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然资源学报》1987,2(4):381-384
第1期关于海滦河平原的缺水和引水问题······················……:·········&;#183;····&;#183;·······················……黄让堂等(l)农业水资源配置效果的计算分析··········“···一·”·······‘…….”一,’’·.........······一··,·…刘昌明杜伟(9)广东省海岸带国土资原的开发和管理·········“················一·“····“····&;#183;,.·············……徐君亮刘军(2。)红树林及其土坡·····&;#183;·····”·”·············”···········  相似文献   

2.
《自然资源学报》1990,5(4):385-388
第1期、尹护、、少‘、了、,、Jr、J产℃,声、户2中国干旱区径流的形成及转化·························,……我国淡水湖泊资源开发探讨—以东平湖为例·····……吉林省天然矿泉水资源基本特征与开发战略········……试论攀钢基地的矿产资源体系·、························……赣江流域山丘荒地的形成、危害和开发途径··········……黄土高原主要农作物水分盈亏与雨养农业问题·····……用筑后模型估算我国植物气候生产力···················,…系统决策与作物布局—徐州地区秋作物布局实例分析赣江流域丘陵山区资源经济结构梯度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学报》1989,4(4):381-384
第1期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努力把旱作农业区的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郑重(1)黄土高原旱地农业自然生产力潜势评价··························……;..·············……张沁文等(4)建立开放系统,发展西北半干旱地区农业·······································……‘··……刘霎浩(垃)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一半湿润地区旱作农田降水生产潜力及开发途径·········……王立祥等(19)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的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4.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6):947-1000
第1期资源利用与资源管理塔里木河下游第五次应急输水后地下水恢复量的计算……………………杨鹏年董新光吾买尔江(1)北方城市干涸河流区域资源管理与环境整治模式--以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为………………………………………………………………………………例常青李洪远何迎(7)松辽流域水资源区域补偿对策研究……………………………………………………秦丽杰邱红(14)水管理:理论及手段………………………………………………………………………………沈大军(20)阿克苏河流域径流补给及径流变化特征分析…………………………………蒋艳周成虎程维明(27)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趋势分析与数据重建:1949~  相似文献   

5.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6):773-780
第1期…………………………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邵景力赵云章崔亚莉等(1)松……………………………………………………辽盆地北部的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方向汪在君(8)典型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于兴修杨桂山李恒鹏(13)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邱扬傅伯杰王军等(20)…………………………………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干层的分布特征何福红黄明斌党廷辉(30)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NO3--N的……………积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郭胜利郝明德党廷辉(37)……………………………………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6.
基于度-时法的哈尔滨冬季采暖强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度时法比度日法更能细致地反映采暖和制冷强度时间分布特征。论文应用度时法分析了哈尔滨采暖期内采暖强度的时间变化特征,获得如下结论:1)哈尔滨集中供暖时间为183 d,近10 a采暖期平均气温-7.7 ℃,平均气温距平最高值2.6 ℃(2007、2008年)、最低值 -2.0 ℃(2013年)。采暖期小时平均气温最高在14:00(-3.6 ℃),最低在06:00(-11.3 ℃)。 2)2005-2014年,哈尔滨年平均采暖强度1.1×105 ℃·h,最大1.2×105 ℃·h(2013年),最小1.0×105 ℃·h(2007年)。3)哈尔滨采暖期小时平均采暖强度为25.7 ℃·h,日内呈单峰分布,06:00采暖强度最大,为29.3 ℃·h,14:00采暖强度最小,为21.6 ℃·h。晚上21:00到次日上午9:00,采暖强度大于日平均值,而上午9:00到晚上21:00采暖强度则明显低于日平均水平。4)采暖期各月平均的小时采暖强度1月最大,为35.4 ℃·h,从大到小依次减少顺序是1、12、2、11、3、10、4,4月小时采暖强度仅为12.0 ℃·h。5)日内小时采暖强度最小值3、4月出现在15:00,其余月份在14:00;最大值1、2、12月出现在07:00,3、10、11月在06:00,4月在05:00。在每年1月中旬06:00~08:00,出现整个采暖期采暖强度极大值。  相似文献   

7.
