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改造的研究,通过高效沉淀池与反硝化滤池联用,对浙江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处理至特别排放限值。联用工艺处理后,水质满足COD≤30mg/L、BOD5≤6mg/L、SS≤5mg/L、NH3-N≤1.5mg/L、TN≤10mg/L、TP≤0.3mg/L,且出水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2.
以沈阳市某污水处理厂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人工配制的模拟废水,在SBR反应器中进行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运行方式的调整及参数的改变,在第33 d培养出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污泥粒径在2~3 mm左右;在一次曝气后增加静置缺氧段,有利于脱氮,系统中COD、NH3-N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3%和92%;好氧颗粒污泥系统中含有大量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系统中污泥状态良好,处理效果好。采用逐步提高生活污水比例的方法对颗粒污泥进行驯化,当生活污水的比例达到100%时,系统出水COD50mg/L,NH3-N5 mg/L,达到GB18918—2002一级A出水标准。  相似文献   

3.
田志梅 《环境科技》2002,15(3):13-15
徐州污水处理厂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处理污水,出水水质要求:CODcr≤120mg/L,BOD5≤30mg/L,SS≤30mg/l\L,为满足污水处理厂属水作为市区景观用水及下游断面达标的要求,排水指标改为:CODcr≤70mg/L,BOD5≤20mg/L,NH^ 4-N≤15mg/L.因此,须对管线予以改造,变成A/O工艺,通过小试验证明此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4.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采用水解酸化+BAF为主要工艺处理污水,处理量0.5万m3/d,进水水质COD≤500 mg/l、BOD5≤220mg/l、SS≤350 mg/l、NH3-N≤15 mg/l、总氮≤35 mg/l、总磷≤4.0 mg/l。出水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即COD≤50 mg/l、BOD≤10mg/l、SS≤10 mg/l、动植物≤1 mg/l、石油类≤1 mg/l、NH3-N≤5 mg/l、总氮≤15 mg/l。调试过程中采用控水周期法,同时应用浊度快速核算COD值,指导调试运行,根据水质的浊度与COD之间的关系,确定以浊度去除率作为主要工艺控制参数,具有操作方便、直观、及时变换工艺条件,保证调试的效果,及时发现异常,快速处理,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缺氧反硝化+好氧活性污泥生物脱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聚合及染整工艺处理实际生产混合废水,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8h;污泥回流比为50%;污泥负荷:0.15kgBOD/kgMLSS·d;混合液回流比:200%~300%的工艺运行条件下,出水CODCr≤60mgL,CODCr去除率达到97.7%以上,出水TN≤14mg/L,TN去除率达到94.4%以上;出水NH_3-N≤3.82mg/L,NH_3-N去除率达到90.5%以上,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该工艺出水效果良好,工艺简单可靠,运行稳定,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浙江某制革、纺织印染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污水处理厂进水、出水和污泥中Cr、Zn、Cu、Ni、Pb、Cd、Fe、Mn等重金属含量、来源及污染分布特性,探讨了重金属对该污水处理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污水处理厂进水中Cr和Fe的含量最高,分别达16.40和15.80mg/L;重金属在污泥中发生富集,其中Cr和Fe的浓度高达12550和13671mg/kg。重金属在污泥中富集,不仅制约了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而且影响了污泥的固液分离性能和常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7.
曝气系统是污水处理厂最主要的耗能单元,具有很高的节能潜力。在青岛张村河水质净化厂引进曝气精确分配与控制系统,考察了该系统的曝气控制效果、对出水水质的影响以及节能降耗潜力。结果显示:在1 d中2/3以上的时段内,曝气精确控制可将曝气池中溶解氧(DO)浓度控制在设定值±0.3 mg/L范围内。应用曝气精确控制后,污水处理厂平均出水ρ(COD)由19.6 mg/L降至16.7 mg/L,ρ(NH+4-N)由0.37 mg/L降至0.28 mg/L,ρ(TN)由8.48 mg/L降至7.36 mg/L,出水ρ(TN)<10 mg/L的天数占总运行时间比例由79%增至100%,出水水质更加稳定;同时曝气能耗节省24.8%,乙酸钠药耗降低15.1%。结果表明曝气精确控制是实现城市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活性污泥过程反应池与二沉池耦合模型与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二沉池一维通量模型与反应池活性污泥2号模型(ASM2)耦合,建立了活性污泥过程模型.模型应用于重庆某污水处理厂,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对出水中COD、SS、TN及TP进行模拟.针对该污水处理厂现行运行条件,分析了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因素,提出优化运行参数,将二沉池污泥回流比由原来的0.75减至0.20~0.25,剩余污泥排放量从原来的591m3/d至204~249m3/d;将反应池污泥浓度由原来的1.2g/L增加至2.8g/L,可提高系统抗负荷冲击和抗低温的能力,改善系统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9.
在太湖流域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研究中试气升式氧化沟的污水处理效果,获取了出水主要指标稳定达标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出水COD<50mg/L的最大容积负荷为0.88kg/(m3·d).NH4+–N污泥负荷不大于0.06kg /(kg·d)时,出水能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的5 mg/L.直沟段DO降低到0.6~1.0mg/L后,进出水TN平均浓度分别为30.7,11.3mg/L,并能保证出水TN<15 mg/L稳定运行14d以上.进气量30m3/h时,直段底部最大流速为0.19m/s,中上部流速为0.03m/s,此时沟底没有出现污泥沉降,出水各项指标稳定达标.生产型气升式氧化沟的占地面积将比传统氧化沟至少减少25%.  相似文献   

