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粉碎电池并初步分选的物理处理方法,设计出废旧干电池处理器。经处理器处理后使废旧干电池更利于后续的材料再利用和化学处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制高频气力分选机分选废旧电路板粉末(0.125~0.75 mm),通过ICP-AES测定分选产品,研究了风量、给料速度对分选废旧电路板中金属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量对铜、铅、铂、锌、锡的回收率的影响较大。在实际分选回收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风量,以免造成金属损失。给料速度存在一个最优区间,在这个区间内,可以得到铜回收率最大值。给料速度对铅、锡、铂的回收率影响较大,在实际分选回收铅、锡、铂的过程中,需结合铜回收率的最优区间选择合适的给料速度,以免造成金属损失;不管研究风量还是给料速度对金属回收率的影响,轻金属铝、镁的回收率都不理想,所以若要分离富集铝、镁须对选后产品进行二次分选,以及在分选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风量及给料速度,避免其损失。  相似文献   

3.
专利资讯     
正专利名称:废旧电线的破碎分选方法及装置专利申请号:CN201310088024.2公开号:CN103143651A申请日:2013.03.19公开日:2013.06.12申请人:天津大学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电线的破碎分选方法及装置,首先利用剪切机将粗电线切断为电线短节,依靠刀具对塑料和金属芯线作用的强度及先后差异实现金属芯线和塑料外壳的相互剥离,少量未能实现金属芯线和塑料外层自行剥离的电线短节则在初步分离收集后,在筛网的控制下粉碎成一定粒  相似文献   

4.
废旧电路板的回收方法依赖于电路板的性质,因此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确定废旧电路板上各种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对处理技术的选择非常重要。本论文主要针对目前数量最多的废旧电路板(PCB),利用选矿技术的分离方法进行废旧电路板的解离特性研究。即破碎后的物料首先通过筛分试验确定物料的粒级组成;通过小浮沉试验确定每个粒级的金属和非金属含量。为后续分选作业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涡电流分选方法对废旧线路板经破碎和风选后的精矿产品、尾矿产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涡电流分选工艺对富集线路板中有价金属有着较好的优势。涡电流分选的精矿产率与该分选设备的工作场强、分选筒的转速和入料颗粒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调节涡电流分选设备的工作参数,能获得质量较好的金属富集体。  相似文献   

6.
家用空调器等废旧家电的回收再利用,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已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文章介绍了一般废旧家用电器的回收过程、回收方法,并对废旧家用空调器的回收过程做了具体介绍,最后提出了家用空调器等废旧家电的回收再利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采用风力分选工艺回收废旧电脑电路板中Cu,Sn等金属。研究表明,废旧电脑印刷电路板破碎到0.5mm以下就可以使电路板上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得到充分解离。立式和卧式电路板中Cu和Sn含量总和分别约为20%和13%,且含有一定量的Fe,Pb和Ni。采用风选工艺可以回收几乎所有的Cu及约50%的Sn。  相似文献   

8.
废旧电器回收处理之路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阎明 《中国再生资源》2005,(3):19-22,26
我三年前进入废旧电器资源化再利用领域,开发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技术,与人合作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废旧家用电器回收与再利用技术研究”的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从事技术开发的过程中,我感到单纯的研究技术,如果离开了国情,离开了政策的指导和支持,对资源再生企业经营理念、运营方式不作深入的研究,技术研发就会偏离方向,再生利用技术和设备可能因为与企业需求不符而得不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每年会有大量废旧织物被丢弃。这些废旧织物大多被填埋或焚烧处理,只有少量被回收再利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废旧织物回收利用是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有效方法。本文将介绍目前国内外在废旧织物消毒、回收、分拣和再利用等环节中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冀以推动废旧织物回收利用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东电子垃圾里淘“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碎、研磨、重力分选 ,几道简单的工序之后 ,废旧电脑、电缆便被分解成铜粒、玻璃纤维粉末、塑胶粉末 ,一向难作环保处理的电子产品垃圾就这样被神奇地化解成铜、锡、钯等再生利用的贵重金属原料。日前 ,记者在广东省清远市进田企业有限公司亲眼目睹了这样的环保型作业。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 ,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缩短 ,废旧电子产品垃圾大量产生。据此间业内人士估计 ,单电子工业发达的东莞市每月产生的印刷电路板、覆铜板边角料等电子产品垃圾就超过 50 0 0吨 ,广东全省则超过80 0 0吨。电子产品垃圾普遍含有铜、锡、钯等贵重金属 ,自…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一项可以提高废旧铝再加工塑性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废旧铝再生高强耐腐6063圆铸锭”技术研究,在河南长葛市取得突破。参加鉴定的河南省科委专家一致认为,该技术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探讨电子垃圾资源化的先进工艺——人工拆解、粉碎/分选、电析、精炼回收贵金属,从不能直接再利用的电子垃圾中,低成本、低污染、高效率地回收金属、塑料、玻璃等原料投入再生产符合循环经济理念。  相似文献   

