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冯平  王仲珏  田为民 《灾害学》2008,23(1):23-26
在现行的水文风险组合计算中,往往需要对非正态分布的水文变量进行正态化处理,这必然引起畸变,从而影响分析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根据Ditlevsen界限,进一步建立了基于二维Gumbel分布的长距离输水系统的综合水文风险评估模型,从而巧妙地解决了串联系统风险计算中如何建立n维联合概率分布函数的难题。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段的21条主要河流为例,分析了采用Gumbel联合分布来研究降雨量或洪水的联合分布特征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际水文概率的组合计算,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北段的综合防洪风险是3.1%,其防洪安全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大型渡槽结构抗震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南水北调中大型渡槽的抗震问题,分别介绍了基于常微分方程求解器(ODE)和有限元方法的大型渡槽动力计算模型、动力特性分析和设置铅芯橡胶支座(LRB)的隔震分析。研究表明,基于ODE求解器的解析和半解析方法有很好的精度和可靠性,可用于大型渡槽的初步设计。结合所得的研究成果,对南水北调的渡槽抗震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目前河道管理现状,在防洪影响评价基础上,综合运用广义结构可靠性原理及模糊数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理论,提出了跨河桥梁工程的防洪风险评价理念,对桥梁在防洪风险中的模糊随机性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进行了理论模型计算,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渡槽是跨流域调水、输水工程的关键性架空建筑物,其动力性能的理解与应用关系到调水工程的"安全,经济、适用和美观"。系统梳理和总结近十年内大型渡槽结构动力学的研究进展,为渡槽工程下一个10年的发展提供学术与实践方向。在过去的10年里,考虑水体与槽体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渡槽结构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及抗震(风)设计,已取得共识。系列研究厘清了槽体与水体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槽内动水压力的特点,并在槽内水体晃动的等效模型上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促进了水工建筑物抗震规范的完善与实施;另外已有学者就土-桩-渡槽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做了系列研究,表明在进行渡槽结构动力学研究时,有必要考虑土-桩-结构的相互作用;渡槽结构与桥梁类似,学者们从桥梁抗震的多点地震输入问题考虑,研究了多点地震输入对渡槽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认为大跨度渡槽结构应考虑地震波的多点输入;系列研究表明,隔震、消能减震及结构控制方法已在渡槽动力学研究与实践中展开,且可有效的提高渡槽结构体系的整体抗震性能。同时,基于工程结构的被动,半主动,主动控制以及动力学可靠度理论已在渡槽工程中渐露曙光。未来,大型渡槽结构动力学的研究将趋向于系统防灾和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我国河道管理的现状,在原有防洪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广义结构可靠性原理及多种相关学科理论,提出了跨河道桥工程防洪风险的评价理念,建立了跨河道桥工程防洪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体系,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方法体系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大型渡槽结构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渡槽是灌区生命线工程中的关键性建筑物,其在地震及风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已是渡槽建设的瓶劲,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渡槽结构的抗震、减震和抗风技术的核心是渡槽结构动力学的问题,而渡槽结构动力学系属流固耦合(FSI)系统的动力学范畴。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渡槽结构FSI系统模型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然后简述了渡槽结构动力特性和响应的求解技术以及抗震、隔震、减震与抗风技术的研究概况;最后总结了渡槽结构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该学科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兴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丹江口水利枢纽,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汉江与丹江交汇口以下800米处,是治理和开发汉江流域水利资源的关键性工程,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改革开放30年来,丹江口水利枢纽充分发挥防洪和发电效益,保证了汉江中下游1500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强大的电力源源不断地输向鄂豫两省,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30年的奋力拼搏,30年的不懈努力,丹江口水利枢纽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荆楚大地上.  相似文献   

8.