申霞  王彬  朱静平  曾丹  谌书  任东  黄莎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2):5210-5218
研究了紫外光照条件下不同来源的胡敏酸(HA),包括标准品胡敏酸(SPHA)、水稻土胡敏酸(SDHA)、泥炭土胡敏酸(NTHA)和落叶覆盖地胡敏酸(LYHA)对抗生素磺胺嘧啶(SDZ)光降解的影响以及主要活性物种对其光降解效能的贡献.结果表明:SDZ在纯水中及与HA共存条件下,其光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且HA对SDZ的光降解具有促进作用,其促进效果从大到小为SPHA > SDHA > NTHA > LYHA.通过羟基自由基(·OH)和单线态氧(1O2)淬灭实验发现,不同来源HA产生·OH和1O2的能力具有一定差异性.同等背景条件下,SPHA产生的·OH量相对较多,其对SDZ光降解的贡献率(26.97%)最大,而LYHA贡献相对较小(9.33%).同时,1O2对SDZ光降解起主导作用,其降解贡献率为41.33%~51.95%.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研究其中各类活性物质氧化机理,以难降解的3,4-二甲基苯胺(3,4-DMA)废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不同抑制剂条件下的动力学规律,并以贡献度(kf/K)来量化各活性物质的作用效果,得出氯类活性物质的贡献度为89.03%,羟基自由基(·OH)的贡献度为6.24%,而空穴和阳极直接氧化贡献度可以忽略.采用三聚氰胺法、二甲亚砜(DMSO)法和DPD法定性定量测定了空穴、·OH和自由氯的含量,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氯化钠降低了空穴和·OH的贡献度;·OH的产量符合零级动力学规律,其产生速率为0.106mg/(L·min);自由氯的累积浓度分为3个阶段,第3阶段累积速率为0.159mg/(L·min).自由氯仅占氯类活性物质氧化体系的一小部分,其他含氯氧化物质和氯类自由基的氧化占重要地位.通过GC-MS、UV-vis和TOC检测,发现在反应10.0min前,主要通过氯类活性物质对侧链的快速攻击,使3,4-DMA转化为苯甲醛等易分解的苯环类物质;10.0min后,主要通过·OH对苯环大π键的攻击,使苯环类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然后继续被·OH氧化直到矿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光辐照和基于石墨相氮化碳(g-C3N4)光催化对二级出水中1株四环素和氨苄西林抗性多重耐药菌E.coli CGMCC 1.1595的灭活效果.结果表明,汞灯辐照功率(100/300/500W)和辐照强度越高,其灭活效率相对越高,在500W汞灯60min辐照条件下,紫外长波(UVA)-可见光(300~579nm)对该多重耐药菌的灭活率为0.41log;基于g-C3N4的光催化对其灭活率为1.31log.相比未加g-C3N4催化剂的光辐照灭菌,在UVA-可见光条件下g-C3N4对其灭活率的贡献为61%~69%;在可见光条件下g-C3N4对其灭活率的贡献达到60%~79%.在UVA-可见光g-C3N4光催化灭活E.coli CGMCC 1.1595反应体系中,活性氧自由基和电子空穴的活跃程度为:·OH > ·O2- > H2O2 > h+ > 1O2,·OH为该光催化体系的主要活性物质,其次是·O2-和H2O2.  相似文献   

10.
利用当前国际上流行的评估资源经济价值的重要方法--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支付卡式、二分式问卷各设计了340份,调查了哈尔滨市区居民对东北虎保护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支付卡式问卷调查分析得到居民的平均支付意愿为7.38元/(户·月),二分式问卷调查结果为9.27元/(户·月),由支付卡式问卷调查分析得到哈尔滨市区居民20年内的总支愿意为是10.76×108元,二分式问卷调查结果为23.03×108元。支付卡式问卷的支付意愿与参与调查者的相关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户月均收入、对东北虎的了解程度与居民的支付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年龄与居民的支付意愿呈负相关关系。二分式问卷的支付意愿的主导因子是月收入。与3个月前的调查结果比较显示,前后两次调查结果无显著差异,支付卡式问卷前后两次调查支付意愿差值为1.61元/(户·月)。二分式问卷前后两次调查支付意愿值的差异为0.56元/(户·月)。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东南部自然带垂直分布的数学模型及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三维数学模型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南部自然带垂直分布规律,影响垂直带分布的主要因子是热量条件。常绿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地暗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上限的温暖指数、寒冷指数分别为65℃·月、43℃·月、16℃·月和10℃·月及-10℃·月、-24℃·月、-55℃·月和-75℃·月;其可能蒸散值分别为620mm、500mm、410mm和300mm。  相似文献   

12.
