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职业安全》2005,(7):22-23
有人把危险源比喻成“睡狮”,再恰当不过了。这头猛兽睡了安宁、醒了恐怖。如何让“睡狮”长眠,就看我们对危险源监管这项工作能坚持多久。在我国一些地区此项工作已经开展得很好,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这对其他地区肯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消防部门之前的机制和体制已经出现不同步的现象。面对当前频发的公众聚集场所火灾事故,为消防救援部门带来很多挑战,同时为社会和公众带来损失。针对于公众聚集性场所,消防部门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开展专项治理,全面了解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隐患。基于此,通过结合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特点,分析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以此为据提出相应的监督管理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公众聚集场所潜在的火灾隐患因素的具体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人群疏散设计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后人员疏散困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本文针对公众聚集场所火灾隐患整改问题,对火灾隐患单位和公安消防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博弈分析,建立了一种符合现状的简单罚款监督博弈模型,并分析其存在的缺陷,即对于单位违反规定不治理火灾隐患只进行简单的罚款不足以约束单位的消防安全行为.又在肯定其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提出单位承担责任的监督博弈模型.通过对这两种博弈模型的计算、对比和分析,论证了监督博弈模型的可行性,认为监督博弈模型能更加有效地约束单位的消防安全行为,得出监督力度、惩罚尺度与检查概率的相互制约关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具体要求和措施.认为应扩大单位承担责任范围和增大处罚力度,并应将部分罚款作为消防监督部门的奖金和补助,以提高公安消防部门监督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朱美亚 《劳动保护》2010,(7):106-107
消防安全疏散隐患是导致公众聚场所群死群伤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掌握正确的疏散方法,是避免群死群伤事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孙敬 《中国安防》2011,(12):52-54
在自助银行环境下,多人聚集在一起的情况可能会给办理银行业务的用户造成一定的安全威胁,因此,对多人聚集的情况做出智能预警机制会有效地遏制犯罪事件的发生。人群聚集通过检测场景内人员数量进行预警,而人员检测是人员数量统计的前提。目前,人员检测的算法主要有基于个体和基于群体两类算法,本文将详细分析介绍该检测算法在自助银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聚集场所迅速增加,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隐患。由于这些场所具有面积大、人员多、流动性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就会给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带来很大困难,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因此有必要对公共聚集场所进行火灾风险评估,这就需要对火灾的全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FDS(Fire Dynamics Simulator)是一种火灾动力学模拟工具,由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开发,是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一种模型。其  相似文献   

8.
公共场所人群聚集的风险影响因素众多,其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强,对风险进行定量比较困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事故进行分类,并根据事故发生概率和与其相应的概率分布,通过数学推导和参数补偿,提出了个人风险定量计算模型.最后以公共场所的部分事故统计资料为参考数据,阐述了该模型的使用方法和步骤,同时指出使用该模型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公共场所人群聚集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建议一般公共场所个人风险的推荐值为4.50×10-7.  相似文献   

9.
《现代职业安全》2005,(7):19-20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着手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有人说危险源监管工作做好了,安全问题就“串”起来了,工作起来才能有的放矢,这是安全工作的根本。可这项重要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在我国还没有全面展开,导致有关部门还没有掌握我国到底有多少重大危险源存在。探其原因,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针对省内外人员聚集场所火灾事故不断发生的实际,积极探索寻求人员密集场所火灾事故防范的治本之策,取得显著成效,人员密集场所防范火灾事故的整体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爆炸性恐怖袭击后果与人群聚集状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杀性爆炸中,当爆炸负荷较小时,所产生的人员伤亡主要由爆炸碎片造成.从几何及概率理论的角度对自杀式恐怖袭击中爆炸碎片产生的伤亡后果进行了数学建模.人群聚集状态不同,爆炸后产生的伤亡后果不同.在爆炸负荷一定的情况下,分别以场所中的人数,爆炸气流扩散角为变量对伤亡后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伤亡人数的变化随场所中人数的增加呈单峰式变化.当场所中总人数超过某一阙值后,期望伤亡人数会减小.伤亡人数随爆炸气流扩散角度的增大而下降.场所中人数及爆炸负荷确定的情况下,当场所面积在 m=6~50之间变化时,伤亡后果先增加,然后缓慢下降,最大伤亡在m=25左右时出现.  相似文献   

