等各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水文测验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大量可靠、翔实的科学依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行业作用,取得了很大成效。金塔河是石羊河水系上游支流之一,对石羊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根据石羊河流域上游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和东大河“六河”2021年度来水量统计,东大河2021年来水量与多年同期来水量持平,黄羊河、杂木河、西营河和古浪河均呈减少趋势,减少幅度在5.4%~32.5%之间,属枯水年份,而地处同一流域、各河中间的金塔河却增加12.4%。因此,对金塔河径流量进行详细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比分析,金塔河2021年来水量较同流域其他河流来水量减少趋势相反而大幅增加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松嫩高平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时间尺度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越  宋戈 《自然资源学报》2017,32(10):1797-1807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时间尺度是其尺度依赖性和敏感性表达的重要基础。论文以松嫩高平原典型区域巴彦县为研究区,运用GIS、RS技术,结合Matlab编程,采用K-L变换将多波段的遥感影像提取为单波段图像作为原始信号数据,在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最优空间尺度下,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小波分析模型进行改进,探寻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的适宜时间尺度,进而明确适宜时空尺度下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波动性特征,并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其时间尺度的划分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在10~20、30~40和40~50 a均有明显的波动性特征,表明10~20、30~40和40~50 a是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3个重要时间尺度。2)1979—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的最优时间分析尺度为36 a,土地利用格局在12.33 a左右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变化特征,可将研究区时间域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发展初期1979—1991年、发展中期1991—2003年、发展近期2003—2015年。3)在空间上,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全局化时间尺度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局部化时间尺度具有较高水平的一致性。4)论文建立的基于小波分析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时间尺度识别方法可行并具有准确性,研究区旱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等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1979、1991、2003和2015年4个重要时间节点上的变化发生了明显的趋势性转换。  相似文献   

7.
PM10浓度时间序列多时间尺度分析的小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Morlet小波函数进行小波变换,以乌鲁木齐市的大气污染物时间序列为例,分析了当地PM10的多时间尺度的演变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其年际变化和季节性变化的时间尺度在尺度空间中分布不均匀,受气象和污染源因素影响,具有较明显的局部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苏州河叶绿素a动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通过对苏州河叶绿素a的时空动态特征及叶绿素a含量与理化及生物因子的关联分折,探讨了苏州河水体叶绿素a的动态规律与各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该水域叶绿素a含量不仅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异,而且呈现了年际变化的趋向,同时也具有空间上的差异。叶绿素a含量与水温呈密切正相关;浮游植物对溶解氧的影响是非常小的,溶解氧含量主要是受水温控制,两者呈负相关关系;氮和磷不是该水体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氨氮的相对含量与叶绿素a呈明显负相关关系,而亚璃酸盐、璃酸盐氮含量与叶绿素a呈明显正相关关系;浮游植物的兴衰除受硫酸盐含量的限制外,与高等水生植物的消长也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榆林大柳塔矿区乌兰木伦河径流量衰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矿产资源开采与水资源破坏相关性显著,因而定量分析开采的各类行为对水资源的破坏程度对干旱资源开发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改进了多元回归模型,进而建立了煤炭开采与河流径流量相关关系的代数表达式,并利用其分析大柳塔矿区和乌兰木伦河的调查资料,进而说明煤炭开采是否是影响煤炭开采区河流径流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黄河潼关汛期水沙变化周期及其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文以黄河中游潼关站汛期水沙序列(1952~2001年)为资料,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和趋势变化规律的分析。结论如下:①小波多尺度分析表明黄河中游汛期水沙具有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各种时间尺度在时域上分布不均匀,时间尺度不同,径流、输沙所处的丰枯阶段不同;②小波方差分析表明汛期径流量的变化周期主要是25年,其次是11年和3年;而汛期输沙量的变化周期主要是12年,其次是25年和5年;③趋势上,径流的变化趋势比较复杂,在整个过程中,有升有降,而输沙量序列的整体趋势是下降的。由此可见黄河中游汛期径流量与输沙量并不是同步变化的。  相似文献   