基于苯酚降解中间产物(苯醌)、酸性甲基橙的目标化合物,研究了苯醌类与苯醌亚胺类在光/Fenton体系中的降解特性,分析了苯醌及酸性甲基橙的光敏特性,测定了光敏剂存在的情况下日光/Fenton和UV/Fenton体系中·OH的产量.结果表明,苯醌类光解,由于其光敏性好,能促进日光体系产生更多的·OH,日光/Fenton法好于UV/Fenton法.苯醌亚胺类降解,浓度较低时,UV/Fenton法好,浓度较高时,日光/Fenton法好,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苯醌亚胺类光敏性一般,浓度低时日光体系中·OH的产量少于紫外体系,但苯醌亚胺类降解过程中有苯醌类生成,苯醌类的光敏性比苯醌亚胺类好,苯醌亚胺类浓度越高,其降解产物中苯醌类越多,进而导致日光体系中1O2、O2-·和·OH的产量多于紫外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世界谷物产量与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谷物产量的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效率有明显地区差异。谷物产量的综合气候资源利用效率以欧洲最高,为2.78,其后依次是北美洲1.43,大洋洲1.43,亚洲1.40,南美洲1.12,非洲最低,为0.61。相对光能利用率(%)从0.03(安哥拉)至0.76(荷兰),热量利用效率(kg/1℃·ha)从0.03至2.03(荷兰、瑞典),降水量利用效率(kg/·ha)从0.35(安哥拉)至8.71(荷兰)(表1-4)。光热、降水量与作物要求的条件配合较一致的地区,谷物转换效率高。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容易发挥效率。世界农业气候资源谷物利用潜力很大。中国比高产国家利用效率低主要是单产利用效率低,应以提高单产的资源利用效率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秸秆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降解苯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高粱秸秆生物炭(S-BC)作为催化剂研究其活化过硫酸盐(PS)降解苯酚的效果.对影响降解的因素(包括PS浓度、S-BC质量浓度、初始pH值以及自由基清除剂)进行探讨,同时研究了生物炭的重复使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BC/PS体系对苯酚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单一S-BC和PS体系.在n(PS):n(phenol)为50:1,S-BC质量浓度为1.5g/L,pH值为11的条件下,15h内苯酚的去除率高达99.7%;自由基清除剂(叔丁醇(TBA),甲醇(MeOH))测定·OH和SO4-·是苯酚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S-BC重复使用4次时对苯酚的去除率仍能达到100%.综上所述,生物炭可作为一种高效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降解苯酚.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热扩散管与气溶胶质谱联用系统对2014年夏季河北望都乡村点位亚微米级气溶胶进行在线测量,获取了两段污染过程的气溶胶化学组成及挥发性特征:相对低污染期气溶胶平均质量浓度为(23.3±15.1)·g/m3,有机物占主导,主要受偏北方向气团影响;重污染期平均浓度为(86.6±19.7)·g/m3,硫酸盐占主导,受偏南方向气团影响;主要化学组分挥发性顺序均为硝酸盐 > 氯盐 > 铵盐 > 有机物 > 硫酸盐;与相对低污染期相比,重污染期的硫酸盐对质量浓度贡献更高且挥发性降低,而硝酸盐表现出更高的挥发性;对有机气溶胶而言,重污染期有机物氧化态更高且挥发性更低,老化特征明显.气溶胶半挥发性特征反映了华北夏季高污染条件下区域传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厦门翔安水厂12000t/d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建立了"混凝沉淀-砂滤-·OH/NaClO氧化降解抗生素及消毒-清水池"的处理系统,在九龙江流域高藻爆发期完成了工程化试验.结果表明,当砂滤出水总藻密度为2.04x103cells/mL时,注入相同氧化剂剂量0.5mg/L处理20s后,·OH将56ng/L的诺氟沙星降解至未检出,而NaClO仅降解至54ng/L.·OH在氧化降解抗生素的同时能杀灭全部藻细胞.根据HPLC-MS/MS检测到的降解中间产物分析,·OH氧化降解诺氟沙星通过进攻哌嗪环、萘啶环和氟原子破坏药效团,直至矿化为CO2和H2O.·OH消毒后不产生消毒副产物,检测的106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为我国高藻饮用水中抗生素的安全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刘畅  王彬  曾丹  谌书  申霞  黄莎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2):5134-5144
