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壤是病毒在自然界主要的分布场所,也是病毒传播的一种媒介.对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和冠状病毒在土壤中的存活与传播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究了病毒在土壤中吸附与存活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甲型肝炎病毒和冠状病毒均能在土壤中存活较长时间,并能以土壤为介质进行传播,进而导致人体暴露;土壤微生物、含水量、土壤类型及温度是影响病毒在土壤中吸附与存活的主要因素,土壤微生物的存在、含水量的降低以及温度的升高可能阻碍病毒在土壤中的存活,黏粒含量及pH较高的土壤中病毒的吸附量与存活率较高,而金属氧化物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中病毒的吸附量与存活率较低.基于上述分析,对病毒在土壤中存活与传播的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如系统开展我国土壤病毒的调查研究,加强病毒在土壤中存活、传播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等.研究显示,土壤在病毒的环境传播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不可忽视病毒经土壤传播产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选用病毒MS2作为水中肠道病毒的指示病毒,高岭土和铜绿微囊藻分别作为无机颗粒物和有机颗粒物,研究颗粒物浓度、pH值、不同价态离子浓度、天然有机物(NOM)等水质条件下,无机(高岭土)、有机(铜绿微囊藻)颗粒物存在对病毒MS2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颗粒物高岭土对病毒MS2的存活无明显影响,但当水体钙硬度(钙离子产生的硬度)较大时,病毒MS2的表观存活量增加1个对数;铜绿微囊藻的存在会导致病毒MS2的存活量降低1个对数左右,但当溶液的pH值大于4.0或铜绿微囊藻的浓度小于1.0×106cells·L-1时,藻类对病毒的生存无明显影响;当水体钙硬度较大时,藻反而会增加病毒MS2的存活对数.因此在高浊水、高藻水中,水的钙硬度增加会使水体中病毒生存能力变强,进而增加饮用水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和影响国家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关于环境条件(湿度与温度)、空气污染及人为活动对2019-nCoV传播的文献鲜见报道.由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采样困难,难以开展直接试验研究,因此通过对国内外其他类似病毒文献调研,探究影响病毒传播和生存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疫情防控和控制2019-nCoV传播提供指导.结果表明:①冠状病毒在低温低湿的环境中能够保持较长的存活时间与传播力,尤其在干燥物体表面停留时间更长,如冠状病毒能在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RH)为40%~45%的光滑物体表面存活5 d以上;②同时,冠状病毒气溶胶在低温低湿的条件下也具有高存活率,提示在密闭环境中2019-nCoV气溶胶可能在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30%~50%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存活率;③颗粒物浓度越高,2019-nCoV传播的风险可能随之增加;④感染者的行为活动也对2019-nCoV的传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应避免在人群中打喷嚏、咳嗽,并且用手、手肘或其他物品加以防护,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综上,提出几点疫情防控的相关建议,如改善室内微环境和开展2019-nCoV的检测、灭活、影响因素、传播规律等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5.
7.
8.
基于燃油消耗建立了新疆1993~2017年农田作业拖拉机PM10,PM2.5,HC,NOx和CO排放时间序列清单,并分析了其演变趋势.从经济发展水平,拖拉机自身的影响和科学技术3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以柴油机为主要动力的拖拉机污染物排放影响因素清单,并基于粗糙集理论定量分析了污染物排放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3~2017年新疆拖拉机污染物排放总量处于上升趋势,25a增长了2.0527倍,年均增长率3.67%,单位功率排放量下降了40.03%.农业机械排放标准的提高对污染物排放治理的作用明显.对污染物排放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总动力、拖拉机数量、机耕面积、机播面积、机收面积、农业机械购置投入、农户固定资产投入和单位功率排放量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程度分别为0.2591,0.2491,0.0841,0.0759,0.0934,0.0568,0.0701,0.0701.经济发展水平、拖拉机自身的影响和科学技术对拖拉机污染物影响程度分别为:0.6350,0.2530和0.1119.建立的排放清单和变化趋势较好的反映新疆农业机械污染物排放现状,所得出的结果较好的反映了新疆社会经济,农业机械化和科技水平对拖拉机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
城市居民是生活垃圾的主要制造者和环境保护的受益者,也应通过多种途径成为环境保护的促进者,减少生活垃圾、引导企业生产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积极影响政府的环境保护决策.在运用2010年7~8月在南京、张家港、连云港3市实地调研得到的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市民环保意识及其影响因素,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教育以及环保宣传是影响居民的环保意识的3个主要因素;要通过发挥居民在环保决策中的主动性,加强青少年环保教育,加强政府环保执法力度,优化环保宣传等途径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91—201O年贵阳市二氧化硫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和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1--2010年贵阳市二氧化硫监测数据,评价和分析了这期间贵阳市二氧化硫水平和变化趋势,与季度变化、气象、降水pH的关系;结果显示二氧化硫监测值逐年降低,污染状况明显改善,逐渐达到国家二级环境空气标准要求。