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目前,超高压技术已能达到兆巴以上的压力范围,为研究地球深部物质及其存在状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地球物理学中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对各种典型的岩石、矿物和金属进行密度、熔点、粘度、抗压强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系数等物理和力学性质的测定,并把这些实测数据与其它地球物理方法的观测资料相比较,从而推论地球深部的构成物质及状态,进而研究地球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正> 地表地球化学作用是专指在地球最外层的地球化学过程,它和内生过程的地球化学作用一样,其规律形成本质可用化学热力学知识加以解释。与实验室内的化学反应相比,地球化学作用的规模要远远大得多,而且影响的因素也复杂得多。它受气候、生物、地理、岩石类型及地质构造严格控制。内生矿物的解体及外生矿物的形成都是在具体特定的地球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3.
静态超高压大腔体实验技术是进行地球深部物质研究的有效手段。作者在建立超高压实验室和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对超高压下温度、压力的测控,实验样品的组装,加热器和传压介质的使用等技术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和改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既是对超高压实验方法的简要介绍,也是对多年实验工作的总结。因此,对于从事有关工作的同志以及对超高压技术有兴趣的读者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世界上超深钻探的最大深度只不过十几公里,所获得的资料很有限。因此,为了获得大量地球深部物质状态的资料,除了地球物理探测外,通过高温超高压实验来模拟深部的物质演化过程,探讨地幔矿物稳定存在的条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湖岩体在岩浆侵位过程中因受控构造发生变换而具有顶蚀与充填两种侵位形式。不同侵位形式将对岩石结构、矿物相对含量与特征 ;Ca、Fe、Si含量 ;轻重稀土比例和流体包裹体类型与温度等方面发生影响 ,使其呈现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正> 地球热力学(Geothermodynamics)是介于地球科学与热力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用热力学的理论、实验和方法研究地球科学(主要是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中化学平衡和相平衡的有关问题。在研究矿物、岩石和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方面,以及在研究元素迁移、富集和同位素分馏机制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裂变径迹法已广泛用于地质研究,如用于测量岩石矿物中的铀含量,进行铀配分研究,用于测定绝对年龄等。我们利用诱发裂变径迹法测量岩石矿物中的熔融包裹体的铀含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实验岩石学在国外得到蓬勃发展,已成为岩石学领域内最有生气的发展方向之一。大量的研究结果,有力地促进着地质学和地球科学的发展。使新的学说孕育成长,对某些旧理论给以新的生命力、同时对生产实践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实验岩石学所包含内容极其广泛。就研究的物理化学条件看。从常温常压到高温高压,甚致超高温超高压,相当于从地表地壳至地幔,以致于探讨地核的实验研究;研究的岩石种类,包括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和热液交代形成的岩石等。这里仅介绍花岗岩和挥发分有关的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9.
<正> 侵入岩和变质岩中的副矿物可以给出岩石成因的重要信息,许多研究者利用这些矿物的化学成分来确定岩石的成因和建造。通常,副矿物富含杂质元素,它们是地球化学作用的指示剂。一些地质学家根据侵入岩副矿物中稀有和分散元素的分布特征,得出侵入  相似文献   

10.
<正> 《花岗岩类自然矿物岩石化学换算法及其应用》一书,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朱为芳、唐春景编著。全书7万1千字。该方法1977年在“华南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审议会、1978年在全国第二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术交流会及近年在其他单位宣讲时,引  相似文献   

11.
<正> 众所周知,陨石象地球岩石一样,也是由矿物组成的。但是,由于生成条件和保存环境不同,陨石矿物的种类和共生组合与地球矿物就不尽相同。究竟现在发现了多少陨石矿物,它们有哪些特点,这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本文打算对这个问题作简单的介绍。 陨石矿物有原生的和次生的,不过有少数矿物既可是原生的,也可是次生的。原生陨石矿物是陨石到达地球以前陨石本身固有的矿物,它反映了陨石的生成条件和在地球外的保存环境,因此成为陨石矿物研究的重点;而次生陨石矿物则是陨石物质在地球风化  相似文献   

12.
<正> 国际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学会(IAGC)将于1983年8月29日至9月8日,在日本三朝((?)取县)召开第四届国际水-岩石相互作用学术讨论会。学术交流将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1.活动的地热系统;2.水-岩石相互作用在矿物资源研究方面的应用;3.水-岩石相互作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4.水-岩石相互作用在环  相似文献   

13.
<正> 勘查地球化学,或地球化学探矿,是理论地球化学原理在矿物勘探中的实际应用。采用的方法包括对各种可得到的地球物质(土壤、岩石、水、植物、空气和其他介质)的一种或多种化学组分进行系统的测量。目的是鉴别与矿物的存在有关的化学模式。 这一应用学科最近25年来已发展成整个世界范围内矿物勘探计划的标准组成部分。在石油和地热勘探以及环境评价中,它的应用也日渐增多。勘查地球化学对于政府资源估价计划,特别是在铀的潜在储量评价方面,以及对它们的工业利用所做的后续评价方面,  相似文献   

14.
超高压技术的发展,为人类认识自然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它有力地推动了物理学、天文学、地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工作,并有可能揭示出周围物质世界中的一些奥秘和发现一些更新的现象。 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工作者长期以来很希望获得关于地球深部的资料。但这些资料很少,主要是根据地震和对假定存在于地球深部的某些矿物的电导及其它性质的测量而作出的推论。过去在实验室里建立下地幔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尤其是压力要达到300—1500千巴)有相当大的困难,即使用冲击波技术也只能在瞬间建立这种条件。因此大大地限制了人们对地球深部物质的状态和性质的认识。金刚石窗口压腔这一新技术的出现,为地球深部的研究工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自组织的定义、自组织产生的条件及过程,并简要报告了加拿大学者在1988年加利福尼亚地球化学自组织会议上交流的有关矿物、岩石、矿床成因等的地球化学自组织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由国际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学会和布拉格地质研究所主持的水与岩石相互作用的国际会议将于1974年9月9—17日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会议的讨论议题如下: 1.鉴别各种成因热水和矿物水的标志; 2.稀溶液与岩石、低温水与岩石的风化作用和组份运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 198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湖南长沙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构造地球化学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元素区域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托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  相似文献   

18.
黑色岩层是一种分布广泛且较为特殊的一类岩石 ,它的风化往往会加速各类岩石以及工程建筑物材料的风化与劣化过程。本文从矿物岩石学特征、黑色岩层风化的环境特征、黑色岩层中硫化物矿物氧化的地球化学过程以及硫化物矿物氧化形成的酸性条件下其它矿物的稳定性等方面对湘西地区黑色岩层的风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黑色岩层的风化过程及机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引用大量的资料,论述了元素(包括主要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在两相(不混溶的两熔体相、熔体/溶液相、矿物/熔体相和矿物/溶液相)之间的分配行为;探讨了影响元素在两相间分配的因素——两相的成分、性质,平衡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氧逸度)以及元素本身的性质(价态、半径)等;指出了进行元素分配实验研究的意义——元素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有助于地质学家定量模拟岩石的形成、演化过程,准确了解岩石、矿床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元素的富集、成矿机理等;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石油探测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的非地震勘探方法,但有关探测机理的系统研究却十分薄弱。本研究以江汉盆地含油区和非含油区的土壤、岩石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原油样品、钻井样品,对比研究了含油区和非含油区的土壤、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地球化学成分的特征,并提出了反映该区的烃类蚀变特征的地球化学因子;在研究了该区主要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