研究了在纯水条件及两种不同来源胡敏酸(HA)介导下,磺胺嘧啶(SDZ)和水稻土胡敏酸(SDHA)、泥炭土胡敏酸(NTHA)的不同浓度、pH值、光敏离子(NO3-和Fe3+)、离子强度(NaCl)以及金属离子(Ca2+、Mg2+和K+)等环境因子对SDZ紫外光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下,pH=7.1对两种体系的SDZ光降解有促进作用且效果最好.低SDZ浓度(2mg/L)以及低HA浓度(15mg/L)条件下使SDZ光解速率较快.光敏离子中NO3-通过光生·OH,促进了纯水中SDZ的光解,但在HA体系中,HA具有猝灭·OH的效应造成SDZ的光解速率低于纯水;Fe3+在HA体系下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抑制强度为NTHA>SDHA.在纯水中SDZ的光解速率随NaCl浓度增加而增加,HA介导下,较低浓度NaCl(CNaCl=50mmol/L)抑制作用较强.金属离子(K+、Ca2+和Mg2+)在纯水中对SDZ的光解影响程度较弱,但在HA体系中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抑制强度为K+ > Ca2+ > Mg2+,单价阳离子对SDZ光降解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以自制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和加入一定量三嵌段共聚物PEO20-PPO70-PEO20(P123)模板剂的TiO2前驱体溶胶为原料,用交替浸渍-提拉结合热处理和紫外灯辐照还原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介孔TiO2(rGO/m-TiO2)多层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BET)对多层膜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模板剂P123加入量对多层膜的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形貌、孔径分布情况、吸附性能、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分别在紫外光及太阳光下评价rGO/m-TiO2多层膜对土霉素(OTC)的光催化降解效果;在紫外光条件下,研究了多层膜对OTC的光催化降解机理.结果表明:P123的引入不会引起TiO2晶体结构的变化;适量P123的引入可以优化多层膜的孔结构,增大比表面积、提高其吸附性能,进而提高薄膜的光催化性能;rGO/TiO2(5wt% P123)薄膜60min对OTC的吸附率达51.2%,紫外光照射135min,降解率达到90.9%;太阳光照射50min,降解率达到91.5%.在降解OTC过程中,羟基自由基(·OH)起主要作用,路径以与·OH相关的羟基化反应和仲羟基氧化反应为主.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以氧化还原石墨烯(rGO)为载体的锰钴水滑石(LDH),即MnCo-LDH/rGO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氧还原性能.在Mn/Co物质的量比为1:3的条件下,MnCo-LDH和MnCo-LDH/rGO的形貌和催化性能最为突出.与MnCo-LDH相比,MnCo-LDH/rGO在Na2SO4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峰更加明显(-0.425V),且峰电流更大,达到0.749mA/cm2.将MnCo-LDH/rGO作为阴极,在120min内持续提供30mA/cm2的电流可使浓度为20mg/L的罗丹明B染料(RhB)降解98.6%,具备良好的降解性能.旋转圆盘(RDE)及自由基淬灭实验结果显示,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2,且主要自由基为·OH.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以氧化还原石墨烯(rGO)为载体的锰钴水滑石(LDH),即MnCo-LDH/rGO复合材料并研究其氧还原性能.在Mn/Co物质的量比为1:3的条件下,MnCo-LDH和MnCo-LDH/rGO的形貌和催化性能最为突出.与MnCo-LDH相比,MnCo-LDH/rGO在Na2SO4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峰更加明显(-0.425V),且峰电流更大,达到0.749mA/cm2.将MnCo-LDH/rGO作为阴极,在120min内持续提供30mA/cm2的电流可使浓度为20mg/L的罗丹明B染料(RhB)降解98.6%,具备良好的降解性能.旋转圆盘(RDE)及自由基淬灭实验结果显示,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2,且主要自由基为·O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