10.
采用SBR装置,接种CANON絮状污泥,通过控制沉淀时间、HRT、DO及进水基质组成(配水与实际生活污水的比例),实现具有SNAD性能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并进一步通过降基质的方式,考察SNAD颗粒污泥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时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器运行至第34d时,成功培养出具有SNAD性能的颗粒污泥;颗粒粒径最大可达1103μm,最大总氮去除负荷可达1.03kg/(m3·d);同时在降基质运行过程中,CANON脱氮始终在反应器总氮去除中占优势地位,并最终实现生活污水中氮素、有机物的同步有效去除,出水TN平均为10mg/L,出水COD平均为40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采用MCOP(modified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反应器处理市政污水,通过调整进水流量,考察水力停留时间及反应器中污泥浓度变化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MCOP反应器处理市政污水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1.2 h时,出水ρ(COD)能够稳定在50 mg/L以下,COD负荷为0.43 kg/(m~3·d),出水ρ(NH_3-N)稳定在5 mg/L以下,该两项指标均能满足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的要求。MCOP反应器污泥浓度可达7 316 mg/L,远高于一般曝气池。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滇池环湖截污体系中混合水质净化厂MBR工艺对农村农业面源污水的处理效能,削减流入滇池的污染负荷,该研究利用厂内已建的MBR中试系统,优化硝化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污泥浓度及溶解氧等4个运行参数,并将其应用于混合水质净化厂MBR工艺优化调控。结果表明:硝化回流比200%、污泥回流比150%、MLSS 4 000~5 000 mg/L、DO 1~2 mg/L为中试最优运行参数,依据该成果指导规模2.5万m3/d的混合水质净化厂进行参数优化,调试后出水水质稳定,在硝化回流比200%~300%、污泥回流比200%~300%、MLSS 6 000~7 000 mg/L、DO 2 mg/L条件下,COD、NH3-N、TN及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9%、94.2%、26.7%、39.8%,COD、NH3-N及TN均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TP需后续强化处理达标。研究成果可推广至滇池环湖截污体系中类似水质净化厂,指导同类水质的MBR工艺运行参数调控。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集镇污水处理厂CAST工艺调试实验研究,实际调控结果表明,采用控制温度、溶解氧、沉降比、污泥指数、生物相的变化,运行周期4.5h,沉降比35%,污泥龄15d,生物区溶解氧31mg/L,实现生物菌种培养与驯化最佳条件,污泥浓度可达到2000mg/L,生物相基本稳定,处理效果显著,出水各项指标达标。  相似文献   

