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对合肥"10·28"特大爆炸事故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本次爆炸事故的爆炸位置和类型,分析了爆炸混合气体来源及本次爆炸的特点.提出了今后为防止类似爆炸事故的发生,在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布置、施工和日常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大长径比管道内气体爆炸事故的原因,以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克浅10井区"8·7"23123井口爆炸事故为例,进行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的理论计算,并分析井口爆炸事故过程.物理爆炸计算与分析表明,爆炸可产生的压力为18.46 MPa,小于采油(气)井口装置105 MPa的爆破压力,因此,该爆炸不属于蒸汽过热引起的物理爆炸.化学爆炸计算表明,油管内发生化学爆炸产生的高温达到2 666.7 ℃,可以使钢材强度受到破坏;化学爆炸的爆轰压力为122.4 MPa,大于井口装置能承受的爆破压力,说明是化学爆炸产生的爆轰压力摧毁了井口装置.计算与分析的结果可以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14"特大瓦斯爆炸: 责任事故 2005年2月14日15时,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家湾煤矿海州立井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14人死亡,3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68.9万元.专家组和事故调查组查明了事故原因,并认定是一起责任事故.  相似文献   

4.
近日,我国连续发生了河北省沙河市"11.20"铁矿火灾事故、东方航空公司云南公司一架客机"11.21"包头失事、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封乡王封村红花沟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发生瓦斯爆炸等特大事故,使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安全防事故问题又一次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连续发生这几起重特大事故后,各级各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起来了,层层下文件提要求,许多单位都动起来了,及时组织了安全生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单位平时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漏洞,经不起检查,所以总是"亡羊补牢"、"闻风才动"。  相似文献   

5.
<正>11月15日,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公布,这是一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天嘉宜公司旧固废库内长期违法贮存的硝化废料持续积热升温导致自燃,燃烧引发爆炸。事故影响巨大,暴露出有关地方和部门落实安全生产职责不到位、管业务与管安全脱节、对非法违法行为打击不力和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违法违规、诚信缺失等突出问题。教训极  相似文献   

6.
针对航空煤油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特点,采用"DOW"法对航空发动机维修服务场所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为该类企业在建设投产后,提高自身安全生产水平与保障社会公益安全性,以及政府行玫部门对类似于上述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企业开展的各项宏观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能对安全评价的实践,起到推广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安防科技》2008,(7):35
英国"穿透视觉"公司专家研发出一种远程监控摄像设备,可在24米外透过监控目标的衣服,查看目标是否携带武器,毒品和爆炸装置等可疑物品.……  相似文献   

8.
肖迤文 《安全》2018,39(1):37-39
文中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对"12.14"黑龙江省鸡东县兴运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了分析。准确地对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根源原因进行了定位,并结合企业的相关情况,给出了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为预防此类事故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又是监管不力!造成江西芦溪"6·9"特大爆炸事故的"祸根"又与监管脱不了干系.发生爆炸的车间本来只能存放2.5公斤的药量,却存了170公斤,超标67倍!"监管部门和人员虽然多次发现,但有关部门没有去严肃追究责任,更没有采取过硬的整改措施,最终没有解决问题".由此可见,这里的所谓监管,不过是有监无管.  相似文献   

10.
采用预防医学中疫苗的概念,用于预防安全科学的风险管理.选用液氯仓库为研究对象,开发风险"疫苗"--智能化安全管理体系,预防氯气泄漏、中毒、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风险"疫苗"的制作过程采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使预防系统风险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发生在河南省义马气化厂的"7·19"爆炸事故,是今年全国化工行业发生的第三起重特大事故。事故发生后,很多圈内人士提出,我们的风险管控工作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本刊约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中心主任叶坚新及德凯东南亚区过程安全咨询总监苏德亮分别阐述了观点。  相似文献   

12.
在获悉江苏江都市化工厂内发生发生丙烯腈存储罐剧烈爆炸事故的消息后,中国地质大学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安全生产理论专家组成员罗云遗憾地表示,天灾背后必然有"人祸"的影子,说明我们现在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措施十分有必要,甚至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王秋建  周军  王海燕 《安全》2006,27(5):37-39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关注气瓶安全管理的"八个环节"(设计、制造、充装、运输、储存、经销、使用和检验),而对气瓶的终结环节("报废--改装--还魂"环节)却关心很少.并且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报废气瓶的"改装"是合理的,是允许的,因为这是"废旧利新","节约材料",不让气瓶的生命"死亡".可就在这些大多数人眼里的合理行为"改装",不让报废气瓶生命周期结束的环节上,却因为其"还魂"所导致的爆炸事故却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新年的前两天,辽宁铁岭一场特大烟花爆炸案酿就了"岁末悲剧".据中新社报道,在该市昌图县双庙子镇,一家鞭炮工厂的爆炸夺去了30多位工人的生命,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厂区内全是炸落的水泥块、砖块,随处可以看见被炸碎的人的肢体,目击者称"惨不忍睹".  相似文献   

15.
近日河北辛集、福建闽侯等多地接连发生烟花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再次引起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极大关注.中国是世界烟花大国,年产量占全球总量的75%,成为我国最具国际比较优势的民族产业.然而烟花作为"火药桶"上的高危产业,又是洗劫生命财产的"杀手".  相似文献   

16.
煤矿又出事了。8月18日,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辽阳镇河南村一村办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目前27人被困井下,生死不明。这是自8月份以来山西省继“8.11”大同杏儿沟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和“8.14”阳泉市无烟煤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后的第三起事故。面对这时隔7天共65人死亡、32人生死不明的三起事故,人们在悲痛之余,不禁要问:为何“亡羊”之后却不思“补牢”?引发山西省近期连续发生三起特大矿难的罪魁祸首均为瓦斯气体爆炸。试想,如果当山西大同“8.11”矿难事故发生后,全省煤矿企业能警钟长鸣,举一反三,那么后两起事故也许可以避免;如果当第一起矿难…  相似文献   

17.
尹卫国 《劳动保护》2007,(12):74-74
铝液外溢爆炸造成16人死亡、59人受伤(其中13人重伤)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铝母线铸造分厂,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工厂",从设计、施工到生产管理可谓"一身是病"(见8月30日《中国企业报》)。专家对这起特大事故现场进行  相似文献   

18.
六七十年代要防身边的"糖衣炮弹",九十年代后要防家中的隐形"定时炸弹". 做一个合格现代家庭主妇或主男的标准之一,就是要对种种摩登装备中潜藏的爆炸隐患保持警惕,一不小心,家破人亡.  相似文献   

19.
王海燕  周军  王永民 《安全》2007,28(1):48-49
案例一:人的不安全行为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2005年11月2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进料系统温度超高,引起硝基苯精制塔T102爆炸,并引发附近装置及储罐连续爆炸,8人死亡、1人重伤、59人轻伤.爆炸造成苯胺装置及12个储罐破损和报废,苯酚等四套装置停产.事故导致吉林、黑龙江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的"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是中石化历史上伤亡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事故。作为一名石化企业的安全工作者,痛定思痛之余,谈几点看法供大家思考。管道爆炸还是泄漏爆炸媒体在"11·22"事故的报道中,多采用"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一词,这一表达不够准确,甚至有媒体称"爆裂管线长度达3.5千米"。"输油管道爆炸"一般是指管道内发生的爆炸,而在用的输油管道因为管线内没有氧气,形不成爆炸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