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安全与健康》2005,(2S):46-46
目前,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加紧研发氢燃料电动车,以应对石油短缺危机和燃油汽车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据有关资料称,美国计划2010年有1/4轿车采用氢燃料电池。该氢燃料电池的核心材料是全氟离子交换膜,占有燃料电池一半成本。过去一直为发达国家一家公司独家垄断。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企业持续深入改革、用工方式发生变化,更多相关方直接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企业的经营发展作出贡献,同时也给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补齐相关方安全管控短板,逐渐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中车齐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车集团")在经历的相关方安全管理三个阶段中,不断拓展相关方安全管控模式。  相似文献   

3.
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型BOD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国内外各类生化需氧量(BOD)的检测方法,详细介绍了通过电化学活性微生物产电进行BOD检测的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型BOD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以及电化学活性微生物实现电子转移的机理.与其他类型的BOD传感器相比,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型BOD传感器的主要优点包括稳定性强、响应时间短、重现性好、精确度高、转化率高和测量范围大等.此外,分析了影响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型BOD传感器稳定性、转化率、响应时间的主要因素,并指出降低燃料电池成本和采用各类实际水样考查传感器性能对于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型BOD传感器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技前沿     
科学家利用液体在极窄通道内不混合的特性,制造出了第一块无膜碱性燃料电池。舍弃质子交换膜结构不仅简化了燃料电池的设计,也令碱性燃料电池得以问世。这种电池的发明者、伊利诺伊大学的保罗·凯尼斯说,它们与现在使用的酸性电池相比,效率可能提高40%之多。凯尼斯的电池系统利用了一种名为“层流”的现象,即如果液体流非常细就会变得很粘稠,在被推动穿过另一小股液体时,两者不会发生混合。  相似文献   

5.
目前,一种很有市场前景的清洁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成为国际汽车巨头竞争的一个热点。燃料电池汽车利用氢与氧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然后再以电能驱动;通过氢和氧化学反应生成水蒸气,不排放碳化氢、一氧化碳、氮化物和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质,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环保型汽车。  相似文献   

6.
煤气化技术作为煤炭深度加工、转化利用的先导技术,是目前国内洁净煤技术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而煤气化炉是煤气化技术的关键设备,其作用是以白煤和焦炭等固体块状燃料为原料,当空气或氧气与蒸汽等气化剂在炉内通过固定燃料层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把煤炭转化为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合成气。这种清洁的合成气可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氢气和合成天然气的原料,也可以用于生产城市煤气、炼钢还原剂,或用于电厂联合循环发电。大连冰山集团金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近日制造出国内目前最大的煤气化炉,该炉结构紧凑、制造难度大、技术复杂,实行封闭运行,热量散失小,不污染环境,从而能实现煤炭的高效清洁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钓鱼岛事态的发展,国人抵制日货的情绪也越发随之水涨船高。丰田、日产等主要日系车相继宣布调整在华产出,甚至关停部分工厂。在这种情况下,日系车或将借壳还魂,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在国人面前。继8月销量数据显示,中国车市一片"涨声"的情况下,日系车成为唯一负增长车系。9月日系车并未能止住下滑曲  相似文献   

8.
如今全世界的汽车制造商和环保主义者都在期待着一种更加成熟的驱动方式的诞生,例如氢燃料电池、电动或混合型系统(电动/石油),以实现更高的能源效率、降低汽车对环境的影响。英国的科学家提出的“创新式车身”法,以传统矿石能源为燃料的内燃发动机汽车,同样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燃料消耗,从而减小对环境造  相似文献   

9.
从稳定运行以壬基酚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生物膜分离到一株能以壬基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产电菌LQF-6。对菌株LQF-6的形态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为假单胞菌。LQF-6以壬基酚为唯一碳源,培养84 h壬基酚降解率为53.80%。差分脉冲伏安测定结果表明,LQF-6分别在-0.088 V和0.272 V出现两个氧化峰。菌株LQF-6接种至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室,以壬基酚为底物,铁氰化钾为阴极电子受体,外接电阻为1000Ω时,微生物燃料电池最大输出电压达0.17 V,电池最大功率密度为(58.51±2.24)m W/m2。  相似文献   

10.
你能想象,一辆汽车,居然没有发动机,没有传统形式的方向盘,没有油门,没有刹车踏板,不需要汽油作燃料,排放物只有水,却拥有跑车一样的速度,这真有可能吗?--其实,这样的汽车已经不再是痴人说梦,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就会走进你我的生活。日前,在通用汽车2003能源动力高新科技全球巡展北京展上,世界首辆可驾驶的线传操控燃料电池车Hy-wire、氢动3号燃料  相似文献   