13.
废旧资源的再生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废旧船舶拆解资源再利用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废旧船舶拆解的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状况和治理措施,叙述了建立绿色拆船行业的重大意义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废旧农膜的回收再生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是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几种主要途径的原理和特点的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农用塑料薄膜的回收利用应以回收再生利用为主要发展方向,进一步论述了农膜的再生利用技术方法和前景,试验结果表明:将废旧农膜再生成塑料颗粒或农膜是值得肯定的一种有利可图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借鉴国际经验促进我国废旧轮胎的再生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废旧轮胎的再生利用亟待改进 汽车等用的轮胎,由橡胶、碳黑、油软化剂、硫化剂和促进剂、子午线纲丝及纤维等组成,故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除对废旧轮胎翻修后再利用和制成胶粉供原料利用外,还利用其发热量高达7500—8000kcal/kg的优势及其它特点,广泛用于燃料和建筑材料,故总的再生利用率已达88%-90%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制定《废旧家电再利用条例》刻不容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废旧家电再利用,是指对超过保质期、款式过时的家用电器,通过法定途径进行有效口收并循环利用的过程。废旧家电再利用条例,则是有关废旧家电循环利用过程的法律规范。这里强调“循环”的理念,这种理念正在指引着环境保护工作颇有成效的国家向“循环社会”过渡,它意味看减少环境污染、控制资源消费、实现产品的重复利用以减轻环境负担。  相似文献   

17.
再生胶一直是世界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材料 ,它一方面可以代替橡胶 ,缓解了天然橡胶严重匮乏的局面 ;另一方面使废旧橡胶实现了回收再利用 ,解决了废旧橡胶污染环境的问题。然而 ,随着合成橡胶的大量开发和应用 ,再生胶的应用开始萎缩。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 ,欧美主要工业国家开始停止通用型再生胶的生产 ,逐步转为将废旧橡胶直接加工成不同细度的胶粉直接利用。胶粉的应用领域比再生胶大得多 ,不仅能应用于橡胶领域 ,还能广泛应用于道路沥青、防水卷材、彩色地砖、防腐涂料等非橡胶领域。美国、德国、瑞典、荷兰、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  相似文献   

18.
印刷线路板的超临界流体分离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印刷线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方法存在材料回收率低和环境污染的不足,采用一种新的超临界流体技术对PCB中的金属及其它成分进行分离处理,在采用丙酮、CO2及Lewis-酸的混合介质及优化的温度和压力反应条件下,获得了90%的金属回收率,高于目前的机械破碎分选实验结果.该方法为线路板的资源化循环再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全国供销社系统再生资源行业历史上就形成了回收网点多,回收品种全及回收→分选→加工→再利用一条龙配套的回收利用体系。全国供销社系统有县以上再生资源专营,兼营式综合经营企业2800多家,回收网点11.2万多个,各类加工利用企业1500多家,全行业在职职工80万人。全行业年回收总值120亿元,回收量1600万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废旧物资的产生量快速增加,品种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回收企业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初期阶段,一方面传统的回收渠道受到冲击,另一方面社会各种经济成份参…  相似文献   

20.
适应国情促进废旧电器再利用产业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我国当前废旧电子电气产品资源化再利用的状况,提出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国情不同,所以应当采取不同的废旧电器处理技术、工艺和处理设备。论述了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废旧电器处理设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废旧电器处理设备是已有成熟技术的有机组合,不属于高科技领域;我国的废旧电器处理工艺和技术装备应当是价格低廉、技术先进、经济适用、节能高效、安全、环保、配置灵活、适应性强、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我国科研人员完全有能力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