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浅谈稻壳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壳是稻谷加工过程中的最大副产品,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水稻产量很大,各地的稻米加工厂都大量副产稻壳,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在我国由于科学知识不够普及,这些稻壳被当作资源利用的不多,大部分被当作废物烧掉或弃之农田,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稻壳里含有多种元素及化合物,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总含量达86.7%,其余含有13.3%的二氧化硅及其它成份。因此,利用稻壳可以生产出多种化工产品,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这方面的报道加以综述,旨在引起同行的兴趣。进一步提高稻壳的综合利用水平,为乡镇企业选择项目…  相似文献   

2.
程俊华 《环境工程》2002,20(5):49-51
介绍了利用钙淀粉胶结剂胶粘稻壳灰生产钢铁厂专用绝热制品的方法 ,为稻壳的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该制品在高温下使用时不溃散、不散发有害的粉尘和气体 ,从而避免了直接使用稻壳灰对生产场所环境的污染 ;探讨了稻壳灰的碳化过程、胶结机理以及相关因素对制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建三江分局稻壳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了产生稻壳污染的原因,提出了下一步稻壳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稻壳生物炭对污染土壤中稀土元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农业秸秆制备了污染土壤修复材料稻壳生物炭和稻壳灰,在模拟稀土(REE)污染的酸性土壤中,添加0、5%和10%的稻壳灰(RHA)稻壳生物炭(RHB),通过栽培实验考察RHA和RHB对REEs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春秋两季的盆栽实验结果表明,RHA和RHB的添加有效的降低了稀土的弱酸可提取态,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效果越明显,10% RHA和10% RHB土壤中REEs的弱酸(乙酸)提取态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1.65%、19.915%,弱酸可提取态转化为了可还原态,与对照组相比,RHA和RHB的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可还原态分别增加了26.367%、10.321%.两种修复材料显著降低了胡萝卜和茼蒿对稀土元素的富集,10% RHA处理组胡萝卜和茼蒿REEs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98.08%、93.41%,10% RHB胡萝卜和茼蒿REEs含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68.61%、66.75%.研究结果表明,稻壳生物炭和稻壳灰的施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污染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稀土元素生物可利用态的含量,从而遏制植物对稀土元素的富集.  相似文献   

5.
常熟市高风险区水稻籽粒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长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区域粮食安全问题,于2005年采集了常熟市10个城镇高风险区农田的155个水稻籽粒样品,分析了稻米和稻壳中Cd?Cr?Cu?Pb?Zn?Ni?Hg和As的含量,并分别评价了样品的污染程度及其安全水平.结果表明,在10个城镇稻米与稻壳样品中,重金属含量顺序基本一致,部分重金属分布特征存在差异.以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评价,稻米中Pb?Hg?Ni和Cd超标,其中Pb最为严重,超标率达29.7%;其次为Hg,超标率为20.6%.稻壳中As和Pb超标,超标率分别为3.2%和1.3%.稻米样品综合污染指数为0.30~3.50,污染稻米占28.4%,以新港镇稻米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1.42为最高,已达轻度污染,其他城镇都没有达到污染水平;稻壳样品综合污染指数范围为0.15~2.46,污染稻壳占3.2%,所有城镇中稻壳综合污染指数均值都为安全级.稻米中重金属对人体暴露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区稻米中Cu和Zn存在潜在食物安全风险,而Pb也有部分城镇出现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大量的稻壳综合利用的技术开发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据统计,稻壳进行综合利用后,其价值比用作燃料约提高100多倍。在我国,稻壳仍大多被作为燃料烧掉,非常可惜,既浪费了稻壳中许多有用的成分,又给环境造成了污染。我国是以种植稻谷为主的国家,随着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黑龙江垦区稻米加工副产品稻壳7种综合利用方式和米糠4种深度开发方式的介绍,结合垦区稻米加工产业对上述两种副产品的利用现状,从资源有效利用和保护环境的角度阐述了此项工作在黑龙江垦区的重要性及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稻壳与稻壳生物炭对镉(Cd)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设置未污染土壤(CK)、受Cd污染土壤(CD)、添加2%(Wl W)稻壳生物炭(BO)和添加稻壳(DK)4个处理组,探讨施用等碳量稻壳和稻壳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CD组土壤,BO组和DK组的总有机碳(TOC)含量分别提高了10.05%和5.02%,BO、DK组的总氮(TN)含量分别提高了2.96%和8.94%;总磷(TP)含量变化不显著;DK组的碱解氮(AN)含量、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较CD组分别提升了5.07%、307.20%、16.83%,而BO组提升并不显著;各处理组优势菌种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DK组较CK组群落结构变化趋势与CD组完全相反;蔗糖酶活性与厚壁菌门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呈显著正相关(p<0.01);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的丰度:CD>BO...  相似文献   