11.
7月16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中提到,取消一般公务车,公务车优先采购新能源车型等,大有为公务用车贴上绿色符号的节奏。此前,人们熟悉的"官车"形象一般是奥迪A6L,还有丰田陆地巡洋舰,警车形象则不乏桑塔纳和帕萨特。有读者想知道其他国家的公务用车制度是怎样的,那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美国吧。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科学家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的水葫芦,可在微波联合碱作用下实现能源化利用,制取燃料酒精、氢气、甲烷等清洁燃料。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课题组研究了微波联合碱对水葫芦降解和糖化的影响规律,包括微波加热时间、功率以及碱用量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科学家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被列为世界十大害草之一的水葫芦,可在微波联合碱作用下实现能源化利用,制取燃料酒精、氢气、甲烷等清洁燃料.  相似文献   

14.
《安全与健康》2004,(10X):26-26
你能想象,一辆汽车,居然没有发动机,没有传统形式的方向盘,没有油门,没有刹车踏板,不需要汽油作燃料,排放物只有水,却拥有跑车一样的速度,这真有可能吗?——其实,这样的汽车已经不再是痴人说梦,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就会走进你我的生活。日前,在通用汽车2003能源动力高新科技全球巡展北京展上,世界首辆可驾驶的线传操控燃料电池车Hy-wire、  相似文献   

15.
生物柴油是指由植物油、动物油脂等制备得到的单烷烃酯类。它是一种环境友好、清洁排放的燃料,因此是非常理想的石油柴油替代燃料。本文从生物柴油产业链中的原料来源、生产工艺、产品应用以及其效益等方面对这种新型的清洁燃料进行了简单介绍。总之,生物柴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生物质燃料。  相似文献   

16.
矿井瓦斯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休,是在煤的生成和煤的变质过程中伴生的气体.瓦斯,又称为煤层气,其实是吸附在煤层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和天然气一样,实际上是一种热值高、无污染的优质的新型清洁能源,可用于发电燃料、工业燃料、化工燃料和居民生活燃料.瓦斯事故是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居高不下的主要矛盾,有效控制瓦斯事故是解决中国煤矿安全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车库内燃料电池汽车氢气意外泄漏后的浓度分布情况,采用ANSYS软件,通过分析可燃性气体体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氢气的扩散分布、不同泄漏位置氢气的扩散情况,研究6种不同通风方式对氢气意外泄漏扩散分布的影响,针对车库内氢气泄漏的特性,在通风方式上引入侧墙底部送风和侧墙顶部送风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底部送风能显著加快氢气的扩散和排出。垂直高度上氢气浓度分布不均,侧墙顶部送风能使顶部堆积的氢气向下扩散,降低最大气体浓度;在墙角泄漏会由于墙壁的影响导致氢气堆积,对墙角局部通风尤为重要。研究结果可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专用车库的通风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处河南省新乡市的环宇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从事电池原材料和镍镉、镍氢、锂离子等电池的生产,是国内碱性二次电池第二大产业集团,年产值13亿元。该集团所属的子公司河南环宇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有员工2496人,主要生产镍基(镍镉、镍氢)碱性二次电池。从2005年6月23日到9月30日,该公司镍镉电池生产一线的1663名工人到新乡市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检查,发现有1020人尿镉超标,其中11人被确诊为职业慢性轻度中毒。小资料:镉的性质与镉中毒镉(Cd),常温下为微带蓝色的银白色金属,质软,具延伸性,耐磨。镉中毒主要是吸入镉烟尘或镉化合物粉尘…  相似文献   

19.
锂离子电池过充爆炸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充是导致电池爆炸的一种常见原因,分析过充与电池爆炸的关系及过充所导致的电池爆炸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程度极其重要.以10 Ah三元材料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倍率过充方式刺激锂离子电池,利用高速摄影仪、红外热像仪和压力传感器来记录该锂离子电池爆炸、燃烧的图像、温度和压力.结果表明:电池在过充的过程中,其温度变化分为3个阶段;发生爆炸后,电池的能量主要以燃烧的形式释放,燃烧的火球面积高达770.64 cm2;距电池爆炸15 cm处,最大压强为0.03 MPa,可见电池爆炸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动力电池在实车工况下安全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将电池系统安全预警问题提炼为关键状态预测及基于预测状态的预警分类2大科学问题,根据实车运行中的电池状态数据,选择电池的单体电压最高值、单体电压极差等作为关键预测对象;利用费舍尔计分和最大信息系数(MIC)进行特征选择,采用样本卷积和交互网络模型(SCINet)实现关键状态预测;基于预测的状态,建立多分类随机森林(RF)模型,对动力电池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级预警。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电池多个参数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如预测1 min后单体电压最高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027 1,温度最高值为0.054 0;对电池系统1 min后安全风险等级预测的查准率为84%,宏平均f1分数为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