杨桂山 《灾害学》1993,8(2):53-58
本文在总结长江口地区现状盐水入侵时空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在未来海平面上升、长江东线南水北调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长江口北支综合整治等因素影响下,南支河段盐水入侵强度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Spearman秩相关随机变量模拟方法,将拉丁抽样法产生的独立洪峰洪量序列转换成满足特定相关结构的洪峰洪量序列,利用模拟的洪峰和时段洪量放大修匀典型过程线生成入库洪水过程,实现了入库洪水过程随机模拟。采用Monte Carlo法估计防洪风险,构建了水库防洪风险估计模型。潘家口水库汛限水位调整防洪风险估计应用结果表明:主汛期汛限水位上限值控制在218.00 m,所建立的入库洪水过程模拟方法简便有效,非常适合于复杂洪水过程模拟,构建的防洪风险分析模型计算结果客观合理,在洪水资源安全利用系统风险分析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为研究对象,在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车站基坑、隧道等工程规划情况,识别了可能对工程造成影响的风险因素,构建了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指标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风险评估矩阵,依据工程风险分级规范制定了风险等级和接受准则,构建了轨道交通的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指出了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主要施工风险因素和风险集中的地理区域,可为工程的风险管理和风险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西藏公路水毁灾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位于我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西南部的西藏,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影响,公路水毁灾害十分严重。本文就西藏公路水毁灾害的基本特点、类型、主要因素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以辽宁省近55年(1956-2010年)历史洪涝灾害为研究对象,依据洪涝灾害在年内各时段的发生频率,进行汛期划分.从55年的洪灾资料中共摘录洪灾44次,其中一般灾害27次,严重灾害17次.根据各候一般灾害和严重灾害次数,确定辽宁省汛期为6月1日-9月5日,主汛期为7月11日-8月20日.55年的洪涝灾害统计表明,汛期一般洪灾和严重洪灾所占比例达到100%,主汛期严重灾害比例达到100%,一般洪灾比例达到70.4%.汛期降水和径流占全年60%以上,主汛期占全年30%~40%.与辽宁省主要流域代表性水文站点降水和径流汛期分期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洪涝灾害的发生时间、频率、等级能够反映降水和径流的年内变化特征,重大灾害的出现与主汛期的出现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湖南省特殊的地理条件、致灾的天气系统、脆弱的生态环境、较低的防洪能力,研究了湖南省城市洪水灾害的主要成因,分析归纳出湖南省城市洪涝灾害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湖南省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提出了洪灾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洪水等级的划分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许武成  王文 《灾害学》2003,18(2):68-73
分析了洪水要素的多样性和洪水的复杂性,提出了利用洪水重现期划分洪水安全度等级和利用标准面积洪峰流量划分洪峰标准等级的两种方法,并对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水等级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circumstances of flood disaster death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Jonkman SN  Kelman I 《Disasters》2005,29(1):75-97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and to impro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es and circumstances of flood disaster deaths. A standardised method of classifying flood deaths is proposed and the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comparing and assessing existing information on flood deaths are discussed. Thirteen flood cases from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resulting in 247 flood disaster fatalities, were analysed and taken as indicative of flood disaster deaths. Approximately two-thirds of the deaths occurred through drowning. Thus,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flood disaster fatalities are not related to drowning. Furthermore, males are highly vulnerable to dying in floods and unnecessary risk-taking behaviour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flood disaster death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to prevent loss of life in floods. To provide a more solid basi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prevention strategies, better systematic recording of flood fatalities is suggested, especially those caused by different types of floods in all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6.
美国防洪政策演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回顾了近300年来美国防洪战略转移的历史进程。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曾根据国家防洪与发展航运的需要,实施“堤防万能”的防洪政策,然而,1927年的大洪水冲毁了“堤防万能”的神话,迫使国会通过1928年的防洪法,进行水库、行洪区、分洪区与堤防协调防洪。随着联邦洪水及其它灾害救济费用的不断攀升,促使美国颁布1968年的洪水保险法与1973年的洪水灾害防御法,实行洪水风险区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以减轻洪水灾害。1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洪涝灾害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袁晓玉  薛根元  顾骏强  施能 《灾害学》2002,17(1):56-61,96
根据浙江省1949-1998年(缺1966-1975年及1978年)共39年的洪涝成灾面积资料及39年(1961-1999年)的36个站点的分季降水资料,对该省洪涝灾害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浙江洪涝灾害面积大,且有随时间而增加的趋势,此外,不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受灾特征,浙江省应该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减灾防灾措施,因地制宜,减少水患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研究——以福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风险图是标识区域洪涝成因、量级、特性、危及对象及应急对策等风险信息分布特征的一系列图的总称,当前已成为国内外城市防洪减灾工作中重要的非工程类措施之一。针对我国对洪水风险图的多元化需求,从不同服务目的出发对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进行研究。提出了洪水风险图分层编制技术,将洪水风险图划分为实际洪水淹没图、洪水风险预测图和水灾风险评价信息等3个层次,并根据分层设计原则对编制不同类型洪水风险图所需的既往洪水信息、洪水风险预测信息、水灾风险评价信息做了详细论述。提出将洪涝仿真模拟技术应用于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之中,针对洪水风险图的应用目的合理选定计算模型的初始条件、边界条件与运行控制方式等,经模拟计算获取编制洪水风险图所需的洪水风险信息。  相似文献   

19.
洪水前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冯利华 《灾害学》2000,15(1):21-26
根据历史洪水和现有研究 ,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各种洪水前兆 ,可以为洪水预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同时指出 ,为了提高预报精度 ,必须对洪水前兆进行综合分析 ,去伪存真 ,最终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Inequalities in exposure and awareness of flood risk in England and Wal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ielding JL 《Disasters》2012,36(3):477-494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nvironmental inequalities of living in the floodplains of England and Wale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flood awareness of those 'at risk'. An are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an etic, objective flood risk exposure, and an emic, subjective perception of that risk by social class. In all areas except the Midlands, the working classes were more likely to reside in the floodplains; the greatest exposure inequality is seen in the North East and Anglian regions. Flood awareness in the Anglian regions was much lower than average,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lass differences. In the Thames region, despite equal flood risk exposure between classes, the most deprived displayed the least awareness of flood risk. In the North East, inequaliti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flood risk exposure accompanied inequalities in perception, resulting in the least aware and most deprived experiencing the greatest flood ris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