提出二氧化硫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病毒可能会成为人类未来的“头号公敌”,全球地下水病毒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因此,病毒对地下水的影响和防控逐渐受到国际重视.为进一步了解地下水病毒入侵,通过文献检索调研,分析了病毒进入含水层的途径、在地下水中迁移的限制性因素、在多孔介质中的转化过程,总结了地下水病毒入侵防控相关方法、技术、政策,探讨了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加强、地下水病毒科学研究存在短板、应急防控与预警能力不足等问题及挑战.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初步提出地下水病毒入侵风险防控对策建议:①源头排查风险,防患于未然.在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及补给区,排查防疫类污染源渗漏情况,经过化学或高温消毒后再使用农村地下水饮用水、生活用水.②加强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病毒调查研究.研究病毒在土壤及地下水中的存活能力、迁移转化机制、环境行为特征、模拟预测技术、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制定相关规范、指南.③筹划应急防控对策.做好地下水应急监测预警、饮用水消毒处理、环境质量信息公开等相关准备工作,制定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病毒应急防控预案. 相似文献
12.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与保护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我国矿业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矿山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同时对矿山生态环保组织管理、经济、政策手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方煜 《安全.健康和环境》2020,(4):1-3
探讨了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面临的形势,特别是产业发展、新环境、新技术所带来的影响。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的系统防控有赖于科技创新,分析了目前安全科技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科技发展对策建议,应对新时期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15.
近两年哈尔滨连续出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天气,大气污染已经明显引起了公共健康效应和经济损失,大气环境治理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对哈尔滨市大气环境质量概况、大气污染主要成因分析得出,大气细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民用秸秆燃烧、工业、露天焚烧、道路交通、供暖、火电和非道路交通.其中,工业、民用秸秆燃烧、露天焚烧和供暖为最大污染来源.通过运用哈尔滨市大气环境容量的测算,计算得到现状污染源布局下的最大环境容量,燃煤、机动车尾气排放、扬尘这三种因素加重了哈尔滨市的大气污染,进而提出哈尔滨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达到控制大气污染进一步加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17.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防治现状与目标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市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特殊的地形结构、气候条件和采暖方式构成,使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乌鲁木齐市近年来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管理,全面开展了严格控制高硫煤使用、拆并燃煤锅炉、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优化能源结构等污染防治工作,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呈潜在的增加趋势,对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构成了巨大的压力。最后针对目前乌鲁木齐市区大气污染现状提出七条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济南市历下区5个大气例行监测点位2015年上半年PM2.5、PM10、SO2、CO、NO2、O3逐小时浓度的监测数据,通过SPSS软件对各项污染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CO与PM2.5、PM10、SO2、NO2强相关性出现次数最多,表明CO排放源是引起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监测点位周边2 km范围内机动车尾气和餐饮燃煤两项污染源进行排放量估算得出:机动车尾气CO、NOx、PM2.5和PM10年排放量分别为388.18吨、111.18吨、4.35吨和4.72吨;餐饮燃煤CO、SO2、NOx年排放量分别为36.0吨、24.0吨和9.6吨.因此,控制CO排放源对改善济南市大气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军械装备库房在长期储存武器弹药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方法分析军械装备库房有害气体种类、来源、分布规律,及其对储存环境和作业人员的危害。结果库房内主要存在碳氧化合物、苯系物、硫化物、氯化物、氮氧化合物、醚类、酮类等有害气体,主要来自军械装备、武器弹药包装、库房内部维修。提出了通过控制有害气体的产生,建立网络检测预警系统,采用物理吸附法、低温催化氧化法和光催化法净化等措施预防和治理库房的有害气体。结论该方法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理军械装备库房在长期储存武器弹药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