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野外出游被蜜蜂蜇了,如果没有碱,你可以找一种叫“荆”的灌木丛,把它的叶子捣碎(没工具时,用石头就行)敷在被蜇处。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市食药监局10月15日通报,某品牌野山花蜂蜜被检出含违禁物氯霉素1.1微克/千克。(实际上这不是个别例子,过去十余年,美国不止一次从中国产的蜂蜜中检出氯霉素,中国国内也有多起检出的报道。)本刊编辑:为什么蜂蜜中会含有氯霉素?云无心:蜜蜂容易感染一种细菌从而产生"幼虫腐烂病"。这种病对蜂产业危害极大,可能导致整个蜂群死亡。而且这种细菌很难完全清除,所以需要不断处理。氯霉素是一种强力抗生素,只允许作为药物用于人,而且只在其他手段都无效的情况下使用。有的蜂场用它来处理蜂房控制幼虫腐烂病,就可能导致蜂蜜中检出氯霉素。  相似文献   

3.
儿童意外伤害如何预防与急救1.蜂蛰狗咬:先拔刺再冲水带孩子到郊外游玩时,容易出现被蜜蜂等昆虫蛰伤的情况。蜂蛰伤有时会引发过敏反应,严重时孩子会出现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甚至休克。一旦孩子被蛰,如果有刺残留在孩子皮肤内,先用镊子把刺拔出来,再用手挤出被蛰伤处的毒液;然后用肥皂水或清水充分清洗伤口。与此同时,应尽快送往医院。此外,现在养宠物的家庭越来越多,孩子与宠物玩耍时也容易被抓伤或咬伤。6岁以下孩子身形小,一旦被猫狗咬伤,多为脸部和颈部,要尽快送往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前往医院前,小伤口可以立刻用清水和肥皂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不能少于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中,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叫"扬长避短",意在发扬成绩,避免缺点,仔细想想,把这句话用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倒是比较贴切的,如果用在安全生产上,不如"扬长补短"好.  相似文献   

5.
有一则寓言故事,说一只蝎子来到河边,想渡河到对岸去找他的朋友毒蛇玩,可是他不会游泳,只好恳求青蛙将自己背过去。青蛙执意不肯,说假如游到河中间蝎子蜇他一下,他不就完了吗?蝎子答:“这怎么可能呢?如果我蜇你,你死了,那我自己不是也没命了吗?”青蛙想想有理,就答应把蝎子背过河去。就这样,蝎子跳上了青蛙的背。当游到了河中央时,青蛙忽然觉得自己脖子上被重重地蜇了一下……便在和蝎子一起沉到河底之前,问蝎子:“你  相似文献   

6.
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烟头,甚至摘一片树叶等等,都将接受处罚.于是乎,被处罚人自认为这叫"倒霉",公众则叫这为"花钱买教训".其实,多年来人们一直把这种陋习看成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由此笔者想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正>本期《环境与生活》聚焦的话题是"城市防尘"。笔者在题目中借用了"灰度"一词。当然,"灰尘"与"灰度"在语义上并无关联,可以说丝毫不搭界。之所以借用这个词,是想赶赶时髦(悄悄声明:并非因为有个美国情色新电影叫《50度灰》哦)。"灰度"本是视觉艺术的术语,本义是指纯白与纯黑两种颜色中一系列的过渡色,把黑色与白色之间分成程度不同的256级,就叫"灰度等级"。但是现在有人把"灰度"这个词的意义大大扩展了,甚至有企业家总结出了一套  相似文献   

8.
做任何工作,一般都要先有个设想,然后根据设想进行工作。在进行中或工作进行到某个阶段后,还要把工作结果与原来的设想进行对比,这一过程通常叫检查。用检查的结果再来改进我们的工作和修改原来的设想,这一过程在管理学中叫处理。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一般规律,国际上把它统称为PDCA循环,它是英文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4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组合。  相似文献   

9.
核纠结     
<正>如果我们问,世界上有一种能源,它不燃烧污染大气的煤炭,不产生PM2.5,也不排放危害健康、令人讨厌的氮氧化物啥的;它被科学家制造出来并被人类利用已经长达60多年,它的设施在全球分布有430多个,排在第一的是美国;它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只发生过三次大的事故;今天它给人类提供将近五分之一的能源,你家里的照明、电器,你用的手机、电脑,很可能是拜它所赐动力得以运行。那么,这样的物质你需要吗?估计你会说"那当然啦"。可是如果我告诉你它的名字叫"核能",它的设施没准会建在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强调"责任"的时候,往往用泰山作为比喻。传说泰山脚下曾住一人,叫石敢当。此人行侠仗义,一诺千金,说出的话从来没有食言过,被人们所称赞。后人在承诺自己勇于担当的时候,总会喻为"泰山石敢当"。一支没有消防车的消防队泰山之巅,有一支全国独一无二的消防队伍,他们没有消防车,常年工作在山上。在巍峨耸立的庙宇古刹之中,  相似文献   

