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地学     
X143 X591 200403227 铀在特定场址地下水中存在和迁移形态研究及其沉积热力学分析/张东(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2004,26(1).-43 -46 环图O-16 将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模式与地球化学条件相结合,应用铀元素水文地球化学迁移形式热力学分析方法,计算出某特定场址地下水中铀的化学形态和迁移形态。结果表明:UO2(CO32-)2占84.1%,UO2(CO3)0占8.7%,UO2(CO3)34-占6.5%。表3参6  相似文献   

2.
X591 9502961从高放废液中提取钢系元素的研究一一TRPO萃取体系的改进/杨大助…(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中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一1995,17(1)一26~32 环信O一16 观察了用TRPO(三烷基氧麟)萃取法直接处理我国生产堆高放废液产生第三相的情况,研究了稀释法和加人添加剂对形成三相及以媚为代表的钢系元素的萃取能力的影响,对TBP一TRPO-煤油萃取体系进行了辐照稳定性研究。表n参18X591 950296290一19/u模拟高放玻璃固化体的浸出特性评价/盛嘉伟…(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中国核化学与放射…  相似文献   

3.
X591 200403313 99Tc在Fe,Fe2O3和Fe3O4上的吸附行为研究/刘德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化学研究所)//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2004,26(1).-23-27 环图O-16 用批式法研究了大气条件下99Tc在Fe,Fe2O3 和Fe3O4上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吸附平衡后溶液中99Tc的存在价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 值(5-12)、CO32-浓度(1×10-8-1×10-2mol/L) 的增大,99Tc在Fe上的吸附比减小;溶液pH值、CO32-浓度的变化基本不影响99Tc在Fe2O3和Fe3O4 上的吸附;99Tc在这3种吸附材料上的吸附行为均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表示;当Fe作吸附材料时,吸附平衡后99Tc主要以Tc(Ⅳ)的形式被吸附,当Fe2O3和Fe3O4作为吸附材料时,99Tc主要以Tc(Ⅶ)的形式被吸附。图7表2参12  相似文献   

4.
X591 200002186包气带中“SSr迁移的浓度双峰分布数值模拟研究/王金生…(北京师范大学环科所,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9,19(6).一556一560 环图X一58为了深人研究核素在地质介质中的迁移规律,为低中放废物近地表处置环境安全评价提供依据,开展了在黄土包气带人工喷淋条件下,85sr、60Co和‘34cs的加速迁移试验,经过两年多的示踪试验,发现85Sr在迁移过程中,出现了浓度双峰分布,用单一对流弥散数值模型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基于“85Sr以两种化学形态迁移”的假设,采用两种不同的吸附参数进…  相似文献   

5.
环境地学     
X1432(X) 302548水质数学模型研究的发展阶段与空间层次/徐祖信…(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环境科学/上海市环保局一2(X)3,22(2)一79一85环图X一l(X)溶液化学对高岭土吸附腐植酸影响的实验研究/万鹰听(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一么刃3;22(2)一178一180 环图X一巧 对溶液化学(声值、离子强度和溶液组成)如何影响高岭土吸附腐植物质(HS)的实验,结果表明,溶液化学显著影响有机物在矿物表面覆盖的形成和属性:随声值的增加,腐植酸(HA)在高岭土…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核素以水为载体在多孔介质中迁移时,吸附和解吸作用不容忽视吸附和解吸是一非平衡过程.非平衡状态下吸附和解吸达到平衡的快慢程度可以用平衡速率参数a来表征本文首次定量分析了非平衡吸附对核素迁移的影响,提出基于室内分配系数实验求取a值的方法,并将室内实验得出的a值同原位核素迁移试验拟合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此方法求出的a值可作为非平衡吸附核素迁移数学模型的主要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7.
X591200703677絮凝-微滤组合工艺处理含钚废水/赵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7,29(2).-113~117环图O-16为了有效地应用絮凝沉淀与中空纤维膜微滤(CMF)组合工艺处理低放射性的含钚废水,对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关键运行条件进行了优化:硫酸亚铁的最佳加入量为ρ(Fe2 )=35~60mg/L,出水pH控制在6.5~9.0,钚去除率大于99.9%.同时还对含U,Am的Pu废水处理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处理含铀、钚、镅的混合废水的实验工艺流程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MF工艺处理含铀、钚、镅…  相似文献   

