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以太湖竺山湾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主要成分、矿物组成和热性质分析,考察其烧制轻质陶粒的可行性;以膨胀率和表观密度为指标,对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较佳的纯底泥烧制轻质陶粒工艺参数,并对所制陶粒微观结构和重金属浸出毒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竺山湾底泥成分基本满足烧制轻质陶粒要求,在不添加其他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其较佳的烧制条件为1 110~1 120℃下焙烧5~10 min冷却至室温,可以得到表观密度为0.8~0.9 gcm3,具有较好强度的膨胀轻质陶粒。底泥在烧制陶粒过程中重金属得到很好地固化,陶粒中重金属浸出率很低。  相似文献   

2.
煤矸石酸渣用生石灰中和后可用于烧制酸渣砖,控制其成型压力,烧制参数条件,加不同比例的粘土制成三种酸渣砖,经烧样测试,性能完全符合GB11947-89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废弃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玻璃为原料,以CaCO3为发泡剂来烧制建筑材料——泡沫玻璃,并利用一元方差分析不同发泡剂掺量(CaCO3)对泡沫玻璃抗压强度的影响和最合适的发泡温度。通过实验得出烧制的最优发泡剂(CaCO3)掺量为5%,最适发泡温度为780℃。同时,对在烧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进行了合理分析。  相似文献   

4.
曾宪杰  王忠训 《山东环境》1998,(5):50-51,55
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砖瓦等建筑材料。随着城市建设规模和人民住房需求的日益增长,砖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砖瓦窑排放的废气越来越多,对农作物的污染危害亦日趋严重。1砖瓦窑及其废气排放情况砖瓦是以粘土为原料,经粉碎、搅拌、成型、晾干、烧制而成。烧制砖瓦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铬渣烧制彩釉玻化砖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基料中加入20%的铬渣和一定量的熔剂,控制成型压力,烧制各工序的参数及条件,在电炉、倒焰窑、隧道窑和辊底窑中烧样测试。选择不同熔剂的2种配方,烧成的彩釉玻化砖其Cr(VI)浸出量低于5mg/kg,理化性能完全符合国际标准GB11947-89要求。对六价铬在烧制中的解毒机理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土壤中的氟与砖瓦清洁生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中的氟通过人为活动(如砖瓦烧制)向大气排放而造成大气中氟的污染,对农业特别是畜牧业和蚕桑业产生了严重危害.本文论述了土壤中氟的来源、含量、形态及影响土壤固定氟能力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把氟固定在砖瓦中的清洁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7.
污泥资源化是污泥处置的发展趋势,以脱水污泥为主料,添加适量粉煤灰和粘土,制备生物膜载体填料是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实验表明,污泥使用量为70%、粉煤灰和粘土各15%时,烧成温度为1000±25℃、保温时间为40min,烧制的填料抗压强度能达到25mpa、吸水率17%;用于药厂废水处理测试,在常温下的化学需氧量(CODCr)的平均去除率为74.0%、悬浮物(SS)的去除率为54.1%。使用扫描电镜、显微镜像检测,分析了填料烧制中孔隙形成机理、填料外貌、表面微孔结构等。实验表明,以污泥代替天然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烧制成填料,并能用作污水处理中生物膜载体。  相似文献   

8.
烧结砖生产中氟的逸出及钙基废渣固氟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砖坯烧制过程中,氟逸出的初始温度约为600℃,大部分氟在约800℃至砖坯发生明显烧结的温度内逸出,以CaO含量高的粘土原料制砖,氟逸出量相对较少。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制砖原料中添加适量钙基废渣抑制氟的逸出,并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室和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添加量下,存氟率由约25%增至70%以下,且不影响砖制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利用天然蛭石处理造纸黑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验使用未经膨化处理的天然蛭石,添加微量铁质添加剂处理草浆黑液,然后将其沉渣烧制陶瓷制品。微量铁质添加剂使得天然蛭石对造纸黑液中COD的去除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50%以上;利用沉渣烧制陶瓷制品的烧成温度宽,制品的强度高,孔隙率大。   相似文献   

10.
不同烧制温度下玉米秸秆生物炭的性质及对萘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黄华  王雅雄  唐景春  朱文英 《环境科学》2014,35(5):1884-1890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00、500和700℃这3个温度下烧制生物炭,使用元素分析仪测定其元素组成,扫描电镜观测其表面特性,并采用批量吸附实验研究了生物炭对萘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烧制温度升高,玉米秸秆生物炭的碳元素含量从66.79%上升到76.30%,氢和氧元素从4.92%和19.25%下降到3.18%和9.53%;H/C、O/C和(O+N)/C值降低,芳香性和疏水性增强,极性降低.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玉米秸秆生物炭主要是片状颗粒,孔隙少,生物炭表面粗糙程度随温度升高增加.对萘的动力学吸附曲线符合Lagergren准二级模型,初始吸附速率与平衡吸附量随烧制温度上升而上升;等温吸附曲线可用Freundlich模型进行描述,生物炭的吸附能力随烧制温度升高而增强,非线性先下降后上升.玉米秸秆生物炭表面形态上具有显著特点,且不同烧制温度对其元素组成、表面特征和对萘的吸附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粘土砖烧制过程处理城市污水污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城市污水污泥(以下简称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进行粉煤灰-粘土砖烧制过程处理城市污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中掺入20%左右含水率90%的污泥,可改善和提高煤的燃烧特性;粉煤灰-粘土砖中掺入30%左右含水率80%的污泥不影响烧制成品的各项性能:整个过程中可资源化利用50%左右城市污泥。  相似文献   

