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结果表明,该区药用蕨类植物共有30科53属76种,优势科有水龙骨科(13种)、凤尾蕨科(5种)、铁角蕨科(5种)、卷柏科(5种),优势属有卷柏属(5种)、铁角蕨属(5种)、凤尾蕨属(5种),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蛇足石杉、金毛狗、福建莲座蕨、阔鳞鳞毛蕨、紫萁、江南星蕨、剑叶凤尾蕨、海金沙、乌蕨等.列出了每种药用蕨类植物的中文名、科名、学名、药用部位、药用功效、采收时期与采后处理方法,并对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九阜山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开炬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7):644-646,589
为合理开发与利用蕨类植物资源,对福建省尤溪县九阜山的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蕨类植物共有35科58属114种,种数在6种以上的科有鳞毛蕨科、金星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凤尾蕨科、碗蕨科,种数在5种以上的属有复叶耳蕨属、鳞毛蕨属、凤尾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和毛蕨属,其中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蕨类金毛狗和粗齿桫椤2种.从水平、垂直与生态分布分析了该区的蕨类植物资源分布规律.按其用途、生物学习性及资源特点将该区蕨类植物划分为药用、观赏、食用、指示、化工原料、编织和包装、饲料和绿肥、农药及珍稀濒危与珍贵保护蕨类植物9种类型,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整理及标本鉴定,对重庆华蓥山山山脉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华蓥山共有药用植物240科1017属2251种(含变种和亚种),其中地衣植物5科8属11种、苔藓植物23科30属36种、蕨类植物40科82属190种、裸子植物9科17属25种、被子植物163科880属1989种.对其种类组成、分布、药用部位、疗效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民间习用药物做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山地区主要能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能源是一种清洁、方便的可替代能源,发展植物能源是解决矿石能源危机的可行措施。黄山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高等植物222科827属1800余种,其中能源植物有20余种。介绍了黄山地区主要能源植物,提出了其开发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黄山风景区有杜鹃花科植物5属22种,是安徽省杜鹃花科植物的集中分布区,且多数种类都具有观赏与药用等价值。分析了黄山风景区杜鹃花科植物目前市场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其永续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整理及标本鉴定,对乌蒙山山脉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乌蒙山山脉共有药用植物272科1189属3184种(含变种和亚种),其中地衣植物8科9属13种、苔藓植物40科74属116种、蕨类植物45科108属358种、裸子植物10科22属37种、被子植物169科976属2660种。对其物种组成、生态类型、分布、优势科属、药用部位、功效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常用中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民间习用药物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万县地区总面积达4424.26万亩,约有2/3的陆地面积是山地,其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3.8~18.6℃,年日照数1200~1600h,年降雨量为1050~1300mm。本区分布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据统计,有常见中草药1600余种,分属182科774属,其中植物药1 474种,动物药106种,矿物药20种,列入收购的商品药材有300余种,具有药效、经济、观赏价值的有300余种,药用动植物中有不少国家濒危保护对象,如金钱豹、杜仲、银杏、荷叶金钱、八角莲、厚朴等40余种。该区是全省药材主产区之一,系川广重要药材集散地,栽培中药的历史悠久。道地中药材达20余种,如川  相似文献   

8.
黄山植物资源的永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山是一座驰名中外的旅游名山,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高等植物222科827属1800余种,其中中国特有属种植物22个、珍稀濒危及国家保护植物25种、以黄山命名的植物8种、以黄山称谓的植物20余种以及众多的古树名木.对黄山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开发黄山市中草药资源,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山区综合发展,分析了休宁县中药材资源现状。采取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徽休宁县自然概况进行初步分析,并统计了县境内主要中药材的种类、蕴量。结果显示,休宁县中药材共计有243科816种,其中植物类165科677种,动物类78科136种,药用矿物3种。研究表明,休宁县中草药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和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典型样地法对乌鲁木齐市郊主要荒山进行植被调查,结果表明,该区的植物群落类型有19种;植物种类有296种,分属40科171属;植物生活型有9类;区系地理成分多样;短命和类短命植物获得一定发育等。  相似文献   

11.
经调查统计,黄山风景区共有野生草本有毒植物51科98属146种(包括种下分类单位)。归纳总结了黄山风景区野生草本有毒植物的种类、有毒部位、毒性大小、药用部位及其它用途,并对该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杜鹃花科有毒植物资源丰富,共有2属9种,具有观赏、药用、工业、科研、饲用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基于甘肃杜鹃花科有毒植物在有毒部位、毒性毒理、危害性等方面的特点,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前提下,提出了严格管理、规范使用、综合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娄山山脉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整理及标本鉴定,对大娄山山脉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娄山共有药用植物288科1492属5229种(含变种和亚种),其中地衣植物9科12属27种、苔藓植物46科99属206种、蕨类植物47科113属506种、裸子植物9科27属50种、被子植物177科1241属4440种。对其种类组成、分布、药用部位、疗效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珍稀药用植物和民间习用药物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多年调查研究,初步统计了江西药用维管植物约有2400种,隶属166科665属,并分析了各属的区系成分。根据药用植物的用途和药用价值,将它们分成5类,即中草药植物、兽用药用植物、土农药植物、观赏药用植物和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分别叙述了各类药用植物的主要种类,为江西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了有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多年调查研究,初步统计了江西药用维管植物约有2400种,隶属166科665属,并分析了各属的区系成分。根据药用植物的用途和药用价值,将它们分成5类,即中草药植物,兽用药用植物、土农药植物、观赏药用植物和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分别叙述了各类药用植物的主要种类,为江西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了有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经调查统计,黄山风景区有荨麻科植物9属21种2变种,均可供药用。苎麻属种类为优质纤维植物,提出了在开发利用方面以保护为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已查明可供药用的植物、动物、矿物药达80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的种数已超过7000种。据1992年全国中药大规模调查,发现有7295种植物药在各地不同程度地使用。其中藻类植物281种,苔藓植物39种,蕨类植物433种,裸子植物73种,被子植物6469种(其中双子叶植物5499种,单子叶植物970种)。  相似文献   

18.
黄山自然风景保护区自然条件优越,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种子植物丰富,有134科655属148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31种.由于旅游的发展,种子植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应加强种子植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鼎湖山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鼎湖山蕨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40科78属134种,本文调查了鼎湖山境内现有分布的可药用蕨类植物有34科59属90种,并对其生境分布,药用功效,化学成分作了阐述,它们在鼎湖山植物被的种类成分上占有一定地位,许多常用的民间单,验方中有新用途的药物未开发在科学系统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可行的开发利用计划。  相似文献   

20.
瓦屋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其主峰呈四面八方体,最低海拔425m,最高海拔3522m,降水量丰富,立体气候复杂,为典型的山地气候。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各种植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之交通闭塞,人迹罕至,因此,植被保存完整,尚有许多古热带残遗植物。据调查,瓦屋山有2200多种植物药,分属于213科952属,其中常用的有239种,珍稀植物28种,珍稀动物19种,如大熊猫、牛羚等。瓦屋山中药资源的特点有:①种类繁多,蕴藏丰富,生产潜力大。药材收入已成为当地高寒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②道地药材历史悠久,经济价值高。瓦屋山所产雅连为全国雅连总产量的40%,此外,川牛膝、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