11.
荆江三口60a来入湖水沙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荆江三口入洞庭湖径流泥沙演变规律,运用Mann-Kendall 非参数检验法、小波分析以及均值差异t检验法等方法,对荆江三口(松滋口、太平口和藕池口)入洞庭湖1951—2011 年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进行了分析,在总结三口水沙过程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荆江三口入洞庭湖径流泥沙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荆江三口径流量发生显著变化集中在1960 年代和1970 年代,而输沙量突变点发生在1950 年代,此后三口水沙演变始终表现出显著的递减趋势;②太平口和藕池口的径流量和输沙量演变周期保持一致,均为31 a 的周期变化,松滋口和宜昌站的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具有相同的周期性,分别为16 a和33 a 的周期变化;③人为因素只是加速荆江三口分流分沙衰减趋势,但并不是致使其水沙演变发生突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阿克苏河年径流变化的非线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阿克苏河流域的托什干河、库玛拉克河和阿克苏河干流为例,基于1957-2008年的径流序列,运用小波分析和R/S分析方法分析了阿克苏河径流过程的非线性特征,揭示了流域径流的变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①库玛拉克河、托什干河及阿克苏河干流的年径流序列均呈增加的趋势,且都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分界点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径流较少,处于枯水期;后期径流较多,处于丰水期。②阿克苏河流域年径流量变化存在较长周期,长周期中又包含着短周期;其中,18 a和22 a的周期贯穿于整个时间序列,为流域径流的第一主周期。③流域内三条河流各个时段径流量的Hurst指数值几乎都大于0.5,表明流域径流的时间序列具有长期持续的特征;从各条河流最后一个时段的Hurst指数可以推断,在2008年后的一段时间里流域径流量将会继续保持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3.
枯水年长江中下游江湖水交换作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宜昌、汉口、大通、城陵矶、湖口等重要水文站的长时间序列水位、流量资料,着重分析了1978年和2006年典型枯水年长江中下游江湖水交换作用。论文建立了能表明江湖水交换作用的经验公式,以此为量化方法来表示江湖水交换作用的强度。结果表明:1978年代表三峡大坝建造之前典型枯水年的性质,2006年则已显示出三峡水库的运行对通江湖泊与干流水交换的积极作用。表现在江湖水交换系数上,1978年洞庭湖和鄱阳湖分别为0.57和0.56,洞庭湖和鄱阳湖与长江水交换处于稳定状态;2006年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交换系数分别为0.89和0.51,显示出2006年比1978年水交换作用强烈。洞庭湖和鄱阳湖与长江交换水量显示:1978年补给长江水量为分别为1 990×108 m3和947×108 m3,约占同期大通径流量的29%和14%;2006年补给长江水量分别为1 962×108 m3和1 564×108 m3,约占同期大通径流量的28%和23%。尤其是2006年鄱阳湖补水量比平水年还多5%,该年大通站流量全年维持在10 000 m3/s以上,以此保证了下游乃至河口地区水资源供给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雅鲁藏布江径流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文利用1956-2000 年近45a 的天然径流逐月资料, 1956-2004 年近50a 的气温、降水逐 月资料, 分析了20 世纪下半叶雅鲁藏布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表明: 雅 鲁藏布江流域径流的年际变化较稳定, 年内分配极不平衡, 月最大径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达30.1%, 而月最小径流量只占全年的2.1%, 枯水季节径流量和洪水季节径流量相差较悬殊; 雅鲁藏布江流 域普遍存在升温的变化趋势, 同时流域内降水增加趋势较明显, 变化周期与径流变化周期较一致。 从雅鲁藏布江流域天然径流代际变化的初步分析来看, 流域来水的增加, 主要受制于降水和气温的 变化, 也受到流域地表状况变化的影响, 同时也可能是河流丰枯长周期变化的表现。这种周期变化 还需相关资料的验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温榆河流域中上游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2009年6~8月的地表水质监测,分析了水质的季节变化特征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温榆河上游与中游山前平原区的地表水体污染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时空差异:①在温愉河上游山区,总氮、硝酸盐、氨氨及总有机碳在6~8月总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溶解氧及化学需氧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②在温榆河...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区近136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论文主要利用墨西哥帽小波变换和经验模态分解(EMD)等方法对1873-2008年上海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序列进行分析。以期认识上海气候在不同尺度下的振荡结构和周期特征。结果表明:上海近136 a来增温趋势明显,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增速超过以往。而40年代的暖期和60年代的冷期构成上海20世纪气温变化的主要特征。城市化的发展对城郊气温变化差异的影响十分显著。上海的年降水量主要是以短时间尺度的振荡为主,其中以40 a左右的波动为主要周期。小波变换的结果表明在长时间尺度上降水将增加,而短时间尺度上则相反。  相似文献   

17.
和田河年径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根据和田河实测年径流资料,应用小波分析、R/S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和田河年径流变化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和田河年径流存在减少趋势,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通过径流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上游出山口处两支流的径流变化主要受气温升高的影响,下游入塔里木河处除受降水减少的影响外,主要是由于人类对水土资源开发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是其径流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新疆玛纳斯河径流过程的非线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文站1954-2007年的逐月径流及流域内气候资料,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混沌理论与周期性叠加趋势模型研究了玛纳斯河径流的非线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结论如下:①玛纳斯河径流变化的周期分别在15、18和22 a,并在18 a处最为显著;②玛纳斯河径流变化呈现复杂的非线性特征,其关联维为3.317 8,是非整数,这意味着其径流变化具有分形和混沌特性;③根据周期性叠加趋势模型,2007年后的7 a内玛纳斯河径流仍将保持上升趋势;④玛纳斯河径流与NAO关系密切,在夏季表现为负相关且相关性最强,其次在冬季为较强的正相关,在全年关联性最差,并且两者存在多尺度的复杂相关性;⑤NAO通过气流循环影响该流域的气候变化进而作用于径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