11.
<正>洗头也要注意方法,不健康的洗头方式不但不能很好地清洁头发和头皮,还会影响健康。一忌:洗头时用指甲挠头皮指甲中有许多细菌,一旦娇嫩的头皮被抓破,容易诱发感染。抹洗发水时要用指腹轻轻推头皮,既去污又活血。  相似文献   

12.
《江苏劳动保护》2011,(2):33-33
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最多能活4年”,因为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来传授花粉。但从2003年以来,美国和欧盟国家的蜜蜂大量死亡,引发各方关注。为此,欧盟2010年12月6日出台了一个拯救蜜蜂的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3.
谚语     
蛮于造成事故,巧干才能安全。 被蛇咬过的人,最知道被蛇咬的厉害;受过工伤的人,最懂得安全生产的重要。 喊一百遍注意安全的空话,不如落实一项安全生产的措施。 捅马蜂窝的人,总会被峰蜇;违章作业的人,总要出事故。谚语@蔡锦云  相似文献   

14.
<正>物种濒危等级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制定,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的物种濒危等级评估体系。它根据物种总数、地理分布、数目下降速度、群族分散程度等准则,将物种受威胁的程度分成9个级别:1.灭绝:若一个物种的最后一只个体已经死亡,则该种"灭绝",是物种濒危的最高等级。2.野外灭绝:如果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仅生活在人工养殖状态下,则该种"野外灭绝"。3.区域灭绝:如果一个物种在某个区域内的最后一只个体已经死亡,则该物种已经"区域灭绝"。  相似文献   

15.
正《汉书》曾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户人家的厨房堆着大量柴火,有人提醒这样危险,很容易着火,建议"更为曲突,远徙其薪",即改善(弯曲)烟道,移走柴火。但主人不听。一日,果真着火,四邻赶来救火,火被扑灭。主人杀牛摆酒来感谢他的邻人。被火烧伤的人在上位,其他的各自以功劳的大小依次坐,但是没有请说改"曲突"的那个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  相似文献   

16.
隔振措施,是减少动力设备产生的扰力对支撑结构、设备周围的人以及物(建筑物、精密设备和精密仪器)的有害影响的投资不高的有效措施。一般通过在设备和支撑结构之间,用不同方式加隔振器来实现,可有以下几种方案。 1.将隔振器直接加在设备的机脚下(见图1)。 2.如果设备底座刚性不足,底座面积相对太小,故隔振设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组成,或直接加隔振器有困难,则应设计一个刚性台座(一般用槽钢、角钢或质量不太大的钢筋混凝士制成)。将隔振器置于刚性台座下(如图2)。 3.如果被隔振设备质心较高,或者要求进一步减少被隔振设备自身的振动,则需…  相似文献   

17.
<正>啄木鸟有着"树木卫士""森林医生"之美誉。众所周知,隐患治理是安全管理中的基础工作,事关人的生命,也事关企业的"长青",与啄木鸟捕食有某些相似之处。如果把安全生产比喻成一棵树的话,那么安全隐患就像潜藏在树皮下的一条条害虫。无论多么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都有可能被蛀虫蚕食、掏空。在我们的  相似文献   

18.
化工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产业。小至个人的衣食住行,大到巨轮出海、火箭飞天,都离不开它的支撑。一些人"谈化色变"虽可理解,然而"听到蝲蝲蛄叫就不种庄稼"的选择并不现实。一有风险就拒之门外,与"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无异。但化工产业潜在的系统性风险确实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9.
《安全与健康》2012,(14):45
如今,武汉街头流行着一种新时尚:每天一大早就有很多人在各自行车出租站点等侯发表、领卡、租车。如果能骑上一辆公共自行车,就被认为是赶时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据悉,武汉市是全国首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从2009年  相似文献   

20.
凌水 《劳动保护》2007,(12):73-73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不生病。有的病明显,有的长期潜伏在身体之中,我们管它叫"隐患点"或不安全隐患。比如,人患有血栓、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心脏病等等,这些不利于健康的"隐患点"是通过检查才发现的。如果不抓紧治疗,久而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