12.
固氟剂应用于砖瓦厂氟治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将固氟剂应用于砖瓦厂的氟治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4种固氟剂中,以白泥的固氟效果最佳,经过烧制,对以红壤和青紫泥为材料制成的红砖的固氟率,在实验室模拟条件试验中分别为38.07%和52.90%,在砖瓦厂生产条件试验分别为48.03%和51.35%,白泥作为一种工业废物,应用于砖瓦厂氟治理,特别是无组织排放的控制,不仅颇具良好前景,而且为白泥的处置利用提供一条“以废治废”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CaF2高温分解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燃煤和砖瓦烧制过程中钙基固氟剂燃烧固氟的最终产物CaF2,其高温稳定特性对固氟效率有重要影响本义在固定床反应器上采用气态氟化物直接吸收分析法,结合XRD、DTA法对CaF2晶体粉末在大气、干燥大气和饱和大气下的高温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CaF2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起始温度830±10℃,水解率随燃烧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对水解率有显著影响.动力学计算表明温度在850℃~1350℃范围内水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E=115±2kJ/mol.研究结果对燃煤和砖瓦烧制过程中高温高效钙基燃烧固氟剂的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疏浚污染底泥与垃圾焚烧灰混合烧制陶粒的可行性,根据陶粒的桶压强度和吸水率等性能确定了原料配比,考察了焙烧温度对陶粒微观形貌、重金属残留率、浸出比例及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原料中焚烧飞灰比例增加,陶粒的筒压强度降低、吸水率升高,污染底泥与焚烧飞灰的合适配比为4:1,焙烧温度在1 100~1 150℃时陶粒内部微孔聚集,在1 200℃时陶粒出现大量玻璃相,陶粒焙烧温度宜控制在1 150℃左右;在最佳条件下烧制陶粒的筒压强度为4.56 MPa、吸水率为15.3%,堆积密度为735 kg/m3;陶粒中重金属残留率除了Zn外均随焙烧温度升高而下降,重金属浸出比例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同时渗沥浓度都有一定程度降低,浸出浓度均达到相关标准。烧制的陶粒有作为铺路、堤坝建材骨料使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制烧碱废渣──返烧石的综合利用河北省唐海县经委节能办孙友春返烧石是碱厂制纯碱的工业废渣,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其中氧化钙和二氧化硅的含量较高,是烧制水泥熟料的好原料。我县水泥厂距离唐山碱厂只几公里,交通方便。所以,91年经与唐山碱厂联系,初步搞了用返烧...  相似文献   

16.
过去,泡沫玻璃系统保温材料都是在玻璃粉中加入各种发泡剂烧制而成。然而,却不知在这种材料的组成中混合利用炼铁时排出的大量炉渣,此外,泡沫玻璃保温材料的着色研究几乎没有进行,一般只不过和瓦一样,仅在其表面涂釉着色而已。因而这种方法生产的材料,在加工时可露出未着色部,不但装饰效果差,成本也高。本技术的发明者,为了克服以前制造方法的缺点,综合利用废料,经多次试验,研究成功了用废玻璃及废渣制造保温材料技术。本技术有以下优点:第一是以废玻璃、废炉渣为主要原料,并且对气泡进行稳定化处理,使气泡均匀。第二是在75…  相似文献   

17.
污泥制备活性炭过程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集的两类污泥(城市污泥、制药污泥)及其制备的活性炭进行消解处理,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消解液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定,初步探讨了污泥资源化过程中重金属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污泥中重金属的含量变化范围很大,其中Zn含量最高,最高值达2859.4mg/kg,其次为Cu、Pb、Cr,Cd最少;除Cr元素外,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元素Zn、Cu、Pb、Cd含量普遍高于制药污泥;由污泥烧制的活性炭中重金属含量明显减少,表明污泥烧制成活性炭后Cu、Cr、Pb、Cd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8.
CaF2高温分解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燃煤和砖瓦烧制过程中钙基固氟剂燃烧固氟的最终产物CaF2,其高温稳定特性对固氟效率有重要影响本义在固定床反应器上采用气态氟化物直接吸收分析法,结合XRD、DTA法对CaF2晶体粉末在大气、干燥大气和饱和大气下的高温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CaF2发生水解反应,水解反应起始温度830±10℃,水解率随燃烧温度和停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对水解率有显著影响.动力学计算表明温度在850℃~1350℃范围内水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E=115±2kJ/mol.研究结果对燃煤和砖瓦烧制过程中高温高效钙基燃烧固氟剂的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以铁尾矿为原料,粉煤灰、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添加剂,进行烧制建筑陶粒的研究。考察了物料配比和烧结工艺(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对陶粒性能的影响。以陶粒吸水率和堆积密度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配比和烧结工艺。研究表明铁尾矿、粉煤灰、污泥的最佳配比为:铁尾矿40.3%,粉煤灰44.7%,污泥15%。在最佳烧结工艺下,可以烧制出满足国家标准(GB/T 17431.1-1998)的700级轻粗集料。实验还研究了陶粒在不同浸取条件(水平振荡法、TCLP毒性浸出法)下的重金属浸出性能。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浸出条件下,只有Cu、Zn和Pb能够检出而且其浸出浓度非常低。XRD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出现了硅酸盐类新物质。  相似文献   

20.
采集湖南株洲某冶炼厂周边的土壤进行水泥烧制实验,结果表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较高,其化学组成与普通黏土类似,可以代替水泥窑硅质原料。素土在100~900℃持续加热60 min后,挥发高峰为300℃以上,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重金属在残渣中的含量逐步减少,可以直接进入配料系统。添加污染土后烧制的水泥熟料,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符合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的要求。添加污染土后,水泥熟料中的f-Ca O含量降低,说明添加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污染土有助于熟料烧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