8.
一般性问题     
简要介绍了光气水解塔的设计要点。图3表lX7012以X幻1574低浓度甲苯在固定床活性炭上的吸附及其数值模拟/宁平(昆明理工大学)…//化工环保/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环保所一1999,19(5).一259一263环图X一32 对气体中低浓度甲苯在固定床活性炭上的吸附作了系统研究,测定了甲苯一空气一活性炭系统的吸附等温线及必360 x 14(X) mm活性炭固定床的穿透曲线,并在低浓度范围建立了固定床活性炭吸附甲苯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所建模型可用于预测其它条件下的穿透曲线。图7表l参5X701 X382:12(X)(X) 1577美国治理燃煤电…  相似文献   

9.
选择垃圾渗滤液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特征污染物,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DMP和DBP在包气带土层的降解、吸附、弥散参数,建立了DMP和DBP在包气带迁移的对流-弥散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数值解方法,预测了DMP和DBP在包气带土层中迁移及其对饱水带地下水的污染风险.结果表明,DMP和DBP 的包气带污染距离分别可达6.5m和0.5m,DMP存在丰水期污染饱水带地下水的风险,而DBP的污染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0.
X192 X831 9900077用于道路网络机动车污染的运算模型一An叩er-ational model for vehieular Pollution from a roadnetwork仁刊,英]/JariH泣rkonen…// Intern.J.Environ.and Pollut.一1997,8(3/6)一436一437 北图 文章简介了芬兰气象研究所开发的数学模型CAR一FMI。模型用于管理目的,预测道路网络中的污染扩散。它含有一排放模块、气象时间序列的处理、一大气扩散模块和浓度时间序列计算值的统计分析。扩散模块基于有限线源的高斯扩散方程;它允许风向与道路呈任意角度。还考虑了氮氧化物的化学转换。计算机程序已被商业化,有I义〕…  相似文献   

11.
环境地学     
X 144 9801916岩溶山区表土中’&、”,es、22‘Ra和2,SRa的地球化学相分配及其侵蚀示踪意义/白占国(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卜·//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环委会一1997,17(4)一407~411 环信X一9 岩溶山区表土中7Be、‘3,es、’26Ra粕“之”Ra地球化学相分配的实验研究表明,4种核素绝大部分(85%以上)存在于Fe一Mn氧化物、有机质及残渣相中。它们在表土的迁移过程中具微粒迁移性,能较好地随土粒搬运,可作为土粒侵蚀或沉积的示踪剂。但其微粒示踪类型又各具特征:’Be的化学形态与其季节性微粒迁移示踪一致;’3?Cs的化学形态适用于示踪土粒…  相似文献   

12.
一般性问题     
X701 9903051生物法净化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动力学问题探讨/孙佩石(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及化学工程系》二//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环委会一1999,19(2)一153~158环信X一9 依据对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甲苯废气过程的生物化学反应类型、过程控制因索和生物膜作用等机理问题的分析研究,定义其为一个以生物膜为有效吸附表面、以活菌体为生物反应活化中心的吸附一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并据此建立了“吸附一生物膜”理论及相应的动力学模式。该模式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5)。结果将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研究提…  相似文献   

13.
X52 200500778 山东淄博裂隙岩溶水中污染物运移的数值模拟及治污措施/郭飞(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水利学报/中国水利学会.-2004,(7).-57—63 环图TV-3 本文分别应用5种数值计算方法,模拟了山东淄溥裂隙岩溶水中污染物的运移,结果表明总变异消减法(TVD法)和混合特征线法(HMOC法) 求解该类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合适。为了解影响污  相似文献   

