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布点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建成区进行网格实测空气污染物SO2、NOx、TSP,获取足够的信息量,用等值线图分析空气污染状况及规律,应用统计学方法选出优选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深圳市大气沉降灰中放射性核素分析研究项目,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的要求及布点方法和原则,综合了深圳市人口分布情况、产业和能源结构特点、地形和气象条件、放射性来源等因素,对监测点位的选址提出解决方案,为项目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6)
根据深圳市典型电磁污染源电磁环境调查方案,掌握深圳市典型电磁污染源的电磁环境基础数据,通过对电磁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同时借鉴城市的长期自动监测方法,并结合深圳市的现状和自动监测点的布点原则,为深圳市电磁污染源自动监测进行优化布点。通过优化布点,完善了深圳市电磁环境自动监测体系,能够从宏观上掌握深圳市典型电磁污染源的长期变化状况,为深圳市电磁污染源的电磁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6.
7.
根据深圳市城市区域电磁环境调查方案,形成深圳市电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通过对电磁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借鉴其它污染源的城市区域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并结合深圳市的现状和自动监测点的布点原则,为深圳市城市区域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点进行优化布点。通过优化布点,完善了深圳市电磁环境自动监测体系,从宏观上掌握深圳市的电磁环境长期变化状况,为城市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提供长期稳定的基础数据,填补了电磁环境监测体系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实施空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对于提升空气质量监测效率和监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9.
周凤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3,(2):11-12
目前 ,我国在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方面的研究尚不多 ,本文在借鉴国内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噪声污染特征 ,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本研究以网格布点实测数据为基础 ,利用功能区分层抽样方法确定最优测点数 ,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和综合评判选取最佳点位。经验证 ,优化结果具有代表性和足够的精度 ,表明该方法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10.
在交通噪声污染日益严重的大背景下,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交通噪声监测的现状,主要探讨了物元分析法的原理、方法和在交通噪声监测优化布点应用,最后总结了交通噪声控制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目前,我国在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方面的研究尚不多,本文在借签国内大气监测优化布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噪声污染特征,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优化布点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本研究以网格布点实测数据为基础,利用功能区分层抽样方法确定最优测点数,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和综合评判选取最佳点位。经验证,优化结果具有代表性和足够的精度,表明该方法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13.
14.
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农田土壤有机碳采样布点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样设计是土壤有机碳研究中面临的首要问题。论文对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农田土壤有机碳进行抽样样本代表性评价,对比分析了不同采样方法的样点布设效率,结果表明:1)高塬区合理采样布点方法应为网格布点法,采样点布设格网间隔4 km,网格布点法较随机布点法和联合单元布点法效率分别提高64.3%和31.8%;2)平原区合理采样布点方法应为网格布点法,采样点布设格网间隔2 km,网格布点较随机布点和联合单元布点效率分别提高64.8%和128.8%;3)丘陵区合理采样布点方法应为联合单元布点法,样点布设密度为1个/1 314 hm2,联合单元布点较随机布点和网格布点效率分别提高205.8%和294.2%。 相似文献
15.
依据2013年-2017年浙江省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浙江省城市声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并以省会城市杭州为代表,与国内其它省会及直辖市城市声环境现状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城市功能区夜间噪声超标外,城市区域声环境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总体满足国家标准,城市的主要环境噪声源是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2013年—2017年,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在55.1~55.7分贝之间,年际度变化幅度不大;各城市近5年功能区噪声夜间超标率较高,且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在67.3~68.1分贝之间,衢州、台州、丽水交通噪声年际变化幅度较大。杭州市在区域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声环境昼间达标率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和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16.
17.
洱海地面水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87年以后五年洱海水质监测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选择污染指数大的pH、COD_(Mn)、BOD_5、T-N、T-P进行单项方差分析,进而再进行灰色关联聚类分析和年际相关分析,确知洱海三个水质监测断面可归于一类。考虑水下地形、湖流、环湖工农业布局,水质监测点优化为两个即可保证其准确性、可控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