9.
利用稻壳生产白灰黑和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采用焖烧法热解稻壳具得到的稻壳炭中二氧化硅含量高达60%左右,含炭35%左右是生产白炭黑和活性炭的理想原料,同时可利用稻壳热解时产生的热能,文中介绍了利用稻壳生产白炭和活性炭的工艺条件和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稻壳与聚氯乙烯共热解的特性及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热重分析仪中进行了稻壳和聚氯乙烯(PVC)的共热解实验,结果显示:在共热解时稻壳开始剧烈热解的温度相比单独热解时大幅度降低,由350℃降至300℃,表明掺入PVC降低了稻壳的热解温度。在升温速率为20℃/min,稻壳和PVC比例为2∶1(质量比)时,混合热解协同效应最明显。3种动力学分析方法均证明共热解现象的存在。利用Coats-Redfern法进行动力学分析,发现共热解活化能普遍较单独热解时低,表明PVC与稻壳共热解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利用Ozawa法进行分析,发现转化率为20%~60%阶段下共热解平均活化能值为37.60 kJ/mol,低于稻壳单独热解的平均活化能41.45 kJ/mol。Friedman法分析结果显示对应转化率下共热解活化能均低于稻壳单独热解活化能。稻壳和PVC共热解倾向于反应动力学控制。  相似文献   

11.
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经济快速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是同时并存的.作为可回收利用资源的建筑废弃物,通过有效利用可转化成可观的经济效益;若对于建筑废弃物未科学回用,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引起生态系统破坏.通过了解国内外建筑废弃物现状,阐述建筑废弃物处理手段,分析建筑再生材料的市场应用前景.进而对国内建筑垃圾管理和利用提出相关建议和展望,为建筑废弃物环境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会通过比较优势整合市场、提升效率,还会带来农产品贸易中虚拟资源的流动。以中国—巴基斯坦大米贸易为研究对象,使用两国大米贸易数据,首先检验中巴粮食市场整合程度,其次分析中巴大米贸易带来的虚拟水和虚拟土地的流动。结果表明:(1)中巴之间大米市场已经高度整合,且价格存在长期均衡,但巴基斯坦大米价格比中国波动大,其对中国大米的价格弹性为1.097;“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巴方大米价格7.8%的下降,增加了穷人的福利。(2)贸易带来了虚拟水土资源的流动。中国累计从巴基斯坦净进口大米354万t,相当于净进口国内52万hm2、巴基斯坦96.4万hm2耕地,以及国内34.4亿t、巴基斯坦101.7亿t水资源。中国应加大技术支持和扩散的力度,具有促进粮食安全,节约全球资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废干电池回收锌生产纳米氧化锌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说明了废旧电池的危害,提出了对废旧干电池中锰粉、碳棒、铜帽、锌皮等可再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方法。着重介绍了从锌皮制取纳米级氧化锌的优惠工艺条件,对所制得的氧化锌产物进行的X射线衍射分析和TEM分析,表明所得的产品为耐纯纳米氧化锌粉。进而指出了纳米氧化锌粉在橡胶工业、陶瓷材料以及高科技磁性材料产品中的用途。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残体制备的生物质炭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将稻草、稻壳、大豆秸秆和花生秸秆低温热解制备生物质炭,用平衡吸附实验和淋溶实验研究了制备的生物质炭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及对水体中亚甲基蓝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对亚甲基蓝有很高的吸附能力,但不同生物质炭之间存在较大差异,4种生物质炭吸附亚甲基蓝能力的大小顺序为:稻草炭>大豆秸秆炭>花生秸秆炭>稻壳炭,这一顺序与生物质炭表面负电荷数量和生物质炭比表面的大小顺序基本一致.但亚甲基蓝在生物质炭表面主要发生专性吸附,因为亚甲基蓝的吸附量随介质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亚甲基蓝吸附使生物质炭颗粒的Zeta电位向正值方向位移.Langmuir方程对吸附等温线的拟合效果较好,可以用Langmuir方程描述生物质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由Langmuir方程预测的亚甲基蓝在稻草炭、大豆秸秆炭、花生秸秆炭和稻壳炭表面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96.1、169.5、129.9和89.3 mmol.kg-1.淋溶实验表明,156 g稻壳炭可以将30 L水中亚甲基蓝浓度为0.3 mmol.L-1的染料几乎全部除去,累积吸附量达57.7 mmol.kg-1.生物质炭可以用作高效吸附剂去除染料废水中的亚甲基蓝.  相似文献   