14.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快速发展。本工程采用预处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工艺对贵州省某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200mg/L、BOD5≤120mg/L、SS≤220mg/L、氨氮≤30mg/L、TP≤3mg/L时,出水可以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运行成本为约0.08元/t。其投资少,运行费用低,适合在农村使用。  相似文献   

15.
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针对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厂的运行问题进行了探讨,优化了氧化沟的工艺参数,提高了氧化沟的处理效果,改善了二沉池出水水质:CODCr≤50mg/L,BOD5≤10mg/L,NH4-N≤5mg/L,TN≤15mg/L,TP≤0.5mg/L。  相似文献   

16.
采用物化混凝沉淀+生物选择器+氧化沟处理制革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25003500mg/L、BOD510003500mg/L、BOD510001200 mg/L、硫化物401200 mg/L、硫化物40100 mg/L、氨氮40100 mg/L、氨氮4060 mg/L、总铬≤50 mg/L时,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CODcr≤100mg/L、BOD5≤20mg/L、硫化物≤0.58mg/L、氨氮≤10mg/L、总铬≤1.5mg/L。该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少,运行稳定、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  相似文献   

17.
对污水处理厂污泥机械脱水滤液进行了循环利用研究.将滤液与剩余污泥(mlss≤13000mg/l)按1比4的比例均匀混合,然后加入到沉淀器中进行重力浓缩试验,结果表明:它能够改善污泥的浓缩脱水性能,加快污泥的沉淀速度,增大浓缩污泥的浓度;生产运行数据分析显示:污泥脱水滤液与剩余污泥混合液进入浓缩池后,上清液更加清澈,污泥的固体负荷率显著提高,这既可降低污泥的处理成本,亦可减少污泥处理系统的基建投资,为污泥处理系统的工艺优化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李瑞成 《环境工程》2020,38(7):109-115
福田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40万m3/d,为国内首座设计的双层覆盖半地下式结构形式的污水厂,加盖二层顶部规划建设为市政公园,出水水质执行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泥饼含水率≤ 50%。对污水厂处理工艺的选择与设计、设计特点及新技术的应用等进行了介绍;针对进水SS高、脱氮任务重、污泥处理要求高的设计难点,污水预处理系统设置了初沉池,污水处理采用多点进水多段强化脱氮改良A2/O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机械浓缩+板框深度脱水"工艺。项目建成后运行稳定,效果良好,出水水质优于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9.
研究在低水温条件下,进厂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时(污水平均BOD5为45 mg/L左右),漳扎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较优的运行工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情况下,较优的连续运行工况为:污泥回流比为75%左右,MLSS为3 200~3 500 mg/L,生化池处的溶解氧在0.7~1.3 mg/L之间;较优的间歇运行工况为:以曝气3 h停曝3 h的方式运行,生化池处的溶解氧在3~5 mg/L之间,污泥回流比为75%左右,MLSS为3 200~3 500 mg/L。上述两种运行工况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都有较高的去除率,能成功避免污泥解絮的发生,使系统中的微生物平稳过冬;其中间歇曝气方式能达到节能减耗的目的,建议在旅游淡季时采用该方式运行。  相似文献   

20.
为使某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排放,对该厂进行了全流程测试,分析其主要污染物沿工艺流程分布特征以及活性污泥特性,评估工艺运行现状,为该污水处理厂优化调控提供基础数据。研究发现,该厂进水ρ(BOD5)/ρ(TN)仅为2.45,属于典型的低碳氮比进水。此外,通过活性污泥特性测试发现,反硝化潜力为9.0 mg/(g·h),反硝化菌群相对丰度较高。进水碳源不足及外部碳源投加位点设置不合理是该厂无法实现TN达标排放的主要原因。在采取改变碳源投加位点、减小好氧池末端曝气量、增加碳源投加量等措施后,出水ρ(TN)由32.0 mg/L降至12.7 mg/L,实现了TN的达标排放;此外,厌氧释磷潜力由1.3 mg/(g·h)提升至2.6 mg/(g·h),生物除磷能力也有了较大提升。研究提供了一种解决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超标问题的思路,可为含低碳氮比进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调控及稳定达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