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建材行业的发展为城市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建筑材料需求旺盛的带动下,建材行业发展强劲,但大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加之城市拆迁改造产生大量建筑废弃物,环境压力十分巨大,必须加强建筑废弃物的环境管理。对建筑废弃物再利用、再循环以及减少建筑废弃物是解决建筑行业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实施这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方面的各种可行性技术。主要是针对沥青、砖、混凝土、金属、玻璃等几种物质再生利用的可行性技术进行综述,为未来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建筑存量研究是为适应当前城市管理的需要而出现的理论研究,与国家制定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内在一致性。本文对城市建筑存量的概念进行解析,全面阐述了城市建筑存量研究的意义,概述了城市建筑存量研究的系统边界、内涵和研究方法等,总结了城市建筑存量研究的三大领域:城市建筑存量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城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开发潜力分析研究和城市可持续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的研究现状。目前城市建筑存量理论体系尚不够完善、定量工具和基础数据库严重缺乏,对于城市决策支持不足,未来应在城市建筑存量时空演变及环境影响分析、开发融合多学科交叉及新技术应用的分析方法和辅助城市可持续管理决策三个领域加强和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通过碳排放系数法对河北省建筑的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建筑运营整个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对河北省2010—2020年建筑进行碳排放趋势分析。研究发现:2010—2020年河北省建筑碳排放呈现波动式增加趋势,河北省建筑碳排放主要由建材生产阶段和运行阶段构成,河北省应着重关注如何降低建材生产阶段和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河北省开发建筑降碳产品具有较大的降碳和经济价值潜力。为推动河北省建筑领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应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材料研发与应用、建筑节能降碳价值实现交易体系、增强居民节能消费意识和行为、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保产业》2006,(9):48-48
中国国际绿色建筑主题馆和中国城市循环经济主题馆 近年来,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于是开发建设节能与绿色建筑就变得十分重要。虽然经过近20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得到了推进,然而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城乡每年新建的房屋建筑大多数仍为高能耗建筑,据报道建筑能耗已占我国总能耗的37%。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阳光型建筑的特点,原理,论述了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建议政府支持阳光型建筑的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6.
金磊 《中国环保产业》2001,(2):20-21,23
作者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不良建筑”的环境污染因素,展望21世纪生态安全城市发展远景,并阐述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建材行业建筑构件及材料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发改办工业[2006]2140号文件),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授权正式开始筹建。标委会秘书处设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将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标准质量部的领导下,主要承担建筑构件及材料(混凝土与钢筋  相似文献   

8.
据《世界能源导报》报道:台湾省建筑业面临劳力短缺、大宗建筑材料(砂石、水泥)短缺日趋严重等问题。最近台省“经建委”已着手推动“绿色建筑”运动,鼓励民间兴建钢结构建筑物,以逐步降低砂石、水泥的使用量,并间接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的。“绿色建筑”是钢结构建筑物,这是由于钢结构建筑物具有以下优点:1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0%;2缩短建筑物的施工时间;3虽然造价较高,但使用寿命较长;4需要拆除改建时,钢结构拆除后,仍然可以回收利用;5可以降低岛内建筑物对大宗建筑材料的依赖程度。据说台湾省95%砂石取自河砂,河砂开采量达74亿吨,…  相似文献   

9.
结合北戴河近代建筑保护规划研究,从建筑特点、街区布局特色、建筑生存环境、保护性利用实施策略等几方面,探讨了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规划与更新利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环境技术》2007,25(6):2-2
日前,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在北京成立。该中心是整合建材行业多家国家级检测机构和实验室资源后组建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综合性权威检测认证机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瑞祥表示,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的成立,为我国建材事业的发展、建筑材料的检验认证,提供了一个科学、公正、权威的检验检测平台。  相似文献   

11.
面对城市化、人口、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和严峻的挑战,生态学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制定21世纪议程的科学基础,各种类型的国际城市生态住宅学术讨论会如火如荼。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典型的生态住宅,如美国的诺次大学设计并建立的生态房,南加利福尼亚大维寺海岛上的生态村,芝加哥雄伟壮观的生态楼,德国的“零能量”住房,日本的生态博物馆及无化学住宅,英国的绿色城市等,有人预言:生态型建筑将是世界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7月27至28日,首届中美建筑材料腐蚀与老化专题研讨会在海南琼海(博鳌)召开。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长、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中心主任姚燕教授、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陆启凯副院长、建设部科技司柴文忠处长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贝科工业涂料、攀钢集团、苏威苏克斯、广州ICI涂料等建筑行业国内外知名企业代表60多名聚齐一堂,探讨中美建筑材料腐蚀与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低碳美学下的新桃源憧憬和中国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孔坚 《绿叶》2010,(8):42-47
中国的城市设计。景观和建筑艺术在“小脚美学”的指导下,塑造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所谓风格.也让我们的建筑和城市艺术终于迷失了方向。我们的城市设计、景观和建筑需要走向新美学——大脚的美学,追求健康的生态过程之美、丰产之美。这种新田园城市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不是乌托邦.而是新美学下的生存艺术。  相似文献   

14.
建筑能耗在北京市能耗总量中是关键的一部分,推广节能建筑对于北京市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北京市建筑节能工作中,采暖能耗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公共建筑能耗增加需要控制。在北京市低碳建筑推进工作中遇到了评测标准、检验方法的不完善,企业与个人的动力不足以及相关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的障碍。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从加强宣传与干预、建立低碳建筑标准规范和技术体系角度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选择低碳建筑,完善检测标准,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低碳建筑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09,(12):63-63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相对较高。近年我国建筑能耗持续增加,目前建筑能耗占我国能耗总量的28%,这一比重在未来20年内有可能达到35%。发展低碳经济、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不但对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而且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骆昌芹 《绿色视野》2011,(10):58-60
初到瑞士首都伯尔尼,谁也不会想到它的名字竟然与一只动物有关,而伯尔尼这座城市并不失其首都的形象,这里设有万国邮政联盟、国际电讯联盟、国际铁路联盟和国际版权联盟等多处高大的建筑,彰显了首都的气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讲述了建筑与建筑拆除废弃物回收的基础工具,包括建筑废弃物管理的基本元素、废弃物材料的重新使用、回收的团队管理、回收培训和管理方案、循环材料的运输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绿色建筑发展背景,阐述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设计主旨,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建筑相结合探讨了绿色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文章简要介绍了目前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中对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的最新要求。通过软件计算和现场声学测试的方法,分析装配式住宅建筑中一些常见楼板的隔声性能。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些可以增加装配式建筑楼板撞击声隔声量的高性能弹性材料。  相似文献   

20.
回顾和梳理了中国的绿色建筑发展历程及现状;介绍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现行标准和修订后的新标准;展示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且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技术。针对绿色建筑融资难的问题,提出将"绿色租赁"作为节能减排与金融创新的重要结合点,必将在助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