15.
段珍华  黄冬丽  肖建庄  崇丹  王星 《环境工程》2021,39(10):171-177
目前,翻新、改装、重装家居屋舍俨然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建筑装修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似有"围城"之势,但却鲜有人研究其资源化途径。通过大量文献综述和多次实地调研,较全面地剖析了我国建筑装修垃圾的管理现状,并对其产生来源、分类与特点进行了概括和解读,发现建筑装修垃圾成分极其复杂、波动性大,不应沿照一般建筑垃圾处置模式进行资源化加工和利用,前端分拣管控迫在眉睫,通过进一步对比生活垃圾的成分特点与资源化途径,指出建筑装修垃圾前端分拣的可行性,并对其资源化处置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传统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模式,在医疗废物环境污染控制中,不能有效节约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针对此问题,分析医疗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通过核算人力资源成本、对成本结构及产出综合分析,建立一种新型人力资源成本分析模型.模拟医疗废物环境污染处理环境,设计仿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节约人力资源使用成本,保障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Municipalsolidwastes(MSWs)polluteenvironment,occupylotsoflandandcostmuchmoneyfordisposal.Toprotecttheenvironment,itisurgenttosearchforagoodwayofMSWdisposal.Atpresent,therearemanymethodssuchaslandfill,incineration,compost,hightemperatur…  相似文献   

18.
北京城市物质代谢的能值分析与生态效率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妍  杨志峰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1):1892-1899
城市如同生命体一样,需要持续不断的代谢过程完成其正常运转.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键是城市物质代谢流量及其代谢效率研究,但物质代谢流量仅能反映代谢速率,而其生态效率则反映了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代谢能力.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引入"生态效率"概念,构建了城市物质代谢生态效率的度量模型,从代谢流量及其效率2个方面核算了北京市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代谢状况.结果表明:1990~2004年,北京市可利用总能值非常丰富,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来自本土可更新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大部分来源于不可更新资源和系统购买的资源与服务;城市废弃物资源化水平有待提高,环境压力较大;生态效率指数呈现出增加的趋势,2004年生态效率指数比1990年提高了3.6倍,表明城市自组织能力、发展潜力以及再生循环能力不断提高.说明提高城市物质代谢生态效率的根本途径是经济效率、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协同发展,以及逐步构建废物资源化的循环链条.  相似文献   

19.
机场周边是一个以机场为中心的噪声污染区,传统机场噪声污染区域的规划方法存在功能设计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提出机场周边受噪声污染影响区域的合理规划方法,对噪声污染区域进行资源等级划分,根据城市资源用地分类与资源规划标准,进行噪声污染影响区域整体资源设计;在不同污染等级区域内,依据资源功能及功能面积,进行职能资源分配,最大程度上平衡使用资源与功能资源的矛盾。模拟仿真实验验证,规划的机场周边受噪声污染区域,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并能保持现有生态系统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