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环境教育》2013,(8):76-76
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从2009年开始,在雪豹的主要栖息地之一——青藏高原的腹地三江源地区,开展了针对雪豹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和社区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期我们将和大家分享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李晓南 《青海环境》2014,(4):149-151
为保护好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多年来,国家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给予了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使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对青海省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情况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环境教育》2013,(6):75-75
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从2009年开始,在雪豹的主要栖息地之一——青藏高原的腹地三江源地区,开展了针对雪豹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和社区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期我们将和大家分享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马洪波 《青海环境》2014,(4):152-153
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发展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新要求,逐步树立"生态产品"理念,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并将"多元共治"原则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5.
区域生态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建设是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有机组成。针对青海三江源生态监测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眼于三江源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构建由生态监测指标系统、生态监测系统、综合评估与预警系统和运行保障系统构成的青海三江源综合试验区生态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为区域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创新提供基础支撑,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三江源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津成 《青海环境》2004,14(2):47-49
一、三江源地区在国家生态安全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三江源地区地处青海省南部青藏高原腹地,区内地形复杂,地势高耸,山脉绵延,河流、湖泊、沼泽众多,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是亚洲乃至世界上孕育大江大河最集中的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这里独特的  相似文献   

7.
好消息     
《环境教育》2012,(10):8-8
三江源9.5万多名农牧民饮水困难得解决青海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最新信息显示,截至8月底,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4.5亿元,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三江源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实现了局部改善,区域内9.5万多名农牧民饮水困难得到解决。据介绍,截至目前,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累计完成退牧还草4936万亩,治理黑土滩300万亩,防治鼠害8796.5万亩,退耕还林(草)9.8万亩,封山育林292万亩;完成生态移民14477户、70724人,建设  相似文献   

8.
朵海瑞  张晓明  钱勇  陈琼 《青海环境》2006,16(3):102-104
文章重点探讨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生态监测中遥感监测部分的TM影像几何精校正方法,并为其他更高分辨率卫生影像的几何精校正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青海环境》2009,19(3):F0004-F0004
8月30—31日,青海省江河源环境保护促进会、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安利青海分公司共同在玉树举行让“中华水塔”水流不息——保护三江源我们在行动活动。活动由中华环保基金会支持,由实施方为结古镇的中心寄宿小学捐建绿色图书室1个,  相似文献   

10.
李文婷  张凌 《青海环境》2008,18(2):76-78
文章介绍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及能源结构、方式和特点,阐述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能源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1.
郭晓娟 《青海环境》2009,19(3):113-114,125
基于三江源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严酷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天然草地畜牧业生产是三江源保护区发展的主导产业。文章通过对三江源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条件的阐述,浅析了三江源区有机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针对源区有机畜牧业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阐述三江源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原因的基础上,依三江源区自然环境特点,对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技术措施与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人工生态环境恢复重点是复坑平整及选用合理的植被种类。  相似文献   

13.
李秋静  薛立 《青海环境》2014,(4):154-157
三江源地区是中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高原生态系统,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由于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用,正面临着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文章通过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概况的介绍,分析了生态建设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三江源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青海环境》2012,(3):150-F0004
由“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资助的“携手护碧水·绿动三江源一青海北京公众参与西部生态保护联合行动”项目之一,“青海北京两地记者联合调查行动”于9月5日至11日在青海组织开展,启动仪式于9月5日在省环保厅举行。  相似文献   

15.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对新环境的适应是稳定移民和移民后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从三江源生态移民适应面临的问题入手,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提出了加快移民适应的一些对策,并指出适应将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绿色视野》2012,(7):14-16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是安徽省西南端的一个小乡镇,地处新安江的发源地,被誉为"新安江源头第一乡"。这个人口只有八千多人的小乡镇,近几年陆续开展封山育林、封河禁渔、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和三江源头绿色保护行动,致力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才旦  董得红 《青海环境》2012,(3):116-118
文章介绍了三江源综合试验区的基本概况和特性,分析了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提出了综合试验区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6~2019年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项目中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实测水质数据资料,对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金属元素浓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用统计法、单因子指数评价法、内梅罗综合评价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对水质金属元素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初评价.结果表明,源区地表和地下饮用水水源地中Be、Cr6+、Se、As、Hg、Tl...  相似文献   

19.
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是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合理使用和有效保护、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优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提炼三江源国家公园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的典型实践,梳理其改革经验与启示,为探索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内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积累"青海经验"、做出"青海贡献".  相似文献   

20.
近40年来三江源区气候资源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占峰 《青海环境》2001,11(2):60-64
利用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地区18个气象台站1961-1999年的气象资料,统计并分析了降水、热量、光照以及蒸发量等气象要素近40年来的变化趋势、年代际变化特征,揭示了三江源区气候资源变化的实际情况,为该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提供基本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