14.
环境地学     
X142200503177某极低放废物处理场地下水中Sr迁移形式热力学分析/张东…(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安全与环境学报/北京理工大学.-2005,5(2).-34~36环图X-142将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模式与地球化学条件相结合,形成Sr元素水文地球化学迁移形式热力学分析方法体系。计算出某特定场址地下水中Sr的化学形态和迁移形式。结果表明,Sr2+迁移形式占总量的99.38%,SrHCO3+形式占0.55%,SrCO30占0.019%。表3参12X143200503178黄河泥沙对硝基氯苯的吸附机理研究/尹艳华…(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水科学进展/水利部南京水文资源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地下水中核素在岩体破碎区的迁移扩散特性,采用Visual Modflow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破碎区岩体渗透系数对核素迁移运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存在的非贯通岩体破碎区会对核素的迁移速率产生不利影响;核素浓度在迁移衰变过程中呈现先快后慢的降低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核素浓度变化受破碎区渗透系数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小;当破碎区渗透系数取值为围岩的30倍时,地下水中核素最大浓度从第1年的4.65×10~6Bq/L降至第90年的1.22 Bq/L;核素浓度极值、扩散时间与相对渗透系数之间遵循函数关系式c=0.269 16×e~(-n/6.544 59)+0.575 19×e~(-n/0.985 8)+0.118 95。  相似文献   

16.
入5艺9700305天然水体沉积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特征/杜青…(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6,15(3)一199~206 环信X一87 运用表面络合模式,研究了江西乐安江下游黄龙庙沉积物的吸附特性,测定了样品对重金属Cu(卫),Cd(R)的吸附等温线和pH吸附突跃曲线;应用FITEQIJ程序计算了沉积物的表面固有吸附常数;对恒定容量模式、扩散层模式和三层模式在天然水体沉积物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应用表面络合模式研究天然水体沉积物的吸附特性是可行的,三种模式对重金属Cu(正),Cd(R)在沉积物表面的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17.
X55 200002177近海海域污染源的合理布局/许志强(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海洋学报/中国海洋学会一2000,22(2)一120一123.环图P一38 针对近海海域污染源合理布局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论述解的存在性,构造了优化计算方法,对实际海域进行数值计算,通过优化前后海域污染程序的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与算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图3表1参6X55 200002178溢油风化过程研究进展/严志宇…(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学院)//海洋环境科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一2000,19(1)一75一80环图X一14 讨论了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溢油的组成和性质的变化关系及蒸发、溶解、…  相似文献   

18.
X 1929钓0165焦化废水中蔡的动态吸附及其过程模型化/贾增发…(华东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1993,13(3)一161一167环情X一58 提出了一套吸附动力学预测模型,并用实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描述固定床吸附柱对茶的吸附穿透曲线。在模型求解时引用了静态吸附得到的有关参数,膜传质系数由经验公式和短柱最小二乘法得出。图10表3参6X 192 94(刃166城市降雨径流长期污染负荷模型的探讨/施为光 (四川省环保科研所)//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天津市环保科研所,一1993,印)一6一10 环情X一136 …  相似文献   

19.
利用ZnCl_2活化法制备的柚皮基活性炭(GAC)处理含Cr(Ⅵ)废水,研究了pH、投加量、吸附时间、初始浓度和温度对Cr(Ⅵ)吸附的影响。吸附等温实验数据拟合显示,与Freundlich相比,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和Dubinin-Radushkevich(D-R)方程。25、35和45℃时,GAC的单分子层吸附量分别为119.54、132.80、和145.47 mg/g,吸附自由能分别为9.93、17.72和20.82 k J/mol。吸附动力学研究显示:准二级动力学、颗粒内扩散和Bangham模型可以描述GAC吸附Cr(Ⅵ)的反应过程,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过程受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20.
环境地学     
X 142 9400074厦门西海域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环境容量/陈慈美…(厦门大学海洋系)lj海洋学报/中国海洋学会一1993,15(3)厂43~48环情P一38 基于作者近年来海域的现场观测和有关:(l)磷各种形态的含量;(2)不同形态之间的迁移、转化和贮藏;(3)再生、矿化的动力学过程的实验室模拟研究等方面的_「作,得出的结果表明半封闭厦门港湾水体中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水环境容量,主要由悬浮颗粒物的吸附/解吸及生物碎屑的生物一化学分解过程所控制。提出了厦门港湾磷环境容量的模式。图3表I参7X 142 9400075渤海西岸微量元素表生地球化学特征/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