12.
人群聚集场所拥挤踩踏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7年人群聚集场所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伤亡人数均呈现随机分布,根据这些事故数据总结出此类事故发生的一般性原因,并提出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事故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VOCs质量浓度预测精度,实现VOCs聚集态势感知,采用RF-LSTM方法提出了基于浓度预测的VOCs聚集态势感知法,简称聚集态势感知法,该方法将态势感知的概念引入VOCs研究,将区域VOCs聚集态势直观展示出来。首先在区域网格划分的基础上利用距离平方反比进行空间插值,收集区域VOCs数据信息;其次利用随机森林结合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对网格VOCs质量浓度进行预测;最后根据预测结果计算VOCs聚集态势值,并将态势感知结果可视化。以西安市某区为例进行VOCs质量浓度预测及VOCs聚集态势感知,结果表明:与RF模型、LSTM模型相比,RF-LSTM模型减少了输入变量,实现了VOCs质量浓度预测模型输入参数的优化,降低了预测模型的复杂度,提高了预测精度,得到RF-LSTM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6.24、9.75、10.36%;VOCs聚集态势感知能够对区域VOCs聚集的发展趋势和状态进行可视化,传达了更多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因此,该聚集态势感知方法可以为区域VOCs污染防治和预警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目标区域VOCs聚集的主要成因,同时挖掘VOCs自潜在污染源扩散迁移至聚集区域的过程,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函数Petri网的关联区域内VOCs聚集成因的解析方法。运用HYSPLIT确定VOCs聚集的关联区域以及VOCs的聚集路径,并将其映射为随机函数Petri网;通过计算稳态概率等指标对Petri网的性能进行分析,将聚集区域VOCs浓度的增量计算过程融入到随机Petri网的运行过程中,从而分析目标区域VOCs聚集的主要成因。案例研究分析了临汾市一次重污染天气下,各潜在污染源对临汾市VOCs浓度增加的影响大小,得出B企业、C企业和D企业为临汾市VOCs聚集的主要成因。该方法为研究目标区域VOCs聚集的主要来源及成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切实加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工作,日前,福建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以公共娱乐场所为重点的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严查整治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的整治范围包括影剧院、放映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酒吧、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电子游艺厅、网吧等游艺游乐场所;洗浴、桑拿、保龄球馆、旱冰场等营业性健身、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公众聚集场所人员密集的特点和现行规范适用上的局限性问题,本文就公众聚集场所火灾条件下的人员疏散性能化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构建了以安全疏散为主线的性能化分析技术体系,确定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总体目标和人员安全疏散的性能指标可接受阈值。通过火灾场景设计和烟气蔓延模型的运用,归纳总结可用疏散时间的计算模型;通过分析现有疏散需要时间计算模型的不足,提出利用当量疏散速度解决疏散模型中火灾对疏散过程影响的问题。研究结果对建筑火灾疏散安全性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我国的安全疏散性能化分析方法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识别人群聚集区域并量化拥挤人群聚集程度,构建全新的人群聚集拥挤度量化表征方法,归纳总结“人群拥挤度”定义,计算不同条件人群的个人间距并分析其分布特征,基于人群个人间距提出“个体聚集度”和人群“聚集拥挤度”计算方法,并对上海城隍庙豫园内九曲桥的一段入口区域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群规模和密度并不能完全真实反映群体拥挤程度,但通过人群个体间距概率分布和累积概率分布可以识别人群的局部聚集现象,基于个人间距的人群聚集度量化方法能够有效地衡量人群局部聚集程度和整体聚集情况,研究结果可为人群风险监测预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代职业安全》2005,(7):21-22
有人认为,无锡现场会是一种暗喻,那就是全国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在艰难之中已经起步。我国危险源监管工作试点已有十几年,其中凸显出几个共性问题急需解决,否则监管工作的全面开展将困难重重、甚至是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19.
通用检查内容和方法1.安全管理有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有安全责任制,并落实到岗位和人;有24小时的值班制度;有值班记录,明确记载值班人员和值班时间,及问题记录;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有演练记录(每半年必须进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