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泊水资源是陆地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饮用水的重要来源。但由于长期没有专门立法的保护。加之公民对湖泊保护意识的淡薄。我国的湖泊水资源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本文基于对湖泊自身特点和我国目前湖泊水资源现状的认识,分析有关保护湖泊水资源的立法缺陷,结合国内外的立法经验,提出制定我国《湖泊水资源保护法》的基本设想。以期能够完善我国保护水资源的法律体系。为我国保护湖泊水资源的执法和司法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前潭江流域面临着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增加与水质下降双重胁迫,流域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与水资源持续利用已成为潭江流域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潭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水资源持续利用与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用水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水环境质量的普通恶化又使人们不得不考虑饮用水的安全性。在简介了我国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文中阐述了水质问题的重要性和我国水体环境质量的严峻性,指出了水质问题不仅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直接地丰人们饮用水的安全性,已成为进入21世纪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主要矛盾;在分析了我国水资源水质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政策、经济等方面,着重探讨了加强水质管理与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保证饮用水安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环境友好型社会下我国饮用水源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锡生  许珂 《环境保护》2007,(1B):40-42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饮用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就地表水源而言,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6月发布的《115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有16个城市水质全部不达标;有74个饮用水源地不达标;有5.27亿吨水量不达标。就地下水源而言,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地下水污染存在加重趋势的城市有21个,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东南地区。饮用水源污染严重威胁饮用水安全。据调查,全国有7亿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5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水。其中,饮用不安全水的农民达到5亿之多。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影响我国人水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以法律保护我国饮用水源安全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千岛湖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分析了千岛湖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认为:千岛湖水资源丰富,水体污染物少,水质状况良好,水资源利用面广,具有发电,灌溉,养鱼,航运,饮用,游览等多功能,针对入湖污染负荷特点,提出了千岛湖水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水是生命之本,是经济建设的必备资源。解决好人民群众的饮用水源安全问题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陕西省大部分地区由于年降雨量相当少,地表水资源十分贫乏,饮用水水资源尤其显得极为珍贵。加之植被普遍稀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饮用水源保护的难度也相当大,稍有疏忽,就会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所以全省各级人民政府要认清现代社会中,水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老百姓生活的重要性。在积极的退耕还林、还草,再造秀美山川的同时,还要保护好这些难得的饮用水源。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矿部颁布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孙景云,左犀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保护是当今世界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有7亿人口饮用地下水源,半数以上的城市、乡村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在我国地下水水资源的总量大约有870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  相似文献   

8.
蓝楠 《环境保护》2007,(1B):72-74
日本在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方面起步较早,相应的法律规定和调控措施比较完善。立法和执法的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在饮用水源保护法律调控方面,借鉴日本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立法实践经验,有助于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当前,我国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国水资源的立法保护、执法保护、司法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从立法、执法、司法3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我国水资源保护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并能逐年恢复的淡水的总称。我国《水法》(2002年修订)所称的水资源仅指地表水和地下水。本文所论述的水资源限于狭义的范畴,即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以及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淡水资源。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因此,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国际组织采用法律手段对水资源实施保护和管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特别是依法保护和管理水资源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鉴于我国新水法的颁布与实施,结合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进一步研究建立水资源的物权法律体系,从而在水资源领域以水权为价值取向,健全和完善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以实现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调整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