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到诗歌,中国绝对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离骚》,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诗歌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始终光芒四射,它以自己独特的美和内涵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给中华儿女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文化气质和精神。在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中,教师要讲求方法。  相似文献   

2.
编委会诸公及编辑部同仁: 您们好!许久没有写信。因事忙,请谅。我收到了《上海环境科学》,非常高兴。望平寄,可以节省邮费。从美国本地出版的华报上,点滴地读到关于国内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情况报道。常使我坐卧不安,立即会缅怀到远在祖国的环境科技专  相似文献   

3.
<正>在古诗中也蕴含了很多美。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古诗中的美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体会到古诗中包含的美在哪里。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入选到小学教材中的古诗,都是名家名篇,学生通过对古诗中意境的体会,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感受到文字运用的美。古诗具有短小精悍,容易记忆,朗朗上口的特点,通过对古诗的识记,可以感受到我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对古诗的深刻理解可以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通过对所学古诗的鉴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为了更好地进行小学古诗的教学,我进行了古诗课题研究。一、课题的界定  相似文献   

4.
汉魏以前,《老子》著述体例及成书形式几经变迁,已经基本定型;魏晋以后,《老子》纳入经注和注疏范畴,其著述体例及成书形式进入"变形期"。总的说,《老子》著述成书之变化,集中表征为三个事项:《老子》的书名题写,从无名到有名,有的题为"道德言",有的题为"道德经",有的题为"老子";《老子》篇章结构,从楚简本的"分组别段",渐进演变到《老子》"分篇定章"结构;《老子》著述性质,历经个人著述、学派撰述、经传及注疏等四度变迁。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7,(1):118-123
《永乐大典》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后代辑佚的渊薮。《全宋文》的编纂者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大量宋人文章,但仍存在不少的缺漏。根据《永乐大典》卷5769《湘阴县古罗志》,可增补《全宋文》未录入的4位作者6篇佚文,包括胡嚞佚文3篇、潘周伯佚文1篇、黄遂佚文1篇、杨蒙佚文1篇。在已著录的作者中,可补充邵庶佚文4篇,陈兰孙佚文1篇,补全邵庶残文1篇。  相似文献   

6.
雪冰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雪冰是温带和极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环境组份,它们不仅影响了能量平衡和水循环,而且也能直接影响当地、区域以及全球环境范围内的化学行为。降雪能很有效地从大气中清除颗粒和气相的POPs。本文简要介绍了雪冰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研究的科学意义,着重综述了POPs在极地和高海拔地区雪冰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和雪冰中POPs的历史环境记录,并讨论了雪冰中POPs浓度的不确定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从大气到冰川的过程并不容易理解,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沉积后的浓度存在不确定性。有机物沉积在积雪中后,随着积雪的老化和变形,它们能够随着融水迁移或者又挥发到大气中。全文最后对未来雪冰中POPs的研究需要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四点今后需加强研究的内容。由于青藏高原位于人类居住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可能在POPs全球输送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今后需加强青藏高原地区雪冰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有机污染物在雪冰中主要是通过光化学反应进行转化,雪冰中有机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机理研究必须引起重视;随着雪冰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将会推动雪冰中痕量POPs的环境变化记录研究的发展;通过建立模型模拟预算和评价POPs在积雪中的物理化学行为,也可以利用模型模拟POPs在老雪中的命运,确定其在融水中成比例蒸发和渗浸的速率。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标中指出:"学习训练语言,发展言语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终极目标。"语言表述是一种本领,是一种技能。学生要驾驭它,一方面,要大量地接触规范的语言文字,习得祖国的语言;另一方面,需要教师适时的、循序渐进地点拨指导。通过有效的说、写训练,才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有长足的进步。我结合课例来说说我的语言训练,来谈谈语言训练的四个"一"。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田园诗情》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文笔优雅,气韵充实,意境悠远。写出了荷兰  相似文献   

8.
从文献分析看我国中学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侠 《环境导报》2003,(14):10-11
为了了解我国中学环境教育现状,笔者检索了我国20多年来的环境教育文献,共检索到环境教育论文1099篇:地理教育的三大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所有各期中的429篇;环境教育专刊《环境教育》自1995年创刊以来29期中的659篇,教育类期刊《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教育》自1997年以来的11篇。笔者认真研读了这1000多篇环境教育论文,发现我国中学环境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世界环发大会大大促进了我国中学环境教育的发展笔者把三大地理教育期刊自1980年至2001年各刊各年度所刊发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艰苦创刊十年当我打开《重庆环境保护》,1979年8月20日出版的创刊号——第一期,共刊文章13篇;知识性文章4篇;工厂提供的工艺改革文章7篇,占总篇幅的一半以上;另加译文两篇充数。说明刚刚萌芽破土的幼苗还很单薄。可是十年后,今日的《重庆环境科学》却今非昔比,葳蕤华茂,光艳夺目,得刮目相看了。试看1989年第11卷第一期,不  相似文献   

10.
决战     
曾经在6年前写过一篇散文,题目叫《守望浑河》,讲述了"我"作为生长在浑河岸边的抚顺人,目睹这条母亲河几十年来如何历经了从清澈到混浊到变清再到污染的变迁史。特别是文章中有一段对浑河支流将军河污染状况的描写,让人看到了浑河的污染已经发展到了"恶臭薰得人晕头转向,水体中已全无生命气息,墨黑色的河水简直与下水道无疑"的境地。  相似文献   

11.
《背影》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经典散文,作者朱自清在该文中书写了浓浓的父爱。文章平白、质朴,没有华丽的语言和刺激的情节,只有浓到化不开的亲情,触人心弦,使人不禁潸然涕下。本文中笔者针对《背影》的教学进行了探讨,从如何教入手,对《背影》的教学启示进行了挖掘,并谈了自己的一些教学感悟。  相似文献   

12.
落叶随想     
“我是一片小小的落叶,总是随风四处漂泊,风吹到哪里我就飘到哪里,一天一年不回头。……北风吹呀吹我的心已碎,我就是落叶我也有我的美。”一曲《落叶》,激起无数人对生命价值和自我价值的重新思索和定位,更勾起我对真实的落叶无边的遐想与感怀。  相似文献   

13.
<正>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既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板也是"三农"工作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并多次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那么,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从短板的短板入手,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从《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三五"规划》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再到《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从着力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入手,取得了显著成绩。生态环境部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指出,农村饮水  相似文献   

14.
李文辉 《环境》2011,(1):38-38
不可否认,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一个环保理念和行为大张旗鼓、大行其道的一年,从低碳世博到绿色亚运,祖国的大江南北似乎到处都浸淫在环保的空气里。为了能在这种全民环保的热潮中继续贡献一份力量,广东省环保厅在年终岁尾之际,特意正式出版了《厂东省居民环保低碳生活手册》一书,该书由《环境》杂志编辑部承担编辑,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8月《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报道称,"北极下起了塑料雪",这篇报道迅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曾经洁净如天堂、几乎作为地球上最原始的环境之一的北极,竟然也陷入了塑料污染之中。报道称,科学家在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采集的雪样本里发现大量塑料微粒,这种微粒是小于5毫米的塑料物质。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首席研究员格雷戈里·韦瑟这样说道:"塑料的数量比我们能看到的要多很多。在雨里,在雪里,都有。现在,塑料已经是环境的一部分了。"研究者猜测微粒可能是随着空气飘散来到北极,也有可能来自北极破冰船。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19日晚,《星球密码》环保音乐剧在顺德区演艺中心上演,收获了全场的掌声与共鸣。"快快长大,快快开花!快快长大,快快开花!"一声声从心里发出来的呐喊,唤醒了你我内心深处的环保意识……11月19日晚,"向污染宣战,从行动开始"美城创文《美城总动员》之原创科幻音乐剧《星球密码》,在顺德区演艺中心上演。当天晚上8点开演的演播厅,全场三千多个座位座无虚席。大手拉着小手,无不对《星球密码》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7.
<正>一、设计意图《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篇想象新奇的诗歌,它以儿童的视角,铺陈夏日的特有景象。文中"想"和"变"的发问,有利于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儿童天生就有探索和发现的欲望以及独特的梦幻想象。从学生实际出发,激活学生内心的体验,适时点拨,通过诵读交流引发与作者的共鸣。为了促进这种内潜式的对话,凭借语言和媒体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受美、想象美,诱导学生把自  相似文献   

18.
<正>1978年,随着"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口号声渐渐远去,神州大地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环境》也在这一年应运而生。那时的我,刚高中毕业,是一个懵懂少年,还未认识《环境》,对环境知识、环境问题、环境文化等的认知几乎是一片空白。1991年,我从一名中学教师转行到环保部门工作,有幸邂逅《环境》。这本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去表达环境知识、环境问题和环境文化,让  相似文献   

19.
苏娴 《环境》2009,(7):47-47
揭阳市环保局、揭阳日报社联合举办了“绿色揭阳,我的家园”环保征文比赛活动。活动结束后,市环保局从200多篇应征稿件中挑选出38篇获奖优秀作品,汇编成《绿色家园》一书。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弘平为本书题名,市委书记陈弘平和市长陈奕威为本书撰写文章,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盛发为本书作序。  相似文献   

20.
<正>我每日必读几份报纸,尤爱副刊文章,从中颇获裨益。学生早恋已是老话题了,今年在《广州日报》的副刊"每日闲情"上连续看到两篇有关早恋的文章,令人耳目一新。一篇是《高中老师写给早恋男生的一封信》(2014年5月27日《广州日报》),另一篇是《初二女儿收情书》(2014年6月14日《广州日报》)。我将其推荐给一些老师和家长,他们感叹若早一点读到这样的文章就好了。而今,学生早恋呈现低龄化和多发之势,用常规方法教育很难奏效。而这两篇文章却跳出了老套,做了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